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素养检测题(100分,60分钟)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1. “安全重于秦山”,以下应张贴在“防火”场所的标志是( )2.小科将两个光滑斜面进行组合(左边斜面陡一些,右边斜面缓一些),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松手后( )A.物体甲沿斜面向下移动 B.物体乙沿斜面向下移动 C.两物体保持静止3.探探认为,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能支持他假设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千得快B.湿被单挂在有风的地方千得快C.农民晒粮食时,会把粮食摊得很开4.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放在一起, 用力向中间挤压橡皮泥(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叠放在一起的橡皮泥模拟的是岩石B.橡皮泥会向上拱起C.结合实验可知,地壳运动使岩石受到了拉力,从而引起岩石变形5.下面是奇奇和全班男生平均身高对比图,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奇奇和全班男生平均身高对比图A.从一到五年级,奇奇的身高都比班上男生平均身高低B.在三年级时,奇奇的身高与班上男生平均身高最接近C. 三年级前,奇奇的身高长得较慢;三年级后长得较快6.火山喷发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喷发时的岩浆温度极高,下图是地球的结构图,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 )部分的软流层。A. ① B. ② C. ③7.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借助木板往车厢上搬运东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构成了斜面B.人推货物用的力比货物原本的重力大C.选用更宽的木板可以更省力8.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增添了许多便利,被誉为新时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的发明运用了多种简单的机械原理,其中利用轮轴原理的是( )9. 如图,若炒菜时,在锅底A点给锅体加热,那热量应该最先传递到( )处的A.E点 B.F点 C.M点10.下列属于缺乏意志表现的是( )A. 精卫填海 B.滴水穿石 C.半途而废11. 图片所示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泥石流 C.火山喷发12.如图,这是一条呈“Z”字形的铁条,“□”处是热源,“o”表示蜡块。在热传导的过程中,最先融化的是( )A.甲 B.乙 C.丙13.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如图所示),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球场上,一个人看到篮球,用手把篮球捡了起来。以下是叙述当时身体发生的每一个活动,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脑将信号传到脊髓 ②大脑做出判断 ③信号从脊髓传到手部神经④眼睛看到了篮球,形成信号 ⑤信号通过视网膜神经传到大脑 ⑥神经控制手部肌肉收缩A.④⑤②①③⑥ B.④③⑤②①⑥ C.④①③⑥⑤②14.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脑的是( )15.如果给你两个钩码,使图中的杠杆保持平衡,那么钩码应该挂在支点右边的第( )格处。A.1 B.2 C.316.下图是妙妙假期回奶奶家时,见到的一种早期打水工具,它运用了( )的原理。A.杠杆 B.轮轴 C.斜面17.下图三个装置都刚好拉起重物,其中拉动绳子所用的力大小都相同(滑轮重力及绳子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则①、②、③三个重物中最轻的是( )18.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地壳中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其次是变质岩,岩浆岩最少B.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可能变成变质岩C.玄武岩、页岩、大理岩都属于变质岩19.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要特别注意摄入蛋白质,下面含蛋白质较多的是( )A.豆腐 B.苹果 C.南瓜20.当我们把灯泡通电后,过了五分钟,把手靠近灯泡但不接触灯泡时,手会感受到灯泡的温度, 这种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叫作(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21.观察三幅图,图中圆点代表热源,箭头代表热传递方向,其中热传递方向正确的是( )22. 下面地质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西北防护林 防御风沙 B.三峡大坝一一防御洪水 C.砍伐森林防治滑坡23.奇奇在路上发现有个人背着东西走路,示意图如下。图中的人很费劲地背着东西,如果你是奇奇,你会建议他怎么做更省力呢?( )A.步子迈得小些 B. 腰直起来走路 C.将棒往前移一些,使所背物体离人更近些24.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费力的是( )25.三角巾是意外受伤时常用的包扎工具,当肘部受伤时,正确的包扎顺序是(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高低、______________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2. 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__________、热辐射。3. 人体通过眼、_______、鼻、________、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4. 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_______、情感、________和行为的生物基础。5._________是意外受伤时常用的包扎工具。6.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__________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7. 杠杆、________、轮轴、________都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的简单机械。