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育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小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感恩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感恩的概念。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提升小学生书面表达(如写感恩日记)、艺术创作(如绘制感恩画)以及手工制作(如制作感恩卡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图片、视频展示、故事讲述、知识讲解以及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自主观察、思考、分析以及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度激发小学生对父母、老师、朋友等身边重要人物的感恩之情,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感恩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 运用通俗易懂且生动形象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感恩的概念,确保小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
2. 引导小学生全面细致地认识到自己身边众多值得感恩的人物,包括家人、老师、朋友、同学以及社会上给予帮助的陌生人等,并能明确说出感恩他们的具体原因。
3.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和引导,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感恩心态,促使他们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良好的品德和素养。
三、教学准备
1. 精心制作PPT课件,收集大量与感恩主题相关的高清图片,如父母照顾孩子的温馨画面、老师耐心辅导学生的场景、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瞬间等;同时准备多个富有感染力的视频资料,如感人至深的感恩微电影、公益广告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增强视觉冲击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恩的含义和情境。
2. 准备充足的感恩日记、感恩画等活动材料,如精美的笔记本作为感恩日记的载体,各种绘画工具,包括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开展相关活动。
3. 提前准备好适合小学生的小礼物作为奖励方式,如精美的书签、可爱的文具、有趣的小摆件等,用于在活动过程中对表现出色、感恩心态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图片引导:老师首先打开PPT课件,展示一系列展现人与人之间关爱与帮助的图片,比如一位老人在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让座并搀扶老人坐下的画面;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其他小伙伴赶忙上前帮忙扶起并安慰的场景等。在展示图片的同时,老师进行简单的旁白:“同学们,看看这些画面,大家能感受到什么呢?是不是心里觉得暖暖的呀?其实呀,这些画面里都藏着一种很美好的情感,那就是感恩哦。”通过这种直观的图片展示,初步引导小学生感知感恩的含义。
2. 故事讲述:紧接着,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温馨的感恩故事,例如《一碗牛肉面》的故事:一个男孩和他失明的父亲在面馆吃面,男孩为了让父亲吃得好一些,偷偷把自己碗里的牛肉都夹给了父亲,而父亲却以为男孩的碗里也有很多牛肉,吃得很开心。面馆老板看到这一幕,被深深感动,最后悄悄地在男孩的碗里多加了一些牛肉。这个故事讲完后,老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能体会到谁对谁的感恩之情呀?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恩之情呢?”通过这个故事,进一步让小学生体会到感恩的力量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二)知识讲解
1. 感恩的概念:老师结合刚才展示的图片和讲述的故事,开始正式介绍感恩的概念。“同学们,感恩呀,就是对别人给予我们的帮助、关爱、照顾等等,心里怀着一种感激之情,并且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他们哦。比如说,爸爸妈妈每天照顾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做好吃的,送我们上学,我们就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这就是感恩啦。”老师用简单直白的语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让小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感恩的概念。
2. 分析值得感恩的人及原因:
父母:老师再次展示PPT,这次呈现的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孩子的各种场景图片,如妈妈在深夜为生病的孩子量体温、爸爸在雨中接送孩子上学等。老师说道:“大家看,爸爸妈妈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照顾我们,给我们吃的、穿的,教我们走路、说话,还关心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他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呀。”
老师:接着展示老师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课后耐心辅导学生的图片,“老师们每天在学校里给我们传授知识,教我们读书、写字、算算术,还会关心我们在学校里的生活和心情。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会耐心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呀,我们要感恩老师的传道授业之恩哦。”
朋友:然后展示朋友之间一起玩耍、互相帮助的图片,“朋友们和我们一起玩耍,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会来安慰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和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像上次小明在跑步比赛中摔倒了,他的好朋友小刚马上跑过来把他扶起来,还鼓励他继续跑下去。所以我们要感恩朋友的支持帮助之恩呢。”通过这样详细的分析,让小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人值得我们感恩的具体原因。
(三)活动环节
1. 感恩日记: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本精美的笔记本作为感恩日记的本子,然后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试着每天写一写感恩的事情哦。比如说,今天早上妈妈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我很感谢她,就可以把这件事写下来。写的时候呢,可以简单描述一下事情的经过,还有自己当时的感受哦。”老师简单示范一下如何写感恩日记,比如写下:“今天早上,妈妈早早地就起床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煎饼果子,看着她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特别感动,我想对妈妈说声谢谢,因为她每天都这么用心地照顾我。”
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回忆并写下自己今天要感恩的事情。写完后,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来分享他们写的感恩日记内容。老师在学生分享时认真倾听,并给予鼓励和点评,比如:“你写得真好呀,能把妈妈做早餐这件小事写得这么温馨,看得出你真的很感谢妈妈呢。”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感恩细节,并能用文字表达自己感恩之情的能力。
