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十一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十一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典例分析】
年份 考点分布
2024 全国新课标·工业革命的条件 湖南·工业革命推动标准化生产 甘肃·英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浙江·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问题 全国甲·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安徽·德国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安徽·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运用 山东·空想社会主义 重庆·英国的殖民统治方式 广东·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 广东·伊朗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全国新课标·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2023 辽宁·法国工业化 河北·英国工业化 海南·工业革命对社会风尚的影响 4.湖北·工业革命对艺术的影响 5.山东·人类进步的共同原因 6.浙江·马克思的主要贡献 7.广东·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意义 8.山东·西葡殖民优势的打破 9.北京·墨西哥民族意识深化 10.辽宁·英国人的殖民心里
2022 浙江·狄塞尔 广东·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 浙江·西方经济与中国 重庆·德国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 全国甲·内燃机的影响 全国乙·德国航运业的影响 河北·国际工运发展 福建·美国对拉美的渗透 海南·史料研究殖民体系的形成演变
备考建议: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主要备考的方向和关键知识点有: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厂制度到垄断组织,现代公司成熟,自由主义成为主要经济政策,工业文明影响社会生活。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权,政府权力扩大,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从自发到自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进步思潮,自然科学取得新成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并高涨。
1.[2023年北京高考真题]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 )
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
2.[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这表明当时( )
A.制服生产实现了科学化管理 B.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
C.机器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劳动 D.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
3.[2023年辽宁高考真题]据如表可知,当时法国( )
1840年法国最高纳税人职业表(纳税货币单位:法郎)
职业人数 0.5—0.6万 0.6—0.7万 0.7—0.8万 0.8—1.0万 1.0—1.5万 1.5万以上
土地所有者 147 94 41 50 32 13
高级官员 18 13 3 4 4 /
自由职业者 17 2 2 1 / /
商人、银行家 10 16 4 9 5 1
工业家 10 6 3 4 2 1
A.社会阶层固化 B.工业化程度有限 C.贫富差距扩大 D.税收负担较沉重
4.[2024年江苏高考真题]维也纳会议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不惜糜费巨资,让两百多个参会代表终日沉溺于舞会、观剧、狩猎和游览中。时人讽刺“会议不是在进行而是在跳舞”,但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奥地利尊崇近代外交礼仪 B.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建立
C.梅特涅重视西方文化传统 D.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形成
5.[2023年湖北高考真题]19世纪后期,从希腊神庙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风格,法国都有人模仿。“思想纯正”的建筑师们长期拒绝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认为以埃菲尔为代表的这些人“不能妄称可以创造美”,尤其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之际出现的那座铁塔感到愤慨。这说明( )
A.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 B.工业文明孕育艺术创新
C.启蒙运动影响设计理念 D.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
6.[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
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重难突破】
1.巴黎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经普遍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它同时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既负责公社各项法令的制定工作,同时也是各项决策的执行者,还负责执行并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这一体制( )
A.反映了工农联盟政权性质 B.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C.保障了政权的统一和稳定 D.旨在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2.21世纪初,英国学者特里 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引用了如下事例:当年在马克思移居的国家英格兰,大量农民因失去土地而流入城市,成为城镇工人阶级。这种曾经让马克思深感震惊的暴力掠夺过程如今正在巴西和印度等国重演。学者旨在( )
A.揭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B.说明各国城市化进程具有规律性
C.鼓舞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斗争
D.论证马克思主义仍有强大生命力
3.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美国资产超过百万的富翁不足20个,但到了19世纪80年代后期,原有财富分配格局被打破,1892年《纽约论坛报》上列的百万富翁就达到4047位。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B.霸主地位日趋巩固
