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班会 一粒米看中国——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班会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明确祖国的点滴变化。2、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感悟国家发展变化的同时学会思辨和价值判断。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明确祖国的点滴变化。2、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感悟国家发展变化的同时学会思辨和价值判断。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TWO -班会准备ppt、各类粮食实物;学生思考身边发展变化的事例等。-THTEE -班会过程班会环节一、调查导入,共同识“米”(一)活动一:餐桌小调查课件出示调查表,随机挑一组学生说说你一周最常吃的主食是什么?大部分的学生一周主食多以“米饭”为主,教师课件出示“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1.距今一万多年前: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先民驯化野生稻。2.距今七千年——四千年: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中发现大量碳化稻米。3.唐朝时期:方便好用的曲辕犁出现,南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水稻,吃大米了。4.宋朝时期:优势明显的占城稻出现。5.二十世纪50年代:我国第一次培育出矮秆稻。6.二十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7.1996年:我国正式启动“超级稻”研究。8.二十一世纪:水稻研究继续发展,现在我们吃的大米口感好、味道好,还富含各种营养物质。(二)师提问:从“野生稻”到现在的“禾下乘凉”,你感受到了什么?二、由“米”延伸,感悟变化(一)环节一:变化之路1.活动二:辨一辨(1)教师带一些以前我们吃的粮食来课堂上让孩子们来猜一猜,说一说。(2)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我们现在的餐桌和以前有什么样的区别和变化?2.活动三:找变化(1)分组讨论,共同找一找、想一想除了餐桌的变化外,你身边还有哪些变化,教师提示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进行思考。(2)交流展示,各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发现的身边的变化,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多。(二)环节二:发展之路1.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2.活动四:观视频,明发展(1)播放《两个辛丑年》的视频(2)思考:看完两个辛丑年不同的外交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敢挺直腰板说话,绝不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三)环节三:富强之路1.活动五:观看视频,感受祖国的富强观看《跟着“钱币”去旅行》宣讲视频,通过印在各国钱币上的“中国建筑”,再次感受祖国的富强。2.师提问:只有国家综合实力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才可以挺直腰杆子说话。想一想,这些发展是因为谁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3.活动六:畅想未来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用简笔画画出你理想中的中国未来是什么样子。随后在课堂上交流展示。三、总结提升,立志报国(一)师提问:作为六年级的小学生,你认为你应该怎样做来实现你理想中的未来中国?(二)活动七:歌曲抒心志跟着《挖呀挖》的伴奏,改编歌词,抒发自己心中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三)活动八:宣誓表决心齐诵《少年中国说》的片段,立下自己的报国之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