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八角楼教联体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八角楼教联体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B B A D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A A C D
15.(1)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回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事业。②肯定了姚期智院士的突出贡献,增强了其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激励他继续为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③倡导了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入才、尊重创造的氛围。④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4分 评分说明:四个方面少一个方面扣一分,扣完为止)
(2)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成为科学家奠定基础。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③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担当。(6分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
16.(1)感恩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感恩搬迁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恩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恩党的正确领导等。(6分 评分说明:四个方面少一个方面扣一分,扣完为止)
(2)循环用水,淘米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用中水洗车等。(4分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
17.(1)①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②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8分 评分说明:四个方面少一个方面扣二分,扣完为止)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③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的团结;⑤全国人民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等。(4分 评分说明:任答四个方面即可)
答案第8页,共8页曾都区八角楼初级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二阶段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4*2=28分)
1.图示法是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A.①创新②制度创新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①助人为乐②中华传统美德③中华文化
C.①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②民主选举③民主决策
D.①制度②根本政治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做强红色文化底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2024年上海文旅的重要工作。伟大的建党精神( )
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为国家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生育政策依据国情不断调整变化,这说明我国( )
A.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可喜成绩 B.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人口众多的状况得到根本解决 D.不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对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作出规划安排。规划纲要的实施( )
A.推动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消除水安全风险
B.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重要举措
C.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突出问题
D.表明水资源是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6.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学习《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时,组织学生在本地区开展保护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过程如下)。正确的调查顺序是( )
①实地考察本地环境保护的现状 ②形成关于环保的调查报告
③讨论解决本地存在的环保问题 ④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7.对下图漫画的主旨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B.我国偷排污水等环境治理工作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C.坚持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
D.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守住环境质量底线
8.2024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谱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为主题的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向各族群众和广大游客献上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这有利于( )
①增进民族团结 ②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③实现同等富裕 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在今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是基于( )
①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②我国各民族共同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党和国家在多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
④各民族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香港回归27年来,虽然经历风浪,但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我国必须( )