C.阶级矛盾濒于激化 D.金融贸易领先世界
4.1835年德意志第一条铁路正式建成通车,随后德意志掀起一股铁路建设高潮,1845年铁路运营里程2300公里,1865年达到14690公里,形成稠密的铁路网络。当时德意志铁路建设速度之快、投资增长之巨,均名列欧洲大陆之首。上述现象反映当时的德意志( )
A.国家实力已跃居欧洲之首 B.工业革命进程促进铁路建设
C.政治变革促进了交通发展 D.统一民族国家市场已经形成
5.1880年,英国个人所得税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镑,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这是走向现代税收制度的第一步。英国此举反映了( )
A.英国无产阶级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
B.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C.英国开始丧失其“世界工厂”的地位
D.英国政府的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了
6.19世纪末,德国掀起了电气化高潮,形成通用电气公司和西内子电气公司两大电气集团,使以发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电气设备的工业迅速发展。上述现象( )
A.有利于德国统一国内市场形成 B.增强了德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力量
C.得益于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体现了德国工业化的渐进式发展
7.巴黎公社除了赋予人民选举权,完善选举流程外,还禁止随意降低工人工资,并且废除面包工人上夜班的传统;还提出建立廉洁政府,废除宗教特权,实行免费教育。这些举措旨在( )
A.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 B.践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C.重构国家的管理模式 D.贯彻基层治理的自治原则
8.1870年战争胜利后,俾斯麦甚至没有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德国的直接利益范围。而威廉二世执掌国政后虽宣称“路线照旧”,但他同时又说:“全速前进。”当时的海军大臣梯尔比茨宣称:“德国的工业化和海外征服就像自然法则一样不可抗拒。”这一变化说明( )
A.军事行动打破了德国统一现状 B.经济发展刺激了德国扩张野心
C.和平是德国对外政策的主基点 D.德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9.《共产党宣言》提出“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巴黎公社对被企业主遗弃的工场采取赎买政策,转交工人协作社,并拟定工场迅速开工的措施,受到了工人的热烈拥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把恢复生产作为革命首要任务
C.致力于分配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D.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权特点
10.1495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颁布法令,要求各地政府对乞丐和游手好闲的流民处以鞭刑或戴枷关押3天3夜后遣返原籍;所有不能工作的乞丐必须返回原籍,对滥加施舍者进行处罚。这一法令( )
A.加速了封建庄园制度瓦解
B.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说明了济贫制度亟需完善
D.表明传统社会关系受冲击
11.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菳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以机械化工序培育茶叶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这表明( )
A.工业革命提升英国国际贸易竞争力 B.茶叶的传播丰富了英国的饮食结构
C.中国茶叶对外出口贸易量急剧减少 D.垄断组织削弱中国茶叶贸易的优势
12.1893年到1894年初,印度国大党激进派代表奥若宾多·高士发表文章指出,“说到国大党,我要指出,它的目的(局限于要求改良)是错误的”。他认为国大党既然不重视发动群众,就“不代表人民群众,而只代表一个人数有限的阶级。它不能公正地称为国民的组织”。这意在要求印度国大党( )
A.谋求实现印度的高度自治 B.发动民众参加民族革命
C.发挥资产阶级的领导作用 D.退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3.1878年,万国博览会期间,法国等国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涉及多项当时国际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另外还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人放置在博览会中加以展示,借以塑造“异国情调”。据此可知,这次博览会( )
A.引导世界关注非洲问题 B.呼吁各国加深科技合作
C.彰显殖民大国优势姿态 D.推广工业革命的新成就
14.1942年2月,蒋介石访问印度,与印英殖民当局、国大党及有关各方人士进行广泛接触,希望印英殖民当局允许印度取得自治领地位,劝说国大党暂缓提出独立要求。然而,英国政府对中国介入英印事务持排斥心理,国大党也坚持原有立场,蒋介石此行未能取得成果。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
A.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支持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C.参与建立战后新的国际秩序 D.积极争取发挥大国作用
15.19世纪初期,一位墨西哥爱国者曾经说过:“拿破仑·波拿巴……西班牙语美洲如今享有自由和独立应归功于你,是你向两个大陆绑在一起的锁链砍了第一剑。”他借此强调( )
A.法国大革命胜利推动了拉美国家独立
B.拿破仑对外战争客观上推动拉美独立
C.拿破仑帝国建立扫荡了拉美封建势力
D.拉美革命利用了法国与反法联军矛盾
16.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仍然面临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亟待完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
A.印第安土著居民受历史文化传统束缚
B.独立前殖民者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遗毒
C.该地区并未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冲击
D.美英等国长期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影响
17.1947年,蒙巴顿到达印度后向英国政府建议,将允许印度独立的时间提前到1947年。对此,他写道:“我选择它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我决心表明我是整个事件的主宰。当他们问我们是否确定了日期时,我知道一定会很快。”对于蒙巴顿的决定,解释合理的是( )
A.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使得英国难以维持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B.英国政府主动选择放弃印度,因为他们认为印度对英国已不重要
