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真菌(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3 真菌(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三章 微生物
第三节 真菌
▲想一想·议一议▲
长满“毛毛”的豆腐可被制作成风味独特的腐乳。橘子若保存不当,也会发霉长毛,但是却不能食用了。豆腐和橘子上的“毛毛”是什么呢?
本课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分析、综合,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培养和发展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种类;能联系生活实际,说明真菌的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阐明真菌是真核生物。
态度责任
关注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注重食品安全。
https://www./
一、多种多样的真菌
1.1 多种多样的真菌
豆腐变为腐乳主要归功于毛霉
橘子变质多是因为青霉
酿酒酵母菌株的彩色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1.2 多种多样的真菌——霉菌和酵母菌
1.3 多种多样的真菌——食用菌
1.4 多种多样的真菌——毒蘑菇
小结:多种多样的真菌
单细胞
多细胞
:如酵母菌
真菌
霉菌:如青霉、毛霉、曲霉等
大型真菌:如香菇、平菇、木耳、银耳等
这些真菌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它们在结构、生活和生殖方式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二、真菌的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二、真菌的结构和生殖
新课释疑
牙垢
实验·探究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实验目的: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材料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方法步骤:
(1)观察酵母菌
①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这就是酵母菌。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新课释疑
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
(2)观察青霉
①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气生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1)观察酵母菌
②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气生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观察青霉时应戴手套、口罩和实验室专用的防护眼镜。
新课释疑
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染色前
显微镜下的酵母菌
酵母菌
芽体
染色后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细胞核
讨论
细胞壁
细胞质
液泡
细胞膜
菌毛
细菌菌结构模式图
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核,细胞质里一个较大的液泡、线粒体等。
与酵母菌一样,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新课释疑
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况有什么特点?
讨论
显微镜下的青霉
孢子
气生菌丝
青霉的孢子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新课释疑
发霉的橘子
青霉的结构示意图
孢子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
在营养基质表面向上生长,顶端着生孢子。
深入营养基质内部,从营养基质中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组成的,所以青霉是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青霉的生殖细胞
新课释疑
蘑菇的结构示意图
菌盖
菌柄
孢子
子实体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菌丝
蘑菇的菌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
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
新课释疑
2.真菌的营养
真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蘑菇的结构示意图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青霉结构模式图
新课释疑
3.真菌的生殖
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蘑菇的结构示意图
青霉结构模式图
孢子
孢子
新课释疑
3.真菌的生殖
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环境不好时,酵母菌能进行孢子生殖。
环境适宜时
芽体
孢子囊
环境不好时
新课释疑
各种真菌的比较
酵母菌 霉菌 蘑菇
不同点 个体大小 微小 稍大 比较大
细胞结构 有一个大液泡,单细胞 无大液泡,由菌丝构成,多细胞 生殖方式 主要是出芽生殖,环境恶劣时进行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 相同点 细胞结构 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营养方式 异养(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新课释疑
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项目 细菌 真菌
细胞结构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DNA集中的区域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NA在细胞核中
形态 由单细胞组成,主要有杆状、球状、弯曲或呈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多细胞组成的菌丝构成菌体
营养 大多数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异养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异养
生殖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菌落 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较大,霉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不同的颜色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食用
羊肚菌(中药名),具有消食和胃,化痰理气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痰多咳嗽。食用时应将依附于子实体上的孢子冲洗干净(其孢子有毒)。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有“平菇王”之称,营养丰富,适合炒、烧、烩、炖、做汤及火锅用料等。
羊肚菌
杏鲍菇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发酵食品制作
腐乳又称霉豆腐,通过毛霉发酵,富含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如多肽、二肽等多种营养成分,不含胆固醇,在欧美等地区被称为“中国干酪”。
米酒
腐乳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lǐ)”。制作时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图中所示的是醪糟(láo zāo),固液混合状态。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医药生产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比如青霉生产青霉素。很多药物中都有抗生素。
药物
青霉素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促进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动物尸体
真菌
1
危害健康
有些真菌会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致使人患病。
由寄生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常因共用毛巾、脚盆、拖鞋、袜子而迅速传播。
手癣、足癣(脚气)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甲癣(灰指甲)
2
危害农业
有些真菌使植物患病,寄生真菌从植物体吸收大量营养,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严重减产。
比如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棉花枯萎病等。
玉米瘤黑粉病
手癣、足癣(脚气)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小麦叶锈病
3
误食毒蘑菇,危害生命
毒蘑菇又称毒蕈(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比如毒蝇鹅膏菌 (左图)、豹斑毒伞(右图)。
毒蘑菇
手癣、足癣(脚气)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
四、概念梳理·总结转化
思维导图
多种多样的真菌
单细胞——酵母菌
多细胞——霉菌(青霉、曲霉)、大型真菌
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真菌的结构
单细胞(酵母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多细胞真菌——细胞→菌丝→菌体
真菌的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使人体和农作物致病
有利——可以食用、制作食品、制作药品、生产原料
《真菌》
五、拓展应用·能力提升
▲P113页“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
1.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以杀死某些细菌,主要原因是青霉素可以抑制这些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 )(1)使用青霉素能治疗某些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 )(2)培养这些细菌的培养基被青霉污染后,青霉菌落周围无细菌生长。
2.冬虫夏草的形成离不开真菌。这种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虫后使幼虫僵化死亡,形成“冬虫”。到了夏天,真菌再从虫体头部生长出棒状的菌体。形成“夏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草”细胞中有叶绿体
B.真菌靠死亡幼虫体内的有机物生活
C.真菌和蝙蝠蛾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D.真菌能产生孢子,孢子可以再去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虫


A
▲P113页“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
1.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等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霉菌容易在这些物品上生长?
【解析】霉菌是靠孢子繁殖的,孢子很轻,弥漫在空气中。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等为这些霉菌的孢子提供了适宜的萌发条件(温暖、湿润、富含有机质等),所以这些物体上容易滋生霉菌。
2.我国一些地方生产野生菌,人们在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偶有中毒现象发生。请查阅相关资料,看看有毒的野生菌具有哪些形态特征。
【解析】世界上已知具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多达400多种,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分布广泛。许多食用菌和毒菌是非常相似的,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目前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因而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特定经验和方法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正是造成误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
▲课外实践: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
平菇、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羊肚菌、木耳、猴头菇、滑子菇……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吃到的食用菌。请你到菜市场或超市进行食用菌的相关调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市场上供应的食用菌有哪些种类?你们家经常食用的有哪些?
②这些食用菌是当地生产的还是来自于外地?
③调查一种或几种食用菌的销量情况,试着分析影响该食用菌供应量的因素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