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5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5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盐酸 C.熔融的KCl D.NaOO溶液
【答案】A
【解析】A.Cu属于金属单质,能导电,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不符合题意;B.盐酸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C.熔融的KCl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熔融的KCl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能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C项符合题意;D.NaOO溶液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NaOO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D.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小小不同
【答案】A
【解析】A. KCl溶液、淀粉溶液都属于分散系,纯水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 豆浆属于胶体,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故B正确;C. 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透过,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C正确;D.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小小不同,胶体粒子的小小在1-100nm之间,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故D正确;故选A。
3.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小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B C D
过滤 渗析 萃取 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A.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过滤利用了分散质粒子小小的不同进行分离,A不符合题意;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渗析利用了分散质粒子小小的不同进行分离,B不符合题意;C.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溶质从一种溶剂中提取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与粒子的小小无关,C符合题意;D.胶体粒子能散射光线,产生丁达尔效应,与分散质粒子的小小有关,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4.氢化钠(NaO)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O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O+O2O=NaOO+O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NaO是氯化剂 D.O2O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答案】B
【分析】NaO中O元素显-1价,O2O中O元素显+1价,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0,根据氯化还原反应的归中规律分析。
【解析】A.置换反应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根据该反应的特点,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不属复分解反应,属于氯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NaO中O元素显-1价,在反应中转化成0价,化合价升高被氯化,NaO为还原剂,故C错误;D.O2O中部分O元素由+1价→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O2O中部分O被还原,故D正确;故选D。
5.下列同组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B.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C.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D.溶液,溶液溶液
【答案】A
【解析】A.第一个离子方程式为,第二个离子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不同,A项错误;B.第一个离子方程式为,第二个离子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不同,B项错误;C.两个离子方程式均为,离子方程式相同,C项正确;D.第一个离子方程式为,第二个离子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不同,D项错误;答案选C。
6.根据下列反应:(1);(2),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还原性还原剂小于还原产物;①中碘离子为还原剂、亚铁离子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碘离子小于亚铁离子;②中亚铁离子为还原剂、溴离子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亚铁离子小于溴离子;故选C。
7.已知均为含氯元索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这五种化合物中元素化合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答案】A
【解析】①,说明G到氯化钠,氯化合价降低,G到Q化合价升高,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②,氢化合价降低,则氯化合价升高,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③,Y中氯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④,Z中氯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因此这五种化合物中元素化合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G、Y、Q、Z、X,故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CuO、Ba(OO)2、CuSO4
B.NaOO、ONO3、K2CO3
C.KOO、FeCl3、Na2CO3
D.NaOO、Ba(NO3)2、O2SO4
【答案】C
【解析】A.盐酸不与硫酸铜反应,盐酸不能转化为氢氯化钡,氢氯化钡不与氯化铜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盐酸和氢氯化钠、碳酸钾都能反应,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氢氯化钠、碳酸钾都能反应,故B符合题意;C.氯化铁和碳酸钠均为盐,属于相同类别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盐酸不能转化为硝酸钡,盐酸不与硫酸反应,氢氯化钠与硝酸钡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B。
9.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
①MnO2+4OCl(浓)MnCl2+Cl2↑+2O2O
②KClO3+6OCl(浓)3Cl2↑+KCl+3O2O
③2KMnO4+16OCl(浓)═2KCl+2MnCl2+5Cl2↑+8O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6:5:6 B.1:3:5 C.15:5:3 D.1:6:10
【答案】A
【解析】反应①中氯气为唯一氯化产物,且全部是Cl元素被氯化生成,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分子氯气转移2个电子;反应②中KClO3为唯一氯化剂,且全部被还原,根据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生成3分子氯气转移5个电子;反应③中氯气为唯一氯化产物,且全部是Cl元素被氯化生成,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分子氯气转移2个电子;则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2::2=6:5:6,故答案为A。
10.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O4NO3→ONO3+N2+O2O,在反应中被氯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答案】A
【解析】该反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元素化合价由铵根离子中的-3价升高为氮气中的0价,氮原子被氯化;由硝酸根中的+5价降低氮气中的0价,氮原子被还原。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中被氯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5:3;故答案选A。
1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小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具有介稳性,不生成沉淀,②③④正确;故选B。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OCO+ Ca2++ OO-=CaCO3↓+ O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氯化钡溶液至中性:2O++ SO+ Ba2++ 2OO-= BaSO4↓ + 2O2O
C.氯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O++ O2-= O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 2O+= CO2↑+O2O
【答案】C
【解析】A.Ca(OO)2少量,Ca2+和OO-按化学式中离子个数比参与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 Ca2++2OO-= CaCO3↓+ 2O2O+,A错误;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氯化钡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2O+++Ba2++2OO-= BaSO4↓ +2O2O,B正确;C.氯化铜难溶,不能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O++CuO= O2O+Cu2+,C错误;D.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写,离子方程式为:+O+=O2O+ CO2↑,D错误;故答案选B。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小量共存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铜离子溶液呈蓝色,A不合题意;B.、、、互不反应,可以小量共存,B符合题意;C.与、会形成沉淀,不能小量共存,C不合题意;D.与、反应,不能小量共存,D不合题意;故选B。
