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典例分析】
年份 考点分布
2024 山东·一战后国际体系 湖北·一战的特点 北京·列宁主义 全国新课标·十月革命组织基础 湖南·十月革命影响 浙江·新经济政策 江苏·20世纪30年代苏联体育建设目的 广东·印度国大党民族解放策略的调整 浙江·历史解释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重庆·二战后日本的“二战史观”
2023 天津·两次世界大战对航运业影响 福建·一战后德与英法关系 浙江·余粮收集制 河北·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辽宁·二战后苏联建设特点 广东·苏联的行政管理体制 湖北·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与民族意识觉醒 海南·二战前后的历史史实 重庆·二战期间亚洲民族解放斗争 北京·联合国宗旨
2022 浙江·国际关系原则 浙江·一战德国速决战破产原因 山东·一战英国欧洲均势外交 全国乙·十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 湖北·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江苏·列宁“星期六义务劳动”作用 湖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浙江·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 山东·一战前后民族解放运动和欧洲运动 天津·二战的积极影响 浙江·开罗会议 浙江·敦刻尔克大撤退
备考建议: 本单元时间定位是从1914—1945年,重大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国际秩序演变和十月革命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备考时应重点关注的知识点有: 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反战和平思潮的兴起,苏联建构起社会主义文化。2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出现相对和平,但又孕育着新的战争,30年代,经济危机打击下,贸易战、关税战、货币战剧烈,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使世界走向新的战争,40年代,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获得和平,形成雅尔塔体系和美苏中心取代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
1.[2022年山东高考真题]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2.[2024年重庆高考真题]1916年,英占北尼日利亚颁布土著政权法,宣布尊重传统统治者,在各自族群中的神圣地位,保留原有继承程序和仪式,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同时规定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由此可见英国( )
A.授予北尼日利亚的治权 B.利用土著政权进行间接统治
C.承认殖民地民族自决权 D.维持当地社会传统权力结构
3.[2024年湖北高考真题]1913年,多米尼加对德国进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约20%,到1916年这两项数据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农产品大麦、小麦和亚麻的出口量价齐跌。尽管战时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胶业,但其咖啡贸易在1914—19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 )
A.世界市场因战争濒临崩溃 B.欧美国家侵略重心转移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 D.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显现
4.[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世界大乱要求毫不延缓地研究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困难,迫使我们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整顿好。坦白地说,在没有承认工人长期为之斗争的基本权利之前,是不可能经常地、稳定地调整好劳资关系的。”这表明( )
A.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B.美国国内革命形势渐趋成熟
C.世界大战有利于各国改善工人待遇 D.法西斯主义威胁到美国社会的稳定
5.[2022年江苏高考真题]下图海报描绘的是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活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该创举体现了( )
A.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 B.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C.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 D.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
6.[2022年湖南高考真题]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重难突破】
1.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而苏联也从落后的农业国变身成为工业国。其中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从1928年的48%比52%变为71%比29%,轻、重工业的比值从60.5%比39.5%变成46.6%比53.4%。这表明当时苏联( )
A.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活力 B.完全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C.依靠市场经济完成国家工业化 D.有效缩小了工农业间的差距
2.《国联盟约》提出各会员国有保持各国领土完整、行政独立的义务;还规定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制,其中原属德国的西南非和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被作为日、澳、新等国领土的一部分。这表明,当时国联( )
A.维护了会员国主权完整 B.保障了战后的世界和平
C.是奴役弱小民族的工具 D.改变了殖民统治的实质
3.1920年,苏俄农民总是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和强制性的捐献”,但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还要选择苏维埃政府时,其中一个名叫埃米连诺夫的农民说:“革命前我有8英亩田地,现在我有85英亩。”当时农民对政府的态度( )
A.影响着苏俄国内战争的走向
B.折射出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源于苏俄革命后经济的恢复
D.体现了苏维埃政体的先进性
4.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美国意在( )
A.表达对凡尔赛体系的强烈不满 B.增强国联的权威性和普遍性
C.操纵国际联盟以谋取世界霸权 D.缓和国际关系提倡民族自决
5.19世纪80年代以前,德国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海外殖民地。但在1884—1885年间,德国相继在西南非洲、西非、东新几内亚的东北部,以及东非等地建立起德国的殖民地。到1912年,德国的殖民版图已经扩张到了296万平方公里,成为仅次于英法的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国。这一变化( )
A.导致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体现了世界体系运行的周期性变化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版图
D.反映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6.十月革命前,俄国的产业工人大都集中在工业较为发达的少数大城市;他们遭受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和沙皇的多重压迫,对革命的要求非常强烈;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同农民有着特殊的联系,战争造成的痛苦又加强了工农的联系。这说明十月革命( )
A.必将经历由农村到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
B.客观条件已经酝酿成熟
C.由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
D.得到工农联盟有力支持
7.1933年,苏联在农业方面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苏联实行农业义务交售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城市粮食供应 B.推动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D.为工业化提供所需资金
