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三国鼎立1.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辨别三国位置,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研读史料,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曹操形象的多重性,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唯物史观)【知识建构】基础自主落实一、官渡之战观察《官渡之战示意图》并阅读教材,填写战役概况。时间 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影响 为曹操日后 打下基础时空观念二、赤壁之战研读史料,“壮心”指的是什么 这一“壮心”在哪一战役中破灭 该战役的结果如何 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1.“壮心”: 。2.战役: 年,赤壁之战。3.结果:孙刘联军 、以弱胜强,曹操北撤。4.影响:为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思维导引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是东汉末年的。史料实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三、三国的建立及发展1.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教材,完善三国的基本概况。三国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影响魏 220年 洛阳 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蜀 221年 刘备吴 229年 建业时空观念2.简述曹魏、孙吴、蜀汉三国经济发展。(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 。(2)孙吴:①开发江东, 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②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 地区的开发。思维导引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229年孙权建立吴国。素养探究实践【情境创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更贴近历史,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成立了历史研究小组,通过品读三国故事、进行实地研学等活动来了解三国时代。【任务驱动 1】——时空观念·游三国故地(1)本次研学活动选择了以上三个地方,请你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任务驱动 2】——跨学科学习(语文)·读三国诗词自古文史不分家,在语文学习中,也有很多能够反映历史的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2)上述材料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词中“周郎”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他是如何“谈笑间”令“樯橹灰飞烟灭”的 (3)这场著名战役中有许多历史典故被后人津津乐道,请举出两例。【任务驱动 3】——历史解释·辨三国利弊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三国鼎立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国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对抗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和发展。(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理由。【A 达标自测】1.[跨学科·语文]“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 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与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相对应的史实是 ( )A.开发江东,兴修水利,发展海外贸易B.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招揽各种人才C.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D.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2.[历史解释]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声东击西、各个击破,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进而大破袁军。据此可知,该战役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挟天子,取得政治上的主动B.兵多粮足,实力强大C.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3.诗句“本初屈指定中华,官渡相持勒虎牙”描述的历史事件有利于当时 ( )A.北方的统一 B.西南的开发C.对外的交流 D.边患的解决4.“反间”治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一把大火化曹军战舰为灰烬。这次战役 ( )A.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B.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C.动摇了东汉统治的基础D.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5.[时空观念]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正确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的图示是 ( )6.如表是曹魏、孙吴、蜀汉三国统治者在建国之后,各自在治理国家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国家 内容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 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蜀汉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A.加强对外交往B.推动文化发展C.巩固局部统一D.促进商业发展【B 思维进阶】7.(2023秋·深圳期末)“建安年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乌桓,将其彻底平定。此后,曹操所俘获的二十余万户乌桓和汉人全部迁往内地,并且让三郡乌桓成立骑兵部队,随军作战,自此乌桓被中原内地汉族同化。”据此可知,曹操 ( )A.军中骑兵数量不多B.开创了三国鼎立局面C.屯田措施卓有成效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融8.[唯物史观](2023·周口模拟)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9.曹操形象的演变研究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曹操的发家史】材料一 “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材料二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战时为兵,不战为民,自力更生,保障军队所需供给,解决路途遥远所带来的物资供给问题。(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归纳曹操为什么能够成为东汉末年的一方霸主。(3分)【曹操的形象史】材料三 曹操的形象演变观点 出处“操虽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 [唐]唐太宗《祭魏太祖文》“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宋]苏轼《东坡志林》“至今砚墨抱遗羞,千古奸雄秽青史” [元]岑安卿《铜雀台》“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3分)(3)根据材料四,归纳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4分)第16课 三国鼎立1.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辨别三国位置,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研读史料,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曹操形象的多重性,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唯物史观)【知识建构】基础自主落实一、官渡之战观察《官渡之战示意图》并阅读教材,填写战役概况。时间 200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袁绍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影响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时空观念二、赤壁之战研读史料,“壮心”指的是什么 这一“壮心”在哪一战役中破灭 该战役的结果如何 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1.“壮心”:统一全国。2.战役:208年,赤壁之战。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曹操北撤。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思维导引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是东汉末年的。