三、实验探究题(40分)1.(10分)探究小组为了研究热能否在物体内传递,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同样多的蜡在铜丝上粘上甲、乙、丙三根火柴,用酒精灯加热铜丝。(1)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 )加热。A.内焰 B.外焰 C.焰心(2)实验中,甲、乙、丙三根火柴,最先掉下来的是 ,最后掉下来的是 。(3)该实验中,酒精灯加热让火柴掉下来,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4)下列现象和本实验中热的传递方式相同的是( )A.双手不停地快速对搓而感到热B.捧着热水杯,手变热了C.寒冷的冬天,空调工作一会儿,整个教室都温暖了2.(8分)下面三幅图是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三种不同的简单机械。请仔细观察,认真回答。(1)图1中的杠杆是( )A.费力杠杆 B.省力杠杆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的杠杆(2)图2是用来拧动螺母的扳手,你认为最省力的用力点是( )A.① B.② C.③(3)图3中的重物重四吨,分别用①号和②号两个滑轮提升重物。你认为结果是( )A.①号滑轮用力小于四吨 B.②号滑轮用力小于四吨 C.两个滑轮用力一样大(4)图中三种简单机械中,跟汽车方向盘原理相同的是( )。A.图1 B.图2 C.图33.(10分)地震时,不少人的手机都收到了地震预警的消息,这样的地震预警是咋做到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地震预警≠地震预报,地震没发生要去预测,目前的技术还实现不了。地震已经发生,赶在震感传来之前通知你,这就是地震预警。地震预警就是跟地震抢时间,提醒你避难。这个时间是咋抢出来的?要从地震的原理说起。我们的地球的地壳不是完整一块,是不同的板块拼起来的。地壳软流层是又软又热的岩浆,不稳定。因为软流层流动或地球自转等原因,板块和板块会碰撞摩擦,撞得很大力的话,就会发生地震。地震后,震源会向外面传导地震波,地震预警跟地震波有关。地震波有两种,在地震最开始你会感到上下颠簸,这是纵波,接着感受到的是左右摇晃,这是横波。纵波传导速度更快,威力相对较小,横波传播速度稍慢,破坏力更强。因为纵波比横波传得快,地震预警,就是利用了这个时间差。监测站会先监测到纵波,然后用电磁波给手机用户发信息。电磁波的速度是光速,比地震波快得多,赶在破坏力更大的横波到达之前,提示你避难。通过以上资料的阅读,请回答下面问题。(1)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 )。A.海啸引发了地震 B.板块之间的碰撞 C.岩浆冲出地面(2)地震预警和( )有关。A.地震波 B.温度 C.风速(3)下面对于地震预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前B.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候C.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后(4)地震中破坏力最大的是( )。A.横波 B.纵波 C.电磁波(5)明明家住在五楼,如果收到地震预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马上从家里跳窗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下楼 C.立刻躲在卫生间墙4.(10分)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健康地生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合理膳食对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饮食不均衡会导致_______和________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2)下列饮食习惯中,正确的是( )A.不偏食,不挑食 B.不吃早餐 C.以可乐等饮料代替水(3)生命在于运动,多走路、勤活动,才是健康之道。关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运动也要适量,否则可能会使身体受到伤害②长期不运动会造成抵抗力下降,易生病③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自己受伤A.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4)变质的食物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吃下去会危害我们的健康。下列食物中,不宜食用的是( )。①过期的牛奶 ②腐烂的苹果 ③油炸臭豆腐A. ①②③ B.①② C. ②③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素养检测题参考答案(100分,60分钟)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1. “安全重于秦山”,以下应张贴在“防火”场所的标志是( )【答案】B【详解】A为循环回收标志;B为当心火灾标志;C为当心触电标志。故选B.2.小科将两个光滑斜面进行组合(左边斜面陡一些,右边斜面缓一些),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松手后( )A.物体甲沿斜面向下移动 B.物体乙沿斜面向下移动 C.两物体保持静止【答案】A【详解】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两物体质量相同, 左边的斜面坡度大,物体的甲用的力较大; 右边的斜面坡度小,物体乙用的力较小。所以将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松手后发现物体甲沿斜面向下移动。故本题选A.3.探探认为,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能支持他假设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千得快B.湿被单挂在有风的地方千得快C.农民晒粮食时,会把粮食摊得很开【答案】C【详解】A.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这证明蒸发的速度与温度有关;B. 湿被单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这证明空气流动越快,蒸发速度越快;C. 农民晒粮食时,会把粮食摊得很开,这可以证明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4.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放在一起, 用力向中间挤压橡皮泥(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叠放在一起的橡皮泥模拟的是岩石B.橡皮泥会向上拱起C.结合实验可知,地壳运动使岩石受到了拉力,从而引起岩石变形【答案】C【详解】A.叠放在一起的橡皮泥模拟的是岩石,正确;B.橡皮泥会向上拱起,正确;C.