8.下表是1967年前后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主要问题设计。这一变化( )
1967年前 1967年后
许多欧洲国家是非常成功的殖民势力。你对此如何解释? 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
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文明为现代文明做出了伟大贡献,解释为什么这样?(1962年) 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1967年)
简短描述如下各项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雅典、游牧民族、新石器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伽利略。(1962年) “津巴布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价该说法。(1969年)
A.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
B.否定了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C.表明非洲大陆民族意识的觉醒
D.动员了民众支持非洲独立运动
9.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推行经济改革,将金融系统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引导资金投资高精尖制造业,防止金融家为了片面追逐利润搞空实体经济。这些措施表明( )
A.二战后经济安全仍然面临着挑战 B.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成效显著
C.加强国际经济协调成为世界潮流 D.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命脉
10.1945年签署生效的《联合国宪章》中,将“发展国际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确立为联合国的基本宗旨之一。这表明( )
A.欧美列强无力阻止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维护国际公平符合各国的利益
C.二战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
D.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法认可
11.1914年,列宁发表了《论民族自决权》一文,其民族自决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民族压迫和殖民统治;一战中,美国总统威尔逊则从典型的西方民主观点出发来关注民族自决问题,强调尊重殖民地人民之公意等。由此可知,列宁和威尔逊的观点都( )
A.意图构建世界政治新秩序 B.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
C.赞成不同国家应和平共处 D.利于一战后新体系的形成
12.下表是苏联1930年、1931年粮食产量和出口量数据表。这表明苏联( )
年份 粮食产量(亿千克) 粮食出口(亿千克)
1930年 835.4 483
1931年 694.8 518
A.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B.粮食产量不足制约工业化发展
C.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D.用粮食支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13.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示意图,可知( )
①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②中国抗日战争与英美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密切联合起来
③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有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1922年、列宁指出、“我们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第一,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习做生意,这对我们是必要的。第二,如果我们认为必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取消这种公司”这一主张( )
A.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原则 B.力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C.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D.为工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5.国联盟约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提出了会员国的主要义务与职责。盟约中提出了各会员国有保持各国领土完整、行政独立的义务和防御外来侵略、保持各国之间和平的责任。这反映了国联的建立( )
A.激化了一战后复杂的国际局势 B.消除了引发世界大战的根源
C.成为各国谋求真正合作的舞台 D.表达了国际社会的和平愿望
16.20世纪初,俄国政府发表照会表示:政府的声明充满了获得解放的民主国家的新精神……全体人民要求把世界战争进行到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止的愿望只会继续加强……政府将充分履行其与协约国关系中规定的义务,将继续充满信心地与盟国团结一致,把目前的战争进行到胜利结束。据此分析,当时的俄国( )
A.政府决策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
C.政府的执政将面临危机 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7.1933年10月,美苏双方互致信函同意举行正式外交谈判,11月初,美苏举行会谈并达成建交协议,斯大林在评论美苏建交时说:问题不仅在于这件事增加了维护和平事业的机会,也为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打下了合作的基础。这表明( )
A.美苏关系缓和利于新经济政策推行 B.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开始谋求世界霸权
C.国际形势变化缓解意识形态的对立 D.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力量逐渐发展壮大
18.1927—1928年,苏联同西方国家签订了不同类型的技术转让协定。苏联“一五”时期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下诺夫哥罗德汽车厂、顿巴斯煤矿等工程,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从西方引进的新技术。这说明( )
A.西方对苏联的外交孤立被打破 B.经济危机成为苏联发展的机遇
C.技术交流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显著优越性
19.1936年,毛泽东在回答美国作家斯诺关于苏俄、外蒙古是否会援助中国的看法时说,中国人民一旦有了他们自己的政府,开始抗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是全世界的事,苏联、英美都不能保持中立。这反映了毛泽东( )
A.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B.主张反法西斯国家应该联合起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念 D.认为中国政府抗战会使环境有利
20.如表为1916年至1922年哈尔滨地区俄国国籍移民统计表,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年) 1916 1918 1920 1922
人数(人) 34.115 60.200 131.073 155.402
A.俄国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 B.民国政府倡导实业吸引外资
C.东北地区具有较强吸引力 D.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人口迁移
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为全球治理留下的主要遗产,除了联合国之外,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是1945年后数十年来最主要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发展中国家曾经积极参与在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谈判,可它们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比较紧张。
——摘编自[美]迈尔斯·卡勒等《二战后全球经济治理与金融秩序》
