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地壳由( )三大类岩石组成。A.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B.岩浆岩 沉积岩 大理岩C.玄武岩 变质岩 砂岩2.夏季,利用空调制冷时,空调最好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 B.中部 C.下部3.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产生热传递,这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 )。A.密度 B.质量 C.温度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霜冻是一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春季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B.雨夹雪是指半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C.冻雨营常在树枝或电线上不断堆积,当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将它们压垮,从而造成严重危害。5.陶瓷应用于航天飞机是因为它具有( )的特点。A.不易导电 B.不易传热 C.耐高温6.用( )测量不同颜色物体吸热后的温度更准确。A.手 B.手臂 C.温度计7.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是( )。A.有利的 B.有弊的 C.既有利又有弊8.我们站在火炉旁,会感到热,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接受了( )。A.对流热 B.传导热 C.辐射热9.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 C.冰川融化10.通过制作某些东西来解释难以直接观察的事物,就是( )。A.模拟实验 B.建立模型 C.观察11.现有大小、形状、颜色、厚薄都相同的三种杯子,要想使热水凉得最快,应该把热水倒入( )。A.不锈钢杯 B.塑料杯 C.陶瓷杯12.下列属于降水的是( )。①雨 ②雪③冰雹 ④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二、填空题13.在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实验中,将不同材料的小棒 放入水中,感受小棒的温度时,要摸不同小棒 高度的位置。14.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 ,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 。15.铜、铝、铁中,传热最快的是 ,其次是 ,最慢的是 。16.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常用于制作 等,还用于 等的消毒,以及 的固定与防腐。17.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空气中的 会 在地面或者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形成小水滴,这就是 。在温度降到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 会在地面或者靠近地面物体表面上形成 ,这就是 。三、判断题18.太阳的热必须依靠其他物体才能向周围发射。 ( )19.家中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料做的,就是热传导原理的应用。( )20.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21.我们看见的光都是物体自身发出的。( )22.把塑料勺、木勺、铁勺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会,铁勺最热。( )23.开水烫伤后要马上用冷水冲洗,小心脱掉伤口表面的衣物。( )四、连线题24.将下面的仿生产品与受到的生物启示连起来。蝙蝠 圆筒结构葱叶 船桨野猪嘴拱地 直升机蜻蜓 雷达鱼鳍 防毒面具五、简答题25.怎样防治光污染?(至少答出两条)26.每年夏天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小科看到河道、水库等放置了泡沫救生圈等防溺求生设备。你能从材料特性的角度说一说为什么放置泡沫救生圈吗?27.地震时,岩层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28.保温瓶的哪些设计起到了保温作用?六、实验题29.实验比较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实验材料:粗细及长短相同的铜棒、铁棒、铝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等。实验步骤:①在铜棒、铁棒、铝棒的同一长度处,分别用凡士林将火柴粘好。②将装置平放在架子上,用酒精灯同时加热三根金属棒,观察火柴的掉落顺序。(1)实验结论:这三种金属材料,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 )、( )、( )。(2)在实验中,热量通过金属棒传递给凡士林的方式属于( )。(3)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非金属( )(填“强”或“弱”)。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B C C C C B B题号 11 12答案 A A1.A【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2.A【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制冷空调的室内机要挂高,因为制冷空调出的是冷风,冷空气要下降,才能起到降温的目的。3.C【详解】热传递是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热辐射是热以电磁波的形式直接向周围辐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故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因为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故选C。4.B【详解】选项A霜冻是一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春季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正确;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霜冻通常出现在秋、冬、春三季。选项B雨夹雪是指半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错误;雨夹雪会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成长;选项C冻雨常在树枝或电线上不断堆积,当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将它们压垮,从而造成严重危害,正确;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或以下物体表面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过冷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5.C【详解】陶瓷不导电、不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硬度较大、不易燃、不能浮在水面上。陶瓷应用于航天飞机是因为它具有耐高温的特点。这是陶瓷特征的应用。6.C【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用温度计测量不同颜色物体吸热后的温度更准确。7.C【详解】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能喷出岩浆、浓烟和火山灰,给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但是落下的火山灰能使附近的土地变肥沃,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喷发使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所以说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是既有利又有弊。8.C【详解】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辐射:物体之间利用放射和吸收彼此的红外线,而不必有任何介质,就可以达成温度平衡。