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 交友的智慧》教案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中的第二框题《交友的智慧》。这一课时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掌握交友的基本原则和智慧,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真挚的友谊。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问题探讨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本质、交友的原则以及处理朋友间矛盾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教材的地位:本课是《友谊之树常青》的重要组成部分,承上启下,既是对前一课《让友谊之树常青》中友谊重要性的深化,又是为后续课程《网络生活新空间》中网络交友的讨论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教材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交友的智慧,包括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慎重选择朋友、关心和尊重对方、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坚持交友原则。每个知识点都配有具体的案例和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智慧。 教材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友谊不仅是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他们将学会如何在交友过程中保持真诚、热情、尊重和原则,从而建立健康、持久的友谊。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友谊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他们渴望独立又依赖他人,渴望友情但又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更加关注同伴关系,友谊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缺乏成熟的心理和足够的经验,他们在交友过程中常常遇到困惑和挑战。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关于友谊的知识,如“什么是好朋友”、“如何交朋友”等,但这些知识较为浅显,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进入初中后,随着社交圈的扩大,学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友谊的本质和交友的原则。 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结交了一些朋友,但这些友谊往往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日常生活中的互动,缺乏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部分学生可能已经经历过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但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策略经验:大多数学生在交友时更多依赖直觉和情感,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他们可能不清楚如何在交友过程中保持真诚、热情、尊重和原则,也不懂得如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 身心发展特点: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渴望被理解和接纳,但在表达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显得不够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学习困难障碍: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 1. 对友谊的理解较为表面,难以深入思考友谊的本质和价值。 2. 缺乏处理朋友间矛盾和冲突的经验,容易产生误解和隔阂。 3. 在交友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社交媒体、流行文化等,导致交友行为不够理性。 突破措施: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本质和价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2. 设计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学会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交友行为,鼓励他们在交友过程中保持真诚、热情、尊重和原则,避免盲目跟风或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课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1. 理解友谊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2. 认识到交友需要讲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道德修养 1. 学会在交友过程中保持真诚、热情、尊重和原则,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和道德判断力。 法治观念 1. 了解交友中的法律边界,明白在交友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2. 通过实例分析,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健全人格 1. 通过学习交友的智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独立、包容的人格特质。
2. 培养学生在交友过程中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
2. 交友需要慎重选择,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3. 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难点 1. 如何在交友过程中保持真诚和热情的同时,又不失原则。
2. 如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因误解而影响友谊。
3. 如何在交友过程中做到既关心对方,又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案例视频、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展示一张图片,图中有一群人在一起欢笑,旁边有一句话:“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
(2) 提问:你们通常通过哪些途径结交新朋友?请举手回答。
(3)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交友的智慧。
(4) 播放一段短视频,展示不同场合下的交友场景,如学校、社团、网络平台等。
(5) 请学生分享自己结交朋友的经历,谈谈他们最看重的朋友品质是什么。
(6)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朋友?友谊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7) 通过PPT展示马克思的名言:“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8) 提问:你认为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过渡到主题 (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交友需要哪些智慧?
(2) 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3)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4)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说明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6)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7) 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结构框架,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8)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友谊的重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 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问题。
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交友经历。
3. 认真听讲,思考友谊的意义。
4. 回答教师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友谊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一: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活动一: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案例分析 (1) 展示一个案例:小明是一个内向的学生,平时不太善于与人交往。他总是觉得自己没有朋友,感到很孤独。一天,他在图书馆遇到了同样喜欢读书的小刚,两人聊得很投机。小明鼓起勇气邀请小刚一起去参加学校的读书会。小刚欣然答应了。
(2) 提问:你觉得小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想要交到朋友,应该怎么做?
(4) 通过PPT展示孔子的名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
(6) 引导学生讨论: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
(7) 通过PPT展示几个交友的小技巧,如主动打招呼、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倾听对方的想法等。
(8)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交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情境模拟 (1)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每个小组抽取一个情境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情境,如“你在操场上看到一个陌生的同学正在独自踢球”、“你在图书馆遇到一个同学正在看书”等。
(3) 小组成员根据情境卡片上的内容,模拟如何主动与对方打招呼,展开对话。
(4)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评价。
(5) 教师总结:通过情境模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交友过程中保持真诚和热情。
(6) 提问:你觉得在交友过程中,真诚和热情有多重要?
(7)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真诚和热情,我们还需要具备哪些品质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8) 通过PPT展示几个交友的注意事项,如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不要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等。 1. 积极参与案例分析,思考问题。
2. 分享自己的交友经验,提出建议。
3. 参与情境模拟,练习主动与人交往。
4. 认真听讲,思考交友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理解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的道理。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活动二: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活动二: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案例分析 (1) 展示一个案例:小华最近交了一个新朋友小强。小强经常带小华去网吧玩游戏,还怂恿小华逃课。小华觉得这样不对,但又不想失去这个朋友。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2) 提问:你觉得小华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3)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交友时应该如何选择朋友?