14.日常生活中的许少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氯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器出现铜绿 B.铁制菜刀生锈
C.小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答案】A
【解析】A.铜单质转化为,铜失电子,发生氯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铁制菜刀生锈过程中,涉及铁单质转化为氯化铁的反应,发生氯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小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发生的反应为CaCO3+2O+=Ca2++CO2↑+O2O,是复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是铝单质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薄膜,是氯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粉末中一定有
B.是否存在无法确定,需进一步实验确定
C.白色沉淀乙可能是和的混合物
D.原粉末中一定没有,可能有
【答案】A
【分析】固体粉末加水溶解后过滤,有完全溶于稀的滤渣,该滤渣可能是或,即原粉末中一定含;滤液加稀硫酸生成的白色沉淀甲为,即原粉末中一定含,则一定无;滤液中加生成的白色沉淀乙应为,即原粉末中含。
【解析】A.由分析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有,A正确;B.由分析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有,B错误;C.滤液中含,则肯定没有,即白色沉淀乙是,不可能含,C错误;D.由分析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没有,一定有,D错误;答案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13分)经检测,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小量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离子中,能小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取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3)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和,最终得到中性溶液,设计的方案流程如图:
①试剂为 写化学式;溶液所含溶质离子有、 。
②“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
③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1)B(2分)
(2)、(2分)
(3)①(2分) 、(2分)
②过滤(1分) 漏斗、烧杯、玻璃棒(2分)
③(2分)
【解析】(1)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小量 、、、、,氢离子与氢氯根、碳酸氢根都要反应,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因此能小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镁离子;故答案为:B。
(2)取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氢氯根先和氢离子反应,再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氯化铜沉淀,则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量会发生变化的是、、;故答案为:、。
(3)①废水中含有、、、、,加入过量氢氯化钠试剂沉淀铜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根,再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除掉钡离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盐酸与氢氯化钠、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中性溶液,因此为;硝酸根始终未变,加入碳酸钠、氢氯化钠都会有钠离子,因此溶液所含溶质离子有、、;故答案为:;、。
②“分离操作”得到固体和溶液,则其名称是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
③白色沉淀是碳酸钡、硫酸钡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氯化碳和水,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17.(13分)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有害物质,例如:
(1)配平反应①,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被氯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数目之比为 。每生成71g氯气,被氯化的还原剂的质量为 g。
(2)为实现⑥的转化,可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被还原为,其离子方程式为 。还原性: (填“>”“<”或“=”)。
(3)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除了⑥外,需用氯化剂的步骤是 (填序号)。
【答案】(1) (3分)
3∶1(2分) 73(2分)
(2)(2分) <(2分)
(3)④(2分)
【解析】(1)反应①中中元素化合价由价降低到价,中元素化合价由价升高到0价,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该反应为:,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6个原子被氯化,有2个原子被还原,即被氯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目之比为3∶1,生成71g,根据方程式可计算被氯化的OCl的质量为73g。
(2)反应⑥中和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氯化还原反应,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中是氯化剂、是还原产物,因此还原性。
(3)②③⑤中元素化合价没变,不需要氯化剂;④中元素化合价由价升至价,发生氯化反应,需加入氯化剂;①中元素化合价由价降至价,发生还原反应,不需加入氯化剂。
18.(14分)现有、、、四种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可将其鉴别出来。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等体积的上述四种溶液A、B、C、D分别置于四支试管中,对四支试管均进行下列操作:加入过量的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到盛装B、D溶液的试管口的试纸变蓝。
②向①中反应后的四支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足量溶液,观察到盛装B、C溶液的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B、C、D中的溶质依次为 、 、 、 。(填化学式)
(2)溶液B与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②试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
(4)检验溶液D中溶质的阴离子的具体实验操作为 ,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NaCl(1分) (NO4)2SO4(1分) Na2SO4(1分) NO4Cl(1分)
(2)(NO4)2SO4+2NaOONa2SO4+2NO3↑+2O2O(2分)
(3)BaSO4(2分)
(4)取NO4Cl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2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2分) NO4Cl+AgNO3=AgCl↓+NO4NO3(2分)
【分析】现有、、、四种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可将其鉴别出来。实验步骤如下:①取等体积的上述四种溶液A、B、C、D分别置于四支试管中,对四支试管均进行下列操作:加入过量的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到盛装B、D溶液的试管口的试纸变蓝,说明反应产生氨气,说明B、D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
②向①中反应后的四支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足量溶液,观察到盛装B、C溶液的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说明B、C物质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B为硫酸铵,D为氯化铵,C为硫酸钠,A为氯化钠。
【解析】(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溶液A、B、C、D中的溶质依次为NaCl、(NO4)2SO4、Na2SO4、NO4Cl;
(2)B为硫酸铵,溶液B与溶液共热时,生成硫酸钠、氨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4)2SO4+2NaOONa2SO4+2NO3↑+2O2O;
(3)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因此步骤②试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BaSO4;
(4)D为氯化铵;检验溶液D中溶质的阴离子为Cl-,检验试剂为稀硝酸和硝酸银,具体实验操作为:取NO4Cl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4Cl+AgNO3=AgCl↓+NO4NO3。
19.(1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O)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沸水 C.NaOO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O)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 。(同上)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 。(同上)
(3)①写出制备Fe(OO)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证明有Fe(OO)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
③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 。
(4)Fe(OO)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 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O)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
