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过后,我可以……——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主题心理活动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试过后,我可以……——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主题心理活动课设计

资源简介

活动设计 | 考试过后,我可以……——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主题心理活动课设计
活动理念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 中提到,“ 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而这层目标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则主要体现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上。
(二)理论依据
1.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
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八个发展阶段中的第四阶段(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若发展得好,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表现出勤奋进取的品质;反之则会自贬自卑。
2.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理论(也称“3I”理论)于 20 世纪 80 年代由美国堪萨斯大学Dennis Saleebe 教授提出。“3I”包括:I am,I have,I can。
I am 是指个体的内在优势因素。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接纳及乐观感,以及个体对自身状况的觉察,它将影响个体对当前困境的认知。
I have是指个体的外部支持因素,即个体主动寻找外界能助力问题解决的各种资源,它将影响问题的解决。
I can 是指个体的效能因素。它包括个体适应生活、解决问题及情绪管理的能力,是个体对当前情况的积极认知,它将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信心。
本节课将自我认知和学业情绪相结合,通过有趣的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合理面对家长的期待,体验自我接纳、及时调节消极情绪。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案例,结合日常生活感受,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日常学习中的快乐和烦恼情绪。
2. 行为目标:通过对学习中感受的回忆和思考,引导学生探寻应对学习烦恼的解决办法。
3.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和家长对自己的期待,体验学习的获得感,努力做到乐于学习。
●活动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和家长的期待,合理表达情绪。
难点:使学生体验学习的获得感,努力做到乐于学习。
●活动方法●
讲授法、绘画创作法、教育戏剧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音乐,学生学习单。
●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导入阶段:热身活动“飞花令”
师:欢迎大家来到心理活动课。首先,今天所有同学都要进行飞花令挑战。
PPT 同步出示游戏规则:
鼓声起,传递吉祥物,鼓声停,接到吉祥物的同学需要在 5秒内说出带有“秋”字的诗句,且不能重复。说对加 1 分,说错或未说出均扣 1 分,起始分为 3 分,所有人合作累计达到 5 分,视为挑战成功。
教师击鼓,学生传递吉祥物,鼓声停下,学生迅速说出带有“秋”字的诗词。依次往后传递。
师:恭喜大家通关成功,成为诗词小达人。不知现在,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紧张、兴奋、激动……
师:刚才各位同学在挑战中体验到了多种不同的情绪。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什么情况最容易让我们经历这么多的情绪变化呢?(学生回答:考试)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考试过后,我可以……
(板书课题:考试过后,我可以……)
通过热身活动自然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我的情绪色彩
师:今天,有两位同学刚刚经历了期末考试,他们拿着成绩单回到家,正准备跟家长说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
PPT 同步出示案例情景:
情景一:天天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平时学习非常努力,数学成绩特别好,每次都考 99、100 分。这次期末数学考了 97 分。回家后,他向父母说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情景二:乐乐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平时学习非常努力,但数学成绩总是在 90 分上下。这次期末数学考了 89 分。
师:除了天天和乐乐所遇到的情况,考试过后,大家还会遇到哪些不同的情景?
学生基于日常生活进行回答。
师提问:如果你是天天或乐乐,拿着成绩单回家面对家长时,你的心情如何?请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当下感受,给学习单 (见上图)上左侧的情绪瓶涂上代表此时心情的颜色,并在活动一的对应位置处写上一句话:
“回家面对家长时,我感觉 ”
(板书:我感觉)
师:确实,此刻的天天和乐乐会有很多感受。那么,他们的家长在看到成绩单时又会有什么反应呢?下面,让我们走进心理剧场,一起来体验一下家长的感受吧。
引导学生体验考试过后,回家面对家长时,自己的情绪感受。
三、心理剧场:
《当家长知道了我的成绩》
师:现在, 每位同学都扮演天天或乐乐的家长,当看到孩子的成绩,你会对孩子说什么?请结合实际生活中与家长的互动,根据真实感受,用身体雕塑的方式呈现家长的反应,通过定格的身体雕塑,表达此时的感受。
生:如果我是家长,我会说:“怎么才考这点儿分,平时真的好好努力了吗?下次必须考得比这次高。”
师:如果你是天天或乐乐,听到家长这样说你,你想对家长说些什么?请根据当下的感受,把想说的话填写到学习单上活动二的对应位置处:
“面对家长的期待和压力,我想说 ”
(板书:我想说)
学生进行分享交流。
师:当我们已经非常努力,但还是不能达到让家长满意的目标时,你会如何跟家长沟通?下面请大家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学习尝试同学们的做法。
本环节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相联系,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还原学生的真实生活,将上个环节中的方法具体化,增加实践的可能性。
四、小组讨论:我想对家长说
将学生分为 6 个小组, 其中三组对情景一进行讨论,另外三组对情景二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为:面对家长的高期待与严要求,尽管我们已经非常努力,但仍然不能让家长满意,此时应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板书:我可以)
小组讨论要求如下:
1.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学习单上活动三的对应位置处填写自己的观点:“考试过后,与家长的沟通,我可以 ”,随后再加入小组讨论分享观点,既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2. 所有同学都要发表观点,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记录员进行记录。
3. 音乐响起,讨论停止,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不要求全组同学达成统一意见,可以汇总本组所有同学的观点。
4. 小组汇报时,每组的侧重点应与其他小组有所不同。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小结:很多时候,我们被赋予了很多期待,有的期待让我们备受鼓舞,有些期待却让我们倍感压力。但无论哪种期待,都饱含着家长对我们的爱和希望。当然,在面对一些不合理期待的时候,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有效的沟通方法,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可以积极努力去尝试。
通过小组讨论,深化学生的体验,探寻合理面对家长过高期待的方法以及积极的应对方式。
五、总结活动:闪光的我
师:此刻的你,对考试过后如何跟家长沟通又有什么新的启发呢?下面请再来看看学习单上的情绪小瓶子吧。让我们来完成今天心理课的最后一个活动。
活动规则:
1. 选择刚才学习到的一种让你最受启发的方法,将其填写到第二个瓶子中:“我可以 ”
2. 结合此时此刻的心情,给第二个瓶子涂上颜色。
3. 对比两个小瓶子,在学习单中活动四的对应位置写下自己的感受:“此时,我的感受是 ”
(板书:我的感觉是)
学生基于真实感受和生活体验,完成学习单任务。随后展示并分享感受。
师总结: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家人的爱都会一直在。期待有时会成为动力,但有时也会成为压力。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看待这种期待,成为那个闪光而又独特的自己。
通过总结活动,深化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情绪,重新看待考试后的状态与父母的期待。
活动反思
1.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实施教学,学生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能够觉察自己的感受、表达自我感受、体验家长的感受,并通过心理剧场和小组讨论活动,看到家长高期待背后的爱,也尝试探索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但学生在课堂的所学与收获无法立即体现到行为上,还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体验、不断感受。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多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加深感受与体验,这样才能将学习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心理品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仅靠一堂课的几个活动并不能培养学生积极而稳定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形成不仅需要学生在课上体验、感受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受,从而逐步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建立稳定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本节课以“考试过后,如何与家长沟通”为突破点,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开展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说很有价值,也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延展,完成课后的自我发展。后续可以结合更多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系列课程,让学生的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还能在课后主动实践,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3. 后续教学还需要考虑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内容的整合,从教师、 家长、 学生三方的角度,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导家长关注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自我概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