(4) 通过PPT展示孔子的名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
(6) 引导学生讨论:交友需要慎重选择,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7) 通过PPT展示几个交友的标准,如品德高尚、诚实守信、有共同兴趣等。
(8)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交友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小组讨论 (1)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做了错事,你会怎么做?
(3) 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评价。
(5) 教师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交友需要慎重选择的道理。
(6) 提问:你觉得在交友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交到不良朋友?
(7)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慎重选择朋友,我们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8) 通过PPT展示几个交友的注意事项,如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轻信陌生人等。 1. 积极参与案例分析,思考问题。
2. 分享自己的交友经验,提出建议。
3. 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认真听讲,思考交友的选择标准。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交友需要慎重选择的道理。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三: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活动三: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案例分析 (1) 展示一个案例:莉莉和茜茜是好朋友。有一天,茜茜眉头紧锁,莉莉很担心她,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茜茜不想说,莉莉又问了一下,结果茜茜不耐烦地说:“你烦不烦,能不能别再问了,我不想说!”莉莉觉得很受伤,认为茜茜不把她当朋友。
(2) 提问:你觉得莉莉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关心朋友时应该注意什么?
(4) 通过PPT展示孔子的名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关心和尊重朋友?
(6) 引导学生讨论: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7) 通过PPT展示几个关心朋友的小技巧,如适时给予支持、尊重对方的隐私等。
(8)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关心朋友时遇到的困惑,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角色扮演 (1)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每个小组抽取一个角色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情境,如“你的朋友最近心情不好,你该如何安慰她?”、“你的朋友想让你帮他保守秘密,你该怎么办?”等。
(3) 小组成员根据角色卡片上的内容,模拟如何关心和尊重朋友。
(4)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评价。
(5) 教师总结:通过角色扮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交友过程中关心和尊重对方。
(6) 提问:你觉得在关心朋友时,尊重对方的隐私有多重要?
(7)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关心和尊重,我们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8) 通过PPT展示几个关心朋友的注意事项,如不要替朋友做决定、不要过分干涉对方的生活等。 1. 积极参与案例分析,思考问题。
2. 分享自己的交友经验,提出建议。
3. 参与角色扮演,练习关心和尊重朋友。
4. 认真听讲,思考关心朋友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理解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的道理。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四: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活动四: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案例分析 (1) 展示一个案例:小川和小伟是好朋友。一天,小川上课时总和小伟说话,还不允许小伟与其他朋友交往。后来,小川和别人闹矛盾,还约小伟一起去教训那人。小伟拒绝了,并告诉老师这件事。小川非常生气,认为小伟背叛了他,两人的友谊出现了裂痕。
(2) 提问:你觉得小伟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 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与朋友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该如何解决?
(4) 通过PPT展示孔子的名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
(6) 引导学生讨论: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保持冷静,坦诚交流,换位思考,及时处理,勇担责任。
(7) 通过PPT展示几个处理朋友间矛盾的方法,如主动沟通、寻求第三方帮助等。
(8)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处理朋友间矛盾时遇到的困惑,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小组讨论 (1)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当你与朋友发生矛盾时,你会怎么做?
(3) 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评价。
(5) 教师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矛盾和冲突的道理。
(6) 提问:你觉得在处理朋友间的矛盾时,保持冷静和坦诚交流有多重要?
(7)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处理矛盾,我们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8) 通过PPT展示几个处理朋友间矛盾的注意事项,如不要意气用事、不要拖延时间等。 1. 积极参与案例分析,思考问题。
2. 分享自己的交友经验,提出建议。
3. 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认真听讲,思考处理朋友间矛盾的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矛盾和冲突的道理。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作业设计
课后思考题 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的理解。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2. 请你为班级制定一份“交友公约”,内容包括交友的原则、标准和注意事项。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具有可操作性。
3. 请你就“如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一话题,写一篇心得体会。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 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1) 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2) 热情待人,不卑不亢
2. 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1) 理性辨别,慎交友
(2) 选择品德高尚的朋友
3. 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1) 关心朋友,把握分寸
(2) 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4. 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 保持冷静,坦诚交流
(2) 换位思考,及时处理
5. 交友需要讲原则
(1)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
(2) 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交友不仅需要真诚和热情,还需要慎重选择、关心尊重、处理矛盾和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参与度。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理解交友的智慧,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案例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不足之处 1. 在某些环节中,部分学生的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2. 个别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 课堂时间安排略显紧张,有些活动未能充分展开,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