史料实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三、三国的建立及发展1.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教材,完善三国的基本概况。三国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影响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蜀 221年 刘备 成都吴 229年 孙权 建业时空观念2.简述曹魏、孙吴、蜀汉三国经济发展。(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2)孙吴:①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②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思维导引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229年孙权建立吴国。素养探究实践【情境创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更贴近历史,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成立了历史研究小组,通过品读三国故事、进行实地研学等活动来了解三国时代。【任务驱动 1】——时空观念·游三国故地(1)本次研学活动选择了以上三个地方,请你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答:排序:①③②理由:研学第一站选在官渡之战遗址,200年曹操与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第二站在赤壁摩崖,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最后一站是吴王城遗址,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定都建业,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任务驱动 2】——跨学科学习(语文)·读三国诗词自古文史不分家,在语文学习中,也有很多能够反映历史的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2)上述材料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词中“周郎”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他是如何“谈笑间”令“樯橹灰飞烟灭”的 答:战役:赤壁之战。周郎:周瑜。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实施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3)这场著名战役中有许多历史典故被后人津津乐道,请举出两例。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蒋干盗书;草船借箭。(任举两例)【任务驱动 3】——历史解释·辨三国利弊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三国鼎立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国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对抗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和发展。(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理由。答: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三国鼎立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国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学业分层评价【A 达标自测】1.[跨学科·语文]“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 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与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相对应的史实是 (B)A.开发江东,兴修水利,发展海外贸易B.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招揽各种人才C.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D.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2.[历史解释]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声东击西、各个击破,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进而大破袁军。据此可知,该战役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C)A.挟天子,取得政治上的主动B.兵多粮足,实力强大C.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3.诗句“本初屈指定中华,官渡相持勒虎牙”描述的历史事件有利于当时 (A)A.北方的统一 B.西南的开发C.对外的交流 D.边患的解决4.“反间”治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一把大火化曹军战舰为灰烬。这次战役 (D)A.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B.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C.动摇了东汉统治的基础D.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5.[时空观念]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正确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的图示是 (B)6.如表是曹魏、孙吴、蜀汉三国统治者在建国之后,各自在治理国家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C)国家 内容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 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蜀汉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A.加强对外交往B.推动文化发展C.巩固局部统一D.促进商业发展【B 思维进阶】7.(2023秋·深圳期末)“建安年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乌桓,将其彻底平定。此后,曹操所俘获的二十余万户乌桓和汉人全部迁往内地,并且让三郡乌桓成立骑兵部队,随军作战,自此乌桓被中原内地汉族同化。”据此可知,曹操 (D)A.军中骑兵数量不多B.开创了三国鼎立局面C.屯田措施卓有成效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融8.[唯物史观](2023·周口模拟)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9.曹操形象的演变研究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曹操的发家史】材料一 “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材料二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战时为兵,不战为民,自力更生,保障军队所需供给,解决路途遥远所带来的物资供给问题。(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归纳曹操为什么能够成为东汉末年的一方霸主。(3分)答: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曹操的形象史】材料三 曹操的形象演变观点 出处“操虽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 [唐]唐太宗《祭魏太祖文》“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宋]苏轼《东坡志林》“至今砚墨抱遗羞,千古奸雄秽青史” [元]岑安卿《铜雀台》“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3分)答: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统治者的政治立场;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材料四 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毛泽东曾评价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中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 难道不是了不起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3)根据材料四,归纳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4分)答:褒赞曹操,认为曹操是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高度评价了曹操的历史功绩,认为曹操对北方的统一与采取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恢复、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导学案(学生版).docx 2024-2025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导学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