C.英国殖民力量仍然强大,但因为美苏争霸被迫放弃对印度的主权
D.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迫使英国不得不放弃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18.19世纪末,欧美新兴工业国家的领导人特别害怕社会骚乱,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似乎觉得经济萧条的到来意味着革命爆发也为期不远了。同时代的一些政治理论家也坚信,殖民地能向失业工人提供移民的处所,能为剩余产品开拓市场,能充当释放工业萧条时期所积累的压力的安全阀。这反映了,当时欧美国家( )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对外扩张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
C.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D.掀起了争夺世界殖民地的狂潮
19.1907年8月31日,《英俄条约》签订,该协议保证“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但继续把这个国家划分为俄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伊朗政府实际上所能控制的不过是中央沙漠盆地。这说明( )
A.立宪革命并没有阻止伊朗的殖民化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伊朗问题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中心 D.伊朗民族民主革命失败
20.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认为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 )
A.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C.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胜于前5000年。这一伟大变革都源自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与工匠和学者的这种联合密切相关的是劳动者和学者或科学家的思想的相应联合。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科学革命)被证明是极能生长的,并在其活动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以至于从一开始起它就自觉地担任了指挥的角色。可以说,它开始控制了其他因素——正如中世纪的基督教渗透到生活、思想的每一个角落后开始支配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因此,当我们谈及在最近几个世代中被传入像日本那样的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世纪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想方式和文明的所有装置。
——摘编自【英】赫伯特·巴特菲尔德《现代科学的起源》
材料二 近代工厂制的建立,资本和劳动力的集中,实现了劳动分工的加强以及生产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由此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不过,作为工业化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如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事故频繁、童工现象的普遍化等,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改革主义者的极大关注。进入19世纪30年代后,工厂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一系列工厂立法的颁布,逐步消除了早期工厂制的一些弊端,由此推动着工厂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科学革命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英国工厂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启示。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艾维尔爵士)忠心耿耿,从不欺诈从不背叛,是一个值得信赖之士;(克利福德)如同伯爵一般高贵,他秉持公正,绝不容忍胡作非为,无论是卑微之士或是高贵之士。所有的贵族都可歌可泣,但我无法一一列举。
——摘编自《贵族之歌》(1263年)
我们吃粗粮,穿破烂,但那又有什么不好?让蠢才穿罗着缎,坏蛋饮酒作乐,他们是绣花枕头。你瞧那个叫老爷的家伙,装模作样,大摇大摆,尽管他一呼百诺,尽管他有勋章绶带一大套,白痴还是白痴,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看了只会哈哈大笑。实实在在的真理,顶天立地的品格,比什么爵位都高。
——摘编自罗伯特·彭斯《不管那一套》(18世纪后期)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的《如今世道》,讲述了贵族朗杰斯塔夫仅靠继承土地获得收益,但地租收益减少使他入不敷出,多方举债,却无力偿还,最终穷苦潦倒。随着议会改革和文官制度改革,贵族垄断行政部门局面被打破,朗杰斯塔夫多次竞选代表本郡的国会议员却均以失败告终。内心异常苦闷,对未来的出路充满迷茫。
——摘编自曾妍《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绅士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贵族文学形象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请为材料二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设计一条符合时代背景的出路,并说明理由。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岛上(海地)有约三万名自由之身的白人,还有人数约略相当的黑白混血儿和四十八万名奴隶。法国大革命后,“人权宣言”与法国的殖民意向相冲突,岛上的矛盾情势随之引爆。巴黎的革命人士愿意将选举权扩大适用于海地的自由白人,乃至自由的黑白混血儿,却无意废除奴隶制,以免断掉法国岁入的一项主要来源。于是,海地的黑人雅各宾党决定自行解放,从而爆发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民族解放战争之一。
材料二 经历百余年奴隶政权的严酷统治,这些得到自由之身的黑人决心放个长假。重返工作岗位后,他们不愿替甘蔗园卖命,反而展开土地改革,将大庄园分割成小块土地。同时,独立后的海地赫然发现自己基础设施贫乏,资本稀少,农民未受教育且无治理经验。占人口少数的黑白混血儿贵族兴起,他们剥削广大农民图利自己,国家却几乎停滞不前。贵族统治不稳时,美国出手相助(1915—1934年遭美国占领),以维持“稳定”。海地找不到可取代糖的产品,这处热带天堂变成悲惨贫困的落后地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地发生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海地独立后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处热带天堂变成悲惨贫困的落后地区”的主要原因。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工业力量和政治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付诸笔端:“社会的经济进步日益要求摆脱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由此现代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得以加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以产生。”“大工业发展到更高阶段时,就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用以限制它的狭隘范围发生冲突了。”也就是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不断深入、经济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冲突日益显著、人的发展困境日益明显,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部分。
