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设计理念泰戈尔曾说:“教育是向人们传递生命的气息。”而这也是我的课堂想要达到的效果。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将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结论,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与教师的有机互动,是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主要特点,学会区分和判断五种地形类型2.记住世界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3.概述亚洲地区地形的主要特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图的注记,梳理出五种地形类型的名称。2.通过观察地图的图例,梳理出五种地形类型的海拔高度。3.通过同桌合作,梳理出五种地形类型的起伏特点。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概述亚洲地区地形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体会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3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五种地形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读图直观地感受五种地形的特点。然后再通过对山地、平原、高原等几种地形特点的文字介绍,配合书本上方落基山脉、东北平原和东非高原的图片,让学生明确几种地形在海拔高度、地表起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接着通过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书本后面的《世界地形图》上找到各大洲拥有的典型地形区。而后,通过对亚洲地形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这三个方面来描述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从而把这堂课学会的有关地形的知识加以运用。4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一方面,通过之前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学习,学生对地形的基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但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与能力的限制,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还不了解,运用地形多样的知识来分析某一地区地形的特点对学生来说难度较高,需要教师的引导。5重点难点重点:五种地形类型的名称及其特点难点:五种地形类型的区分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最近有一只东北虎在网上很红,他的名字叫“库贾”。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总统普京曾在今年5月放生了3只东北虎,但是这只名叫“库贾”的东北虎普京生日的前两天,跑到了中国境内。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来当一下小侦探,大家猜测一下“库贾”它有可能会跑到中国的哪个地方呢? 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还是在地势低平,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又或者是崇山峻岭,森林茂盛的大兴安岭呢? 学生回答,老师可以多问这三个地方最大的不同是哪里?(由此引出地形)【教师过渡】我们把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之为“地形”。那么在我们神奇的大自然中,究竟有哪几种基本的地形,它们又有哪些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新课——《地形多样》。活动2【讲授】一看“注记”,明确五种地形名称【教师过渡】亚洲的地形很复杂,这节课我们就从亚洲地形入手,来学习自然环境中有关地形的知识。【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先打开书本,翻到32页,观察图2-17《亚洲的地形》,思考在图上的注记中,你找到了哪几种地形类型?把它们的名称用铅笔圈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中的注记,找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几种地形名称。 先把高原、平原、盆地这几个没有争议的名称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提问】 ①有同学说到了山地,也有人说到了山脉,那请问,山地和山脉是同一种地形呢?还是两种不同的地形?(学生讨论)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31页第一段,了解山地山脉的概念。根据你的了解,老师给大家两幅图,你们尝试着判断一下哪个是山地,哪个是山脉,为什么?【教师讲解】山地是指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高地,而如果这些山地呈长条状延伸,排列有序,脉络分明的话,我们就把它叫做“山脉”,就好像人的经脉一样。所以我们说,山脉是一种特殊的山地。那么解释了之后,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山地和山脉是不是同一种地形?【教师提问】那么除了这四种地形之外,自然界中还有没有其他地形类型呢?(学生可能会回答丘陵)【教师提问】刚刚有同学讲到了喜马拉雅山脉,那老师一想,我们温州也有很多山,比如松台山,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两个地方都叫山,它们有什么区别吗?(学生一般会回答得出来,很明显喜马拉雅山脉比松台山高很多。) 那我们把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称作“山”,那松台山呢?它能算作“山地”吗?如果不是,那同学们认为他是哪一种地形呢?(由此引出丘陵)【教师总结】那么根据刚才我们对《亚洲地形图》注记的分析,大家了解了陆地上一共有多少种基本地形?它们分别是? 好的,下面请同学们填写好学习单第一题的填空题。活动3【活动】二看“图例”,确定五种地形的海拔【教师过渡】那么在了解了五种地形的名称之后,不同类型的地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试着从这幅《亚洲地形图》上获取信息。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是一幅什么类型的地形图呢?(分层设色地形图)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幅图的图例,也就是旁边的颜色表,来得出不同地形的海拔高度特点。比如老师以“高原”为例。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高原,分别是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作为我研究的对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伊朗高原在地图上的颜色主要是黄色和浅褐色,而青藏高原在地图上呈现的主要是深褐色,云贵高原则是黄色和褐色,再根据旁边的图例,我们可以知道,这说明伊朗高原的海拔在5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而云贵高原的海拔也在500米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结论,高原的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示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第一大组的同学研究山地,第二大组研究平原,第三、第四大组研究盆地,跟老师一样先选取几个典型的地形区,然后通过观察图例确定它们的海拔高度,最后从中归纳中这种地形的海拔特点,完成探究单第二题的表格。学生研究,归纳出答案,老师补充介绍丘陵,它的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活动4【活动】三看“起伏”,梳理五种地形的起伏特点【教师过渡】那是不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就一定是山地呢?(不一定,也可能是高原)所以说地形的特点不只体现在海拔高度上,还跟它的起伏程度很有关系。下面请同学们课件上这幅《五种地形示意图》,尝试着描述五种地形的起伏特点,让同桌来猜你说的是A——E当中的哪一个,这种地形的名称叫什么,一个描述一个来猜。请一位学生描述起伏,让另一位学生来猜是A——E当中的哪一个,并指出地形名称。【教师过渡】刚刚同学们形容高原和平原,都提到了平坦,那这两种地形有什么区别呢? 老师这里有两个地区,同学们来判断一下哪个高原,哪个是平原?为什么?(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高原海拔高,平原低②高原边缘比较陡峭,平原地表平坦 所以我们说,描述一种地形的特点,一定要从海拔高度和起伏程度这两面来考虑。同样的,我们再来看地表都不平坦的地形山地和丘陵,我们再回到刚刚说过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松台山,思考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让学生自己来回答。【教师过渡】我们刚刚所用的描述语言,都是比较白话的。而地理学家针对这五种地形类型,有更加专业的语言来描述,下面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单的连线题,找出不同类型的地形对应的起伏特点。小组开火车解决。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教师过渡】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结合一看注记、二看图例、三看是起伏,让学生开火车回答问题,完成表格。【教师总结】正是因为自然界中地形种类很多,而且不同地形还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更加剧了地形的复杂性,体现了自然界地形多样的特点。活动6【练习】练习和巩固【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亚洲地形图》,学习了有关地形的知识。那么同学们是否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呢?我们一起再回到《亚洲地形图》上。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刚刚学习的内容,探究老师给出的两个问题:1.说一说亚洲地形种类的特点。2.根据不同类型地形的起伏特点,思考亚洲地势起伏有什么特点?活动7【讲授】结束收尾老师给同学们看两幅图片,分别是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同样是盆地地形,四川盆地会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而塔里木盆地则是一片戈壁和沙漠呢?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除了地形,还要从哪些角度分析? (由此引出气候)关于气候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