材料二 新中国一直是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倡导者及践行者。以1971年重返联合国为标志,中国逐渐融入全球治理进程,从双边到多边层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动。新时代的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成为全球治理的积极建设者、主动塑造者与有力引领者。
——摘编自陈翔《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必将引领世界前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初期的全球治理状况。
(2)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就材料二所示的中国角色变化进行论述。(要求:说明变化的内涵,论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门罗主义是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的一种外交思想。
1822年,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进而寻求干涉西属美洲独立运动。1823年,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宣称:“对那些已宣布并维持独立的政府,我们把任何欧洲强权施加压迫或干预都视为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
1904年,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在美洲,如同其他地方一样,会最终需要某一文明国家进行干涉……美国为了恪守门罗主义,要施行国际警察力量。”
1917年,威尔逊宣称:“所有国家应自愿将门罗主义作为世界性的原则;任何国家都不应将其政治体制扩展到其他国家或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由决定自己的政治体制,无论是小国还是大国和强国。”
1928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感叹:“我们在西半球朋友如此之少。”1933年,当选总统后他又发展了门罗主义,提出了著名的“睦邻政策”,宣布“从现在起,如果需要干涉的话,那将是整个大陆协调一致的行动,而不只是美国的行动。”
——摘编自章永乐《“新门罗主义”的历史渊源与政治实质》等
(1)据材料,概述从1823年到1917年,美国“门罗主义”外交思想内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政府“睦邻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指出这一政策的实质。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同德日结为轴心国法西斯联盟。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国王召见墨索里尼、宣布免去其一切职务、并予拘禁,将其押送到荒无人烟的马达莱纳岛;同时任命总参谋长巴多格里奥上台组织政府。新政府成立后,即派人同英、美两国联系,准备谈判投降。9月8日,盟军司令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和意大利巴多格里奥政府分别广播停战宣言,宣布意大利无条件投降。德、意、日法西斯联盟由此瓦解。随后盟军在意大利半岛南部登陆。10月13日,巴多格里奥政府在意大利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正式退出法西斯联盟。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摘编自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意大利退出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意大利退出法西斯联盟的历史意义。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部分学者都承认现代化进程包含以下主要特征:第一,现代化是一种革命进程。因为这一进程明显地反映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比,它包含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急速并且是总体上的变化。第二,现代化是一种复杂进程。它不能被归结到某一因素或某一方面,它所包含的变化实际上包括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一切方面。第三,现代化是一种系统进程。因为某一因素的变化总会影响到另外一些因素的变化。
——摘自钱乘旦等《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现代化进程特征的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特征,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特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典例分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时间上来看,1913年之前的亚洲风暴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包括印度、伊朗和中国等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民族革命即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对于一战前的欧洲国家来说,无产阶级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相同的理想”指的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故A项正确;亚洲觉醒的国家并不都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如伊朗立宪革命是要建立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是马克思的革命道路设计,出自《共产党宣言》,仅是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故D项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英占北尼日利亚颁布土著政权法,保留原有继承程序和仪式,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同时规定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可以看出,英国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是为了利用土著政权进行间接统治,B项正确;根据材料“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北尼日利亚属于英国殖民地的地方政权,并不拥有治权,排除A项;承认殖民地民族自决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帮助英国当局进行殖民统治,不是强调维持当地社会传统权力结构,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据题干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一战期间的经济数据变化,多米尼加与德国贸易清零,阿根廷农产品出口量价齐跌,巴西部分产业受影响,而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不同地区经济的影响,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全球性,C项正确;虽然战争确实扰乱了世界市场,但“濒临崩溃”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直接体现欧美国家侵略重心的变化,排除B项;单一产业结构的问题并非题干现象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使得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受到更多关注。美国总统威尔逊认识到调整劳资关系的必要性,进而去巩固资本主义政治,可见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国内革命的形势,且此时美国并未出现国内革命,排除B项;世界大战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更不会直接推动各国改善工人待遇,排除C项;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且材料未涉及法西斯主义对美国社会稳定的威胁,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C项正确:根据题干中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星期六义务劳动并结合所学可知,苏俄政权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A项时空错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时期,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B项史实错误:苏俄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D项概念混淆:材料中看不出农民对国家的认同加强。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意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社会主义,因此这可以用来解释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故D项正确;这一观点认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做法有一定的历史因素,而非不符合实际,排除A项;这一观点并没有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排除B项;这一观点能够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的原因,也就有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排除C项。
