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科学(J)丽水市莲都区期末统考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第一部分 科学观念(共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 ),总结了我国现代物候的特征。A.猜测 B.观测 C.想象2.烧开水时,水壶口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 )。A.水蒸气 B.小水滴 C.小冰晶3.下列物质的特征中,( )是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之一。A.有质量 B.有颜色 C.会流动4.下列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A.食盐、味精 B.红糖、小苏打 C.沙、食用油5.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6.下列变化与折纸飞机的变化有着本质不同的是( )。A.木柴燃烧后变成灰 B.纸撕成了碎片 C.木头做成了桌子7.我们自制的“热气球”上升一段距离后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A.袋子破了 B.袋子里的空气没了 C.袋子里的空气变冷了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需要空气 B.植物不需要空气 C.空气可以帮助燃烧9.整理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分类别统计 B.缺少的数据随便写 C.借助图表汇总10.天气预报发布之前,要经过预报员的讨论,这属于天气预报步骤中的( )。A.数据收集 B.天气会商 C.气象员做出预报11.天气预报说“明天中雨,气温0~5℃”。明天适合( )。A.去室外散步 B.穿薄衬衫外出 C.在家看书12.整理和分析我们的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但一般不包括( )。A.云的形态变化规律 B.气温变化的一些规律 C.降雨天数的统计13.做石块、水、空气的传递游戏时,最适合用来装空气,并且不让空气流出的材料是( )。A.气球、塑料袋 B.碗、杯子 C.瓶子、水槽14.用小风旗记录风速时,数字“1”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15.下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植树造林 B.大量烧垃圾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用湿布擦黑板,过了一会儿,水干了,这是水的________(填“蒸发”或“凝结”,下同)现象;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的现象叫________。2.给水加热时,水中有________产生,说明水中有空气;一般情况下,水温达到________℃时会沸腾。3.注射器中装入半管空气后,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往里压活塞,注射器中空气微粒的数量________(填“不变”或“变少”)微粒间的间距________(填“不变”或“变小”),这说明空气可以被________;松开手,活塞会弹回,说明空气被挤压后具有________性。4. ________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________(填“天气”或“气候”,上同)。第二部分 科学思维(共45分)三、探索题(共45分)1.水结冰了、冰融化了。(8分)寒潮来袭,小明尝试制作冰画(如右图)。他在透明盆子里加入水,放入花和叶子,并在盆外标注了水位线。(1)为了使水更容易结冰,应将盆子放在________(填“室外”或“室内”)。(2)第二天,盆子里的水已全部结冰,说明气温曾低于________℃。(3)小明发现冰面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原来的水位线,该现象说明水结冰后,体积会变________。(4)水在结冰过程中,会向周围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小明将冰画拿在手上,过了一会儿发现冰画在滴水,这是因为冰________(填“融化”或“溶解”)了。(6)在制作冰画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水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下同)固定形状,冰________固定形状。2.物质的溶解。(6分)小明想研究怎样让冰糖溶解得更快,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1)要比较哪杯水里的冰糖溶解得快,实验时________要一样多,同时倒入一样多的冰糖。(2)对比①号和②号杯,________杯中的冰糖溶解较快,因为冰糖溶解的快慢和________有关。(3)对比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杯,可以发现冰糖溶解的快慢和水的温度有关。(4)小明发现,其他条件相同时,碎冰糖比冰糖块溶解得快,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还和颗粒的________(填“形状”或“大小”)有关。3. 空气占据空间吗?(6 分)小明用底部有孔的塑料杯、纸团、水槽等材料进行“纸团是否会变湿”实验。(1)为了方便观察水位变化,可以在水面上撒一些( )。A.沙 B.回形针 C.泡沫塑料(2)将纸团粘在杯底,堵住小孔,将整个杯子竖直倒扣在水里,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湿,这是因为________占据了空间。此时,泡沫塑料在________(填“杯底”或“杯口”)处。(3)松开杯底的小孔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纸团会湿 B.小孔处有气泡 C.杯子里的水位下降(4)小明用打气筒从小孔处往杯子里打气,发现空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水挤出杯子。4.风的成因。(10分)如右图,在一个密封的纸盒上方开一个孔a,侧面开一个孔b,将蜡烛点燃后放入纸盒。(1)将小纸条放在a孔上方,会看到纸条________(填“不动”或“向上飘”),这是因为________(填“热空气”或“冷空气”)会上升。(2)将点燃的蚊香放在b孔附近,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烟流动的方向。(3)由此可知,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________会填补过来,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4)请举出一个人们利用风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观测云和风。(8分)一天,小明去秋游,同时对这天的天气状况进行了观察,请你和小明一起记录、分析这天的天气。(1)观测云:这天上午,有时能看到太阳,有时看不见太阳。下午,阳光普照大地,但还有极少量的云。①分析这天的云量,以下比较符合的是( )。A.晴天 B.多云 C.多云转晴②如果要记录这天上午的云量,可以选择( )。A. B. C.③这天下午,云的形态最有可能是( )。(2分)A.大团堆积的云 B.羽毛状的云 C.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2)观测风:生火做饭时,小明发现火苗总是飘向东南方。