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 (1)

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社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3重点难点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
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空间位置的确定;理解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对海洋的相互影响,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区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初步养成读图、填涂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用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向未知挑战。
学时重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
学时难点
(1)七大洲、四大洋空间位置的确定。
(2)理解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1
让学生猜谜语: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换,每天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学生回答:地球。老师表扬学生回答正确并向学生提问: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 在我们居住以外的地方还有什么存在?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2
1、人类的栖息地
展示外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地球的全貌,并发现地球上的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所占据,陆地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师:那么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怎么分布的呢?过渡进入下一环节。出示地球的表面积、海洋面积、陆地面积的数据,让学生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通过具体数字来说明地球上海陆面积的比例。归纳出海陆分布的第一个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通过Ppt展示(结合书本)帮助学生发现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的特点。在图文说明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概括出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分布不均”的特点,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2.大陆和岛屿等概念
一、大陆、岛屿、半岛、海、洋、海峡和大洲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教材图2-4大陆和岛屿示意图,思考后回答: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活动并自由发言。
教师追问请大家阅读教材告诉老师:什么是大陆、半岛、岛屿、海峡、海、洋和大洲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哪个 请在书后的“世界地形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并向学生提问它位于那一洲?它的北边和南边分别是什么洋?
老师回答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它位于北美洲,它的北边是北冰洋、南边是大西洋。
接着老师指“世界地形图”比格陵兰岛大的陆地就是大陆,有这几块(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比它小的就是岛屿,有很多,比如非洲东南边的马达加斯加岛。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大洲,地球上共有七大洲就是刚刚提到过的。
师: 接下来我们再来熟悉一遍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洋、海、海峡这几个基本概念。大陆:地球表面上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是陆地。陆地又可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面积大的陆地叫大陆。岛屿:四周被海水包围的小块陆地叫岛屿。(散布在河、湖中的小块陆地也叫岛屿)。半岛:伸入海洋,一面同陆地相连,其余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阿拉伯半岛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地球上广阔连续的水域被称为海洋。 海洋的主体部分是洋,大洋位于海洋中部;海位于海洋的边缘。海峡:在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较狭窄的水道,叫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有“地中海西部的咽喉”之称。(让学生结合世界地形图,观察澳大利亚、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的相对位置)
3.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
师:知道了大陆、半岛、岛屿、洋、海、海峡和大洲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来认识七大洲。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2-3,说一说七大洲的名称。之后看ppt回答老师的问题填图填出七大洲的名称。学生回答。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27页的阅读卡:大洲的命名。也可以看ppt了解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大洲名称的由来。
Ppt展示七大洲轮廓图,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派代表描述各大洲的形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各抒己见。之后让学生画各州的轮廓图。(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地图,画出的轮廓不要求统一,只要能体现出大洲的大致轮廓即可。)
师:同学们请看ppt大洲的分布图,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A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南的大洲有哪些 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大洲有哪些
B赤道横穿过哪几个大洲?
C大陆主体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
请学生回答。
4.大陆的分界线
师:学了七大洲,那么洲与洲之间总有分界线,不然各大洲都连在一块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师:我们知道了各大洲的分界线,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各大洲之间都是以什么为分界线的?
请学生回答。
让学生找找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5.大洲内部的分区
让学生观察图2-7亚洲和欧洲的分区,说一说亚洲一共分为几个区,欧洲一共分为几个区,这些分区的名称和分区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在此基础上,可以东亚为例,说明它在亚洲的方位、包括的国家。然后,让学生观察其他的分区,用同样的方法来一一介绍。(结合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书本图2-7亚洲和欧洲的分区)
师:除了亚洲、欧洲,其他大洲(如非洲)也有类似的分区,有些洲因为国家较少(如南美洲)则没有这样的分区,有些洲因为国家较少(如南美洲)则没有这样的分区。
让学生完成图2-7下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亚洲和欧洲各分区的位置和范围。
活动3【活动】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海陆分布的特点,大陆和岛屿等概念以及各大洲的名称、位置、分界线,各大洲的分区等,知识点较多,请同学们课后多复习、多巩固。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作业本20、21页。
活动5【活动】板书设计
第三课 大洲和大洋
海陆分布特点:
(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海陆分布不均匀。
七大洲:
1、名称、轮廓、位置
2、洲界
3、洲内分区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在世界地图上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大洋、运河和海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海洋对人类生存及发展提供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学时重点
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位置。
学时难点
海洋对人类的重要地位以及人类对海洋的相互影响。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1
回顾第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地球海陆分布的特点,大陆和岛屿等概念以及各大洲的名称、位置、分界线,各大洲的分区等。上节课我们学习陆地的知识,这节课接下去学习海洋的知识,从而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2
1、四大洋
师:根据对大洲的学习,你们认为认识四大洋,首先需要了解些什么
生:四大洋的名称。
师: 那四大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生回答。
师: 知道了四大洋的名称后,还需要了解什么呢
生:四大洋的位置。
师: 怎样确定四大洋的位置呢 我们可以看某大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间,即用相对位置的方法来确定,例如: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指图)
师:那么太平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间呢 大西洋呢 印度洋呢 (学生读图回答。)
生:太平洋是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水域;大西洋是位于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水域;印度洋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
师:我们还可以用方位来描述四大洋的位置,如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以北,那太平洋和印度洋又怎样描述呢 (启发学生)
师: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那北美洲又濒临哪些洋呢 (启发学生)
学生活动:
出示空白世界地图,要求学生根据图2-8,在空白图的相应位置填写大洋的名称,并说出各大洋与大洲的相对位置关系。
让学生知道洋和海以及海峡的概念,除了借助教材上的文字说明外,利用《世界地形图》,要求学生在地图中找到一些著名的海,如东海、红海、地中海等。
通过图片并借助地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大洋的特点,如面积、形状等等。
师: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划分为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太平洋东临北美洲和南美洲,西临亚洲和大洋洲,南临南极洲,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西部海底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是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像“S”型。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 它的面积仅次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北冰洋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水域,地球最北端,且面积最小、最浅、最冷的大洋。(结合ppt和世界地形图)
2、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首先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说明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提示学生总体上可以从资源和交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资源又可以从水、盐类、鱼类、矿产和能源等方面展开。(学生回答海洋对人类的四大影响,并提醒学生将要点知识在课本上划出。)
介绍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认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淡水资源。
展示各种海洋资源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展示世界海洋运输图片,直观地说明海运发达的事实,让学生认识海洋在世界运输中的重要作用。运河和海峡是海上的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2-12,思考问题:
1、苏伊士运河位于哪两个洲之间?沟通了哪两个海?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主要到达世界的哪些地区? 2、马六甲海峡位于哪里?沟通了哪两个大洋?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主要到达世界的哪些地区?
活动3【活动】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海洋对人类的影响这一目内容。不仅了解了四大洋的特点,还掌握了海、洋、海峡等概念,知道了海洋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利用地图和书本,更好地掌握学过的内容。
活动4【作业】作业布置
作业本22、23页。
活动5【活动】板书设计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一、四大洋
1、名称、位置
2、面积大小排列
二、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1、淡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生物资源
4、空间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