【重难突破】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苏联也从落后的农业国变身成为工业国”等可知,通过一五计划,苏联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这是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的结果,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活力,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苏联也从落后的农业国变身成为工业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只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未完全忽视人民生活的改善,故排除B项;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是实行的计划经济而不是依靠市场经济,故排除C项;优先发展重工业客观上拉大了工农业间的差距,故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其中原属德国的西南非和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被作为日、澳、新等国领土的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重要的成员国倾向保护自己的利益,国际联盟确立委任统治地制度、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重新瓜分等,一方面加深了各国之间固有的矛盾,埋下了大国争端的新祸根,另一方面表明国际联盟是奴役弱小民族的工具,C项正确;材料中国联的做法并未起到维护会员国主权完整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国联的做法加深了各国之间固有的矛盾,埋下了大国争端的新祸根,无法起到保障战后世界和平的作用,排除B项;国际联盟确立委任统治地制度、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重新瓜分等,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排除D项。故选:C。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和强制性的捐献”、为什么还要选择苏维埃政府时、“革命前我有8英亩田地,现在我有85英亩”可知,1920年虽然苏联农民抱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他们仍然选择支持苏维埃政府,因为苏维埃政府使农民满足了对土地的要求,说明苏俄政府土地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促进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即这时期农民对政府的态度影响着苏俄国内战争的走向,A项正确;材料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但没有折射出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排除B项;农民的态度源于农民获得土地,而非源于苏俄革命后经济的恢复,排除C项;材料涉及农民对于苏维埃政权的支持,没有体现苏维埃政体的先进性,排除D项。故选:A。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主张吸收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联,以及对国联职能的规划等。这一系列举措都是美国企图通过掌控国际联盟来主导国际事务,从而谋取世界霸权。美国希望国联成为其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工具,C项正确;美国是巴黎和会的重要参与者,试图通过构建国际联盟等方式来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战后世界秩序而不是对凡尔赛体系表示不满,排除A项;美国的目的更多地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国联这个国际组织来实现其世界霸权的目标,而不是为了国联自身的发展,排除B项;美国在巴黎和会中的表现更多地是围绕自身的霸权诉求,而不是为了缓和国际关系和提倡民族自决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从几乎没有任何殖民地到成为仅次于英法的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国,此时的世界几乎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殆尽,所以这一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D项正确;根据对世界范围的瓜分,并不能说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A项;德国占领殖民地的过程和世界体系运行周期性变化没有关系,排除B项;“从根本上改变”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十月革命前,俄国的产业工人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备受压迫,革命意愿强烈,且与农民有着特殊联系,战争又强化了工农联系,这说明十月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故选B项;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中心道路,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十月革命由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故排除C项;材料更多是在说明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而非着重强调得到工农联盟的有力支持,故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苏联在实行农业义务交售制时,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农庄产品,远低于生产成本,基本利益主要是将农村的资源和劳动力低成本集中起来,以支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这种政策的直接目的是筹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D项正确;压低农产品价格并非为了城市粮食供应,排除A项;压低农产品价格只会造成苏联国民经济失衡,排除B项;压低农产品价格会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1967年前后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主要问题设计,可知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的问题1967年前侧重考查欧洲文明,问题设计的视角以欧洲为主,1967年后侧重考查非洲文明,问题设计的视角以非洲为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非洲许多国家,包括坦桑尼亚独立后,努力发展经济,民族意识增强。历史试卷问题设计的视角变化表明坦桑尼亚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了,A项正确;材料并未否定西方文化,只是减少了西方知识的考察,排除B项;一战后非洲大陆民族意识就已经逐步觉醒,排除C项;材料仅为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的问题设计,无法说明动员了民众支持非洲独立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戴高乐在1958年推行的经济改革,将金融系统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引导资金投资高精尖制造业,防止金融家为了追逐利润而搞空实体经济,这表明了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临经济安全挑战,反映出当时法国对于经济稳定和安全的高度重视,故A项正确。虽然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复苏有积极作用,但该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加强国际经济协调成为世界潮流并未在材料中体现,且戴高乐的改革更多地体现了法国对国内经济安全的控制,而非国际经济协调,故C项错误;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命脉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发展国际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可知,这一规定使民族自决的原则得到国际法认可,故选D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欧美列强无力阻止殖民体系瓦解,故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材料也未显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故排除C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列宁主张民族自决,反对民族压迫和殖民统治,威尔逊强调“强调尊重殖民地人民之公意”,二者观点都意图构建世界政治新秩序,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人观点是关于民族自觉决的,不是基于意识形态安全,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人观点是从不同角度看待民族自觉的,没有涉及不同国家间关系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的新体系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列宁、威尔逊二人关于民族自决的观点推动了一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
