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2024浙教版K7上10-日地月相对运动CyScience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注:光能在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小孔成像等。一、光的直线传播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小孔成像②步枪瞄准③隧道掘进机的工作原理(激光准直)④列队排整齐。⑤木工检查木板是否平直;一、光的直线传播5、小孔成像: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像一、光的直线传播5、小孔成像:①当u=v时,成等大的实像 ,当u>v时,成缩小的实像 , 当u<v时,成放大的实像。②小孔成像是实像:有实际光线会聚,光线能够在光屏上成像。③光源与光屏距离及小孔大小不变时,像的明暗程度由像的大小决定,像越大越暗——因为单位面积的光线多少决定明暗④小孔够小时,像的形状、大小和清晰程度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孔过大时,不成像,而是会在光屏上出现与孔形状相似的光斑。一、光的直线传播6、光速①光速大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3.0×108米/秒②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真空>V气>V液>V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稍慢,也可视为3.0×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③由于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340 m/s)大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二、月球的运动1、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都是约一个月,导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二、月球的运动2、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地日月位置的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形状有圆缺的变化称为月相二、月球的运动3、月相变化周期:新月(朔)-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三、日食与月食1、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2、日食形成原因: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三、日食与月食3、日食的类型三、日食与月食4、日食全过程:月球自西向东进入太阳与地球连线中间,三者呈一直线时,月球在地球上的影子区域看到日食,太阳的西边先被遮挡,天空的西在右侧。所以日食时是从右侧开始遮挡、最后在左侧恢复。5、日食发生时间:每月农历初一,但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三、日食与月食6、月食: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时间可长达一个多小时,这就是月食①月球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②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经过地球后,在地球的后面会留下一个阴影,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中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被挡,产生月食三、日食与月食7、月食的类型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中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有一部分进入地球本影区而变暗的现象8、月食时间:月食发生的时间为阴历十五、十六(满月/望)三、日食与月食9、月食全过程由于月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的东缘(左侧)先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故月食是先东缘亏损后复圆于西缘。三、日食与月食10、日月食比较:日食 月食概念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原理 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光的直线传播),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挡 当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且地球位于中间,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三者的位置 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发生时间 农历初一(白天)新月 农历十五、十六(晚上)满月类 型 日全食(看到日冕)、日环食、日偏食 月全食(血月)、月偏食(古铜色)过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持续时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可见区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 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三、日食与月食11、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 左右的夹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