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华五中八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命题人: 审核:考生须知:1.本卷所有的g取10N/ Kg2.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 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奔腾不息的江河、晶莹剔透的冰川……我们周围充满了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陆地淡水资源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 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C.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D.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2. 金华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如下:今天阴,全天气温7—15℃,北风2级,相对湿度89%。下列关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阴雨天气是受高压的控制 B. 最高气温 15℃出现在正午C. 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定 D.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低3. 台风多发生于夏季,属于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台风发生时,过程⑦也在进行B. 台风中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过程③C. 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夏季旱情D. 台风带来的降水会使过程⑤中的流量增加4.如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5. 在校运动会开幕式的超级科学秀上,某同学向大家展示了“悬浮气球”,以下关于“悬浮气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能悬浮,是因为它所受的总重力等于浮力B.气球内充入的气体是空气C.若去掉气球的配重,则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气球会升空D.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不断膨胀,升到一定高度后破裂6. 如图所示为一个一次性降温杯的示意图。岩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 物温度明显下降。制造此降温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蔗糖 D. 食盐7. 假如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飞机机翼的截面形状应该与现在的相反B. 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离得比较近也不会相撞C. 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因此而没必要再设置安全线D. 室外刮大风时,窗口的窗帘将向内飘8. 如上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 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 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D. 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9. 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②中称取食盐为 5g,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10. 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 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A. 甲的最小 B. 乙的最小C. 丙的最小 D. 一样大11.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12.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高速穿过大气层。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B. 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C. 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D. 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13. 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A. 从小孔喷出B. 要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面齐平C. 不喷出也不下降D. 无法判定14. t℃时, 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 B物质的溶解度是25 g/100g水, 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 固体。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的大小顺序是 ( )A. A>C>B B. C>A>B C. B>C=A D. A>B>C15. T℃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C. 图中m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卷 Ⅱ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20小题,共115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 老鸭汤是一道以美味著称的传统汤菜,制作原料主要有鸭、水、调料等。(1) 烹饪时,下列调料中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的有 。 (选填字母)A. 食盐 B. 料酒 C. 植物油 D. 胡椒粉(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鸭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的特点。(3) 吃不完的鸭汤会暂时放入冰箱,为了去除异味,冰箱中往往会放入活性炭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 的作用。17.如图为“富氢水杯”,宜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产生氢气的是电源的 。(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20℃时,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毫升,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强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18. 如图是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天气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 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若风向标显示风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则此时的风向为 风。(2) 观测降水量时,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来,把雨量筒内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内,读出的刻度即为降雨量。它的刻度单位是 。A.毫克 B.毫升 C.毫米19. 如上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 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体高度. 设B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为 p水,C管内酒精产生的压强为 p酒精,则p水 p酒精(以上均选填“>” “=”或“<”), B、C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A 处空气流速加快, 。20.在我校第67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有三组同学在操场上向全校展示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同学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1) 同学们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以下操作,目的与其一样的是 。A. 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B. 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C. 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2) 在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4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 如果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1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 则(3) 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 。21. 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氧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1 50mL 氯化铵 152 50mL 氯化钙 283 xmL 氯化钠 214 50mL 无 22(1) 表中x的值为(2) 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3) 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填序号)。A. 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 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 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22. 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 (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1) 现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这一操作的 目的是 。(2) 小明将该气压计带着去爬北高峰,到山顶时吸管的B端会指向 。 (填“M点上方” “M点” “M点下方”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 学校科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气缸内气体压强p与缸内气柱长度h的关系,设计了一带有活塞(横截面积 并封闭了气体的密闭金属气缸,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过程中,活塞缓慢下压,记录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的质量 (选填“变小” “变大”或“不变”);(2) 当缸内气柱长度h=5厘米时,缸内气体对活塞产生的压力为 牛;(3) 根据图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经测量,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 时,缸内气体的密度为 那么,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 时, 缸内气体的密度为 kg/m 。24.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步骤一:取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塑料圆筒内径和金属圆柱体直径相同),按图乙进行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 。