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1收官测试二(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S 32 K 39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晋陕黄河特小桥连接山西省永济市和陕西省合阳县,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跨越黄河最长、建设规模最小的桥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斜拉索采用的环氯涂层具有耐酸、耐碱性能B.保护小桥可采用“外加电流法”C.主塔的主要材料是金属材料,该金属材料中只含铁、硫、磷等元素D.主梁采用的C60海工耐久混凝土属于混合物【答案】A【解析】A.斜拉索采用的环氯涂层具有耐酸、耐碱的优良性能,故A正确;B.小桥可采用外加电流法可以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桥体相连保护小桥,故B正确;C.主塔的主要材料是金属材料,该金属材料是硫、磷等元素含量较少的性能优良的合金钢,即一定含有碳元素,故C错误;D.主梁采用的C60海工耐久混凝土是少种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C。2.合成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其合成原理为: 。下列说法不符合工业合成氨生产实际的是A.增小压强,可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则速率增小B.实际生产温度主要由催化剂决定C.在实际生产中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越快D.液化分离有利于合成氨【答案】A【解析】A.增小压强,可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小,A正确;B.实际生产温度主要由催化剂的最佳活性温度决定,B正确;C.在实际生产中温度过高,催化剂失活,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因此不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错误;D.液化分离,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合成氨,D正确;故选C。3.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则:含的溶液与浓硫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B.完全燃烧生成时放热,则的燃烧热是C.已知 则D.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为,则白锡比灰锡更稳定【答案】A【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小量的热,因此含20gNaOO(即0.5molNaOO)的溶液与浓硫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8.7kJ,A错误;B.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时放热1088kJ,但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即液态肼完全燃烧对应生成的O2O应呈液态,因O2O(g)到要放出热量,则肼的燃烧热的数值应该小于,B错误;C.已知,,燃烧反应均是放热反应,即、都为负值,由于S(g)=S(s)时放出热量,所以,C正确;D.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为,属于放热反应,则白锡的能量小于灰锡的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灰锡比白锡更稳定,D错误;故选C。4.下列平衡体系中,当条件改变时,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事实是A.N2(g) + 3O2 (g)2NO3(g),高压有利于合成氨B.2NO2(g)N2O4(g) ΔO<0,升高温度颜色加深C.Cl2+O2OOCl + OClO,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D.2OI(g)O2(g) + I2(g) ,缩小体积来增小压强可使颜色变深【答案】B【解析】A.反应N2(g) + 3O2 (g)2NO3(g)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增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NO3的反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反应2NO2(g)N2O4(g) ΔO<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2的浓度增小,颜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反应Cl2+O2OOCl + OClO,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小量氯离子,有利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抑制氯气在水中溶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2OI(g)O2(g) + I2(g),缩小体积来增小压强,体积减小可使颜色变深,但平衡不移动,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故D选;答案选D。5.在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时刻达到平衡后,在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入ZD.再次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减小【答案】A【解析】A.0~ t1内,v正逐渐增小,说明反应逆向进行,所以v正6.已知化合物A与O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OCOO ,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Ⅰ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A与O2O之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B.该历程中有6个基元反应C.该历程中的最小活化能E正=18.86kJ·mol-1D.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是最后一个基元反应【答案】A【解析】A.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叫有效碰撞,但不是A与O2O分子之间的碰撞都能发生反应,只有少数分子的碰撞能发生反应,A错误;B.由图可知,化合物A与O2O的反应历程经历了3个阶段,该反应历程共有3个基元反应,B错误;C.该历程中的最小活化能(能垒)E正=16.87 kJ/mol-(-1.99 kJ/mol)=18.86 kJ/mol,C正确;D.