①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④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制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因此,解决台湾问题( )
①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方针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④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2.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已经成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实现,中国人自信地走在一条追求梦想、实干兴邦的康庄大道上。关于中国梦,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②中国梦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③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中国梦必定在我们这代人的奋斗中变成现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经过长期努力,(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现代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D.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回信,内容如下:
姚期智先生:你好!来信收悉。你回国任教二十年来,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在清华大学潜心耕耘、默默奉献,教书育人、科研创新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向你表示诚挚问候。 希望你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祝身体健康,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习近平 2024年6月11日
材料二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为落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的要求,某校开展“学习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的主题报告会,小陈同学分享了两位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叶铭汉院士始终怀有对家国责任的担当和对科学的热爱,开拓创新、矢志奉献,带领全所建成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取得许多国际一流物理成果,还捐赠个人积蓄300万元支持青年科研人员从事高能物理研究。
王淀佐院士长期从事浮选药剂的研究,他反复奔走在图书馆、实验室和工厂之间,历经尤数个不眠之夜,终于取得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禾。这些成果奠定了我国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1)结合材料一,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回信的意义。(4分)
(2)结合上述科学家的事迹,谈谈中学生如何践行科学家精神。(6分)
16.一江清水北上千里,润泽亿万人。
(1)吃水不忘掘井人。小小的一滴水,凝聚了多少深情厚谊!以“饮水思源”为主题,写一封感谢信。(6分)
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不得出现学校和姓名。
(2)千里之水来之不易,节水是最好的感恩。提出至少三条节水措施。(4分)
17.活动一:共话“中国梦”,筑梦新征程
道德与法治老师分享了以下资料卡片,引领同学们探究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
资料一强国梦,复兴梦,唯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梦想才真正被点燃。 资料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资料三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新征程上,我们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1)依据以上资料,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国梦。(8分)
活动二 发展历程中探经验
过去五年极不寻常,也极不平凡。未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领导中国人民的坚持不懈的奋斗,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一步又一步是积累也是日新月异。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我们为什么能走好每一步?(4分)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据古埃及医书《埃伯斯莎草纸》记载,托特是治疗之神,曾化身为法老。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手杖被称之为蛇杖。考古发现,罗马时期埃及的菲来岛和努比亚地区神庙的壁画中,都出现了手持被蛇缠绕手杖的托特神形象。材料说明
A.古代文明存在东西交流 B.王权借助神权巩固统治
C.神话传说具有现实依据 D.文献记载佐证考古发现
( )2.下表是亚里士多德列举的某地公职(部分),此地最有可能在古代的
职位 数量(每个职位) 产生方式 任期(年)
执政官、雅典娜司库、城市法监 10 抽选 1
呈案人、路监、派驻外邦代表 5 抽选 1
军队司库、祭祀钱财监管人、井泉监管官 1 票选 4
A.埃及 B.印度 C.日本 D.雅典
( )3.下图所示的装置出自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加扎利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该装置上的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龙让人想到中国,不死鸟让人想到古埃及。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文化多元融合 B.疆域非常辽阔 C.科技成就领先 D.沟通亚欧文明
( )4.有学者认为:16世纪以来美洲的豆类、玉米、甘薯等作物向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这些地区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被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传统农业的重大发展 B.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
C.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D.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 )5.《法国简史》中写道: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革命走向成功,法国上至议会,下至城堡开始有人讨论“人的权利”。据此可知,美国独立战争
A.有助于终结美国的封建制度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开启了废奴运动的历史进程 D.重点宣传了天赋人权思想
( )6.蒸汽机最早是法国物理学家巴本在1690年制成的实验品,后来英国技师萨弗里在1698年制成蒸汽水泵,并由纽科门在1704年加以改进制成矿井抽水机,最后由瓦特加以改良制成单动式蒸汽机。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A.由市场需求引发了科技创新 B.重视科学研究和工业的结合
