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人音版一年级上第四单元《两只小象》《大象》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2024人音版一年级上第四单元《两只小象》《大象》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和老师一起动起来!
● ○ ○
三拍子强弱规律:
强 弱 弱
你是怎么和好朋友打招呼的?
聆听《两只小象》
歌曲中小象们在干什么?
它们心情怎么样?



小象是怎么打招呼的?
3
4
×
××
×
××
×

1.两只 小 象 哟 啰 啰 ,
河边 走 呀 哟 啰 啰 ,
扬起 鼻 子 哟 啰 啰 ,
钩一 钩 呀 哟 啰 啰 。
2.好像 一 对 哟 啰 啰 ,
好朋 友 呀 哟 啰 啰 ,
见面 握握 手 哟 啰 啰 ,
见面 握握 手 哟 啰 啰 。
请 跟 我 读
注意休止符哦!
呦啰啰
在每个乐句的结尾




呦啰啰




呦啰啰




呦啰啰




呦啰啰









握握



握握


模唱旋律
接龙演唱
完整演唱
《两只小象》 舞蹈创编
《两只小象》 乐器创编
你觉得音乐表现了哪个动物?
聆听感知:
音色 速度 风格 情绪
钢琴、低音提琴 中速 圆舞曲风格 强弱变化明显 沉着有力、滑稽搞笑
《大象》
大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有着非常灵巧的长长的鼻子和大大的耳朵,它们喜欢吃树叶、树枝和野草,喜欢在河里玩耍、洗澡,它们也是非常团结的一种动物,每当遇到敌人的时候,它们会集体出动共同打败敌人。
同学们,再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2课
《两只小象》《大象》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两只小象》是2024人音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第2课唱歌课,它以3/4拍的节奏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感受和理解三拍子节奏的机会。3/4拍子,又称为华尔兹拍,是音乐中常见的节奏形式,给人以流畅、优雅的感觉。《大象》这一音乐作品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该作品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生动的动物形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音乐体验。通过低音提琴的音色,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象笨重而稳重的步伐,而乐曲中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又赋予了大象一种幽默而优雅的舞蹈形象。
二、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学生参与与互动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包括对活动的反应、互动的频率和质量。
艺术表现与创意 学生在歌曲演唱和动作表现中展现的技巧,以及创意实践的新颖性。
情感表达与文化理解 学生在表达歌曲情感时的自然度和感染力,以及对歌曲文化背景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环境,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音乐知识和技能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互动和游戏,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活动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歌曲和动作。此外,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正在形成,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学习。
四、学习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通过聆听和模仿,感知并表达《两只小象》《大象》不同歌曲中的形象与情绪,发展审美感知能力,能够跟随三拍子进行律动。
2.艺术表现:能跟随音乐节奏表现并演唱旋律。
3.创意实践:能在歌曲学习和表现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如自编动作或歌词,实践创造思维。
4.文化理解:能在歌唱和动作表演中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友谊和和谐相处的文化意涵,增进文化理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休止符。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律动启航:友谊的节奏 1. 播放轻快音乐,邀请学生一起律动,提问:“你们喜欢跳舞吗?”2. 提问:“你们和好朋友怎么打招呼的?”3. 引入新朋友“两只小象”,提问:“你们猜小象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听歌找答案。 1. 跟随音乐自由律动。2. 积极分享自己和朋友的打招呼方式。3. 聆听音乐,模仿小象的问候动作。 通过律动和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节奏探秘:歌词与动作的和谐 1. 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你们注意到歌词的哪些部分有特别的节奏?”2. 根据3/4拍的强弱弱规律,做动作去表现并跟随音乐。3. 加入动作,“你们能想到哪些动作来配合歌词?”4.在“呦罗罗”后做拍手的动作,提问:“这个动作是在歌词的哪个部分?在每句的什么地方?”5. 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拍手动作,提问:“你们能跟着我一起做这个动作吗?” 1. 跟随老师的节奏朗读歌词,注意节奏特点。2. 选择动作去表现强弱规律。3. 边读歌词边做动作,创造性地表达。4. 注意老师的动作,尝试模仿,并回答问题。5. 加入拍手动作。 通过律动,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感受节奏,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旋律之旅:小象的音乐派对 1. 播放《两只小象》歌曲,提问:“你们听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弹奏钢琴,带领学生,模唱歌曲的旋律,提问:“旋律中有哪些音符需要特别注意?”3. 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旋律,4. 接龙演唱,加入歌词,歌曲的旋律大家已经掌握了,现在我们加入歌词试试。(学生先唱哟啰啰部分,然后师生互换)跟随音乐完整演唱,提问:“你们能独立完成整首歌的演唱吗?”7. 提出创意,如何通过动作或乐器让歌曲更丰富,提问:“你们有什么创意可以让这首歌更有趣?” 1. 聆听歌曲,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2.跟随钢琴模唱旋律,注意特殊音符。3.用有弹性的声音唱旋律,表达歌曲情绪。4.加入歌词,尝试接龙演唱,注意节奏和旋律的配合。6. 跟随音乐独立演唱,展示学习成果。7. 讨论并提出创意,如何表现歌曲。 通过分步学习和提问,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鼓励创造性表现和自我表达。
四、创意舞台:小象的音乐会 1. 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提问:“你们组打算如何表现这首歌?”2. 指导第一组学生演唱歌曲,第二组学生做小象鼻子勾一勾的动作,第三组学生在休止符处拍手,提问:“你们的动作和演唱如何协调?”3. 组织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分组表现,提问:“你们准备好展示你们的表现了吗?”4.合作展示。 1. 分组讨论,提出创意表现方式。按分配的任务准备表现,注意动作和演唱的协调。3. 跟随音乐,进行分组表现,展示歌曲。 通过分组合作和提问,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五、《大象》 1. “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唱并表现了小象,你们知道有哪些音乐是关于大象的吗?”2. 播放《大象》,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与形象,第二遍随音乐做动作。3. 展示低音提琴图片和介绍,提问:“你们注意到低音提琴有哪些特别之处?”4.分别播放A,B,A’乐段,分享感受与大象的活动并说乐曲结构。5.随音乐完整表现乐曲。6.课堂小结(友谊、爱护小动物)。 1. 聆听不同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将小象与大象进行音乐中的形象对比。2. 分享听后的感受和对比不同音乐风格所表达得到形象的的理解。 通过欣赏和提问,增加学生的音乐体验,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