热传导:物体之间直接接触,热能直接以原子振动,由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热对流:物体之间以流体为介质,利用流体的热胀冷缩和可以流动的特性,传递热能。我们站在火炉旁,会感到烤得很热,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接受了热辐射。选C。9.B【详解】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 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是由于岩层断裂造成的。10.B【详解】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的联系。通过制作某些东西来解释难以直接观察的事物(如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就是在建立模型。11.A【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不锈钢杯中水凉的最快。12.A【详解】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13. 同时 相同【详解】在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实验中,我们进行的是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材料的种类,其他的条件均相同。将不同材料的小棒同时放入水中,感受小棒的温度时,要摸不同小棒相同高度的位置。14. 强 弱【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一般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15. 铜 铝 铁【详解】金属的导热性能与其导热系数有关。铜、铝、铁中,铜的导热系数最高,因此传热最快;铝次之;铁的导热系数最低,因此传热最慢。16. 树脂、药物、炸药、染料 房屋、家具和种子 生物标本【详解】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常用于制作树脂、药物、 炸药、燃料等,还用于房屋、家具和种子等的消毒,以及生物标本固定与防腐。减少甲醛的伤害,要从控制污染源做起,开窗通风可有效的释放甲醛。吸收甲醛可利用绿萝、吊兰等植物吸收、利用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捕捉甲醛分子。17. 水蒸气 凝结 露 水蒸气 小冰晶 霜【详解】水有三种状态:固态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在温度逐渐下降(高于0°C) 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在温度降到0°C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18.×【详解】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便于采集,且无须开采和运输。太阳是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19.√【详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橡胶和木头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差,炒菜时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20.√【详解】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1)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2)人工白昼: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3)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21.×【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光源自身发出的,比如太阳;有的不是物体自身发出的,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比如月光。22.√【详解】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把塑料勺、木勺、铁勺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会,铁勺最热。因为像铜、铝、铁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23.√【详解】外伤是指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划伤、表皮烫伤等。开水烫伤后要马上用冷水冲洗,小心脱掉伤口表面的衣物,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消毒降温。24. 【详解】大自然中的生物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观察它们会得到很多的特性启示。仿生就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界限,将各种不同的系统沟通起来。比如雷达的发明是受到蝙蝠的启发;圆筒结构是受到葱叶的启发;防毒面具是受到野猪嘴拱地的启发;直升机的发明是受到蜻蜓的启发;轮船的发明是受到鱼的启发。25.如:控制照明亮度。减少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详解】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防治光污染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①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控制照明亮度等,以减少光污染的来源。②减少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③采用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26.泡沫救生圈是水上救生的重要装备,一般由泡沫塑料制成,外面包上塑料等,具有耐高温、无皱缩、难分解、不易变形等优点。尤其是遇到尖利的物品时,泡沫救生圈不像充气救生圈一样易破裂等。【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泡沫救生圈不易变形、耐高温,是利用泡沫的漂浮能力制成的,泡沫救生圈和充气救生圈不一样,遇到尖利的物品不易破碎。27.地震会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褶皱。【详解】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的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就会发生褶皱,褶皱厉害了就可能断裂,这时就会发生地震。地震会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褶皱。28.保温瓶的双层真空内胆减缓热传递、保温瓶的外部是热的不良导体塑料,传热慢、盖子是木头的,也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瓶中的很多设计可以保温,其双层真空内胆减缓热传递、保温瓶的外部是热的不良导体塑料,传热慢、盖子是木头的,也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29. 铜 铝 铁 热传导 强【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详解】(1)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铜、铝、铁三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但是三者中,铜的导热性能最好,铁的导热性能最差。所以这三种金属材料,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铜、铝、铁。(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在实验中,热量通过金属棒传递给凡士林的方式属于热传导。(3)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金属材料属于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非金属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非金属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