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测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测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测科学试题
1.(2024五上·喀什期中)中秋节的夜晚,小米一家在室外赏月,看到了月光下一家人长短、大小不同的影子。此时,形成人影的光源是 (  ).
A.月亮 B.地球 C.太阳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故选C。
2.(2024五上·喀什期中)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
A.点燃的火柴、太阳
B.萤火虫、彩虹
C.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
【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光源。彩虹、镜子等都不是自身发出的光,不属于光源。故选A。
3.(2024五上·喀什期中)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 (  )。
A.光传播速度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选B。
4.(2024五上·喀什期中)下列情况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阳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里
B.灯光在空气中传播
C.激光从空气斜射入钻石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灯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传播路线不会发生改变。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阳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里、激光从空气斜射入钻石两种情况光都会发生折射。故选B。
5.(2024五上·喀什期中)打开台灯,我就看到了书上的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眼睛中射出光,让我看到了文字
B.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我的眼里
C.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眼睛中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文字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台灯是光源,向四周发出放射光,当光照射到书上就看了,没有光,我们就不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打开台灯,就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眼里。
6.(2024五上·喀什期中)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这说明我国的的地形地势(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多平原、丘陵,导致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淌,沟通了东西交通。故选A。
7.(2024五上·喀什期中)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卵壳相当于地球的 (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慢,所以地球的构造由外而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故选C。
8.(2024五上·喀什期中)地震和火山是由于地球的什么引起的 (  )。
A.内部运动 B.外部运动 C.风化现象
【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温度比较高,压力也比较大,所以熔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层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故选A。
9.(2024五上·喀什期中)我国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其表面千沟万壑,这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选B。
10.(2024五上·喀什期中)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 (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放牧需要更多的草地
C.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
【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故选C。
11.(2024五上·喀什期中)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可以观察的更清楚。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我们不能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损伤。题目说法错误。
12.(2024五上·喀什期中)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光能通过阻碍,有的光不能通过阻碍。题目说法错误。
13.(2024五上·喀什期中)调整我们的观察角度,可以使方形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调整我们的观察角度,由于光的折射,我们可以使方形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 题目说法正确。
14.(2024五上·喀什期中)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的折射程度是一样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白光进入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形成光的色散现象,出现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其中折射程度最大的是紫光,最小的是红光。题目说法错误。
15.(2024五上·喀什期中)我们能通过潜望镜观察到物体,说明光沿曲线传播。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当中沿直线传播,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题目说法错误。
16.(2024五上·喀什期中)岩浆岩里常有化石。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各种各样的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所以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沉积岩是唯一能够保存完整化石的岩石。题目说法错误。
17.(2024五上·喀什期中)地震对地球表面的改变是剧烈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对地球表面的改变是剧烈的。题目说法正确。
18.(2024五上·喀什期中)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尽管火山喷发会带来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导致泥石泥和地震等坏处;但是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还能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同时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如日本富士山、我国五大连池等。
19.(2024五上·喀什期中)风、水的作用也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但改变的速度比较缓慢。(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地震和火山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而风和水的作用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的。题目说法正确。
20.(2024五上·喀什期中)地表有无植被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题目说法正确。
21.(2024五上·喀什期中)选词填空题
折射现象 沉积岩 页岩 反射现象 垂直射入 斜射 曲线 直线 彩色白色 变质岩 花岗岩 岩浆岩 浮石 火山喷发 地震 水 风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路线,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   传播的。
(2)光由空气   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光的   .