结合实验可知,地壳运动使岩石受到了拉力,从而引起岩石变形,错误;地壳运动使岩石受到了挤压,从而引起岩石变形。5.下面是奇奇和全班男生平均身高对比图,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奇奇和全班男生平均身高对比图A.从一到五年级,奇奇的身高都比班上男生平均身高低B.在三年级时,奇奇的身高与班上男生平均身高最接近C. 三年级前,奇奇的身高长得较慢;三年级后长得较快【答案】C【详解】A分析对比图可知,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奇奇的身高线都在班上男生平均身高线下面,选项观点正确; B.分析对比图可知,在三年级时,奇奇的身高线和班上男生平均身高线的位置相差最小,选项观点正确; C.分析对比图可知,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奇奇身高增长最慢,选项观点错误。6.火山喷发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喷发时的岩浆温度极高,下图是地球的结构图,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 )部分的软流层。A. ① B. ② C. ③【答案】B【详解】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石, 这些炽热的岩石处于熔化状态,熔化的岩石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在一定时候,会喷发而出,形成地球表面上的火山喷发现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7.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借助木板往车厢上搬运东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构成了斜面B.人推货物用的力比货物原本的重力大C.选用更宽的木板可以更省力【答案】A【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A、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构成了斜面,这种说法正确。B、人推货物用的力比货物原本的重力大,这种说法错误,人推货物用的力比货物原本的重力小,斜面能够省力。C、选用更宽的木板可以更省力,这种说法错误,斜面省力与斜面的宽度无关。8.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增添了许多便利,被誉为新时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的发明运用了多种简单的机械原理,其中利用轮轴原理的是( )【答案】C【详解】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车闸利用了杠杆;链条可以将一个齿轮的转动传给另一个齿轮,使得两个分开的齿轮可以同时转动;脚蹬利用了轮轴。9.如图,若炒菜时,在锅底A点给锅体加热,那热量应该最先传递到( )处的A.E点 B.F点 C.M点【答案】C【详解】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当热量传给一个物体时,这个物体的热能就会增加。随着热能的增加,它的温度就会逐渐升高。M距离热源中心最近,所以热量最先传递到M处。10.下列属于缺乏意志表现的是( )A. 精卫填海 B.滴水穿石 C.半途而废【答案】C【详解】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脑越用越灵活。分析选项可知,精卫填海、滴水穿石都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半途而废属于缺乏意志的表现。11. 图片所示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泥石流 C.火山喷发【答案】A【详解】滑坡是指山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图片中显示的地质灾害特征符合滑坡的描述,因此答案是滑坡。12.如图,这是一条呈“Z”字形的铁条,“□”处是热源,“o”表示蜡块。在热传导的过程中,最先融化的是( )A.甲 B.乙 C.丙【答案】B【详解】在这个“Z乙”字形的铁条热传导实验中,热源放置在“o”处,蜡块用表示。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由于热传导效率取决于材料的导热性和路径长度,路径越短,热量传递越快。在这个“乙”字形结构中,距离热源最近的蜡块会最先接收到热量,因此最先融化的蜡块是路径最短的乙。故选B.13.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如图所示),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球场上,一个人看到篮球,用手把篮球捡了起来。以下是叙述当时身体发生的每一个活动,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脑将信号传到脊髓 ②大脑做出判断 ③信号从脊髓传到手部神经④眼睛看到了篮球,形成信号 ⑤信号通过视网膜神经传到大脑 ⑥神经控制手部肌肉收缩A.④⑤②①③⑥ B.④③⑤②①⑥ C.④①③⑥⑤②【答案】A【详解】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冬天,当人们接触到室外的水泥板时,感觉非常凉,手会迅速缩回来: 手部受到外界的刺激,信号通过手部的神经传到脊髓再传到大脑,大脑做出判断,大脑将信号传到脊髓,信号从脊髓传到手部神经,神经控制手部肌肉收缩,④⑤②①③⑥是正确的。故选A.14.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脑的是( )【答案】B【详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充足的睡眠和体育锻炼可以保护大脑。不利于保护脑的是抽烟,所以C符合题意。15.如果给你两个钩码,使图中的杠杆保持平衡,那么钩码应该挂在支点右边的第( )格处。A.1 B.2 C.3【答案】B【详解】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左边格数x钩码数右边格数钩码数,根据杠杆尺平衡的条件认识,左边在4格处挂了1个钩码,左侧4×1=4,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可以在右边2格处挂2个钩码,4×1=2×2,故选B.16.下图是妙妙假期回奶奶家时,见到的一种早期打水工具,它运用了( )的原理。A.杠杆 B.轮轴 C.斜面【答案】B【详解】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如图是妙妙假期回奶奶家时,见到的一种早期打水工具, 它运用了轮轴的原理。17.下图三个装置都刚好拉起重物,其中拉动绳子所用的力大小都相同(滑轮重力及绳子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则①、②、③三个重物中最轻的是( )【答案】A【详解】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两者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A是定滑轮、B是动滑轮、C是滑轮组,因为动滑轮和滑轮组都可以省力,所以可以拉起更重的东西。