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山川秀美 教学设计 (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山川秀美 教学设计 (4)

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段、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支流等等。
  (2)了解长江对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影响。
(3)了解长江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了解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各段的自然景观。
  (2)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和气候区及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运用相关资料了解长江的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4)培养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养成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利用地图建立起长江流域的整体感。
  (2)通过音乐、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创设情境,了解长江,增进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3)感受和理解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
  (4)在对长江流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的探究中,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时难点
教学重点: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其自然景观;长江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一
【导入】播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齐唱,把学生带进学习长江的氛围。
   【师】一首《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那么长江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大河呢?
活动2【讲授】活动二
【展示】反映长江流域全貌的图片。
【提问】如果说黄河的形状呈“几”字形,那么长江呈什么形状呢?
  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形状,再画出长江的形状,从而得出长江呈“V﹢W”形状。
  【引导】学习一条河流首先要了解它的主要概况:包括它的发源地、全长、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地形区、省级行政区、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的支流。
  【展示】要求学生掌握长江概况的表格。
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全长
流经的地形区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线
主要支流
  
  【引导】根据教材P54、P55的图及文字完成以上表格。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
  【展示】动画演示长江的源头和注入的海洋。
   利用课件突破难点,让学生对长江有整体的感知和印象。
  【展示】动画演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直观显示出长江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启发】可见,长江流经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请同学们找到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再找到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巫山,想一想:河水在穿山越岭(穿越横段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
多峡谷急流。
【提问】请说说有哪些著名的峡谷。
在地图上准确找出虎跳峡、长江三峡的位置。
【提问】江水穿行在峡谷间,落差非常大,可见长江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什么资源?
水能资源。
  【展示】动画顺序演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11个)
  利用课件突破难点,让学生很快能感知、了解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展示】动画演示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让学生用蓝笔在教材P54页的图上做记号。
  有助于学生感知和记忆。
  【展示】动画演示长江的主要支流。
  利用课件突破难点,形象生动。
  【过渡】长江水系就好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干支交错,枝枝相连,布满整个流域,因此长江干流的水量非常充沛。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处在哪种气候区?
  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丰沛。
  【过渡】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并且南北支流密布。有些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涨水,长江就特别容易出现什么灾害?
  洪涝灾害,1998年的特大洪水就是如此。因此防洪是综合治理好长江的首要任务。
  【过渡】在了解完长江的主要概况之后,我们再来探究第二个问题。以前我们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我们说长江也是我们的母亲河,你知道为什么吗?
  【展示】《我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图》
  【指图总结】长江流域内有我国最早的距今17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遗址──元谋人遗址。进入氏族社会以来,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3000年前的古蜀文化,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可见,在漫长的岁月中,长江造就了一条文明沿水传徙的路线。
  【过渡】长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展示】
长江流域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       1/5
人口       1/3
稻谷       70%
棉花       1/3
淡水鱼      60%
轻工业产品    1/2
工农业生产总值  2/3
【总结】可见,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指标都超过1/3,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所以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精华区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文字资料
  材料一:长江流域居住着三亿多各族人民。从广义上讲我国1/3的人是“同饮一江水”啊!
  材料二:长江水面宽阔,它的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80%以上。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起来,它可以顶替40条铁路呢。而目前呢,还只是两条铁路的作用。
  材料三:长江的水能蕴藏量达2.6亿千瓦。它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40%;在世界上,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水能蕴藏量的总和刚刚赶上长江。
  【总结】请你从以上资料中归纳母亲河长江的主要贡献。给予我们灌溉、航运、发电等便利,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情感升华】的确,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长江发生了巨变:上游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主体竣工;下游的长江三角洲高速发展和浦东开发,以及长江源头地区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横贯长江的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全面启动……的确,用什么词来赞美长江都不过分!这是一条亿万年生生不息的大江;一条孕育了伟大民族的大江;一条蕴涵着丰厚历史的大江;一条充满了时代活力的大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过渡】长江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巨变。那么,母亲河长江的命运又如何呢?
  【展示图片】黄河和长江的对话。
  黄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长江: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展示图片】被污染的长江。
  【展示图片】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图片。
  【展示图片】最后的白鳍豚──淇淇。
  【提问】可见,母亲河长江面临哪些问题?
  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等。
  【提问】怎样解决上述问题?请说出你的解决办法。
  坚持保护环境,进行立法、严格管理;植树造林,禁止往长江倒垃圾,进行环保宣传……
  【总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流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母亲河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保护长江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把长江的可持续发展纳入沿江城市的发展战略中,让母亲河不再哭泣,让母亲河的脸上笑容永远绽放。幸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保护长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目前,“保护长江万里行”和“长江、黄河环保接力棒”活动已经正式启动了,很多人正为保护长江做出努力。
  【情感升华】是啊,苍茫天地间,水是万物的成因,一切均由水产生,最后还原于水。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我们的家园,让人类与地球共生、共存、共荣!
  【课外作业】小组合作,利用各种传媒了解富春江及其周围的环境,写一份“让我们的城市更美”的倡议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