——摘编自袁玥《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典例分析】
1.答案:B
解析:墨西哥通过追溯阿兹特克帝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构建其民族文化认同,从而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B项正确。拉丁美洲的殖民国家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A项排除;l821年墨西哥已经获得独立,C项排除;印第安人创建的阿兹特克文明在西方早期殖民阶段就已经被毁灭,墨西哥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重建阿兹特克文明说法错误,D项排除。
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0年(法国)。根据材料“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尽管用木头制造的缝纫机较为笨重,但已具有现代缝纫机的大部分特征,且在军用制服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军用制服的统一,故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制服生产的管理,且“实现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机器生产下仍然存在手工劳动,并未全面取代,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实现了紧密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840年法国最高纳税人职业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法国纳税的还主要是土地所有者,而不是工厂主,反映其工业化程度有限,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层固化,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出缴税较多的职业,无法体现贫富差距扩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法国税率,无法得知税收负担沉重,排除D项。故选:B。
4.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维也纳会议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通过安排各种娱乐活动来分散多数参会代表的注意力,而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显示出少数强国在会议中掌握着主导权。这种情况表明大国能够决定会议的重要决策和走向,小国的声音和诉求被忽视,反映了大国主宰的国际协调机制的形成,D项正确;梅特涅安排这些活动的目的并非是单纯尊崇近代外交礼仪,而是有其政治意图,排除A项;当时并未建立全体一致的集体安全体制,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梅特涅的主要目的不是重视西方文化传统,而是利用这些活动来达到政治上的操控,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涉及时间19世纪后期,此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据材料可知,此时建筑师们拒绝使用钢铁等新型建筑材料并且认为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的铁塔感到愤慨,这表明这些建筑师们依然怀念传统,反感新型文明,反向证明埃菲尔的大胆创新,展示法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故B正确,排除D;材料不能体现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启蒙运动,排除C项。故选:B。
6.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机器的使用”和“工厂的规定”使得工人的工作内容变得单一(相比工场手工业时代),从而推动了社会分化(社会分化特指原来承担着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的社会单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工人的工作变化而非生活境遇,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物价上涨,排除D项。故选B项。
【重难突破】
1.答案:B
解析: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很快被反动势力绞杀而失败,排除C项;经普遍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旨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20世纪90年代初殖民体系已瓦解,21世纪初发生在巴西、印度等国的情况是新时代的剥削,并非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非城市化进程的规律,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剥削现象,排除B项;由巴西、印度等国不能圈定范围为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斗争”也不能得出,排除C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百万富翁的数量在快速上升,这说明当时社会财富分配逐渐出现了财富快速集中的情况,意味着贫富分化,说明原有的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A项正确;这一时期的美国尚不是霸主,排除B项;百万富翁数量增多,只能说明当时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并不能反映出阶级矛盾濒于激化,排除C项;美国百万富翁的数量属于美国社会内部出现的经济现象,其并不能反映出当时美国在金融领域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19世纪中期,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开展,为铁路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也刺激了铁路建设,B项正确;此时期的德意志尚未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仍然落后于英法等国,排除AD项;此时期德国也没有出现政治变革,排除C项。故选:B.
