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期中考(B)卷参考答案:一.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C B D B C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A A D B 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13分)(1) (或锌)(1分) 正极(1分)与反应生成,与构成微电池,加速锌极损失(2) 氧化(1分) 减弱(1分) (1分)(3) ①② (其余各2分)18.(15分)(1) ① ②(2) ① 释放出332kJ的能量 ② I (1分) ③ ABC(3) ① CDI. 该反应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平衡常数越小(或平衡逆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越小II.催化剂活性增强,的反应速率加快 (其余各2分)19.(11分)(1)(2) abc(3) B(1分)(4)(5) 0.8mol (其余各2分)20.(13分)(1) C(2) 平衡压强,使浓盐酸顺利流下 浓硫酸(1分)除去多余尾气,避免污染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丙,影响产物纯度75%(4) C→B→E→D→F 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装置F中产生白色沉淀 (其余各2分)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化学试卷B卷考试日期:11月17日 完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6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典籍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古诗词的描述中存在吸热反应的是( )A.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B.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C.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 D. 苏轼——投泥泼水愈光明2.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将足量铜丝插入d的浓溶液只产生c气体B.a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C.c溶于水可得d和bD.自然界可存在的转化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 向溴水中通入SO2 橙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B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 出现黑色沉淀 酸性:H2S>H2SO4C 向碘水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 上层褪色,下层变紫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D 向装蔗糖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 出现“黑面包”现象 浓硫酸只体现吸水性4.下列有关有效碰撞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有效碰撞几率,也能改变反应热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D.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S2Cl2和1molCl2,发生反应。Cl2、SCl2的消耗速率()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B.反应达到平衡后,降温有利于提高SCl2的平衡产率C.相同条件下,若初始投料改为2molS2Cl2和2molCl2,则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变大D.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容积,重新建立新平衡,平衡常数K减小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7.已知反应①:和反应②: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和,该温度下反应③:的平衡常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C.对于反应②,若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则该反应平衡常数也会减小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浓度,平衡常数一定会减小8.下列有关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 ,1 mol 与3 mol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92.4 kJ的热量B.已知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CO的燃烧热为282.8 kJ/mol,甲醇()的燃烧热为726.4 kJ/moll。则 C.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 D.已知 则 9.一定温度下,向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6molCO、1.6molNO,发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平衡。不同时间测得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 5 10 15 201.6 1.2 0.9 0.8 0.8A.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B.反应在前10s的平均速率为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则反应的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则此时10.将0.8 mol I2(g)和1.2 mol H2(g)置于某1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 2HI(g) ΔH<0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格所示:HI体积分数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条件I 26% 42% 52% 57% 60% 60% 60%条件Ⅱ 20% 33% 43% 52% 57% 65% 6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条件I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B.在条件Ⅱ下,到达平衡时,I2(g)的转化率为81.25%C.在条件I下,从开始反应至5min,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0 mol/(L·min)D.条件I与条件Ⅱ相比,条件I的平衡常数的数值较大11.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不正确的( )A.用图甲的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备少量NH3B.用图乙的装置可实现在铁表面镀铜C.图丙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获得保护D.图丁两个装置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同,正极上均产生氢气12.下列与化学反应进行方向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系的熵增越大,焓变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快B.绝热体系、孤立体系的化学反应都是熵增的过程C. ΔH<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D.能量越低,混乱度越大,体系越稳定13.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有( )①已知两个放热反应: ; ②,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③ ; ④ ; A.1项 B.2项 C.3项 D.4项14.某小组利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探究反应条件对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V/mL c/(mol/L) V/mL c/(mol/L) V/mL① 25 10 0.1 10 0.1 0② 25 5 0.1 10 0.1 x③ 50 10 0.1 5 0.2 5④ 50 10 0.1 10 01 0A.可通过产生浑浊的时间或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B.