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伴我行,校园护成长》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全伴我行,校园护成长》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安全伴我行,校园护成长》班会教案
一、活动主题
“安全伴我行,校园护成长”
二、活动目的
1. 全面系统地学习校园安全知识,涵盖日常行为、课堂实验、集体活动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2. 深度认识各类安全警示牌的含义与作用,培养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敏锐察觉安全隐患的能力,做到防微杜渐。
3.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将安全理念内化为自觉行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对象
五年级三班全体学生
四、活动地点
教室
五、活动准备
1. 收集并整理校园安全知识资料,制作成生动有趣的 PPT,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以便直观展示各类安全场景与案例。
2. 准备多种常见的安全警示牌,如“禁止吸烟”“小心滑倒”“注意行人”等,以及一些自制的模拟警示牌,用于学生辨认与理解。
3. 设计安全知识问答题目,涵盖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多种题型,题目内容紧密结合校园生活实际,准备相应的小奖品,如卡通笔记本、安全徽章等,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答题。
4. 安排学生排练与校园安全相关的小品,展现一些常见的危险行为及正确的应对方式,增强教育的趣味性与感染力。
5. 准备《祝你平安》等相关的安全主题音乐,用于班会的开场与结尾,营造良好的氛围。
六、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播放一段校园安全宣传动画短片,内容包含学生在校园内的各种活动场景,如课间休息、体育课、实验课等,其中穿插一些危险行为导致意外事故的情节,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
2. 动画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刚的短片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危险的行为?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想法,从而自然地导入本次班会主题——校园安全。
(二)知识讲解
1. 日常行为安全
利用 PPT 展示一些校园内禁止携带的危险物品图片,如刀具、火种、尖锐的文具等,详细讲解携带这些物品进入校园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如伤害自己或他人、引发火灾等。
列举一些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打架的真实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危害,引导学生明白勾结校外人员不仅会破坏校园秩序,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上的创伤,强调要坚决杜绝此类行为。
展示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图片,结合因沉迷这些场所而导致学生学业荒废、身心健康受损的案例,告诫学生远离不良娱乐场所,珍惜校园时光,专注学习与成长。
通过动画演示楼梯、走廊上打闹、挤搡可能导致的摔倒、踩踏事故,讲解在这些区域正确的行走方式——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抢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 体育课、实验课安全
播放一段体育课上因学生随意投掷器材而导致他人受伤的视频,暂停视频在关键画面,让学生分析事故原因,教师再进行总结讲解,强调上体育课时要有强烈的防范意识,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使用体育器材,不随意进行危险动作。
展示实验课上因不规范操作化学药品而引发的小型爆炸、灼伤等事故图片,详细介绍实验课的操作规范与流程,如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听从老师指挥、不随意动用器材和药品、实验后妥善处理废弃物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课安全的重要性。
(三)案例剖析与小组讨论
1. 教师讲述一些因忽视集体活动安全而导致的事故案例,如班级组织郊游时,因未提前规划好路线、未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导致部分学生迷路或受伤;学校举办文艺演出时,因舞台搭建不牢固,发生坍塌事故等。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在集体活动前、中、后做好安全保障措施。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与补充,总结集体活动安全的要点:活动前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并报上级批准,对活动场地与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活动中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活动后做好总结与反思,以便今后改进。
3. 对于心理健康安全,教师先分享一些因学生心理问题未得到及时关注与疏导而引发的悲剧案例,如因学习压力大、同学关系紧张而导致学生抑郁、自残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现身边同学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果自己或同学遇到心理困扰,有哪些有效的排解方法?小组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教师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关爱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遇到心理问题可通过与老师、家长、朋友倾诉,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爱好小组等方式进行排解。
(四)安全知识大闯关
1. 安全警示牌辨认
教师依次展示准备好的安全警示牌,包括常见的校园内及校园周边可能出现的警示牌,如“禁止攀爬”“限速 5 公里”“高压危险”等,让学生快速辨认并说出其含义与作用。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小奖品奖励,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 校园安全隐患找茬
展示一些校园场景的图片,如教室、操场、食堂、图书馆等,图片中隐藏着一些安全隐患,如教室电器插座老化、操场篮球架松动、食堂地面湿滑、图书馆书架摆放过密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建议。每个找出隐患并给出合理建议的学生都可获得小奖品,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在校园中主动发现安全问题的能力。
3. 安全知识问答竞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安全知识问答竞赛。教师依次提出准备好的安全知识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如“在火灾发生时,应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报警?”“乘坐电梯时,如果遇到电梯故障,应该怎么做?”“如果在校园内看到有同学摔倒受伤,你应该首先做什么?”等。各小组轮流回答问题,答对得分,答错扣分,最后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给予集体奖励,如颁发安全知识竞赛优胜小组锦旗等,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五)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1. 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的校园安全小品,内容包括课间打闹引发的冲突、体育课上的意外受伤、实验课上的危险操作等场景。表演结束后,邀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小品中人物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应该如何改进。
2.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活动,设置一些常见的校园安全场景,如在楼梯上遇到拥挤、在教室里发生火灾、在操场上与同学发生矛盾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这些突发情况的正确做法。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校园安全知识与应对技能。
(六)总结与升华(3 分钟)
1. 班主任进行总结讲话,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强调校园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校园安全规则,做自己的安全小卫士。
2. 全体学生起立,共同宣誓:“我是五年级三班的学生,我承诺遵守校园安全规则,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时刻保持警惕,让安全伴随我成长!”通过宣誓,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安全理念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
(七)音乐结尾
播放《祝你平安》歌曲,在温馨的音乐声中,学生有序离开教室,结束本次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七、活动延伸
1. 在班级文化墙设置校园安全知识专栏,定期更新安全知识内容,如安全小贴士、安全案例分析、安全手抄报展示等,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都能接触到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2. 开展校园安全小卫士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在校园安全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如遵守安全规则、及时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帮助同学解决安全问题等,进行表彰与奖励,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学生共同重视校园安全。
3. 鼓励学生将校园安全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制作家庭安全隐患排查表,与家长一起对家庭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实现校园安全与家庭安全的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