5.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1880年,英国个人所得税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镑,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这是走向现代税收制度的第一步”概括得出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B项正确;
材料所给材料并未提及无产阶级斗争,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只是提到了所得税提高的内容,这与英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提高个税起征点,提升个税的税率,实际上是增加了对高收入者的个税征收,不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能更好地保护中下层人民的财产收入,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1871年,德国的统一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德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情况以及德国的关税情况,B项错误。材料“19世纪末”“电气”“发电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电气设备”说明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故C项正确。德国工业化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是跳跃式发展而非渐进式发展,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些举措旨在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故A项正确。巴黎公社并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不涉及自治,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海军大臣梯尔比茨肯定了德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说明经济发展刺激了德国扩张野心,B项正确;军事行动是对外殖民,没有打破德国统一现状,排除A项;材料中的政策和言论助推对外殖民扩张,而不是和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发展刺激德国扩张,“德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巴黎公社的做法体现了无产阶级掌握生产资料的特征,即将被遗弃的工场转交给工人协作社,反映了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这种措施符合无产阶级掌握生产工具的理念,显示出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鲜明特点,D项正确;巴黎公社运动未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恢复生产的前提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生产资料的变化,未涉及其他方面的变化,不能得出分配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末期英国资本主义已有一定发展,因圈地运动对农民土地的暴力掠夺,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涌入城市流离失所,成为流浪者或乞丐。为维护社会秩序,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颁布此法制止农民流浪乞讨,迫使其接受贵族资本家的剥削,B项正确;这一法令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封建庄园制度瓦解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英国当时济贫制度的具体内容,不能说明济贫制度亟需完善,排除C项;这一法令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会冲击传统社会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A
解析:据题干“以机械化工序培育茶叶,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在茶叶贸易方面的竞争力大大提升,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茶叶的种植和贸易情况,而非茶叶对英国饮食结构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没有给出中国茶叶对外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无法得出贸易量急剧减少的结论,排除C项;垄断组织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国大党……的目的(局限于要求改良)是错误的”“国大党既然不重视发动群众,就‘不代表人民群众,而只代表一个人数有限的阶级’”等信息可知,该文章指出了印度国大党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两大缺陷,其观点是反对“改良”而主张“民族革命”,且强调发动民众参加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国大党激进派要求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而非谋求印度的高度自治,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国大党斗争策略的缺陷,而非发挥资产阶级的领导作用,故C项排除。“非暴力不合作”是甘地在20世纪初才提出的,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1878年的万国博览会,不仅展示了工业成就,还通过国际会议讨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体现了当时国际秩序中各国力量的博弈和影响力。同时将阿尔及利亚人作为展示对象,反映了当时殖民主义下的力量不平等和文化霸权,彰显了殖民大国的优势姿态,故C项正确。引导世界关注非洲问题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和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技合作,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博览会推广工业革命新成就的信息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蒋介石访问印度并与印英殖民当局和国大党进行接触,试图调解双方矛盾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影响力,争取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虽然此行未能取得成果,但显示了中国在二战期间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影响国际事务的意图,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蒋介石对于印度独立的态度,没有涉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排除A项;材料中蒋介石对于印度的独立是暂缓态度,不是支持,排除B项;当时二战还未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B