①③两组实验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若x=0,②④两组实验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若x=5,①②两组实验可探究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5.利用光能源可以将C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C2H4(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同时可为制备次磷酸(H3PO2)提供电能,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极为阴极B.标准状况下,当Z极产生11.2 L O2时,可生成H3PO2的数目为NAC.a、b、d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阴离子交换膜D.W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2H4+4H2O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控制变量思想在探究实验中有重要应用。某研究小组以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溶液和酸性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酸性溶液 溶液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用时间/s① 20 2 0.02 4 0.1 0② 20 2 0.02 2 0.1 2 8③ 45 2 0.02 2 0.1 xA.x=3 B.用的溶液也能达到目的C., D.利用实验①③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13分)原电池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1) 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混合溶液。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 (填“正极”或“负极”)。若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会加速某电极的反应,形成“自放电”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2)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和,电解质溶液为硫酸。该电池总反应式为:。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该蓄电池放电时,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 (填“”或“”)电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已知可逆反应: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操作:(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Ⅱ)若改往(B)烧杯中滴加质量分数为40%的溶液,发现电流表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① (Ⅰ)操作过程中石墨棒(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② (Ⅱ)操作过程中石墨棒(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18.(15分)为防止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可用甲烷或氢气还原氮氧化物。(1)利用甲烷可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除去。已知: ; ; 。①已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411 494 800 460则 。②反应 (用a、b、c表示)。(2)消除NO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用将NO还原为和。①还原NO的总反应为,其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每还原1molNO,总反应的能量变化为 。②研究表明上述反应历程分两步:I.; II.。该总反应的速率由反应 (填“I”或“II”)决定。③为提高此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代号)。A.升高温度 B.增加浓度 C.使用合适催化剂 D.移出(3)利用和催化合成的反应如下: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A. B.恒温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 D.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定比例和分别通过装有甲、乙两种催化剂的反应器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测得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I.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II.280℃-320℃,用甲作催化剂,转化率迅速上升,原因是 。19.(11分)I.某实验小组用0.8 mol·L-1NaOH溶液和0.9 mol·L-1盐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测定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50mLNaOH溶液和50 mL盐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HCl NaOH 平均值1 26.2 26.0 26.1 31.02 27.0 27.4 27.2 32.33 25.9 25.9 25.9 30.94 26.4 26.2 26.3 33.4(1)近似认为0.8mol·L-1NaOH溶液和0.9mol·L-1盐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2J·(g·℃)-1或4.2KJ·(kg·℃)-1。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加入盐酸c.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质搅拌棒 d.倒完盐酸溶液后,发现装盐酸溶液烧杯内有极少量残留液II.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3)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 ΔH>0 B.2H2(g)+O2(g)=2H2O(1) ΔH<0C.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0(4)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将你设计的原电池通过导线与下图中电解池相连,其中a为电解液,X和Y均为惰性电极。若a为CuSO4溶液,则电解开始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通过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Cu(OH)2粉末,恰好恢复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0.(13分)实验室利用SO2合成硫酰氯(SO2Cl2),并对H2SO3和HClO的酸性强弱进行探究。硫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可利用SO2与Cl2在活性炭作用下反应,制取少量的SO2Cl2(SO2(g)+Cl2(g)=SO2Cl2(l),该反应放热。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白雾。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用于制SO2,则下列试剂组合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序号)A.18.4 mol·L-1的硫酸和Al B.5 mol·L-1的硝酸和Na2SO3固体C.10 mol·L-1的硫酸和Na2SO3固体 D.0.5 mol·L-1的硫酸和Na2SO3固体(2)导管a的作用是 ,装置乙和丁中可以使用同一种试剂,该试剂为 。仪器b中盛放的试剂的作用是 。(3)若反应中消耗的氯气体积为896 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SO2足量),最后得到纯净的硫酰氯4.05 g,则硫酰氯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选用下面的装置探究酸性:H2SO3>HClO,其连接顺序为A→ 。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 。高二化学B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福州九校联盟高二年期中考化学试题B卷 - 答案.docx 福建省福州九校联盟2024-20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