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微生物-习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微生物-习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科学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微生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23-24六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夏天当我们忘记将未吃完的食物放进冰箱时,第二天食物就发霉了,这是一种因( )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食品在( )、(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2.(23-24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根据细菌的形态,细菌分为三类: ( )、( )、( )。
3.(23-24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食品、衣物在( )、(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因此,防止发霉可以采用( )、( )、真空包装等技术。
4.(23-24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 )常用于皮肤消毒,对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有杀灭作用。
5.(23-24六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自然界中促使动植物遗体腐烂、分解的生物是( ),它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水、( )和( )。
二、判断题
6.(22-23六年级下山东青岛期末)细菌和病毒的细胞结构是相同的。( )
7.(22-23六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比电子显微镜大。 ( )
8.(23-24六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
9.(23-24六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接种了疫苗,就不用预防传染病了。( )
10.(23-24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木耳、金针菇、细菌、病毒,它们都属于微生物。( )
11.(23-24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微生物会引起食物霉变,所以微生物对人类没有任何益处。( )
三、选择题
12.(23-24六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细菌和病毒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但在自然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界中能促进动植物遗体加入物质循环的是( )。
A.腐生细菌 B.酵母菌 C.新冠病毒
13.(23-24六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新冠疫情让我们认识到防疫与保健非常重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烧、咳嗽一般就是感冒引起的,不用就医,在家里找些感冒药吃了就行
B.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C.细菌和病毒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想办法完全消灭它们
14.(23-24六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自然界中生活着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新冠病毒 B.平菇 C.玉米
15.(23-24六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夏天,引起食品或衣物发霉长毛的微生物是( )。
A.霉菌 B.病毒 C.酵母菌
16.(23-24六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馒头在( )的环境下更容易发霉。
A.寒冷潮湿 B.温暖潮湿 C.温暖干燥
17.(23-24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大约2500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霉菌发酵技术。下列食品不是由霉菌发酵而成的有( )。
①酸奶②豆腐乳③酱油④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四、简答题
18.(23-24六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写出三种防止食物发霉的办法。
19.(23-24六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冬季是某些传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该如何预防感染疾病呢,你能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吗?
20.(23-24六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你有什么好办法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吗?
五、实验题
(23-24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生活中有些食物由于保存不当可能会发霉,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滴管、自来水、纸盘、透明塑料袋、未加防腐剂的新鲜面包等。
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1.针对甲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你认为他们小组可能要提出什么探究性问题?
22.根据生活经验,请你推测甲组实验中最先长出霉菌的是( )(填序号)。
23.该小组同学原来要利用乙组实验来探究常温下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但在实验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改正过来。
24.为了防止家中食物发霉,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2-23六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小科买了一个面包,放久了发现上面有几个霉点,决定将发霉的面包带回家做实验。他切下两块大小相同的面包,并都滴了20滴水后将两块面包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干净塑料袋,系紧袋口。将其中一块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另一块放在常温环境中。两天后,小科发现放在常温环境中的面包发霉比较严重。
25.小科做实验研究的是面包发霉与 的关系。
26.小科在实验中设计的相同条件是 和 ,不同条件是 。
27.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小科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8.生活中,我们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不少于3条)
六、综合题
29.(22-23六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填出蘑菇各部分的名称。
参考答案
1. 霉菌 温暖 潮湿
详解:夏天当我们忘记将未吃完的食物放进冰箱时,第二天食物就发霉了,这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
2.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详解: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其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因此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
3. 温暖 潮湿 加干燥剂 低温保存
详解: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所以防止发霉可采用:(1)太阳暴晒;(2)低温保存;(3)真空包装;(4)加干燥剂。
4.碘伏
详解: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包括中药。使用药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安全用药,比如掌握科学正确的药品知识、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药品。我们常用碘伏进行皮肤消毒,对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有杀灭作用。
5. 腐生细菌 二氧化碳 无机盐
详解:细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一些腐生细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6.×
详解:细菌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7.×
详解: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用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用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所以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题干表述错误。
8.√
详解: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虽然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很多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例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于正常菌群。常存在于人的体表、皮肤、鼻腔,一般不引发疾病,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引发皮肤感染、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9.×
详解:一般情况下,接种了某种疾病的疫苗就可能不会再得该种疾病,但也有其他一些因素导致极少数个体还会得该种疾病。
题中说法错误。
10.√
详解: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微生物大多数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真菌、病毒都属于微生物。木耳和金针菇属于真菌,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1.×
详解: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微生物会引起食物霉变,但是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12.A
详解: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中营腐生生活时,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使之回归大自然,又成为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原料。可见,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3.B
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A.发烧、咳嗽一般是感冒引起的,但是也不能大意,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故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交叉感染等方式来实现,故B正确;
C.菌和病毒对我们人类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细菌和病毒对我们人类也有许多有利的方面,如乳酸菌、酵母菌等是食品加工业不可或缺的微生物,有些病毒是制造疫苗的原料,故C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微生物分为两种:有细胞结构和无细胞结构(病毒)。有细胞结构的分为原核与真核,其中真核中又包括真菌、原虫、单细胞藻类。新冠病毒、平菇属于微生物;玉米属于植物,不属于微生物。
15.A
详解: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使食品、衣物发霉的就是霉菌。
16.B
详解: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潮湿和温暖属于食物发霉的条件。
17.D
详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是细菌;制豆腐乳要用到毛霉菌,制酱油要用到米曲霉、曲霉。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是细菌;
故选D。
18.生活中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等。
详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生长繁殖较快。吃了发霉的食物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合理储存食物。生活中防止食物发霉的常用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消毒柜杀菌等。
19.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洗衣服等;注意居家环境的卫生;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详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有三个,一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源体扩散;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保护好易感人群。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可以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洗衣服等;注意居家环境的卫生;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这些行为都可以有效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20.防止发霉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等。
详解:食物的变质是由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所以我们要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就应该抑制霉菌的生长。如可以采取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等。
21.温度对霉菌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22.① 23.未滴加自来水的干面包④也应放在25℃常温下保存。 24.冷冻、真空包装、晾干。
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2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甲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可见要探究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提出:温度对霉菌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22.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有机物,甲组实验中①满足了霉菌的生活需要的条件,因此会最先长出霉菌。
23.对比实验的变量要具有唯一性,而乙组实验有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探究常温下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就要将未滴加自来水的干面包④也放在25℃常温下保存。
24.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用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我们可以用冷冻(或冷藏)、晒干(或风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装、真空包装、高温消毒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
25.温度 26. 湿度 面包大小 温度 27.相同条件下,常温放置比在冰箱中存放更容易发霉。 28.真空包装、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紫外线杀菌、微波烘烤、阳光暴晒。
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通过采取相对应措施,阻止霉菌的繁殖,就能有效地防霉。所以防止发霉可采用:太阳暴晒、低温保存、真空包装、加干燥剂。
25.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研究的是面包发霉与温度的关系;
26.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面包发霉与温度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比如湿度、面包大小都要保持不变;
27.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以得出相同条件下,常温放置比在冰箱中存放更容易发霉。
28.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通过采取相对应措施,阻止霉菌的繁殖,就能有效地防霉。所以防止发霉可采用:太阳暴晒、低温保存、真空包装、加干燥剂。
29.
详解:蘑菇属于真菌,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褶、菌柄部分组成,其中菌褶中散落开来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孢子就萌发出菌丝,来繁殖后代。根据蘑菇的结构,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图中蘑菇各部分从上到下依次是菌盖、菌褶、菌柄、菌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