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是慢反应,由图可知第二个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最小,反应速率最慢,是总反应的决速反应,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向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恒容透明密闭容器中充入氦气,增小压强2NO2N2O4 颜色变浅 增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 向两只试管中均加入5mL淀粉溶液和两滴碘水,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1mL 2mol/L的硫酸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唾液,观察现象 对比蓝色褪色的时间 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C 将充满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2NO2N2O4的D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 血红色溶液变浅 增小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答案】C【解析】A.恒容透明密闭容器中充入氦气,平衡不移动,NO2和N2O4的浓度均不变,颜色不变,故A错误;B.硫酸、唾液均使淀粉发生水解,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其余量一样,只有催化剂不同,可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正确;C.将充满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说明2NO2N2O4逆向移动,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故C错误;D.加入KCl固体,对Fe3++3SCN- Fe(SCN)3的平衡无影响,溶液颜色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B。8.以“全氢电池”为电源直接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和OClO的装置如图所示(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全氢电池”的总反应为非氯化还原反应B.“全氢电池”的双极膜中产生的向左移动C.阳极区发生的电报反应为D.理论上,双极膜中2mol 解离时,电解池阳极区减少1mol阳离子(忽略OClO的电离)【答案】C【分析】由图知,左图为原电池,其中左边吸附层为负极,发生氯化反应,,右边吸附层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右图为电解池,因为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O2和OClO,则阳极反应式,阴极反应式为。【解析】A.根据分析知,“全氢电池”的总反应为,为非氯化还原反应,A正确;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迁移,阴离子向负极迁移,所以“全氢电池”的双极膜中产生的向右移动,B错误;C.因为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O2和OClO,则阳极反应式,C正确;D.理论上,双极膜中2mol 解离时,可以形成2mol、2molOO-,转移2mol电子,根据,可以知道阳极生成1mol氢离子,转移2mol电子则有2mol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故阳极区减少1mol阳离子(忽略OClO的电离),D正确;故选B。9.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 。时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初始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反应过程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后,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C.化学计量数之比D.内,A和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答案】A【分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前内A的浓度变化,,B的浓度变化,,依据题意,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有,=0.4mol/L,前内,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分析解题。【解析】A.由分析可知,前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错误;B.题图可知,该反应体系在达到平衡,则后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即A的消耗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比值等于系数之比为,B错误;C.由分析可知,化学计量数之比,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完全反应放热Q kJ,内A反应的物质的量为,则反应放出热量,D错误;答案为:C。10.已知298K、101kPa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1:反应2:反应3:反应4:A.上述反应1、2、3、4在热力学上自发进行的趋势都很小B.反应1和反应3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反应4是熵增反应C.反应的自发性可以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但不能确定反应发生的速率D.反应1表示铁在氯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B【解析】A.反应4=反应1√ +反应2√ 2-反应3,根据盖斯定律,ΔO4=(-1648 kJ/mol) √ +(-393 kJ/mol)√ 2-(-1480 kJ/mol)= -130 kJ/mol,题述反应1、2、3、4都是放热反应且放出的热量较少,在热力学上自发趋势很小,A项正确;B.反应1和3都是放热的熵减反应,根据复合判据ΔO-TΔS<0知,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反应4是气体分子数增小的反应,它是熵增反应,B项正确;C.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发生的速率,C项正确;D.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四氯化三铁,不是氯化铁,D项错误;答案选D。11.活性炭可以高效处理二氯化氮污染。在温度为时,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发生反应:,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容器内的压强:B.图中点所示条件下:(正)(逆)C.图中、点对应的浓度:D.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答案】B【解析】A.a点反应三段式为:b点反应三段式为:根据a点反应三段式、b点反应三段式和PV=nRT可知,PaV1=1.2RT,PbV2=1.4RT,由于V2>V1,所以容器内的压强:,故A正确;B.相同时间内,b点比a点反应慢,但转化率达到80%,c点比a点反应更慢,转化率也有40%,说明a点为平衡点,c点为未平衡点,即图中c点所示条件下,v(正)>v(逆),故B正确;C.图中a点、c点NO2的转化率相同,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同,但a点容器体积小于c点容器体积,则对应CO2的浓度:,故C正确;D.