12.答案:C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1930年至1931年,苏联粮食产量降低,但是粮食出口却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苏联通过粮食出口换取国外的技术、机器等,体现出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突出贡献,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农业集体化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苏联通过粮食出口换取国外的技术、机器等,推动国家工业化发展,并不是粮食产量不足制约工业化发展,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援,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B
解析:据材料的信息可知,材料要体现的是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①对历史史实的描述是正确的,但只是苏联与德国的战役,没有几国协同作战,①不符合材料内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③④符合二战的史实,同时也体现了协同作战②中国在亚洲战场与英美在太平洋战场共同抗日符合史实,③中国的抗日战争历时最长,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的重要组成。④各反法西斯同盟在不同战场协同作战是正确的,即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答案:A
解析:根据“1922年”“我们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可知此时的苏俄意图引进外国资本来发展经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应该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以国家的形势利用商品货币政策发展经济,带有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A项正确;此时的苏俄是要发展经济,而不是要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排除B项;此时苏俄的经济是独立的,列宁并不是在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排除C项列宁的这一主张并不是在强调工业化建设的方向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给世界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希望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国联虽主要由帝国主义国家操控,但其宗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和平的期盼,故D项正确。国联建立本身没有激化复杂的局势,故排除A项;“消除”一说过于绝对,二战的爆发就是有力的证明,故排除B项;国联实际上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故排除C项。
16.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继续参加一战的决定,违背了俄国人民的意愿,其执政将面临被推翻的危机,C项正确;政府决策违背了人民的愿望,而非反映意愿,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时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爆发,且建立了临时政府,排除B项;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十月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33年10月,美苏双方互致信函同意举行正式外交谈判……斯大林在评论美苏建交……问题不仅在于这件事增加了维护和平事业的机会,也为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打下了合作的基础”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极不稳定,尤其是大危机所导致世界局势动荡,法西斯主义抬头,美苏建交说明当时国际形势变化缓解了意识形态的对立,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开始,而到1925年结束,排除A项;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开始谋求世界霸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8.答案:C
解析:苏联通过引进并吸纳西方技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企业,这说明技术的交流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已通过租让制等做法与西方国家建立了联系,故排除A项;此时,西方国家还处于经济发展繁荣期,尚未发生经济危机,故排除B项;苏联“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当时计划经济体制还在构建阶段,其优越性尚未凸显,故排除D项。
19.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国人民一旦有了他们自己的政府,开始抗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是全世界的事,苏联、英美都不能保持中立”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政府抗战会得到苏联、英美的支持和帮助,D项正确; 材料只涉及应该抗战,并没有涉及停止内战,排除A项; 材料认为中国如果抗战,会得到苏联、英美的支持,没有涉及所有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没有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念,排除C项。 故选:D。
20.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从1916年至1922年大量俄国人向哈尔滨地区迁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俄国经历了一战以及随后的十月革命等重大事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政府确实有倡导实业吸引外资,但对于俄国移民来说,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东北地区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如果没有俄国国内的动荡局势,这种吸引力不足以导致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排除C项;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人口迁移,但是这种人口迁移主要是国内,排除D项。故选:A。
21.答案:(1)全球治理状况: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重要国际组织纷纷成立;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世界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但受到限制。