①风向是风________(填“吹来”或“吹去”)的方向,通常用________个方位来描述。②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③此时风向标的状态是( )。A. B. C.6.测量气温。(7分)为了了解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小明选择一天中的6个时间点测量了气温,结果记录如下:时间(时) 8 10 12 14 16 18气温(℃) 4 10 15 11 8(1)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也不同,家用气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 )。A.-30℃~50℃ B.-20℃~110℃ C. 35 °C~42 °C(2)右图所示的是10时的气温,此时的气温为________℃(3)下列地点中,比较适合测量气温的是( )。A.教室内 B.阳光下 C.大树下阴凉处(4)这天的最高气温大约是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5)分析上表,可以发现这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6)结合这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推测当天22时的温度,可能是( )。A. 11 °C B. 8 °C C. 3 °C第三部分 探究实践(共30分)四、探究实践题(共30分)1.空气有质量吗?(10分)实验任务:测出100筒空气的质量。实验材料:如下图。(1)请你将下列实验步骤填写完整。①先将________调至平衡状态。②在简易天平的左边放上未充气的皮球,右边放入若干绿豆后,天平平衡。③用打气筒给小皮球充20筒空气,简易天平的左边会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④在简易天平右边增加3颗绿豆后,天平恢复平衡。则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________颗绿豆的质量。(2)由此可以推测出10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________颗绿豆的质量。(3)关于空气,请再提出一个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合与分离。(10分)周末,小明和妈妈一起腌制猪肉,不小心将白糖当成了盐,并与花椒混合在一起(如右图)。他们想把花椒和白糖分离出来,于是找来了筛子、烧杯、水、搅拌棒、滤布等器材。(1)观察白糖和花椒的颗粒大小,小明发现________,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直接用上述器材中的________进行分离。(2)把白糖和花椒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发现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花椒浮在水上,我们可以用滤布进行________。通过滤布流下来的液体是________(填“清水”或“白糖水”)。(3)要分离混合在一起的铁屑和木屑,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磁铁分离 B.用滤布分离 C.用水分离3.测量降水量。(10分)如下图,小明找来一些透明的容器,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请结合课堂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甲容器不能用来制作雨量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2)雨量器需要贴刻度条,其刻度是表示容器内水的( )。A.体积 B.高度 C.质量(3)在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这是为了( )。A.美观 B.容器更牢固 C.防止刻度条湿了(4)某天一共下了三场雨,则这天的降雨量是指( )。A.三场雨一共的降雨量 B.最大那场雨的降雨量 C.平均每场雨的降雨量(5)用乙、丙容器分别制作雨量器,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某地的降水量,它们的示数( )。A.丙容器大 B.乙容器大 C.一样大丽水市莲都区期末统考卷一、1.B解析:竺可桢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总结了我国现代物候的特征。2.B解析: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3.A解析: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是有质量;空气和水是无色的;空气和水会流动,石头不会流动。4.C解析:沙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味精、红糖和小苏打能溶解在水中。5.B解析: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6.A解析:折纸飞机、纸撕成碎片、木头做成桌子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木柴燃烧后变成灰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7.C解析:热气球升空后,塑料袋里的空气变冷,使塑料袋变重并下降。8.B解析:植物需要空气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9.B解析:天气日历中,缺少的数据不能自己随便补齐。10.B解析:数值天气预报并不完美,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一般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论,被称作天气会商。11.C解析:雨天不适合外出散步;气温0~5℃适合穿毛衣和羽绒服,不适合穿薄衬衫外出。12.A解析:整理和分析我们的天气日历时,一般不包括云的形态变化规律。13.A解析:空气无色、无味,会流动,适合用气球和塑料袋来装空气。14.B解析:用小风旗记录风速时,“0”表示无风,“1”表示微风,“2”表示大风。15.A解析: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大量烧垃圾、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影响空气质量。二、1.蒸发 凝结 2.气泡 100 3.不变 变小 压缩 弹 4.天气 气候三、1.(1)室外 (2)0 (3)高于 大 (4)放出 (5)融化 (6)没有 有2.(1)水的质量 (2)② 是否搅拌 (3)① ③ (4)大小3.(1)C (2)不会 空气 杯口 (3)C (4)能4.(1)向上飘 热空气 (2) (3)冷空气 (4)风力发电(合理即可)5.(1)①C ②B ③B (2)①吹来 8 ②B ③C6.(1)A (2)7 (3)C (4)15 14 (5)先升高再降低 (6)C四、1.(1)简易天平 下降 3 (2)15 (3)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合理即可)2.(1)白糖的颗粒小,花椒的颗粒大 筛子 (2)过滤 白糖水 (3)B3.(1)雨量器要选择直筒透明杯,甲容器上大下小 (2)B (3)C (4)A (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