(3)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的彩色轮,能看到彩色轮的颜色变成了   。
(4)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5)长白山天池是由   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   的作用形成的。
【答案】(1)反射;直线
(2)斜射;折射
(3)白色
(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5)火山喷发;水的沉积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在制作彩色轮的过程中,需要在圆形纸板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再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白光。
(4)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雅丹地貌是众多土丘林立,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变化缓慢;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群山环绕,所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黄河入海口地面平坦、河道纵横,沙洲是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长期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经过长期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
22.(2024五上·喀什期中)
(1)用什么方法可以照亮后面的小球 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2)从自制潜望镜下面的孔可以看到外面的物体,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答案】(1)
(2)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镜面的反射,就可以用手电筒照亮后面的小球。
(2)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
23.(2024五上·喀什期中)让手电简的光分别从图1、图2的B纸屏的圆孔处照入,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屏   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光斑。
(2)图2的A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斑。
(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光的传播路线是沿   的。
【答案】(1)能
(2)不能
(3)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1中,三张纸的孔洞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在图2中,三张纸的孔洞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3)从两次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4.(2024五上·喀什期中)光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雨后的夜晚升起一轮圆月,根据月相相关知识,我知道这一天在农历每月的   前后,根据光的知识,我们知道月亮   光源。
(2) 在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   (反射现象、折射现象、散射现象) 来判断前方的路况。
(3) 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  )处是小水坑。
A.较亮 B.较暗 C.地亮度适中
(4) 小艾在月光下散完步回到家,发现家中装有水的透明的玻璃中放置的吸管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光的   (反射现象、折射现象、散射现象)。
【答案】(1)十五;不是
(2)反射
(3)A
(4)折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雨后的夜晚升起一轮圆月,根据月相相关知识,我知道这一天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前后。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光源。根据光的知识,我们知道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是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反射现象来判断前方的路况。
(3)由于光的反射,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的时候看到地面上较亮处是小水坑。故选A。
(4)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小艾在月光下散完步回到家,发现家中装有水的透明的玻璃中放置的吸管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25.(2024五上·喀什期中)某科学小组用右图中的装置模拟火山喷发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
(2)实验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的现象有:   (合理即可)
(3)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4)番茄酱喷出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实验中我们应该戴上   保护我们的眼睛。
【答案】(1)火山;岩浆
(2)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
(3)A
(4)护目镜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因此,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
(2)实验时我们会看到: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选用外焰加热。故选A。
(4)番茄酱喷出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实验中我们应该戴上护目镜保护我们的眼睛。
26.(2024五上·喀什期中)学习了水的作用会对地球表面地形产生影响之后。为了探究雨水对土地带来的变化,科学组做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长方形塑料盒子里面铺上泥土、细沙,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
②在小山丘顶上撒上一些有颜色的沙子。(如图1)
③将矿泉水瓶盖打几个小孔,当作喷壶。
④用喷壶将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如图2)
⑤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喷水模拟的是   。
(2)在土壤表面撒上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   。
(3)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   。
(4)这个实验说明了   。
(5)经过科学组讨论发现   (植被、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答案】(1)降雨
(2)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便于观察。
(3)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
(4)雨水会对土地造成侵蚀
(5)植被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士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实验中喷水模拟的是降雨。
(2)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
(4)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都会对土地有影响,对土地都有侵蚀作用。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侵蚀。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缓慢的发生变化。
(5)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都会加重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1 / 1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测科学试题
1.(2024五上·喀什期中)中秋节的夜晚,小米一家在室外赏月,看到了月光下一家人长短、大小不同的影子。此时,形成人影的光源是 (  ).
A.月亮 B.地球 C.太阳
2.(2024五上·喀什期中)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
A.点燃的火柴、太阳
B.萤火虫、彩虹
C.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
3.(2024五上·喀什期中)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 (  )。
A.光传播速度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4.(2024五上·喀什期中)下列情况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阳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里
B.灯光在空气中传播
C.激光从空气斜射入钻石
5.(2024五上·喀什期中)打开台灯,我就看到了书上的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眼睛中射出光,让我看到了文字
B.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我的眼里
C.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眼睛中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文字
6.(2024五上·喀什期中)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这说明我国的的地形地势(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7.(2024五上·喀什期中)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卵壳相当于地球的 (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8.(2024五上·喀什期中)地震和火山是由于地球的什么引起的 (  )。
A.内部运动 B.外部运动 C.风化现象
9.(2024五上·喀什期中)我国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其表面千沟万壑,这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10.(2024五上·喀什期中)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 (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放牧需要更多的草地
C.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
11.(2024五上·喀什期中)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可以观察的更清楚。 (  )
12.(2024五上·喀什期中)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 (  )
13.(2024五上·喀什期中)调整我们的观察角度,可以使方形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 (  )
14.(2024五上·喀什期中)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的折射程度是一样的。 (  )
15.(2024五上·喀什期中)我们能通过潜望镜观察到物体,说明光沿曲线传播。 (  )
16.(2024五上·喀什期中)岩浆岩里常有化石。 (  )
17.(2024五上·喀什期中)地震对地球表面的改变是剧烈的。 (  )
18.(2024五上·喀什期中)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
19.(2024五上·喀什期中)风、水的作用也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但改变的速度比较缓慢。(  )
20.(2024五上·喀什期中)地表有无植被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  )
21.(2024五上·喀什期中)选词填空题
折射现象 沉积岩 页岩 反射现象 垂直射入 斜射 曲线 直线 彩色白色 变质岩 花岗岩 岩浆岩 浮石 火山喷发 地震 水 风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路线,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   传播的。
(2)光由空气   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光的   .