2. 感恩画:
老师把各种绘画工具分发给学生,然后说:“同学们,现在我们要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等人的感激之情啦。你可以画一幅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的画,或者画老师在课堂上认真授课的场景,也可以画和朋友一起玩耍的画面哦。画的时候,要尽量把自己的感激之情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呢。”
学生开始作画,老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绘画进展,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比如:“你可以把爸爸妈妈的笑容画得再大一些,这样能更好地表现出你们在一起的快乐哦。”给学生10分钟时间完成绘画作品。完成后,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感恩画,并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画的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感激之情,如:“我画的是我和妈妈去公园玩的场景,妈妈牵着我的手,我觉得特别幸福,我想通过这幅画告诉妈妈我很感谢她经常带我出去玩。”通过绘画活动,让小学生用艺术创作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恩之情。
3. 感恩卡片: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制作感恩卡片的材料,如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展示给学生看,并说:“同学们,现在我们要亲手制作感恩卡片送给自己身边值得感恩的人物哦。首先,我们可以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彩色卡纸,然后用剪刀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比如心形、方形等。接着,在卡片上用彩笔写上自己想对那个人说的感谢话,还可以画一些小图案来装饰卡片呢。”老师简单示范一下制作感恩卡片的步骤,如先剪成心形,在上面写上:“亲爱的妈妈,谢谢您每天的照顾,我爱您!”并画了一朵小花作为装饰。
学生开始制作感恩卡片,老师在教室里巡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教学生如何剪出漂亮的形状,如何用胶水粘贴小图案等。给学生10分钟时间完成感恩卡片的制作。完成后,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感恩卡片,并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卡片是送给谁的,以及为什么要送给他,如:“我制作的这张卡片是送给我的老师的,因为老师每天都很耐心地教我知识,我想通过这张卡片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通过制作感恩卡片的活动,让小学生亲手为值得感恩的人送上一份心意,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感恩之情。
(四)总结
1. 老师和小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的班会吧。我们首先通过图片和故事了解了感恩的含义,然后知道了感恩的概念,还分析了父母、老师、朋友等不同人值得我们感恩的原因。接着,我们又通过写感恩日记、画感恩画、制作感恩卡片等活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我们的感恩之情。”通过这种回顾,帮助小学生梳理今天所学的知识和参与的活动,加深印象。
2. 再次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同学们,感恩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美好。当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时,别人也会感受到我们的善意,这样大家都会很开心哦。所以呀,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感恩之心,珍惜身边人和事,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爱啦。”通过这种强调,让小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
(五)拓展
1. 介绍相关资源:老师说:“同学们,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感恩的含义,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的优秀书籍、电影、演讲等资源哦。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通过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的对话,表达了深深的母爱和感恩之情;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主人公在困境中依然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有尼克·胡哲的演讲,他虽然身体残疾,但却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感恩的心态感染了无数人。大家可以在课余时间去看看这些资源,相信会对你们理解感恩有很大的帮助哦。”通过介绍这些资源,为小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向,鼓励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感恩的含义。
2. 给予奖励:老师对在今天的班会活动中表现出色、感恩心态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老师拿着准备好的小礼物,走到学生面前,微笑着说:“今天呀,有几位同学在写感恩日记、画感恩画、制作感恩卡片等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他们的感恩之情表达得非常真挚,老师要奖励他们这些精美的书签、可爱的文具等小礼物哦。希望大家以后也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感恩心态,好不好?”通过这种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对良好的感恩行为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教学,小学生们对感恩的含义、重要性以及身边值得感恩的人物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活动环节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艺术创作和手工制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写感恩日记、画感恩画、制作感恩卡片等实践活动,切实培养了他们的感恩心态,促进了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讲解感恩的概念时,虽然结合了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是不够通俗易懂,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简化语言,增加更多形象生动的比喻或举例来优化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同时,在活动环节中,发现个别学生在制作感恩卡片等活动中,由于手工技巧不够熟练,导致作品完成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手工制作基本技巧的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相关活动,充分发挥活动的教育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