C.注重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 D.全面引进了外来的先进技术
( )7.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材料中“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
A.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准备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C.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D.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 )8.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三则材料,其相关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演讲摘抄 著作目录节选 论文摘要
全世界也知道我们怎样拯救联邦,在给予黑人奴隶自由的同时,也保证自由的人会有自由。 第5章 改革的大名 第6章 不满的武士 第7章 攘夷运动 第8章 维新运动 改革派与保守派针对是否解放农奴,如何解放等问题进行了论战。改革派主张废除农奴制。
A.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B.推动了拉美民主改革
C.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D.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
( )9.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大众教育普及 B.西方教育得到了均衡发展
C.女性角色转变提高其社会地位 D.工业时代实现了男女平等
( )10.美国国际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指出“木头是深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其中“木头”指的是
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 D.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
( )11.“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例如一战后,在欧洲形成了“凡尔赛体系”。但丘吉尔却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这主要是因为
A.协约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B.英国称霸世界的愿望未实现
C.埋下了未来世界大战的隐患 D.美国没有因此获得巨大利益
( )12.“开足马力,全速前进”是一幅宣传1930年苏联经济政策的画作标题。如果给这幅画作添加一个副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全面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坚决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
C.大力推动私营中小企业发展 D.争取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13题8分,14题8分,15题10分,16题10分,共36分)
13.(8分)【别样中世纪】
材料一:在中世纪,基督教把欧洲团结起来,并且在与异教徒的斗争中加强了欧洲人的欧洲认同和凝聚力。蛮族入侵以后,信奉了基督教。以后,法兰克王国对外扩张,与基督教的传布齐头并进,军队征服到哪里,基督教就传布到哪里。世俗政权与教会互相支持,巩固了各自的地位和统治。尽管封建主义的欧洲在政治上是分裂的,但基督教把各国联系在一起。
——《文化构建的利益共同体》
材料二: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来看待西欧的封建制度,其主要特征便是封君封臣制和封土制。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封建制度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在经济上臣服和军事上效忠,封臣因为这种制度而获得了经济上的资助,而封君也因此获得了军事上的保证。这种关系的达成并不是以封臣失去人身自由为代价的,而是双方平等地达成了以权利和义务为中心的契约。这种制度最根本的基础是土地,土地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庄园的形态为特征。
——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修订版)》
材料三:就阶级结构而言,中世纪西欧存在着领主、市民和农民这三个社会等级。在反对封建领主和城市贵族(城市上层)的斗争中,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市民”,最初仅指全体城市居民,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分化,城市中出现了富裕的商人和富有的手工业者与平民的差别。后者指城市下层,包括帮工、学徒、日工、奴仆、破产手工业者和其他下层群众。14—15 世纪,“市民”(townspeople) 一词已经失去从前的含义,仅指城市中的富裕市民,即资产阶级前身。在民族国家形成和专制王权加强的过程中,市民阶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发挥的作用。(2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总结西欧封建制度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表现。(4分)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出现的新气象。(2分)
14.(8分)【前进的妇女】
材料一: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现”了人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不如说发现的是男性的价值。文艺复兴运动并未让妇女解放,女性的社会和个人选择可能变得更狭小。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们赞颂爱和女性,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文学创作。
——约翰 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
材料二: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在“发现人的价值”上存在的局限。(2分)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女性地位发生的变化。(2分)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总结近代以来女性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15.(10分)【中国与一战】
材料一:1914年英国拒绝中国直接参战,但中国人未因此放弃参战的努力。日本“二十一条”的提出在唤醒中国民族意识的同时,也使中国参战的决心更加坚定。主导中国外交的新一代政治家思考新的谋略来阻止日本阴谋得逞。向协约国派出华工的策略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出的。
——摘编自徐国琦《为文明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华工的故事》等
材料二:一些先进中国人决心利用一战,奋力一搏,北洋政府高官梁士诒就在1915年提出了“以工代兵”的外交策略。而此时,西方列强已为战争付出沉重代价,法国和英国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整体战,战争的结局将取决于经济、军事实力和人力资源,而中国正是可以为两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的国度。