(3)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的彩色轮,能看到彩色轮的颜色变成了   。
(4)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5)长白山天池是由   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   的作用形成的。
22.(2024五上·喀什期中)
(1)用什么方法可以照亮后面的小球 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2)从自制潜望镜下面的孔可以看到外面的物体,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23.(2024五上·喀什期中)让手电简的光分别从图1、图2的B纸屏的圆孔处照入,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屏   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光斑。
(2)图2的A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斑。
(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光的传播路线是沿   的。
24.(2024五上·喀什期中)光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雨后的夜晚升起一轮圆月,根据月相相关知识,我知道这一天在农历每月的   前后,根据光的知识,我们知道月亮   光源。
(2) 在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   (反射现象、折射现象、散射现象) 来判断前方的路况。
(3) 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  )处是小水坑。
A.较亮 B.较暗 C.地亮度适中
(4) 小艾在月光下散完步回到家,发现家中装有水的透明的玻璃中放置的吸管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光的   (反射现象、折射现象、散射现象)。
25.(2024五上·喀什期中)某科学小组用右图中的装置模拟火山喷发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
(2)实验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的现象有:   (合理即可)
(3)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4)番茄酱喷出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实验中我们应该戴上   保护我们的眼睛。
26.(2024五上·喀什期中)学习了水的作用会对地球表面地形产生影响之后。为了探究雨水对土地带来的变化,科学组做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长方形塑料盒子里面铺上泥土、细沙,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
②在小山丘顶上撒上一些有颜色的沙子。(如图1)
③将矿泉水瓶盖打几个小孔,当作喷壶。
④用喷壶将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如图2)
⑤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喷水模拟的是   。
(2)在土壤表面撒上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   。
(3)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   。
(4)这个实验说明了   。
(5)经过科学组讨论发现   (植被、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光源。彩虹、镜子等都不是自身发出的光,不属于光源。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灯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传播路线不会发生改变。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阳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里、激光从空气斜射入钻石两种情况光都会发生折射。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台灯是光源,向四周发出放射光,当光照射到书上就看了,没有光,我们就不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打开台灯,就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眼里。
6.【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多平原、丘陵,导致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淌,沟通了东西交通。故选A。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慢,所以地球的构造由外而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温度比较高,压力也比较大,所以熔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层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故选C。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我们不能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损伤。题目说法错误。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光能通过阻碍,有的光不能通过阻碍。题目说法错误。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调整我们的观察角度,由于光的折射,我们可以使方形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 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白光进入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形成光的色散现象,出现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其中折射程度最大的是紫光,最小的是红光。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当中沿直线传播,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题目说法错误。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各种各样的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所以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沉积岩是唯一能够保存完整化石的岩石。题目说法错误。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对地球表面的改变是剧烈的。题目说法正确。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尽管火山喷发会带来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导致泥石泥和地震等坏处;但是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还能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同时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如日本富士山、我国五大连池等。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地震和火山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而风和水的作用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的。题目说法正确。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题目说法正确。
21.【答案】(1)反射;直线
(2)斜射;折射
(3)白色
(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5)火山喷发;水的沉积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在制作彩色轮的过程中,需要在圆形纸板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再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白光。
(4)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雅丹地貌是众多土丘林立,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变化缓慢;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群山环绕,所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黄河入海口地面平坦、河道纵横,沙洲是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长期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经过长期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
22.【答案】(1)
(2)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镜面的反射,就可以用手电筒照亮后面的小球。
(2)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
23.【答案】(1)能
(2)不能
(3)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1中,三张纸的孔洞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在图2中,三张纸的孔洞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3)从两次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4.【答案】(1)十五;不是
(2)反射
(3)A
(4)折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雨后的夜晚升起一轮圆月,根据月相相关知识,我知道这一天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前后。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光源。根据光的知识,我们知道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是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反射现象来判断前方的路况。
(3)由于光的反射,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的时候看到地面上较亮处是小水坑。故选A。
(4)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小艾在月光下散完步回到家,发现家中装有水的透明的玻璃中放置的吸管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25.【答案】(1)火山;岩浆
(2)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
(3)A
(4)护目镜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因此,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
(2)实验时我们会看到: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选用外焰加热。故选A。
(4)番茄酱喷出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实验中我们应该戴上护目镜保护我们的眼睛。
26.【答案】(1)降雨
(2)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便于观察。
(3)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
(4)雨水会对土地造成侵蚀
(5)植被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士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实验中喷水模拟的是降雨。
(2)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
(4)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都会对土地有影响,对土地都有侵蚀作用。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侵蚀。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缓慢的发生变化。
(5)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都会加重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