解析:该爱国者人认为,拿破仑“向两个大陆绑在一起的锁链砍了第一剑”,这主要是在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一度灭掉了西班牙,这有利于拉美独立运动获胜,故选B项;材料未强调法国大革命推动拉美独立,故排除A项;此爱国者未强调拿破仑帝国对封建势力的扫荡,故排除C项;该爱国者并未强调拉美革命利用法国与反法联盟矛盾,故排除D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仍然面临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亟待完成”及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前殖民者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如专制统治和种植园经济等对拉丁美洲殖民地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B项正确;题干中整个拉丁美洲都面临相似情况,且印第安土著在拉丁美洲各国中所占比例极少,并非影响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拉丁美洲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冲击,排除C项;长期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在整个拉丁美洲的影响较小,排除D项。故选B项。
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蒙巴顿建议尽快让印度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产物,A项正确;英国是被迫放弃印度的,排除B项;“英国殖民力量仍然强大”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同时代的一些政治理论家也坚信,殖民地能向失业工人提供移民的处所,能为剩余产品开拓市场,能充当释放工业萧条时期所积累的压力的安全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美国家将殖民地视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说明欧美列强的对外扩张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B项正确;材料没有进行欧美国家势力各方面的对比,无法得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论,排除A项;“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本题主旨为“对外殖民的动机”,而“掀起了争夺世界殖民地的狂潮”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9.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虽然《英俄条约》中宣称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但伊朗仍然被英国和俄国瓜分,说明当时伊朗爆发的立宪革命没有阻止伊朗的殖民化,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并不是以英俄瓜分伊朗为标志,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伊朗问题不是帝国主义矛盾的中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伊朗的殖民化,与伊朗的民族民主革命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20.答案:A
解析:根据“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对欧洲造成了影响,即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A项正确;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是在二战以后,排除B项;材料仅能说明亚洲的觉醒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并不能说明亚洲的觉醒所担负的革命任务,排除C项;列宁亚洲的觉醒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的说法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1.答案:(1)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求;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理论的创新;劳动者和科学家思想的结合。意义: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助推了社会的转型。
(2)问题:环境污染与资源过度消耗;社会分化与阶级矛盾;技术停滞与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波动与危机频发。(答“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事故频繁、童工现象的普遍化”等也可给分)启示:发展经济要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关注社会公平与阶级和谐;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缓和经济波动。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胜于前5000年。这一伟大变革都源自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得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求;根据材料一“与工匠和学者的这种联合密切相关的是劳动者和各学者或科学家的思想的相应联合。”得出,劳动者和科学家思想的结合;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理论的创新。
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胜于前5000年。这一伟大变革都源自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得出,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根据材料一“(科学革命)被证明是极能生长的,并在其活动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以至于从一开始起它就自觉地担任了指挥的角色。可以说,它开始控制了其他因素——正如中世纪的基督教渗透到生活、思想的每一个角落后开始支配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得出,助推了社会的转型;结合所学可知,反过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2)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二“作为工业化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如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事故频繁、童工现象的普遍化等”并结合所学得出,环境污染与资源过度消耗;社会分化与阶级矛盾;技术停滞与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波动与危机频发。
第二小问启示,据材料二“进入19世纪30年代后,工厂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一系列工厂立法的颁布,逐步消除了早期工厂制的一些弊端,由此推动着工厂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得出,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缓和经济波动;结合所学可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得出,发展经济要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关注社会公平与阶级和谐。
22.答案:(1)变化:英国贵族的文学形象由正面讴歌变为负面描写。
