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资源简介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
物体由于温度的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铜片、铁片、铝片等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片、塑料片、玻璃片、瓷片等是热的不良导体。
做菜的锅、烧水的壶等,大多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效果好,所以做菜的锅、烧水的壶等,大多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锅铲和勺子的柄大多使用橡胶、塑料、木头和陶瓷等材料制成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答:橡胶、塑料、木头和陶瓷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效果差,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冬天,用手摸金属制品比摸木制品感觉更凉。这是为什么?
答: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效果好;木制品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效果差。所以,在冬天,用手摸金属制品比摸木制品感觉更凉。
7.当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逐渐均匀。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对流。
8.空气如果受热不均匀,下面较热部分和上面较冷部分也会产生相对流动。水和空气通过热传导传递的很少,热对流是主要的传热方式。
9.热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辐射。而热传导、热对流是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进行热传递的。
10.太阳能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向外界传递。
11.想一想,太阳能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1)人们利用太阳能将盐田中海水里的水分蒸发,留下粗盐;(2)将太阳能聚集起来,可以取得火种;(3)太阳能发电站;(4)为共享单车智能锁提供电能;(5)小型太阳能电源;(6)太阳能热水器。
12.保温就是阻止热传递,我们可以使用热的不良导体作为保温材料;散热就是加快热传递,我们可以使用热的良导体作为散热材料。
13.窗户上安双层玻璃,有什么好处?
答:双层玻璃之间的空气属于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保温效果好。
14.冬天,人们为什么要穿棉袄和羽绒服?
答:棉袄、羽绒服内的棉花、羽绒是蓬松的,不容易导热,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15.怎样让一杯水快速地散热?
答:(1)可以借助热的良导体,如把水放在铁盆里;(2)在水中加入冰块;(3)用扇子扇或用嘴吹;(4)将水放在开口大的盆内等。
16.在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散热方法?
答:(1)加快空气流动;(2)使用热的良导体;(3)增大散热面积。
17.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第二单元 后代与亲代
有一些稳定的相貌特征是从父母处获得的,如双眼皮或单眼皮、有酒窝或无酒窝等。这些特征在生物学上称为性状。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类型表现,称为相对性状。
动物在皮毛颜色、躯体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有稳定的特征,植物在叶、花、果实等在颜色、大小与形状等方面也有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是从亲代获得的。
亲代和后代既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细微不同。
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科学家是怎样了解恐龙的?
答:(1)发现并记录化石;(2)修复骨骼;(3)装配骨骼。
通过观察恐龙化石和地层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哪些生活习性?
答:(1)根据地层沉积的动植物等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生活环境。
格局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食性。
猛犸象是一种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
第三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1.人们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
2.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3.使用显微镜应注意什么?
答:(1)用一只眼睛通过目镜观察。如果看不到物像,则需要缓慢移动载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2)如果看到的物像不够明亮,则需要转动反光镜对光;(3)如果我们看到的物像比较模糊,则需要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5.真正将显微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6.观察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我们发现它是由细胞壁和细胞核组成的。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8.泡菜变酸的主要是由乳酸菌引起的。
9.有些微生物被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服务。如酵母菌可以发面,用于制作馒头、面包等食物,酵母菌还可以用于酿酒。乳酸菌可用于制作泡菜、酸奶等。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制作药品,生产疫苗等。
10.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的细胞内。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病毒能引起多种疾病。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如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
11.蘑菇、木耳等的细胞与一大类被称为“真菌”的微生物的细胞很相似,因此,科学将蘑菇和木耳等也称为微生物。
12.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病毒、真菌。
13.传染病是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病原体。
14.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15.在生活中,我们怎样预防传染病?
答:(1)多开窗通风;(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3)勤锻炼,提高免疫力;(4)及时接种疫苗;(5)勤洗手。
16.得了传染病应该怎么办?
答:(1)如果确诊得了传染病,要请医生开证明,向学校请病假,并自觉隔离,以防传染给他人。如果有流行病调查人员问询,要积极进行配合。(2)吃药是帮助我们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方法。我们要按照医嘱,使用对症的药品、适当的剂量并在适当的时间使用。(3)得了传染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在治疗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做些运动,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第四单元 光
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根据光源产生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说一说,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
答:太阳、闪电、萤火虫、发光的水母是自然光源;点燃的蜡烛、激光、汽车灯光、电灯发出的光是人造光源。
4.月球是光源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答:月球不是光源。月球自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它,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球不是光源。
5.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7.小孔成像出自我国典籍《墨经》,是由墨子发现的。
8.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像。
9.当光照射到镜子表面,我们可以看到被镜子反射的光,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10.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看到物体。
答: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反射光进入人眼,对眼产生刺激并传到大脑,人就看到了光源或该物体。
11.我们可以使用潜望镜从水下或地下窥看水面上或地面上的景物。
12.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13.请你说一说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答:潜望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两面镜子,使来自物体的光经过两次反射进入人眼中的。
14.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15.请你说一说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答:彩虹的形成需要空气中有大量的小水珠,还需要阳光。而且我们在观察彩虹时,太阳出现在观察者的后方。
1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太阳光和彩虹一样,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17.用红绿蓝三种颜色做一个彩色盘,当我们快速转动彩色盘,发现出现了白色的光。
18.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对太阳光进行研究,发现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将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9.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
答:(1)自身发光的物体,比如太阳、灯,它们的颜色与它们发出的光有关。
(2)自身不发光的物体,它们的颜色是由反射或透过的光决定的。不同的物体能够反射或透过光的本领不同,所以呈现的颜色不同。例如,在阳光照射下,红色的纸反射红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白色的纸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吸收的光很少;黑色的纸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反射的光很少。
第五单元 太阳能热水器
1.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的热来加热水,是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技术产品。
2.太阳能热水器由储水箱、集热管、出水口、入水口和支架五部分组成。
3.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不同颜色吸收太阳能的能力也不同。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黑色吸热能力最强,白色吸热能力最弱。因此,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要用黑色。
4.通过实验发现,阳光的直射和斜射,也会影响物体的吸热效果。阳光直射,物体的吸热效果最好。因此,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要倾斜放置,是为了让阳光直射,可以吸收更多的热。
5.为了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效率,我们还可以在集热管下面安装反射板。
6.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既环保又节约能源。
7.物体的颜色、阳光照射角度以及反光与聚光都会影响物体的吸热。
8.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活动中,我们还考虑了成本问题,知道在技术与工程中要控制成本,尽量制作出效果比较好、成本不太高、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