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防溺水安全知识学习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1. 显著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溺水安全相关知识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提升安全素养。2. 让学生全面且深入地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各类资料,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学生乃至每一位公民都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将安全意识扎根于心。3. 促使学生深刻反思自己在生活中与溺水安全相关的行为习惯,切实改变不遵守溺水安全规定的不良做法,同时大幅提高对生活中各类违反安全原则行为的敏锐辨别能力,做到时刻警醒。4. 教会学生珍视生命的重要性,使其熟练掌握在溺水等危险情况下的自救及互救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突发溺水事件时能够冷静应对,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二、活动准备1. 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醒目地写出班会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并可适当添加一些与水、生命相关的简笔画,如波浪、小鱼、爱心等,营造出主题班会的氛围。2. 广泛收集有关防溺水事故发生的各类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新闻报道、实际案例、统计数据等;同时精心整理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资料,如不同情况下的自救步骤、专业救援人员的建议等,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以便在班会课上直观展示。三、教学重点深入学习并透彻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际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环顾四周后,用亲切的语气说道:“同学们,现在可是炎热的夏季啦,大家有没有觉得天气变得多变起来了呀?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可能就乌云密布,雨水也比其他季节多了不少呢。”(通过描述夏季天气特点,引起学生共鸣)2. 接着,老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们看,村里的小河、小溪因为经常下雨,河水都涨起来了呢。老师发现呀,很多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在河边、溪边玩耍,觉得那里的水凉凉的,可好玩啦。但是,大家知道吗?这样做其实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哦。”(引出在河边溪边玩耍的危险场景)3. 老师稍微停顿一下,继续说道:“而且呀,夏天这么热,有些同学可能就会忍不住,悄悄地跑去河里、池塘里洗澡降温。可是,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同学因为这样做,发生了溺水身亡的悲剧,他们就这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大家想一想,他们的爸爸妈妈该有多伤心呀,老师也特别痛心呢。”(以情感触动学生,强调溺水事件的严重性)4. 最后,老师话锋一转:“所以呀,今天我们就专门来上一堂非常重要的防溺水安全知识主题班会课,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习,保护好自己哦。”(自然引出班会主题)(二)防汛知识教育1. 利用PPT展示一些河流、沟边在下雨天以及发洪水时的危险场景图片,如河水泛滥、岸边湿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危险。2. 老师指着图片说道:“同学们,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防汛知识哦。大家看这些图片,下雨天的时候,河边、沟边的地面会变得很湿滑,一不小心就可能滑落水中,所以我们千万不到河里、沟边去玩耍,也不要在下雨天去河边、沟边洗手洗脚哦。”(结合图片详细解释第一条防汛知识)3. 播放一段发洪水时的视频片段,视频中人们在洪水中艰难逃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老师趁机讲解:“要是遇到发洪水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往高处逃哦,就像视频里的这些人一样,要尽快找到安全的高处躲避洪水。而且呀,要尽力躲避大浪,大浪的冲击力可强啦,很容易把人卷走呢。如果能抓住浮托物,那就更好啦,比如漂浮的树干、门板等,这样能增加我们逃生的机会。”(通过视频生动讲解发洪水时的逃生要点)4. 老师接着说:“要是在洪水来的时候,我们正在教室上课,那可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呀,大家要有秩序地转移。紧急的时候,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和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哦,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那可太危险啦。”(强调在教室遇到洪水时的正确做法)5. 再展示一些山区山洪暴发、道路坍塌的图片,老师说:“在山区,如果山洪暴发了,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我们学生可不能单身过河哦,那简直就是在冒险呀。还有哦,如果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也不能冒险通过,最好返回学校留宿或者请老师想别的方法解决呢。”(针对山区特殊情况讲解防汛注意事项)(三)防溺水知识教育(1)游泳小常识1. 利用PPT展示一些小朋友在家长带领下开心游泳以及单身一人游泳遇到危险的对比图片,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先来说说游泳小常识哦。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很明显能看出,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才安全呀。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啦,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呢。”(通过对比图片直观讲解第一条游泳小常识)2. 列出常见的身体患病者不宜游泳的病症清单,如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等情况,并详细解释原因:“大家看这些病症呀,身体患病者去游泳,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哦。比如说,有心脏病的同学去游泳,心脏在运动时负担会加重,很可能就会出现危险情况啦。还有传染病患者,去游泳还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呢。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因为这个时候身体比较特殊,下水可能会引起不适或者其他问题哦。”(逐一解释身体患病者不宜游泳的原因)3. 讲述一个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立即下水游泳导致抽筋的案例:“老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哦,有个同学在操场上跑了好几圈,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然后他马上就跳进水里游泳了。结果呢,没游多久就抽筋了,差点就溺水了呢。所以呀,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问题哦。”(通过案例强调运动后不宜立即下水游泳)4. 展示一些被污染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的图片,老师说:“同学们,像这些水况不明的地方,比如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哦。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因为那里可能隐藏着各种危险,比如暗流、漩涡等,我们很难预判呢。”