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理解大化改新前日本的阶级矛盾;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人物的贡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大化改新的内容的学习基础上,通过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比,来培养学生分析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流血牺牲的,培养学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一定的历史知识,逐渐掌握了历史知识学习的方法与规律,但是在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史料的解读、分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与练习。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史料分析大化改新的背景及影响,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
难点:日本的大化改新与唐朝的联系;通过学习大化改新,了解改革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导入新课
用多幅日本的图片配以樱花飘落的动画,引出“日本”这个国家。
教师追问:今天我们所熟悉日本这个名字是从大化改新以后才改的,那么改革前的日本叫什么呢?它又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早期日本历史发展年代尺。
师:大家知道古代日本最高统治者是谁吗?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象征了什么?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
1、看一看:大化改新前的日本
生:自主学习书本知识,画出早起日本发展的年代尺
师:加以引导,并回顾“导入”图片:刚刚在图片中大家欣赏了宏伟壮观的遣唐使船,在古代社会中,造这么艘船容易吗?(补充:古代日本,生产力低下,资金匮乏,造一艘遣唐使船需要两三年的准备时间,完全靠人力经历波浪汹涌的东海,在海上需要漂流一个多月才能到达唐朝,由于长期在海上漂泊,很多船员在船上就去世了,真正能顺利到达唐朝的的遣唐使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师:既然如此艰难,为什么一定要来唐朝学习呢?
学生猜想:唐朝先进,大和落后。地理位置近。
求证猜想:
(1)出示地图,日本自古以来就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2)出示资料:大化改新前的日本
资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资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大国崛起》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大化改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
学生通过上述材料,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到日本的落后和唐朝的先进。
师:正因为这种差距,所以大和政府才决定排除万难,派遣唐使去唐朝学习。那么这是中日的第一次交流吗?你还能找到哪些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呢?
生:结合书本阅读卡了解,并发言。
师:1世纪后的几百年间,中日之间有很多交流,而遣唐使更让中日交流达到了顶峰。设想一下,如果当时你是去中国学习的遣唐使,在你排除万难到达唐朝看到两国的差距后,你会怎么办呢?
生:······发言(变革)
师:我们看到了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是什么呢?我们来看材料:
资料四: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gou)丽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由资料四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生:思考并发言
师:加以引导并归纳: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
(设计意图:补充大量的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会对文字图片等历史资料进行准确、有效地解读,并分析、归纳的技巧和方法)
师:除掉了这块绊脚石,改革的大幕终于拉开了······
活动3【活动】试一试
2、试一试:归纳大化改新的背景
生根据前面所示补充资料,讨论完成。
师:PPT出示
(A、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经济上: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政治上: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政权夺利,豪强贵族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B、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这一现实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C、日本留学生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希望实行变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D、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一举铲除苏我氏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生生互助的学习能力,并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个学习都尽可能地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活动4【活动】说一说
3、说一说:大化改新的内容
生结合上述资料及书本知识,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
师:PPT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活动5【活动】想一想
4、想一想:大化改新的影响
师:历史上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进行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隐患呢?
生根据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书本知识,试想大化改新的影响
(积极性: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局限性: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庄园;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化改新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历史事件往往具有两面性,要多角度的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6【活动】启示(课堂小结)
(三)启示(课堂小结)
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一千多年前,日本为了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排除万难,漂洋过海来到唐朝,假设一千多年后,遣唐使船又一次沿着当年的路线一路从大阪再次来到了中国时,日本已是今非昔比。从大化改新时向中国学习的日本到如今科技领先的日本,你从这段历史变化中获得了什么感悟呢?
生自由发言谈感悟。
师:加以引导即可。
并小结:一条船,相隔千年,两个不同时代,却承载着同样的希望和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让学生谈谈感悟,明确学习历史要以史为鉴,从历史知识中获取经验教训,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取长补短)
活动7【作业】四、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日本的大化改新》相应内容。
活动8【讲授】教学反思
五:反思
对于大化改新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辅之以教师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合作积极性非常高,值得肯定。但是学生思考问题,还是停留在表面思考,没有再继续深入思考,尤其在大化改新的影响这个方面,教师该如何协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引导之间的“度”。今后应加强对学生历史资料解读的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提升学生的史料分析和解读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