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五年级科学答题卡贴条形码区 由监考员负责粘贴(班级:姓名:考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2B铅笔填涂上面的缺考标记。第Ι卷 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一、选择 1 [A][B][C]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C] 8 [A][B][C] 9 [A][B][C]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二、判断 1 [√][×] 2 [√][×] 3[√][×] 4[√][×] 5[√][×] 6 [√][×]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第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三、综合题 1.把下面的地形与其相应的特点连起来。(5分) 海拔500米以上,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高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较小,海拔较低 盆地 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丘陵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较低 平原 海拔较高,面积广大,地形开阔 山地 2.综合探究题。(共8分,填空一空1分,选择2分) 如图所示,下面为一条河流。 (1)河水对甲岸主要产生了_____________作用,结果会造成河道向左弯曲。 (2)沉积的顺序按轻重的不同有先有后,_____________的先沉积,_____________的后沉积 (3)上游流水的速度比下游_____________。 (4)鹅卵石可能分布在_____________;较大的石块可能分布在_____________。 (选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5)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风力的侵蚀 B.河水的沉积 C.火山喷发和地震 3.潜水艇中的士兵常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海面上的情况,小亮同学对此很感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1)潜望镜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2分) (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面镜子。(2分) (3)如图是程程同学自己动手制作的潜望镜,请用带箭头的线画出光的路线图。(4分) 4. 如图,让手电筒的光分别从甲、乙中的B 纸板圆孔处照入,完成下列题目。(8分) 甲图中A纸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乙图中A纸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4分) (2)这个实验说明光 。(2分) (3)下列现象能够体现光的这一性质的是( )。(2分) A. 驾驶员通过汽车的反光镜观察车后的情况 B. 利用凹面镜采集奥运圣火 C. 排队时,后面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说明队伍已经站整齐了 5.某科学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模拟火山喷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 。(6分) (2)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来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酒精灯加热,应该用( )加热。(2分)A.外焰 B.内焰 C.焰心 (3)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我们应该使用 保护我们的眼睛。(1分) (4)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有 、 等。(2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五年级数学(班级:姓名:考号:-)(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将筷子放入盛水的碗中,看到筷子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因为(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水把筷子折断了2.科学家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利用了光的( )原理。A.反射 B.折射 C.直射3.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我们用( )模拟地壳。A.土豆泥 B.番茄酱 C.酒精灯4.被风带走的沙子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 A.戈壁 B.沙漠 C.丘陵5.夜晚,小明朝前走并经过一个路灯,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不变6.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点燃的蜡烛 B.打开的手电筒 C.月亮7.通过光的( ),我们看到了书上精美的插图。 A.照射 B.反射 C.折射8.云南石林的形成原因可能跟( )有关。A.侵蚀 B.火山喷发 C.地震9.长方体的玻璃鱼缸中有一条鱼,小明却说看到了两条,他可能从鱼缸的( )观看。A.正面 B.侧面 C.一条棱上10.“杯弓蛇影”中包含的光学知识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11.瀑布对岩石的侵蚀作用比较明显,主要是由于( )A.风力作用 B.没有植被 C.坡度较大12.下列物品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的是( )A.反光镜 B.三棱镜 C.灯罩13.光在水中是以( )形式传播的。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14.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 B.地幔 C.地核15.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括(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 B.山体滑坡 C.烧毁森林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蜡烛是光源。( )2.司机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到车后方的情形,说明光有时是可以沿着曲线传播的。 ( )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4.直接用放大镜看太阳,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5.光由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体中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6.三棱镜可以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7.我国地形复杂,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 )8.地球的内部很稳定,几乎不会发生运动。( )9.沉积岩里常有化石。( )10.植物可以减弱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1.没有光我们就看不见周围的物体。 ( )12.快速旋转涂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色轮,会看到彩色轮变成白色。( )13.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黑板上的字能反射光。 ( )14.在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土豆泥出现裂缝、开始冒烟的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15.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景观主要是由于地震造成的。( )三、综合题。1.把下面的地形与其相应的特点连起来。(5分)海拔500米以上,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高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较小,海拔较低 盆地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丘陵四周地势较高,中间较低 平原海拔较高,面积广大,地形开阔 山地2.综合探究题。(共8分,填空一空1分,选择2分)如图所示,下面为一条河流。(1)河水对甲岸主要产生了_____________作用,结果会造成河道向左弯曲。(2)沉积的顺序按轻重的不同有先有后,_____________的先沉积,_____________的后沉积(3)上游流水的速度比下游_____________。(4)鹅卵石可能分布在_____________;较大的石块可能分布在_____________。(选填“上游”“中游”或“下游”)(5)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风力的侵蚀 B.河水的沉积 C.火山喷发和地震3.潜水艇中的士兵常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海面上的情况,小亮同学对此很感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1)潜望镜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2分)(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面镜子。(2分)(3)如图是程程同学自己动手制作的潜望镜,请用带箭头的线画出光的路线图。(4分)4. 如图,让手电筒的光分别从甲、乙中的B 纸板圆孔处照入,完成下列题目。(8分)(乙)(甲)甲图中A纸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乙图中A纸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4分)(2)这个实验说明光 。(2分)(3)下列现象能够体现光的这一性质的是( )。(2分)A. 驾驶员通过汽车的反光镜观察车后的情况B. 利用凹面镜采集奥运圣火C. 排队时,后面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说明队伍已经站整齐了5.某科学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模拟火山喷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 。(6分)(2)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来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酒精灯加热,应该用( )加热。(2分)A.外焰 B.内焰 C.焰心(3)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我们应该使用保护我们的眼睛。(1分)(4)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有 、 等。(2分)一、选择题1.A 2.A 3.A 4.B 5.A 6.C 7.B 8.A 9.C 10.C 11.C 12.B 13.A 14.A 15.C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三、综合题1.侵蚀重 轻快中游 上游3.潜水艇中的士兵常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海面上的情况,小亮同学对此很感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1)潜望镜是利用 光的反射 原理制成的。(2分)(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2 面镜子。(2分)(3)如图是程程同学自己动手制作的潜望镜,请用带箭头的线画出光的路线图。(4分)4. 如图,让手电筒的光分别从甲、乙中的B 纸板圆孔处照入,完成下列题目。(8分)甲图中A纸屏上 能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乙图中A纸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4分)(2)这个实验说明光 是沿直线传播的 。(2分)(3)下列现象能够体现光的这一性质的是( C )。(2分)A. 驾驶员通过汽车的反光镜观察车后的情况B. 利用凹面镜采集奥运圣火C. 排队时,后面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说明队伍已经站整齐了5.(1)地壳 岩浆 火山喷发(2)A(3)护目镜(4)火山岛 火山口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 期中调研答题卡 .docx 山东省滨州邹平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