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遵纪守法,共建平安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明确校园中常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 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及身边的行为,辨别哪些是遵纪守法的行为,哪些是违规违纪的行为。3.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促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共同营造平安校园环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清晰讲解校园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条款在校园中的体现、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等。2. 让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列举出常见的遵纪守法和违规违纪行为示例。难点:1. 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遵纪守法对个人成长、校园和谐以及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从而真正将遵纪守法内化为自觉行动。2. 针对一些容易引发争议或学生理解模糊的行为规范,如在网络环境下的言行规范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相结合。四、教学准备1. 收集与校园遵纪守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学校规章制度文本,制作成PPT。2. 整理各类校园遵纪守法和违规违纪的典型案例,编写成案例集,并制作相关视频资料。3. 准备小组讨论所需的纸张、笔等文具,以及角色扮演活动所需的简单道具(如校服、红领巾等,用于模拟校园场景)。五、教学对象全体六年级学生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校园生活短视频,视频内容涵盖学生在校园里上课、课间活动、食堂就餐等场景,展现出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2. 提问引导:“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画面。你们觉得是什么让我们的校园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遵纪守法,共建平安校园。(二)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讲解1. 利用PPT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校园生活相关的部分条款,如学校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责任、禁止校园欺凌等内容。详细讲解每条条款的含义,例如:“同学们,这里提到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歧视任何未成年学生,这就是说学校要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公平、公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对某个同学区别对待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比如讲述一个学校因为对某位有特殊需求的同学给予了额外的关心和帮助,让他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的案例,加深学生对该条款的理解。2. 展示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如考勤制度、课堂纪律、课间活动要求、文明礼仪规范等。对每一项规范进行逐一解读,如:“考勤制度要求我们每天按时到校,按时上课,如果迟到或缺勤,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进度,还可能干扰到老师的教学安排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哦。”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朗读部分规范内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 -7人。2. 发放案例集给每个小组,案例集中包含了多种校园遵纪守法和违规违纪的典型案例,如:案例一:小明在课间休息时,看到同学小红的文具掉在地上,主动帮忙捡起并归还,小红表示感谢,两人关系更加融洽。(遵纪守法行为)案例二:小刚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拒不交出,还与老师顶嘴,影响了课堂秩序。(违规违纪行为)案例三:小美在校园网上发表了一篇带有侮辱性词汇的文章,针对某位同学,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不满。(违规违纪行为)案例四:小强在食堂排队打饭时,自觉遵守秩序,不插队,还主动帮助后面的同学拿餐盘。(遵纪守法行为)3. 每个小组针对案例集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的问题包括:这些案例中哪些行为是遵纪守法的?哪些是违规违纪的?为什么?如果自己是案例中的当事人,会怎么做?这些行为对校园环境和其他同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 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再次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以及违规违纪行为的危害性。(四)角色扮演与行为辨析1. 设置几个校园场景,如教室、操场、食堂等,并准备相应的简单道具(如校服、红领巾等)。2. 选派不同的学生小组分别扮演不同场景下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在教室场景中:一组学生扮演上课期间的老师和同学,有的同学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纪守法行为);有的同学交头接耳、做小动作(违规违纪行为)。表演结束后,让其他同学观察并辨析哪些行为是符合课堂纪律要求的,哪些是不符合的,为什么。在操场场景中:一组学生扮演课间活动时的同学,有的同学在操场上文明活动,遵守操场使用规定,如不追逐打闹、不破坏体育设施(遵纪守法行为);有的同学则在操场上肆意奔跑、推倒体育设施(违规违纪行为)。表演结束后,同样让其他同学观察并辨析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在食堂场景中:一组学生扮演食堂就餐时的同学,有的同学排队打饭,不插队,用餐完毕后将餐盘放到指定位置(遵纪守法行为);有的同学插队、浪费食物、不收拾餐盘(违规违纪行为)。表演结束后,让其他同学观察并辨析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3. 在每个角色扮演场景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强调在不同校园场景下遵守相应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回顾本次班会所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内容、案例分析结果、角色扮演所展示的行为辨析等,再次强调遵纪守法对共建平安校园的重要性。2. 布置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结合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我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的短文,内容包括自己对遵纪守法的新认识、在校园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等,下周一将短文带到学校来展示和交流。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学生们对校园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且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够较好地辨别遵纪守法和违规违纪行为,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对一些案例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在角色扮演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表现得较为害羞,不敢大胆参与表演,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这部分学生,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