(结合图片解释不宜游泳的水域情况)5. 播放一段在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游泳发生危险的视频片段,老师说:“大家看这个视频,在恶劣天气下游泳实在是太危险啦。雷雨天气可能会有雷击风险,刮风天气会让水面不平静,增加游泳难度,天气突变也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所以呀,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哦。”(通过视频强调恶劣天气不宜游泳)(2)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1. 老师先做一个简单的示范,通过跳跃、慢跑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至2 4分钟,边做边说:“同学们,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哦。大家看老师现在做的这个动作,就是通过跳跃、慢跑让身体发热但不出汗,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身体内各个器官进入到活动状态呢。”(亲自示范跳跃、慢跑准备活动)2. 接着,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套简单的徒手操,边做边讲解:“做完跳跃、慢跑后,我们还要做徒手操哦,这样能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及身体肌肉做好充分活动准备,以防受伤呢。”(带领学生做徒手操)3. 老师拿出一个装满冷水的小喷壶,往自己手上喷了一些冷水,说:“然后呢,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适应水温,然后下水。就像老师这样,大家可以用冷水轻轻浇一下手或者胳膊,感受一下水温,这样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适应下水后的水温哦。”(示范入水前用冷水淋浴的准备活动)4. 最后,老师强调:“同学们,入水后不宜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马上流入深水区哦。应在浅水区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速。这就好比我们刚进入一个新环境,要先适应一下,再去深入探索呢。”(讲解入水后的准备工作)(3)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 老师微笑着说:“好啦,现在假设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活动,开始游泳啦。在游泳过程中呀,我们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哦。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呢。这是对自己和同伴负责呀。”(强调游泳过程中相互关照及告知上岸情况)2. 利用PPT展示一些小朋友在江河、水塘、水库等天然游泳场所游泳的图片,老师说:“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哦。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因为野外的水域情况复杂,可能有暗流、漩涡等危险,我们很难应对呢。”(结合图片解释在天然游泳场所游泳的注意事项)3. 老师接着说:“在游泳的时候,要注意休息哦,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看全。”(强调游泳时注意休息及身体不适的处理)4. 老师表情严肃地说:“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哦。因为我们的潜水能力和经验有限,很可能会遇到危险而无法应对呢。”(强调中小学生不宜潜泳及避免攀比)(4)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1. 老师先拿出一个小道具,模拟肌肉抽筋的样子,说:“同学们,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哦。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通过道具演示解释抽筋现象及保持镇静的重要性)2. 详细讲解抽筋的一般处理办法:老师说:“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就像这样,比如说小腿抽筋了,就用手轻轻按摩小腿肚,缓解抽筋症状。”(边说边示范小腿抽筋的处理方法)老师又说:“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再次强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强调深水中抽筋且无同伴时的呼救方法)(5)溺水的急救1. 利用PPT展示一些发现溺水者并进行救援的图片,老师说:“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学习溺水的急救方法哦。首先,如果发现溺水者,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但是,特别强调:发现有人溺水,我们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哦。”(结合图片讲解发现溺水者的救援方法及强调未成年人不贸然下水)2. 老师拿出一个模拟人道具,演示如何开展岸上急救:老师说:“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边说边在模拟人上示范打开牙关的方法)老师接着说:“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在模拟人上示范控水的方法)老师又说:“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在模拟人上示范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的方法)老师最后说:“注意,在急救的同时,其他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强调急救同时要联系医院)(四)小结1. 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好啦,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今天的班会内容哦。大家先自己想一想,通过这堂班会课,你学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所学内容)2. 请几位同学站起来发言,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知道了下雨天不能去河边玩。”有的同学会说:“我学会了游泳前要做哪些准备活动。”等等。(听取学生的学习收获)3. 老师最后总结道:“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手里,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大家都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安全原则的好习惯。以后不管是自己想去游泳,还是看到别人在游泳,都要时刻牢记今天学到的知识,保护好自己,也帮助别人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哦。”(教师再次强调生命的宝贵和防溺水知识的重要性)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防溺水安全知识主题班会的教学,学生们对防汛、防溺水方面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从防汛的注意事项到防溺水的各个环节,如游泳小常识、准备活动、游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紧急情况自救及溺水急救等,都能较好地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现场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某些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对一些复杂的情况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对于防溺水知识中的一些细节,如如何准确判断水域的安全性等,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将防溺水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切实提高防溺水的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