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课程目标
1-1-4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
2-1-1知道史前时期的工具制作和使用状况,说明自然条件对远古人类生活的制约,明确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2-1-2列举中国境内远古文化遗存,讲述华夏先祖传说,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地域特征。
2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21教育网
2、知道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
3、描述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了解原始的农业聚落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
难点:理解以考古成果和科学推断为依据的历史学习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怎样的历史方法?
预设:从古人类遗址里挖掘。
师:那我们再来试试这种方法。
(展示相关北京人考古资料)
师:从中你们得到那些信息?
预设:北京那时候已经开始控制和使用火了。
师:所以我们学习历史要学会以考古成果和科学推断为依据,要有根据,不能胡乱推测。
(展示《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起源地》图)
师:观察这幅图,思考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出现的原因?
预设:全球气候的变暖,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加等……
师:这些的出现,对原始先民的生活状态会有什么影响?
生:他们开始了定居生活。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原始先民的定居生活,去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活动2【活动】新课展开
师:中国的原始聚落主要集中在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以及辽河流域。我们这节课主要是了解其中的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将两个遗址大致介绍)
活动一:推理大师
(请小组合作,结合下列资料,推理河姆渡遗址的先民和半坡遗址的先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
(在学生讨论时,及时给与指导,解惑)
师:好,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首先请半坡遗址的考察小分队来汇报下你们的考察成果。
预设:学生可以从住房——半地穴式房屋;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平整光滑、刃部锋利等特点;纺织技术——初步掌握;食物——粟、菜籽;驯化动物——猪狗等;陶器——彩陶……21·cn·jy·com
师:河姆渡遗址的考察小分队又有哪些考察成果?
预设:住房——干栏式房屋;使用工具——磨制石器,石斧,石凿……食物——水稻,推测可能开始原始农业生产;陶器——黑陶;驯化动物——猪、牛等。2·1·c·n·j·y
(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和回答,着重补充重要知识点)
活动二:知识整理
【展示案】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遗址 生活区域 农作物 驯养动物 制作陶器 建筑形式 自然环境特征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在学生完成表格后,加以展示和补充)
活动3【讲授】新课结束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但可能这个回答会比较散)
师总:原始农业、畜牧的出现,陶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促使人类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出现了最原始的聚落。而定居使得人类有条件去过更好地生活,从而更加愿意去追求精神的满足,这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21cnjy.com
师:原始聚落犹如星星之火散落在大地上,为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积蓄着力量。
活动4【测试】新课检测
1.下列项目对应正确的是
①河姆渡——种植粟 ②河姆渡——使用磨制石器
③半坡——种植水稻 ④半坡——会纺线织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www.21-cn-jy.com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