——摘编自徐国琦《“危”“机”与“苦”“力”:一战华工的故事》
材料三:华工出洋计划不仅在中国加入协约国方面参战起到关键作用,更是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重要手段。从1916年到1918年,共有超过14万名华工被英法运送到西线战场,他们从事修建铁路,挖掘战壕等各种工作,至少有3000名华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战结束后,华工仍继续留在欧洲清理战场,参与战后重建。当华工获悉日本强迫中国政府承认日本对山东权益的控制权时,向中国代表团递交请愿书,要求绝不能接受日本的要求。对蔡元培等社会精英而言,中国社会改革与国人出国息息相关。他们提倡国人到国外工读和积极帮助在法华工。借助华工来改造中国也是中国未来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青年时代的理想和志愿。华工归国后成立了自己的现代工会,自己拯救自己的命运。在五四时期,那些归国华工在欧洲的经历使他们在罢工活动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徐国琦《为文明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华工的故事》等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总结西方列强对待中国参战态度的变化。(2分)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华工出洋策略出台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出洋华工对中国、对欧洲所起的作用。(4分)
16.(10分)【绽放的梦想】
各国梦想“萌芽”,世界历史“开花”。请仔细分析上述图文材料,围绕“梦想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或者“各国实现梦想的方式”,拟写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
答案第2页,共8页2024年教联体 12月联考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D B C A C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 4大题,13题 8 分,14题 8 分,15 题 10 分,16题 10 分,共 36分)
13.(8 分)【别样中世纪】
(1)(2分)作用:
①团结了欧洲,增强了欧洲认同和凝聚力。
②巩固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意思相近即可,任答一点得 2分)
(2)(4分)表现:
①政治上:确立封君封臣制。(2分)
②经济上:庄园经济的流行。(2分)
(抓关键词“封君封臣制”和“庄园”,错字、别字不得分)
(3)(2分)新气象:
①城市逐渐发展。
②市民阶级形成,孕育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意思相近即可,任答一点得 2分)
14.(8 分)【前进的妇女】
(1)(2分)局限:
只发现男性价值,未让妇女解放。(意思相近即可,2分)
(2)(2分)变化:
①由主内到能够外出工作。
②由获得经济上的工作机会到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
③地位逐渐提高。
(意思相近即可,任答一点得 2分)
(3)(4分)原因:
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妇女的不懈斗争。
(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两点得 4分)
15.(10 分)【中国与一战】
(1)(2分)变化:
从拒绝中国直接参战到认识到需要中国给予人力支援。(意思相近即可,2分)
(2)(4分)背景:
①日本侵略加剧唤醒了中国的民族意识。
②一战的持久性和整体性使华工出洋成为可能。
③中国渴望通过外交新谋略来挽救民族危机。
(意思相近即可,任答两点得 4分)
(3)(4分)作用:
对中国:(2分)
{#{QQABbYSEggAAAhAAAQhCQwUACgIQkhECASgOgBAMoAAAiBNABAA=}#}
①是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②在抵制日本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③推动了五四运动中的罢工活动和中国的社会改革。
(意思相近即可,任答一点得 2分)
对欧洲:(2分)
①战时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
②战后清理了欧洲战场,参与了战后重建。
(意思相近即可,任答一点得 2分)
16.(10 分)【绽放的梦想】
评分标准:
观点:观点明确且正确得 2 分,没有观点、不成观点或观点有误不得分。
论述:紧扣观点的论据两例或两例以上、论述逻辑严密且无知识性错误得 6 分,论述脱
离观点或孤例论证得 3 分,字数不够、语言不畅、乱抄材料的,酌情赋分。
结论:总结到位且有升华的得 4 分,只是观点重复的总结得 2 分,无总结不得分。
【示例一】
观点:远大梦想指引国家发展(2分)
论述:15—16 世纪的葡、西在东方寻金梦的指引下,率先步入探寻新航路的行列。葡、
西王室大力支持航海家的远洋探险事业,在世界转型之际抢占先机,最终推动商贸中心转移
到大西洋沿岸,从而推动了本国的发展。(3 分)17—18 世纪的英、法在民主法治梦的指引
下,较早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文献,促进了本国
政治近代化的进程。(3 分)
结论:由此可见,梦想远大,国家强大。(2 分)国家要想谋发展,应该做好长远规划。
(2 分)
【示例二】
观点:顺应潮流的革命有助于国家富强(2 分)
论述:17、18 世纪,英国顺应历史潮流,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
制;在经济上开展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发展近代工业。最终,英国成长为世界霸主。
(3 分)18—19 世纪,美国迎合时代要求,在政治上进行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扫清资本主义
发展的障碍;在经济上抓住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鼓励技术发明,保护专利成果。最后,美
国后来居上,逐渐崛起。(3 分)
结论:综上所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革命,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都能推
动国家走向富强。(4 分)
【示例三】
观点: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2分)
论述:17 世纪末的英国和 20 世纪初的俄国进行制度创新,分别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和社
会主义制度,随后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和社会主义工业强国。(3 分)18 世纪中期
的英国和 19 世纪中期的美国注重科技创新,其技术发明数量分别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遥遥领先,最终两国分别成为了“世界工厂”和后起之秀。(3 分)
结论:因此,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2 分)国家要富强,应鼓励创新。(2 分)
(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如:正确的改革是强国之路;思想解放助力国家发展;民
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国家强大的重要保障等)
{#{QQABbYSEggAAAhAAAQhCQwUACgIQkhECASgOgBAMoAAAiB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