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科学试卷 (冀人版)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卷面分: 5分 ) 总得分: 总分人: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卷面分 总分得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可燃物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2.放在空气中的苹果片会变成 ,放在柠檬汁中苹果片 。3.小脑具有 和 的作用。4. 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迹。5.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岩石分为 、 和 三大类。6.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二、考善判断(对的在括号里划“√”,错的划“×”,共20分)1.淀粉遇到碘酒不变色。 ( )2.如果环境的刺激或感官发生了变化,人体产生的感觉不会改变。 ( )3.随便乱丢废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 ( )4.地震,火山喷发现象说明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 ( )5.所有的岩石都一样坚硬。 ( )6.月亮是天然光源,灯是人造光源。 ( )7.电灯发出的光,只能沿一个方向传播。 ( )8.阳光通过三棱镜能分散成七种色光。 ( )9.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播。 ( )10.塑料、铁钉、木头、铜丝都是热的良导体。 (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括号里,共10分)1.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燃烧过木条的瓶子里,摇晃后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木条燃烧后生成了(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2.( )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的一切活动。A、心脏 B、脑 C、神经3.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层,它是由( )组成的。A、岩石 B、沙子 C、土壤4.( )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A、望远镜 B、照相机 C、潜望镜5.把用小塑料袋密封着的冷水放入热水里,它会( )。A、上浮 B、下沉 C、先沉后浮四、实验探究(共20分)实验名称:探究水是怎样变热的实验假设: (3分)实验材料:三脚架、陶土网、烧杯、木屑、水等。实验方法:(1)将陶土网放在三脚架上,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陶土网上。(2)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木屑,用酒精灯分别给烧杯底部的中间和边缘位置加热。实验现象: (3分)实验结论: (4分)五、科学在我们身边(共25分)1.解释为什么近年来“近视”“鼠标手”等疾病多发。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证感觉器官的健康 (9分)2.通过搜集的资料说一说地震的危害。(8分)3.做饭时锅身被炉火烧得很热,而锅把儿却不会烫手,为什么 (8分)答案一、1、燃烧 2、褐色、不变色 3、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4、化石 5、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6、直线二、1、× 2、× 3、√ 4、√ 5、× 6、× 7、×8、√ 9、√ 10、×三、1、B 2、B 3、A 4、C 5、C四、实验假设:烧杯底部的水受热后可能升上升,上部的冷水会下降。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木屑随着水不停下下翻滚,但加热边缘的烧杯里位于边缘的木屑翻滚剧烈,另一个烧杯里中间部分的木屑翻滚剧烈。实验结论:烧桁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五、1、答:原因:(1)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电脑;(2)缺乏锻炼良好习惯:①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②照顾好自己的感觉器官;③坚持体育锻炼。2、答: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可能引起水灾、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3、答:因为锅身是金属制成的,传热快;锅把儿是塑料制成的,传热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