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新课导入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变大,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变大的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变小的
化学反应前物质总质量

化学反应后物质总质量
相等? 不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1)铜粉平铺在锥形瓶底部,连接好装置,称量并记录m1。
(2)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
停止加热,再次称量并记录m2。
实验原理:
方案一:铜粉加热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铜+氧气 氧化铜
加热
实验现象:
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气球先变大后又缩小
称量结果: m1=m1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1)称量反应前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丝的质量总和m1。
(2)将锥形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流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总质量m2。
实验原理:
方案二: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称量结果: m1=m1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5)“质量守恒”:该定律只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热量、体积变化不在研
究范围之内。
(1)“化学反应”:规定了研究范围,该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2)“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入化学反应
中的质量变化内。
(3)“各物质”: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气体和沉淀。
(4)“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下面我们再进行两个实验:
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实验5-1
实验5-2
实验5-1
现象:
结论:
产生大量气体,天平指针向右偏。
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实验探究
实验5-2
现象:
结论: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天平指针向左偏。
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的质量。
实验探究
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呢?实验5-1、5-2到底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思考:
答案:
(1)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反应后逸散到空气中,
故反应后质量减轻。
(2)
镁 + 氧气 氧化镁
点燃
Mg O2 MgO
反应前所称量的仅仅是镁带的质量
反应后所称量的是镁带和氧气的质量
①均有气体参与
②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如何改进实验装置呢?
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想一想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分子
分裂
重新组合
聚集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重新组合
O
O
O
H
H
O
H
H
分裂
O
O
H
H
H
H
H
H
H
H
+
氢原子
氧原子
氢气
(H2)
氧气
(O2)

(H2O)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
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微观解释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种类
元素化合价
分子数目
分子种类
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
解释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定义:
六个不变
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课堂小结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D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物质种类 ②物质总质量 ③元素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原子数目
A.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B
A B C D
课堂练习
4.将20 g氯酸钾和4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残余固体的质量为
18 g,则产生氧气____g。
6
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
应生成的 个数之比为________。
2∶1∶2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
铜+氧气 氧化铜,反应物是固态的铜与气态的氧气,生成物是固态的Cu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Cu与O2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CuO的质量,所以生成物CuO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
加热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由于氧气逸散,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必然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