定滑轮因为不能省力,所以拉取的重物在①、②、③三个重物中是最轻的。18.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地壳中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其次是变质岩,岩浆岩最少B.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可能变成变质岩C.玄武岩、页岩、大理岩都属于变质岩【答案】B【详解】岩石,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A、整个地壳中,岩浆岩大约占95%,沉积岩只有不足5%,变质岩最少,选项观点错误; B、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可能变成变质岩,选项观点正确; C、玄武岩属于岩浆岩,页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选项观点错误。19.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要特别注意摄入蛋白质,下面含蛋白质较多的是( )A.豆腐 B.苹果 C.南瓜【答案】A【详解】人体需要多种营养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非常丰富,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谷类、薯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淀粉),油脂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蔬 菜、水果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20.当我们把灯泡通电后,过了五分钟,把手靠近灯泡但不接触灯泡时,手会感受到灯泡的温度, 这种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叫作(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答案】B【详解】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手感觉到灯泡发热属于热辐射。21.观察三幅图,图中圆点代表热源,箭头代表热传递方向,其中热传递方向正确的是( )【答案】C【详解】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C选项符合题意。22.下面地质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西北防护林 防御风沙 B.三峡大坝一一防御洪水 C.砍伐森林防治滑坡【答案】C【详解】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分析选项可知,西北防护林有利于防御风沙,三峡大坝有利于防御洪水,AB观点正确;欲伐森林,会导致滑坡,C地质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23.奇奇在路上发现有个人背着东西走路,示意图如下。图中的人很费劲地背着东西,如果你是奇奇,你会建议他怎么做更省力呢?( )A.步子迈得小些 B. 腰直起来走路 C.将棒往前移一些,使所背物体离人更近些【答案】C【详解】图中那个人背了点东西之所以费劲,是因为他用的力大,要想省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x阻力臂动力×动力臂,重物重力不变,可以将棒往前拉一拉,使物体更靠近人,这样减小阻力臂,增大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小动力,省力。24.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费力的是( )【答案】C【详解】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它们有省力或方便的作用。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是费力杠杆,费了力但省距离,C是正确的选项;AB是省力杠杆。25.三角巾是意外受伤时常用的包扎工具,当肘部受伤时,正确的包扎顺序是( )【答案】C【详解】当肘部受伤时,使用三角巾进行包扎的正确顺序是:②将三角巾的一角固定在肘部上方;③将三角巾的另一边绕过肘部下方;①将三角巾的另一角固定在肘部上方,覆盖住之前固定的角。序是②③①。故选C.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2. 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3. 人体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4. 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5. 三角巾是意外受伤时常用的包扎工具。6.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7. 杠杆、滑轮、轮轴、斜面都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的简单机械。三、实验探究题(40分)1.(10分)探究小组为了研究热能否在物体内传递,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同样多的蜡在铜丝上粘上甲、乙、丙三根火柴,用酒精灯加热铜丝。(1)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 )加热。A.内焰 B.外焰 C.焰心(2)实验中,甲、乙、丙三根火柴,最先掉下来的是 ,最后掉下来的是 。(3)该实验中,酒精灯加热让火柴掉下来,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4)下列现象和本实验中热的传递方式相同的是( )A.双手不停地快速对搓而感到热B.捧着热水杯,手变热了C.寒冷的冬天,空调工作一会儿,整个教室都温暖了【答案】(1)B (2)甲 丙 (3)A (4)B【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1)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使用的是酒精灯外焰部分,因为外焰相比内焰和中焰来说,温度最高。(2)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通过加热,最先掉下来的火柴是甲,最后掉下来的是丙,说明离加热火焰近的受热快,远的受热慢。(3)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该实验中,酒精灯加热让火柴掉下来,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4)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捧着热水杯,手变热了属于热传导现象。