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和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分析近代前夜的危机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合作竞争意 识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学习地理,有了一定空间概念,初步学会利用地图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初二阶段学习历史,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运用唯物史观描述历史现象、解释历史问题、通过回到“历史现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领悟历史逻辑。3重点难点1、了解,掌握乾隆盛世的表现和隐藏的危机2、理解乾隆时期清朝由盛及衰的原因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 学 环 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感受盛世经济(导入新课)论从史出图片展示(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发展的情况,学生做总结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清朝经济的发展,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同时也培养孩子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P26四则材料进一步了解清朝前期的强盛师生共同总结:经历清初倒退逆转之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乾隆在位期间达到鼎盛板书:乾隆盛世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孩子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二、 交流思考质疑讨论(新课讲授)以马戛尔尼为视角看不一样的清朝乾隆帝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朝真的富有至此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马戛尔尼严重的清朝是啥样的(小组交流总结,教师做适时补充板书)板书:乾隆盛世内忧危机四伏 外患可以引导学生随着马戛尔尼的祝寿一起走近清朝引导学生做进一步分析,尽量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活动一:角色假想①使臣:前来祝寿,带来了哪些礼品作为寿礼,用意何在?(如果你是外交使臣,你会做何选择?)②乾隆帝知道他的用意吗?(从哪里体现?)③乾隆在看了他送的模型后的反映说明了什么?④马戛尔尼前来祝寿显然事假,那你觉得作为使臣此时来华用意何在?他作为外交使臣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分组安排:四人小组讨论完成,层层深入,探究盛世背后的问题所在。该部分主要由生生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加以简单的点拨。落实“差异教学”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⑤当时乾隆是什么态度?落实课本材料(教师做及时的点拨)你认为应该怎么做?为什么?活动二:通过情景设置环环相扣,更加理性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三、归纳提升过渡:马戛尔尼的外交要求都遭到了乾隆帝的拒绝,看来他此行枉虚了,你如何看待此事?虽然最初的外交请求遭拒,但是他此行也颇有收获,可以说为英国王室搜集到了第一手的资料,你觉得他可能带回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此时马戛尔尼仍然是马戛尔尼,但是使臣变成了了见证者,此次中国行,他见证了真实的清朝,而非马可波罗笔下虚拟的中国。(结合P28材料),盛世背后的危机。一步步的设问,让学生自然紧跟教师思路,也自然理解此行无心插柳的妙处所在,为之后理解马戛尔尼做出狂妄预言做铺垫,大清朝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所在。其实并非马戛尔尼看到了,理性的中国人也意识到了,史料的记载也足以证明在盛世的背后所隐藏的问题。(结合P27四则资料)同时结合板书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四、放眼世界寻找对策中国狂妄自大,闭关锁国,放眼世界,此时的世界又发生了什么?(外忧)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等角度分析整理设问:站在今天的视角,我们理性地分析,当时乾隆应该怎么做有可能挽救清朝?挽救中华民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很遗憾乾隆并没有这样去做,而是一味地自大,继续闭关锁国,结果半个世纪之后,马戛尔尼当初看似荒诞狂妄的预言居然应验了)图片展示,为下一框题做铺垫。这也是新课程全球史观的体现,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也应该是融入世界的整体的发展,而并非关闭国门的闭门造车,在与西方世界进行横向的比对后,学生能自然地理解此时东西方之间的差距,更能理解此时的统治者如果仍然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如果仍然“执着地坚持原有”不及时调整的话那么等待清王朝的将是噩梦的开始。九、板书设计:[文本框: 落后挨打]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