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素养目标:史料实证)。2.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素养目标:唯物史观)。
3.从时空角度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学习重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
学习难点:密切联系实际,聚焦精准扶贫,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家国情怀。
知识导航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2.演变: (1)战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体现等级性),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入户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③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④西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4)隋朝:命州县官“小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体貌进行核对,防止诈老诈小),重新核定户籍。 (5)明朝:明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6)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7)元朝: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带有民族压迫色彩),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8)明朝:①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②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9)清朝: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②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小为削弱(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逐渐脱离)。③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等级人口数量。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3)明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4)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演变(既是基层行政管理组织,也是征发兵役、徭役的基本单位) ①秦汉: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 ②明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③北宋:实施保甲制 ④明朝: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 ⑤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3)趋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由于摊丁入亩和不再编审户籍)。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历代社会救济 (1)原因: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特点:①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②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③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3)表现: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而设) ②隋明: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小力提倡民间积储 ③宋朝: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受到理学兴起的影响,注重家族人伦关系) ④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2.古代优抚政策 (1)原因: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生活。 (2)方式: ①皇帝赏赐: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②设置机构:明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明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合作探究
材料一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传统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功能:征发民力;征收赋税;统计人丁;控制人民。
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其根源;(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长期以来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等。
习题巩固
1.(2023.湖州高二上期末)《永乐大典.湖州府》"役法"中记载:"编制小黄册,每百家画为一图,内推丁力田粮近上者十名为里长,余十名为甲首,每岁轮流。里长一名,管甲首十名;甲首一名,管人户九名。催办税粮,以十年一周。其数分见各县。"该材料不能反映小黄册
A,用于征发赋税
B,以里甲为基础
C放松户籍管理
D,掌握人口情况
2.(2024惠州高二上期末)清初,政府确立了以单纯的人丁编审为核心的户籍管理制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政策的调整
B赋役制度的变革
C基层治理的失控
D,商品经济的发展
3.(2024驻马店高二上期末)"大一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征。"大一统"国家形态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形塑的结果,其中编户齐民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户齐民能够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
A.便于掌握国家的人口
B.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C.便于掌控兵役的来源
D,提升了国家的统治能力
4.(2023.济南高二上期末)秦汉以来"客"是佃客、浮客、依附民的代名词,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客皆注家籍",将客的户籍附在主家的户籍上,由县令主持,并呈报州郡核准。这一举措)
A.体现政府与门阀的博弈
B,反映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有利于稳定地方治安
D说明基层治理制度日益完善
5.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其官俸收入购得十余顷田地首创"义庄",将收获的租米用来赡养宗族,规定凡是范家的族人,只要住在本乡,就有权利向义庄领取口粮等生活物资,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奴婢及其儿女亦可按规定领取。义庄族产受到政府的保护。此类现象()
A.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实现家族内部身份平等
D扩大了理学影响范围
6.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清律也有灾荒救济、老人赡养、流浪贫民收养等规定。这反映了明清()
A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
C.落实仁政思想实行灾荒救济
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7.周代宗族实行族长制,掌握对祖先的祭祀权、对族人的治理权和对族内资源的支配权,族人严格服从族长管理。到了清末民初,有些宗族实行族会制、任期制和选举制。这主要体现了()
A.古代宗族管理等级森严
B.宗族管理突破血缘限制
C.宗族管理的日趋近代化
D.古代宗族制度影响深远
8.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同约的人们"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乡人之间"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对该时期乡约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加强基层治理的举措
B,有利于完善基层社会民主
C.民间自治体现了契约精神
D.政府推行宽松的文化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