(2)角色变化:中国从全球治理的倡导者、践行者变为建设者、塑造者与引领者。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结束。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逐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不仅加入世贸组织,还通过外交手段推动国际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进一步转变。中国加强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的顶层设计工作。中国主动塑造全球治理的新机制,有力建构全球治理的新体系,如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还积极搭建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边平台,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不断完善提供新动力、新机制、新平台。
综上所述,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从最初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逐渐转变为建设者、塑造者与引领者。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解析:(1)全球治理状况:根据材料“二战为全球治理留下的主要遗产,除了联合国之外,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是1945年后数十年来最主要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可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重要国际组织纷纷成立,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材料“发展中国家曾经积极参与在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谈判,可它们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比较紧张。”可知,第三世界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但受到限制。
(2)角色变化:根据材料“新中国一直是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倡导者及践行者。以1971年重返联合国为标志,中国逐渐融入全球治理进程,从双边到多边层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动。新时代的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成为全球治理的积极建设者、主动塑造者与有力引领者。”可知,中国从全球治理的倡导者、践行者变为建设者、塑造者与引领者。论述: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外交成就以及外交政策变化的角度进行说明,如: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结束。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逐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不仅加入世贸组织,还通过外交手段推动国际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进一步转变。中国加强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的顶层设计工作。中国主动塑造全球治理的新机制,有力建构全球治理的新体系,如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还积极搭建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边平台,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不断完善提供新动力、新机制、新平台。最后,总结升华,如:综上所述,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从最初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逐渐转变为建设者、塑造者与引领者。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2.答案:(1)变化:从应对欧洲干预到以国际警察自居,态度强硬;从谋求地区霸权到走向全球争霸政策。列举:“大棒政策”和“十四点原则”(《世界和平纲领》/十四点计划/十四点和平计划)。
(2)时代背景:罗斯福当选总统;经济大危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拉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发展(美国干预政策引发拉美国家不满,拉美国家反美运动高涨);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受到冲击;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
实质:依旧是对拉美国家主权的干涉与控制;服务于美国建立霸权的需要、维护美国国家利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对那些已宣布并维持独立的政府,我们把任何欧洲强权施加压迫或干预都视为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在美洲,如同其他地方一样,会最终需要某一文明国家进行干涉……美国为了恪守门罗主义,要施行国际警察力量。”可得出从应对欧洲干预到以国际警察自居,态度强硬;由材料“所有国家应自愿将门罗主义作为世界性的原则;任何国家都不应将其政治体制扩展到其他国家或民族,每一民族都有自由决定自己的政治体制,无论是小国还是大国和强国”及所学可得出从谋求地区霸权到走向全球争霸政策:“大棒政策”和“十四点原则”(《世界和平纲领》/十四点计划/十四点和平计划)。第二小问列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提出了“大棒政策”和“十四点原则”(《世界和平纲领》/十四点计划/十四点和平计划)。
(2)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1933年,当选总统后他又发展了门罗主义”可得出罗斯福当选总统;由材料“从现在起,如果需要干涉的话,那将是整个大陆协调一致的行动,而不只是美国的行动”及所学可得出经济大危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拉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发展(美国干预政策引发拉美国家不满,拉美国家反美运动高涨);结合所学可得出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受到冲击;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第二小问实质:由材料“从现在起,如果需要干涉的话,那将是整个大陆协调一致的行动,而不只是美国的行动”及所学可得出依旧是对拉美国家主权的干涉与控制;服务于美国建立霸权的需要、维护美国国家利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3.答案:(1)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转折,法西斯联盟接连受挫;意大利政局变动,墨索里尼被免职,新政府积极联系英、美等国,宣布投降,倒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意大利人民的强烈要求。
(2)历史意义:意大利退出法西斯联盟沉重打击了世界法西斯势力;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解析:(1)“主要原因”,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西斯同盟接连受挫、意大利政局变动、意大利人民的强烈要求等角度考虑。
(2)“历史意义”,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沉重打击了世界法西斯势力、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等角度考虑。
24.答案:示例:特征:1917年至二战前苏俄(联)现代化进程具有创新性、探索性、曲折性的特征。
阐述:进步进程: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的和平要求,列宁提出将从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策略,并领导了武装夺权的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纪元,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
社会主义探索: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1921年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以计划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但排斥市场经济等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解析:此题是开放式试题。首先注意设问限定要求“世界近现代某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特征”“不少于两个特征”,然后对接相关国家阶段发展的史实。特征:结合所学从英法美德俄的现代化进程来概括出不同的特征,如苏俄现代化进程有创新性、探索性、曲折性的特征。阐述:结合相关国家的现代化特征史实具体论述。做到史论结合。除材料特征外,现代化特征还可从以下角度归纳:全球进程、长期进程、阶段进程、匀质进程、不可逆进程,进步进程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