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很有趣》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引导学生树立对学习积极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与满足。2. 帮助学生克服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和消极观念,培养学生在面对学习挑战时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二)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学习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形式,认识到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听讲和书本阅读,还包括各种实践活动、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的学习。2. 让学生掌握发现学习乐趣的方法与技巧,如善于观察学习中的新奇事物、积极参与互动式学习、学会从解决问题中获取成就感等,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乐趣的能力。(三)核心素养目标1. 学习兴趣培养素养: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投入学习,逐步提升学习兴趣培养素养。2. 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发现学习乐趣的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尝试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去探索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理解和运用知识。3. 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学习心态,在遇到学习困难或感到枯燥时,能够主动运用所学方法调整情绪,保持专注和热情,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确保学习的持续进行。4. 合作学习能力: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学习经验和乐趣,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运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全方位展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惊喜的过程。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和交流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瞬间,使学生相互启发,拓宽对学习乐趣的认知视野。(二)教学难点1. 针对部分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如何深入挖掘他们内心的潜在需求和兴趣点,引导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转变对学习的态度。2. 如何帮助学生将在课堂上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主动、持续地去探索学习的乐趣,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体验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类体现学习乐趣的图片、视频资料,如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好奇探索的画面、在艺术创作中享受的表情、在小组讨论中激烈争辩的场景等,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2. 准备与学习相关的道具,如拼图、魔方、实验器材(简单且安全的,如放大镜、磁铁等)、书籍、文具等,用于课堂互动环节。3. 准备卡片、彩笔、便签纸等文具,以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记录环节使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 分钟)播放一段充满趣味和惊喜的学习主题视频,视频内容涵盖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场景下人们快乐学习的精彩瞬间,如幼儿园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习数字和颜色、小学生在户外自然观察课上兴奋地发现新奇动植物、中学生在科技创新比赛中成功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等。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观看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视频,大家在视频里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学习场景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看到这些场景,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觉得学习好像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反而充满了乐趣呢?”(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学习的乐趣)“那你们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学习其实很有趣呢?”(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和互动细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乐趣的共鸣和思考。2. 讲授新课(35 分钟)(1)学习的趣味大观园(15 分钟)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在视频里看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学习场景,这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趣味大观园,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学习的乐趣等待我们去发现。”教师展示一系列不同学习形式和场景的图片,如课堂上的互动游戏学习、课外的阅读俱乐部活动、社会实践中的田野调查、家庭中的亲子手工学习等,边展示边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能说一说这里展示的是哪种学习形式吗?它为什么会看起来很有趣呢?”(考查学生对不同学习形式的认知和理解)“你们有没有亲身参与过类似的学习活动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有趣经历哦。”(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学习经历)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例如:一位学生分享自己在参加学校戏剧社团时,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不仅学会了表演技巧,还深入了解了戏剧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那种在舞台上展现自我的感觉让他觉得学习表演特别有趣;另一位学生讲述自己在家庭厨房中跟着父母学习烹饪美食的经历,从食材的准备到菜肴的制作,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新奇和挑战,当品尝到自己亲手做的美味时,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也深刻体会到了生活中的学习乐趣。教师总结: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中,我们都能在不同的场景和活动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像是一扇通往知识和乐趣的大门,只要我们愿意去推开它,就能收获独特的体验和成长。(2)乐趣宝藏大挖掘(15 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小明一直对数学不太感兴趣,觉得数学就是枯燥的公式和计算。但是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组织了一场数学竞赛,将同学们分成小组,通过解决各种有趣的数学谜题和实际应用问题来竞争。小明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讨论,当他们成功解开一道又一道难题时,小明突然发现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有趣,那些原本让他头疼的公式和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变得生动起来。教师提问:“同学们,听了小明的故事,你们觉得小明为什么会在这次数学竞赛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呢?”(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发现学习乐趣的原因)“那你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类似从原本不感兴趣的学科或学习任务中挖掘出乐趣的经历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呀。”(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发现乐趣的经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讨论在学习中发现乐趣的方法和因素。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适时引导,如:“你们小组说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是因为有小伙伴一起合作,这很不错呀,那除了合作学习,还有什么其他因素能让我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阐述在学习中发现乐趣的宝藏,如好奇心的驱使、学习目标的达成、老师的有趣教学方法、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再次强调在学习中发现乐趣的方法:在学习中,乐趣可以来自很多方面,比如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未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遇到一位善于引导和启发的好老师;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等等。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就能在学习的宝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珍珠。(3)课堂小结(3 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首先一同游览了学习的趣味大观园,了解了学习的多种有趣形式;然后通过故事和小组讨论,挖掘了学习中的乐趣宝藏,明白了在学习中发现乐趣的多种方法。