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一单元 声音学习目标1.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2.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耳朵的结构挂图或模型、1个塑料杯、1块大于塑料杯口的保鲜膜(气球皮)、1根橡皮筋、一个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纸屑。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聚焦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探索认识耳朵的结构耳朵的结构及功能外耳耳廓(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中耳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内耳耳蜗:声音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听觉神经:将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声音的传播路径路径是怎样的呢?声音的传播路径:声源→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耳朵的工作原理实验:耳郭有什么作用呢?实验步骤①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②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实验:耳郭有什么作用呢?说一说你们的感受,两次听有什么不同?有纸喇叭时,我们听得更清楚。说明我们的耳廓与外耳道也像这个纸喇叭一样可以更好地收集声音。耳廓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耳廓与纸喇叭在结构上都是由大到小的,纸喇叭外部越大,聚集到的声音越清晰。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听诊器头的薄膜结构能够随着声音产生振动,听诊器的听筒和耳郭的作用一样能聚集声音,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拉长变大的耳郭”。实验: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材料:杯子、保鲜膜、橡皮筋、纸屑、音叉等实验: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步骤①绷紧保鲜膜(或气球皮),用橡皮筋固定,模拟鼓膜。②在“鼓膜”上放少量的纸屑。③在“鼓膜”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实验与记录物体发出的声音 “鼓膜”振动情况声音距“鼓膜”的远近不变 声音较强声音较弱声音的强弱不变 声音较远声音较近物体发出的声音 “鼓膜”振动情况声音距“鼓膜”的远近不变 声音较强 纸屑跳动剧烈,振动幅度大声音较弱 纸屑跳动不剧烈,振动幅度小声音的强弱不变 声音较远 纸屑跳动不剧烈,振动幅度小声音较近 纸屑跳动剧烈,振动幅度大实验: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小结声音强、近时,“鼓膜”振动幅度大;声音弱、远时,“鼓膜”振动幅度小。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膜振动课堂总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的传播路径耳郭的作用鼓膜的振动声音→外耳→中耳→内耳→大脑聚集声音声音越强、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小试牛刀用纸卷一个“喇叭”,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________(填“大”或“小”)了。大小试牛刀听小骨是中耳的一部分。( )√小试牛刀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 )。A.“打哈欠”影响了耳郭的振动B.“打哈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C.“打哈欠”影响了听觉神经的振动B本课结束,及时复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课题名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2.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1.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教学重点 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教学难点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耳朵的结构挂图或模型、1个塑料杯、1块大于塑料杯口 的保鲜膜(气球皮)、1根橡皮筋、一个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纸屑。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提问: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简介明了,引导学生直接聚焦本节课的中心主题——探究耳朵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 探索新知 (一)耳朵的结构 1.教师出示耳朵结构的模型或挂图。 讲解耳朵的各个组成部分。 2.教师点拨:耳朵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依次讲解不同部分的结构以及各自的功能。 3.教师谈话:了解了耳朵的结构,你能大致说出声音在人耳里的传播途径吗? 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并尝试说出路线。 教师点拨:声音的传播路径:声源→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4.学生观看视频——耳朵的工作原理。 (二)耳郭的作用 1.教师提问:耳郭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对比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2.出示并讲解实验步骤: ①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 ②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学生根据步骤两人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4.教师提问:实验结束了,请大家说说你们的感受,两次听有不同吗? 学生交流并分享。 教师小结:有纸喇叭时,我们听得更清楚。说明我们的耳廓与外耳道也像这个纸喇叭一样可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5.教师提问:耳廓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思考并发言。 教师小结:耳廓与纸喇叭在结构上都是由大到小的,纸喇叭外部越 大,聚集到的声音越清晰。 6.教师提问: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 学生尝试利用所学解释。 教师补充科普:听诊器头的薄膜结构能够随着声音产生振动,听诊器的听筒和耳郭的作用一样能聚集声音,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拉长变大的耳郭”。 模拟鼓膜的振动 1.出示实验材料:杯子、保鲜膜、橡皮筋、纸屑、音叉等。 教师谈话:我们再来通过实验来模拟鼓膜的振动吧! 2.教师讲解并示范实验步骤: ①绷紧保鲜膜(或气球皮),用橡皮筋固定,模拟鼓膜。 ②在“鼓膜”上放少量的纸屑。 ③在“鼓膜”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 3.教师播放视频——探究鼓膜的作用。 学生观看视频,回顾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4.出示实验记录单。 学生按组依次交流各自组的实验记录和发现。 教师小结:声音强、近时,“鼓膜”振动幅度大;声音弱、远时, “鼓膜”振动幅度小。也就是说物体振动,带动空气振动,又引起 鼓膜振动。由听小骨传给内耳,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的信号就能感 受到声音。 【设计意图】 探究环节的设计思路是认识耳朵结构——了解耳郭的作用——模拟鼓膜的振动,是利用模型对科学问题作出解释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耳郭的模拟、鼓膜模拟实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耳的结构及其作用,加深印象和理解。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 学生交流并回顾。 教师总结: 耳朵的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耳郭的作用是聚集声音。 通过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我们发现声音越强、越大,振动幅度也越大。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学生回顾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1.填空题:用纸卷一个“喇叭”,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________(填“大”或“小”)了。 答案:大 2.判断题:听小骨是中耳的一部分。( ) 答案:√ 3.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 )。 A.“打哈欠”影响了耳郭的振动 B.“打哈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 C.“打哈欠”影响了听觉神经的振动 答案:B教学反思 在本次《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科学课教学中,我围绕耳朵的结构、耳郭的作用及模拟鼓膜振动等核心内容展开,力求达成设定的教学目标。 亮点在于,我通过生动的模型探究实验,使学生直观理解了耳郭收集声波和鼓膜感应振动的原理。学生们积极参与,对科学原理的掌握更加深入。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我在讲解耳朵结构时可能过于深入,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其次,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不够熟练,影响了实验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教学建议:首先,在讲解耳朵结构时,应适当简化内容,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其次,在实验前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指导,确保他们熟悉实验步骤和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互动环节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目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表格式).docx 探究鼓膜的作用.mp4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pptx 耳朵的工作原理.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