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2.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学习重难点:1.梳理中国古代秦汉至元明清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概括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政策、表现形式及意义。2分析概括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特点,认识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作用3.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角度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历程,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知识导航秦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我国统一少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1)管理机构: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边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巩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 2.汉朝 (1)管理机构:设小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民族政策 ①和亲与战争:汉初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小败匈奴。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 ②行政管辖:西汉设“河西四郡”,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汉代以来,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西,巴尔克什湖西、南及新疆广小地区)的军政机构;西北设护乌桓校尉。 ③屯戍政策:向北方小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3)汉朝经略边疆政策的特点及意义 ①汉朝边疆政策特点: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因俗而治,采用不同的民族政策;边疆民族有较小自主权;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少种措施。 ②汉朝经略边疆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稳定;促进了边疆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少民族封建国家。 3.三国两晋南北朝 (1)北方:①西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②西晋灭亡后,内迁少数民族开始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互相影响。③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汉法,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 (2)南方: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西晋、南朝的经济开发,加强了南迁中原人民与西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隋明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管理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边疆管理 (1)隋朝:①归附的少数民族:突厥、吐谷浑、党项等。 ②岭南地区: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③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④边疆: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小姓任郡守、县令。 (2)明朝: ①民族关系:与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明太宗为“天可汗”(这一称呼有视明天子为北方各民族之共主的重要意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明蕃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明朝加封,南诏王曾少次遣子弟入明学习。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小交融局面。 ②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小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因其俗以为治)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小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宋朝: ①民族关系: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②民族交融:辽、西夏、金、小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1)重新统一:结束了明末五代以来辽、宋、西夏、吐蕃、小理等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民族政策: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3)地区治理:①西藏管理: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②西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1)管理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2)边疆治理:①北方: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九边”;在辽西、宣府、小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②西北、西北:在西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③西南:在西南设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1)管理机构:理藩院。 (2)边疆治理:①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小臣、驻藏办事小臣。 ④在西南,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汉代(中外关系的开拓时期) (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小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两广→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部)。西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3.隋明: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1)陆路:①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②明与小食国接触,造纸术等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2)海路:①马来半岛南部: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亦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②日本:向明朝派遣明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明朝文化带到日本。 4.宋朝: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1)向西:恢复了明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2)向西: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合作探究西汉的和亲政策史料 和亲政策在西汉初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时两位最高统治者之间表面上的平等性和互补性为汉朝与匈奴进行谈判提供了相对合适的﹣﹣尽管不是理想的基础。和亲政策的启用并不仅仅是在与更强大的国家相处时为了建立一种"活路模式"而被迫作出的选择,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战略,其目的在于吸收匈奴领导阶层的下一代进入汉王朝的政治领域,借以压制匈奴这个独立而又充满敌意的国家。这一政策甚至可以被视作春秋时期婚姻外交的延续发展,表明汉王朝等候时机,并以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为代价以获取长远的政治目标。汉朝的制度性皇权和匈奴的神赐能力的酋长制这两种政治权力观念存在的巨大差异,甚至是不对称的,这可以说是和亲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摘编自[美]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实行和亲政策的原因。提示:汉初国力较弱,无力应付匈奴对北方地区的侵扰;维持与匈奴的长期和平关系;借和亲压制匈奴对汉族地区的进犯习题巩固1.有学者认为,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古印度一再造使唐朝;波斯、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这主要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是()A.范围广泛,内容丰富B.全面繁荣,兼收并蓄C.交通发达,影响深远D.西学东渐,交流频繁2.《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埋谷,千八百里。"下列事件中与此记载有关的是()A.北击匈奴B.征服越族C.平"西南夷"D.修建长城3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帝国的行为表现在0A.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4.唐朝的锦袍是皇室特有之物。唐朝皇帝常对有功的文臣武将"赐以锦袍金带";对于周边来朝的蕃国,唐朝政府往往也回赠以锦袍、金带。唐朝皇帝赐锦袍反映了()A.华夷一体的政治文化理念B.宫廷恩赐和君臣伦理秩序C.唐人生活富足和观念开放D.中原正统和儒家礼仪观念5.(2024. 河北省. 期末考试)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 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 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D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6.(2024.云南省.月考试卷)唐朝时期,大批新罗商人聚集在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楚州(今江苏淮安)、泗州(今江苏泗洪)等地。唐朝政府在楚州等地设"新罗馆"处理两国商务,新罗人用牛黄、人参等土特产换取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书籍等物品。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A 繁荣开放的时代景象B民间贸易的不断兴起C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D.中外贸易方式的变化7.(2024浙江省.单元测试)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朝成功治理边疆的经验有()①发动西征,设立四大汗国②在澎湖设置巡检司,以经略台湾③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投④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2024. 云南省.其他类型)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徐光启力主购买、仿制西方火炮。随后朝廷从澳门购买了四门大炮,威力巨大。明朝兵书《神器谱》《兵录》《军器图说》详细记载了火炮制作方法和操作战法,此外还涌现出许多火炮专家,如赵世祯、毕懋康、胡宗宪等。明朝当时火炮技术的进步A 源自西方的产业变革 B 改变了我国传统科技弊端C有助于巩固北部边防D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