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说课稿

资源简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xx,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课时《听听声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会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么样听到声音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铺垫,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实验教学目标】
根据课题,我们就知道,这是一节“科学探究”性很强的实验课,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科学知识概念目标: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目标: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获得一些探究的方法,使探究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3.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致、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科学技术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材实验分析】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材上给我们安排了两个实验,实验一:使物体发出声音;实验二:观察发声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
【教材问题呈现】
同时教材上还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但是如何具体开展有效的、层次清晰的探究活动,教材上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指引。
【教学过程】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创新,同时我还认为,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学到一些科学的方法,比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知识本身更重要。
于是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分析推测:物体发生时都在动;
二、实验验证:物体发生时确实在动;
三、观察比较:物体发生时都在振动;
四、最后咱们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以此来达成我的教学目标,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第一环节:分析推测】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分析推测物体发声时都在动,上课开始之后,当学生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之后,我不是急于的组织学生,马上进行实验探究,而是首先静下来做一番思考,同学们,这些物体放在桌子上我们不去接触他,他们此时发出声音了吗?“没有”。那么他们此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呢?“静止的”。
也就是说,物体静止的时候是没有发出声音的,如果要让他们发出声音,那么他们就应该被动起来。但这仅仅是我们的一种推测,那情况到底如何呢?
【第二环节:实验验证】
带领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实验,验证物体发声时确实在动,
在这里我首先设计了一个分组实验探究物体发声时在动。
实验内容设计如上:
1.通过弹、敲、拨等方法让橡皮筋、木尺、鼓、音叉发出声音;
2.将自己的观察方法及物体发声时的状态记录下来;
3.填写好物体发声实验记录单。
在实验的同时,让学生填写好以下物体发声的实验记录单。
实验物体有皮筋、尺子、鼓、音叉,使他们发声的方法有弹敲波等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观察方法有听、看、摸等等。
观察出来的物体在发声时的状态要么动,要么静止的。
实验结束后我将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实验仪器和装置的改进和创新
在这里我针对在实验过程当中的一些实验仪器和装置的改进和创新,做一个简要的说。
首先,关于橡皮筋发声方法方面的改进,大家知道是橡皮筋发声的方法主要是弹,但是纯粹的用手拉直来弹,它其实发出的声音是蛮小的。而且我们做的是发声实验,小组之间不可能没有干扰,所以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呢,我们不拿到耳边仔细听它几乎听不见的。
教材上给我们呈现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将橡皮筋绷在两根小木棍上,这样来弹但是它的发声效果也是不太好的,于是我把橡皮筋绷在了一个小盒子上,通过共振让声音放大,同时再用听诊器贴在盒子上聆听观察,效果比较明显。
关于鼓和音差观察方法方面的改进,大家知道鼓和音叉发声时的震动幅度比较小,我们肉眼很难看出来,主要的方法是摸,这样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不够深刻的,教材上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观察方法,所以我大胆的使用初中物理上的转换法。
引导学生在鼓面上放一颗小黑米,鼓面上我画一只小老鼠,在此环节,我将奖励机制的教学方法,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快速地帮小老鼠按照指定路线吃到美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从而很直观的感受到鼓的动。
音叉的观察,我把摸音叉改为观察乒乓球的状态,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音叉的动,这样效果就比较明显,我来简单的演示一下。
通过以上实验呢,我们发现了物体发出声音时它确实在动。
但是有的学生会这样问:老师啊 ,有的物体我们没有敲它、打它、弹它,它同样发出了声音,那么它们发声时,是否也在动呢?比如说,收音机电视机等。
于是我设计了第二个演示实验,我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小蜜蜂的舞蹈”,这就是我的小蜜蜂,嗡嗡嗡,好了,我用它来代替一下,看看它发声时是否也在动,同样我使用转换法在上面放上一些小的泡沫。已经跳下来了,效果很明显。通过以上实验呢,我们再一次证明了当有声音发出时,物体确实在动。
【第三环节:观察比较】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刚才我们验证的物体发声时他都在动,那么动的物体就一定会发出声音吗?我拿这个木尺举例,他这样也在动,这样也在动,他们发出声音了吗,没有,看来物体发声时的动不是一般的动,那到底是怎样动的呢?
接下来我们进入深入的观察比较,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之上,我再用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再一次观察,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这是橡皮筋,很清楚的看到,他们在做一种快速的往返运动,尺子、鼓、音叉也同样看到他们在做一种快速的往返运动。
而这种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的做往返运动,我们把它运称之为振动。
【第四环节: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最后,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提出问题、推测分析,实验验证、观察现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这样一个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