2.(10分)下面三幅图是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三种不同的简单机械。请仔细观察,认真回答。(1)图1中的杠杆是( )A.费力杠杆 B.省力杠杆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的杠杆(2)图2是用来拧动螺母的扳手,你认为最省力的用力点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A.① B.② C.③(3)图3中的重物重四吨,分别用①号和②号两个滑轮提升重物。你认为结果是( )A.①号滑轮用力小于四吨 B.②号滑轮用力小于四吨 C.两个滑轮用力一样大(4)图中三种简单机械中,跟汽车方向盘原理相同的是( )A.图1 B.图2 C.图3【答案】(1)B (2)C 轮越长越省力 (3)A (4)B【详解】(1)图1中的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省力杠杆。(2)图2是拧动螺母的扳手,扳手是轮轴的应用,轮越长越省力,故最省力的用力点是③的位置。(3)图3中重物重2 N,分别①号和②号两个滑轮提升重物,①号是定滑轮,不省力,②号是动滑轮,可以省力。结果是.②号滑轮用力小于四吨。(4)在上面三种简单机械中,汽车方向盘是轮轴的应用,故跟汽车方向盘原理相同是图2。3.(10分)地震时,不少人的手机都收到了地震预警的消息,这样的地震预警是咋做到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地震预警≠地震预报,地震没发生要去预测,目前的技术还实现不了。地震已经发生,赶在震感传来之前通知你,这就是地震预警。地震预警就是跟地震抢时间,提醒你避难。这个时间是咋抢出来的?要从地震的原理说起。我们的地球的地壳不是完整一块,是不同的板块拼起来的。地壳软流层是又软又热的岩浆,不稳定。因为软流层流动或地球自转等原因,板块和板块会碰撞摩擦,撞得很大力的话,就会发生地震。地震后,震源会向外面传导地震波,地震预警跟地震波有关。地震波有两种,在地震最开始你会感到上下颠簸,这是纵波,接着感受到的是左右摇晃,这是横波。纵波传导速度更快,威力相对较小,横波传播速度稍慢,破坏力更强。因为纵波比横波传得快,地震预警,就是利用了这个时间差。监测站会先监测到纵波,然后用电磁波给手机用户发信息。电磁波的速度是光速,比地震波快得多,赶在破坏力更大的横波到达之前,提示你避难。通过以上资料的阅读,请回答下面问题。(1)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 )。A.海啸引发了地震 B.板块之间的碰撞 C.岩浆冲出地面(2)地震预警和( )有关。A.地震波 B.温度 C.风速(3)下面对于地震预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前B.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候C.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后(4)地震中破坏力最大的是( )。A.横波 B.纵波 C.电磁波(5)明明家住在五楼,如果收到地震预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马上从家里跳窗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下楼 C.立刻躲在卫生间墙【答案】(1)B (2)A (3)C (4)A (5)C【详解】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地震时要学会自我保护,掌握自救的方法。(1)我们的地球的地壳不是完整一块,是不同的板块拼起来的。地壳软流层是又软又热的岩浆,不稳定。因为软流层流动或地球自转等原因,板块和板块会碰撞摩擦,撞得很大力的话,就会发生地震。故选B。(2)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后,震源会向外面传导地震波,地震预警跟地震波有关。故选A。(3)地震预警≠地震预报,地震没发生要去预测,目前的技术还实现不了。地震已经发生,赶在震感传来之前通知你,这就是地震预警。地震预警就是跟地震抢时间,提醒你避难。故选C。(4)地震波有两种,在地震最开始你会感到上下颠簸,这是纵波,接着感受到的是左右摇晃,这是横波。纵波传导速度更快,威力相对较小,横波传播速度稍慢,破坏力更强。故选A。(5)明明家住在五楼,如果收到地震预警,可以立刻躲在卫生间墙角,不能从家里跳窗逃生,也不能乘坐电梯快速下楼,否则威胁到生命安全。故选C。4.(10分)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健康地生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合理膳食对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饮食不均衡会导致_______和________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2)下列饮食习惯中,正确的是( )A.不偏食,不挑食 B.不吃早餐 C.以可乐等饮料代替水(3)生命在于运动,多走路、勤活动,才是健康之道。关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运动也要适量,否则可能会使身体受到伤害②长期不运动会造成抵抗力下降,易生病③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自己受伤A.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4)变质的食物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吃下去会危害我们的健康。下列食物中,不宜食用的是( )。①过期的牛奶 ②腐烂的苹果 ③油炸臭豆腐A. ①②③ B.①② C. ②③【答案】(1)营养不良 肥胖 (2)A (3)A (4)B【详解】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1)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过剩。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而肥胖则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热量,导致体重超标,同样影响健康。合理膳食应包括多种食物,确保营养均衡。(2)正确的饮食习惯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营养均衡。不吃早餐和以可乐等饮料代替水都是不良习惯,对身体健康不利。(3)经科学研究表明,依据个人条件不同采取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运动要适量,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身体受伤;长期不运动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运动时注意安全以防受伤。因此关于运动,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