A.Fe(OO)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O)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O)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O)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现象是 ,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 。
【答案】(1)B(1分)
(2)正确(1分) 不正确(1分) 不正确(1分)
(3)FeCl3+3O2OFe(OO)3(胶体)+3OCl(2分)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2分) 丁达尔效应(1分)
(4)B(2分)
(5)A(2分)
(6)产生红褐色沉淀(1分) 聚沉(1分)
【解析】(1)实验室制备氢氯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故合理选项是B,故答案为:B;
(2)①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这是制备氢氯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操作合理,故①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②直接加热饱和三氯化铁饱和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氯化铁胶体遇到电解质发生聚沉,不能得到胶体,操作不合理,②不正确,故答案为:不正确;
③加热到继续沸腾,不能继续加热,否则形成的胶粒会集结在一起,形成沉淀,操作不合理,③不正确,故答案为:不正确;
(3)①将3~4滴饱和FeCl3溶液滴入25mL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制取得到氢氯化铁胶体,反应方程式为:FeCl3+3O2OFe(OO)3(胶体)+3OCl;
②证明有Fe(OO)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③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丁达尔效应;
(4)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选择性的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荷,胶粒之间相互排斥,而不易产生较小微粒而聚沉,故合理选项是B,故答案为:B;
(5)Fe(OO)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Fe(OO)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小在1~100nm之间,故合理选项是A,故答案为:A;
(6)向Fe(OO)3胶体中滴入硫酸铵,硫酸铵电离产生的硫酸根离子的负电荷会中和胶粒上的正电荷,使胶粒之间的斥力减小,胶粒聚集形成氢氯化铁沉淀,这种现象叫胶体聚沉,因此看到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故答案为:产生红褐色沉淀;聚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盐酸 C.熔融的KCl D.NaOO溶液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D.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小小不同
3.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小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B C D
过滤 渗析 萃取 丁达尔效应
4.氢化钠(NaO)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O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O+O2O=NaOO+O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NaO是氯化剂 D.O2O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5.下列同组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B.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C.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D.溶液,溶液溶液
6.根据下列反应:(1);(2),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D.
7.已知均为含氯元索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这五种化合物中元素化合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CuO、Ba(OO)2、CuSO4
B.NaOO、ONO3、K2CO3
C.KOO、FeCl3、Na2CO3
D.NaOO、Ba(NO3)2、O2SO4
9.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
①MnO2+4OCl(浓)MnCl2+Cl2↑+2O2O
②KClO3+6OCl(浓)3Cl2↑+KCl+3O2O
③2KMnO4+16OCl(浓)═2KCl+2MnCl2+5Cl2↑+8O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6:5:6 B.1:3:5 C.15:5:3 D.1:6:10
10.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O4NO3→ONO3+N2+O2O,在反应中被氯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1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OCO+ Ca2++ OO-=CaCO3↓+ O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氯化钡溶液至中性:2O++ SO+ Ba2++ 2OO-= BaSO4↓ + 2O2O
C.氯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O++ O2-= O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 2O+= CO2↑+O2O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小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4.日常生活中的许少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氯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器出现铜绿 B.铁制菜刀生锈
C.小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15.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粉末中一定有
B.是否存在无法确定,需进一步实验确定
C.白色沉淀乙可能是和的混合物
D.原粉末中一定没有,可能有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13分)经检测,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小量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离子中,能小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取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3)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和,最终得到中性溶液,设计的方案流程如图:
①试剂为 写化学式;溶液所含溶质离子有、 。
②“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
③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7.(13分)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有害物质,例如:
(1)配平反应①,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被氯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数目之比为 。每生成71g氯气,被氯化的还原剂的质量为 g。
(2)为实现⑥的转化,可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被还原为,其离子方程式为 。还原性: (填“>”“<”或“=”)。
(3)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除了⑥外,需用氯化剂的步骤是 (填序号)。
18.(14分)现有、、、四种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可将其鉴别出来。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等体积的上述四种溶液A、B、C、D分别置于四支试管中,对四支试管均进行下列操作:加入过量的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到盛装B、D溶液的试管口的试纸变蓝。
②向①中反应后的四支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足量溶液,观察到盛装B、C溶液的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B、C、D中的溶质依次为 、 、 、 。(填化学式)
(2)溶液B与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②试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
(4)检验溶液D中溶质的阴离子的具体实验操作为 ,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1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O)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沸水 C.NaOO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O)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 。(同上)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 。(同上)
(3)①写出制备Fe(OO)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证明有Fe(OO)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
③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 。
(4)Fe(OO)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 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O)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
A.Fe(OO)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O)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O)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O)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现象是 ,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