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是哪一种学习形式让你觉得最有趣,还是某一种发现乐趣的方法对你最有启发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那你们回家后打算怎么做呢?是准备尝试一些新的学习形式,还是会更加留意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呢?”(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的乐趣,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发现学习中的惊喜和美好。(4)布置作业(2 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项自己平时觉得比较枯燥的学习任务或学科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尝试去发现其中的乐趣,并记录下自己的探索过程、感受以及所发现的乐趣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打算选择哪一项学习任务或学科呢?为什么会选择它呢?”(了解学生选择的意向及原因)“那你们准备怎么记录呢?是用文字详细地写下来,还是可以通过画画、制作小视频等方式来记录呢?”(引导学生思考记录方式)第二课时1. 导入新课(5 分钟)对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进行简单回顾,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布置了回家选择一项枯燥的学习任务或学科内容,尝试发现其中乐趣并记录的作业,大家都完成了吗?”(了解作业完成情况)“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回家完成作业的经历和感受呢?比如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最终发现了哪些乐趣呢?”(邀请学生分享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分享,引出本节课要继续探讨的话题——如何在学习困难面前保持对学习乐趣的追求。2. 讲授新课(35 分钟)(1)学习路上的“拦路虎”(15 分钟)展示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场景图片,如面对复杂的数学难题愁眉苦脸、背诵长篇课文时感到无从下手、学习新的体育技能时屡次失败等。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能说一说图片里的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吗?”(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同学的困难)“那你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和经历呀。”(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经历,例如:一位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各种时态和句型的规则让他眼花缭乱,总是记不住,导致在做练习题时错误百出,他感到非常沮丧和困惑;另一位学生讲述自己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一直无法掌握人物比例的绘画技巧,画出来的人物总是看起来很不协调,这让他对自己的绘画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教师在学生分享过程中适时提问:“哇,你在学习英语语法时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呀,那你当时有没有想过一些办法来解决呢?”(针对具体困难深入提问)“你在绘画中遇到人物比例的问题,那你有没有尝试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呢?”(针对具体困难深入挖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讨论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困难对学习乐趣的影响。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适时引导,如:“你们小组说学习困难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那这种不当的学习方法是如何影响你们对学习乐趣的感受的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困难与学习乐趣之间的关系。教师总结: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可能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耐心和毅力、学习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而这些困难往往会像“拦路虎”一样,阻挡我们在学习道路上寻找乐趣的脚步,让我们对学习产生厌烦、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2)打败“拦路虎”,重寻乐趣(15 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小红在学习物理时,遇到了电学部分的难题,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公式让她晕头转向,她觉得学习物理变得一点都不有趣了。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帮她梳理了知识框架,讲解了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小红按照老师的建议,重新整理了学习笔记,从简单的电路问题开始,一步一步地练习,每当她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她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慢慢地,她不仅掌握了电学知识,还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物理学科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所带来的独特乐趣。教师提问:“同学们,听了小红的故事,你们觉得小红是如何打败学习困难这只‘拦路虎’,重新找回学习乐趣的呢?”(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克服困难、重寻乐趣的方法)“那你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类似在克服困难后重新发现学习乐趣的经历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呀。”(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克服困难、重寻乐趣的经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讨论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如何保持对学习乐趣的追求,并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适时引导,如:“你们小组说在遇到困难时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这很不错呀,那具体可以怎么做来调整心态呢?”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做法和策略,如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再次强调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保持对学习乐趣的追求并克服困难的方法: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首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然后认真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等;同时,不要忘记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给自己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每取得一点进步都要为自己喝彩,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乐趣。(3)课堂小结(3 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首先探讨了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这些困难对学习乐趣的影响,然后通过故事和小组讨论,学习了在遇到困难时如何保持对学习乐趣的追求并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最有收获的是什么呢?是对学习困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是掌握了一些克服困难、重寻乐趣的好方法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那你们回家后打算怎么做呢?是准备按照所学的方法去应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还是会有其他的想法呢?”(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强调按照所学的方法去面对学习困难,能够帮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始终保持对学习乐趣的热爱和追求,让学习成为我们生活中充满乐趣和挑战的精彩旅程。(4)布置作业(2 分钟)要求学生在本周内,选择一个自己目前正在面临的学习困难,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解决,并记录下自己解决困难的过程、心情变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学习乐趣的新感受。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打算选择哪一个学习困难呢?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学习困难呢?”(了解学生选择学习困难的意向及原因)“那你们准备怎么记录呢?是用文字详细地写下来,还是可以通过制作图表、录音等方式来记录呢?”(引导学生思考记录方式)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播放视频、组织讨论、情境体验、游戏教学、多媒体演示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理解学习的乐趣所在,并掌握了一些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在小组活动环节中,仍存在个别小组讨论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均衡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引导,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确保小组活动的高效性和全体学生的充分参与。同时,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和创新想法,应给予更及时、更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发现乐趣、追求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