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冲击了贵族阶层;经济上,价格革命导致传统贵族阶层经济主导地位丧失;而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也加深了人们对贵族阶层的负面印象;工业革命也进一步削弱了贵族的地位;思想上,启蒙运动等(人文主义传播)促进了个性和思想解放。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英国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变下社会结构的变化。
(2)出路一:学习交通驾驶技术,从事运输业。理由:工业革命推动下,靠地租收入的旧庄园主逐渐衰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运输需求旺盛;
出路二:变卖土地,投资近代工业。理由: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棉纺织工业高度繁荣,投资或参股近代工业是有前途的选择。
出路三:深入民间,了解民众需求,提出对应方案,获取民众支持,继续走议员之路。
理由:19世纪的英国议会改革以及文官制度改革使得贵族绅士在行政部门的垄断权逐渐失效;社会观念发生变化,追求平等的思想流行。
出路四:从事服务业。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产生活配套服务需求激增,从事服务业有较大空间。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所有的贵族都可歌可泣,但我无法——列举。”“我们吃粗粮,穿破烂,但那又有什么不好?让蠢才穿罗着缎,坏蛋饮酒作乐,他们是绣花枕头。”可知英国贵族的文学形象由正面讴歌变为负面描写。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时间18世纪后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如政治上,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冲击了贵族阶层;经济上,结合新航路开辟影响引发价格革命导致传统贵族阶层经济主导地位丧失;在结合工业革命背景和影响得出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也加深了人们对贵族阶层的负面印象;工业革命也进一步削弱了贵族的地位;思想上,根据所学结合启蒙运动等(人文主义传播)促进了个性和思想解放。最后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英国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变下社会结构的变化。
(2)根据材料“随着议会改革和文官制度改革,贵族垄断行政部门局面被打破,朗杰斯塔夫多次竞选代表本郡的国会议员却均以失败告终。内心异常苦闷,对未来的出路充满迷茫。”结合19世纪时间背景及所学知识16-18世纪的英国经济上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政治上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19世纪的英国经济上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的议会改革,可设计以下出路,如出路—:学习交通驾驶技术,从事运输业。理由:工业革命推动下,靠地租收入的旧庄园主逐渐衰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运输需求旺盛;
出路二:变卖土地,投资近代工业。理由: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棉纺织工业高度繁荣,投资或参股近代工业是有前途的选择。
出路三:深入民间,了解民众需求,提出对应方案,获取民众支持,继续走议员之路。理由:19世纪的英国议会改革以及文官制度改革使得贵族绅士在行政部门的垄断权逐渐失效;社会观念发生变化,追求平等的思想流行。
出路四:从事服务业。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产生活配套服务需求激增,从事服务业有较大空间。
23.答案:(1)背景:法国大革命对海地的影响;“人权宣言”推动了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海地没有废除奴隶制,引起了海地黑人的不满;海地黑人雅各宾党的领导。
(2)发展状况:国家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掠夺;失去了蔗糖生产的经济支持,国家贫困落后。
原因:甘蔗园经济的衰落;国内基础设置贫乏,资本稀少;获得独立的黑人缺乏治理经验;混血贵族对农民的剥削;海地政局不稳定,给美国控制和掠夺海地提供了条件。
解析:(1)据材料一“法国大革命后,‘人权宣言’与法国的殖民意向相冲突”可知,法国大革命对海地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人权宣言”推动了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在海地的传播;据材料一“巴黎的革命人士愿意将选举权扩大适用于海地的自由白人,乃至自由的黑白混血儿,却无意废除奴隶制,以免断掉法国岁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可知,法国大革命没有废除海地的奴隶制;据材料一“海地的黑人雅各宾党决定自行解放”可知,海地黑人雅各宾党的领导。
(2)第一小问发展状况,据材料二“国家却几乎停滞不前”可知,国家发展几乎停滞不前;据材料二“美国出手相助(1915—1934年遭美国占领)”,受到美国的控制和掠夺;据材料二“海地找不到可取代糖的产品,这处热带天堂变成悲惨贫困的落后地区”可知,失去了蔗糖生产的经济支持,国家贫困落后。
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他们不愿替甘蔗园卖命,反而展开土地改革,将大庄园分割成小块土地”可知,甘蔗园经济的衰落,使得海地失去了蔗糖生产的经济支持;据材料二“基础设施贫乏,资本稀少,农民未受教育且无治理经验”可知,国内基础设置贫乏,资本稀少,获得独立的黑人缺乏治理经验;据材料二“占人口少数的黑白混血儿贵族兴起,他们剥削广大农民图利自己,国家却几乎停滞不前”可知,混血贵族对农民的剥削。据材料二“贵族统治不稳时,美国出手相助(1915—1934年遭美国占领)”可知,海地政局不稳定,给美国控制和掠夺海地提供了条件。
24.答案:【示例】论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相对于封建主义,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逐渐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现代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得以加强。此外,资本主义还具有本身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反抗。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冲突、人的发展困境、经济危机等不断涌现。资本主义本身不可克服的弊端决定了其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
总结:总之,马克思主义既看到了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也看到了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端,具有历史局限性。
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把握材料答题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和答题范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例如,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等论题;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得出结论。注意题目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