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向烧杯中逐渐加水,直到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 。步骤三:如图丁所示,用滴管向塑料圆筒中加满水,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1)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用 列式表示)。(2) 若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 的关系,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 实验中小组发现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下列操作会引起该结果的有 (填字母) 。A.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就使用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面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D.步骤三未调节好铁夹的高度就读数25. 学习了大气压后,小明想估测一下大气压的值。他准备了如下器材:不同规格的针筒、两个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刻度尺、一个铁丝做成的T型钩、细线、橡皮帽等。小明在实验中选了图2中B规格的针筒,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了。于是设计了图1实验装置,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具体步骤如下:①先读出针筒的容量为10mL,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长度为5厘米。②把针筒活塞推至简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针筒的小孔。③慢慢地拉针筒,刚好拉动活塞时,两个测力计示数均为9.8N。请根据他们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本次测量大气压值 p= 帕。(2) 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丙所示,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对实验有影响 B. 注射器中有空气未排尽C. 活塞与注射器简壁间有摩擦 D. 注射器漏气(3)另一个同学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也完成了实验,他们选择的针筒是图2中的 (填“A”或“ C”)。(4)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简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想:封闭气体的体积大小是否会影响气体压强大小呢 小明取一个30mL的针筒,在针筒内壁抹润滑油,使内壁和活塞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到可忽略不计。接着他将针筒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并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即注射器内气压和外界气压都为100kPa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 mL。26. 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圆柱体(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 。实验要求: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及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浸入深度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出来。实验结束后,A、B、C、D四组根据实验过程及结果画出了以下四幅图像,并进行汇报。(1) 这四幅图像中,有一幅图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是: 。(2) 根据图像A和C, 得出F 、F 、F 三者的等量关系是 。(3) A、B、C三种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 。(4) 根据图像B,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为27.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五组实验。实验组 A B C D E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水加入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1g 3.6g 10g(1) 分析上表,对比A、B组,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2) 在C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用电子天平称取1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量取 10.0mL 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 g; 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g。计算: m1- m2= g(结合C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 将溶质改成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由本实验可推知, 时食盐的溶解能力 (填>、<或=)硝酸钾的溶解能力。(4) 根据实验结果,小姚得出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质量有关的结论,但是小胡认为小姚的说法不对。你支持谁的观点 请你利用本实验的数据来分析说明你的观点: 。四、综合题 (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 (6分) 小茗同学将2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做如图操作,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1) 转移后甲杯中含有溶质硝酸钾多少克 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结果保留到0.1%)(2) 若将乙杯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则需加水多少克 29.(6分)我国某地使用“沉管法”建跨海隧道:用钢筋水泥等材料浇筑若干个中空管段,用隔墙封闭两端并使其漂浮在水中; 用拖船牵引至指定位置,向管段中的水箱注水使其下沉(如图);对下沉的多个管段进行依次连接,拆除隔墙形成隧道。(1) 图中,当往水箱中注水的质量为6×10 千克时,管段刚好能够在水下匀速缓慢下沉。若管段排开水的体积为3.06×10 米 ,则注水前管段与水箱的总质量为多少千克 (海水密度取 千克/米 )(2) 管段隔墙设计需要考虑其下沉到海底时受到的压力大小。这一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写出一种即可)30.(8分) 高压锅最早的名字叫“帕平锅”,是一位叫丹尼斯.帕平的医生发明的,期初只是作为消毒工具,现为厨房常用锅具。(1) 图甲为高压锅的构造,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当地气压为 若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 ) ,压在出气孔上的限压阀的质量为70克。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2) 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两藏地区,在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要怎样改进 。(3)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针对这种高压锅不能调温度的缺点,对这种普通高压锅进行了技术改造,如图丙所示。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若要增大锅内蒸煮时的温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字母)。A. 适当增大排气孔的直径 B. 调节螺丝往上旋转C. 调节螺丝往下旋转 D. 适当加大火力蒸煮31. (7分) 下表为硫酸密度与硫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密度 (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质量分数 (%)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500cm ,密度为1.30g/cm 。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kg, 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物块A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1) 求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 求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 (容器足够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32.(8分) 如图1所示意,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所示意,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图3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g=10N/ kg)(1) 图3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 状态 (2) 求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 请在图4中作出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随水位h变化的大致图像。金华五中八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卷答案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B D B A C B C C A D B C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6、(1)AB (2)均一性 (3)吸附17、(1)略 负极 (2)加压/降温18、(1)风速仪 东南 (2)C19、(1)< = 压强减小20、(1)B (2)(3)实验室用的半球直径较小,在压强差相同时,受到的大气压力也较小21、(1)50ml (2)氯化铵 (3)AB22、(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M点下方三、实验与探究题(5小题,共40分)23、(1)不变 (2)100(3)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与气柱长度成反比(4)6.524、(1) (2) (3)CD25、(1) (2)BD (3)A (4)大 9.626、(1)D (2) (3)A (4)227、(1)溶剂的种类对固体溶解性的影响 (2)6.9 (3)>(4)小胡。根据AC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质量的溶剂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是相等的。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6分)(1)20g 23.1% (2)300g29、(6分)(2)下沉深度/隔墙面积/海水密度等(合理即可)30、(8分)(1)所以温度在115-117℃之间都可(2)加大限压阀的质量 (3)C31、(7分)(1)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静止时受到的浮力:(2)由于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即:解得:,查表可知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0%;(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需加入水,并且使液体密度等于物体A的密度,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溶液此时的质量分数为40%;加水的过程中,硫酸质量不变,则所加水的质量:。32、(8分)(1)漂浮(2)(2)木块的体积:;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则木块的重力:,则木块的质量:,木块的密度:(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