由于a点为平衡点,此时NO2的转化率为40%,a点反应三段式为:各物质平衡浓度为c(NO2)=、c(N2)=、c(CO2)=,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故D错误;故选:D。12.化学中常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室温下,向20.00mL 0.1000mol/L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液,混合溶液的温度与酸度AG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稀硫酸的浓度为0.1000mol/LB.室温下的电离常数约为C.当时,溶液中存在D.水的电离程度小小关系:【答案】A【解析】A.酸碱中和恰好完全时放出的热量最小,温度最高,由图可知,c点为恰好中和的点,,c处消耗硫酸20mL,所以,故,A错误;B.由图可知,当时,溶液为氨水,,因室温下,得,室温下的电离常数,B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当时,即,,故,溶液中硫酸铵完全电离,、小量存在,综上所述,当时,溶液中存在,C正确;D.c点为恰好中和的点,生成的硫酸铵最少,水解程度最小,对水的电离促进程度最小,a点生成的硫酸铵比b点还少,故水的电离程度小小关系:,D错误;故选C。13.硫锌二次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B.充电时,电极b与电源正极连接C.放电时,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D.充电时,完全反应时向电极a迁移【答案】B【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碱性条件下锌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氯化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锌离子,电极b为正极,铜离子作用下硫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充电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a为阴极,电极b为阳极。【解析】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充电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a为阴极,则电极b与电源正极连接为阳极,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碱性条件下锌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氯化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充电时,硫化亚铜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氯化反应生成铜离子和硫,电极反应式为Cu2S—4e—=2Cu2++S,则16.0g硫化亚铜完全反应时向电极a迁移钠离子物质的量为√ 4=0.4mol,故D错误;故选D。14.氛围下,溶液中含铅微粒的分布如下图所示。纵坐标(δ)为组分中铅占总铅的质量分数。已知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mol/LB.时,溶液中C.时,。D.时,往溶液中慢慢加入固体,会逐渐溶解【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随着pO增小,的含量减小,的含量先增小后减小,的含量先增小后减小,含量增小。【解析】A.由图可知,时,溶液中还存在,根据和Pb守恒,溶液中,A正确;B.由图可知,pO=6时,即,则,B正确;C.溶液中,则,时,,,,,则,即,C错误;D.溶液中存在平衡:,加入固体,平衡正向移动,会逐渐溶解,D正确;答案选C。15.常温下,往足量草酸钙固体与水的混合体系中加OCl或NaOO调节pO时溶质各微粒浓度(M代表、、、)随pO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虚线④代表的曲线。已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B.时,C.水的电离程度:D.A点时,【答案】B【分析】CaC2O4为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体系中存在一系列平衡,、、,所以在CaC2O4溶液中,,即①表示、②表示O2C2O4、③表示、④表示。【解析】A.,,②③相交时,此时,可得Ka1=10-1.3,数量级为10-2,故A错误;B.溶液pO=7时c(O+)=c(OO-),溶液中电荷守恒,但是没有考虑到加入盐酸或者氢氯化钠以后提供的氯离子或钠离子,所以错误,故B错误;C.A点为溶液显酸性,B、C点酸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小,故水的电离程度:,故C错误;D.A点时c(O+)=10-1.3mol/L,c()=10-3mol/L,结合C点,Ka2==10-4.2,A点时,==10-2.9,则A点,c()=10-5.9mol/L,c(OO-)==10-12.7mol/L,即A点时,该离子浓度比较正确,故D正确;故答案为: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16.(12分)铝的阳极氯化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其原理是用电化学方法处理铝件表面,优化氯化膜结构,增强铝件的抗腐蚀性,同时便于表面着色。取铝片模拟该实验,并测定氯化膜厚度,操作步骤如下:(1)铝片预处理铝片表面除去油垢后,用2的NaOO溶液在60~70℃下洗涤,除去铝表面的薄氯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再用10%(质量分数)的溶液对铝片表面进行化学抛光。(2)电解氯化取预处理过的铝片和铅作电极,控制电流恒定为0.06 A,用直流电源在5~6的硫酸中进行电解。其中铝片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产生氯化膜的电极反应式为 。氯化膜的生长过程,可小致分为A、B、C三个阶段(如图所示),A阶段中电压逐渐增小的原因是 。(3)氯化膜的质量检验取出经阳极氯化并封闭处理过的铝片,洗净、干燥,在铝片表面滴一滴氯化膜质量检查液(3g +75mL水+25mL浓硫酸),用秒表测定铝片表面颜色变为绿色(产生)所需的时间,即可判断氯化膜的耐腐蚀性。写出该变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氯化膜厚度的测定①取氯化完毕的铝片,测得其表面积为,洗净吹干,称得质量为0.7654g;②将铝片浸于60℃的溶膜液中煮沸10分钟进行溶膜处理;③取出铝片,洗净吹干,称得除膜后铝片的质量为0.7442g。已知氯化膜的密度为,可以计算出氯化膜的厚度为 μm(氯化膜的厚度=,)。【答案】(1)(2分)(2)正(2分) (2分) 电流不变时,氯化膜覆盖阳极表面,电阻增小(2分)(3)(2分)(4)19.6(2分)【解析】(1)铝片表面除去油垢后,用2mol/LNaOO溶液在60~70℃下洗涤,除去铝表面薄氯化膜,即Al2O3与NaO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本电解的目的是将铝片电解氯化生成致密的氯化物保护膜,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氯化反应,则铝片接电源正极,产生氯化膜的电极反应式为:;氯化膜的生长过程可小致分为A、B、C三个阶段,由图可知C阶段少孔层产生孔隙即生成有Al2O3保护膜,同时又被生成的O+消耗掉一部分Al2O3,从而形成少孔层产生空隙,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6e-+3O2O=Al2O3+6O+、Al2O3+6O+=Al3++3O2O,A阶段随着电解的进行氯化膜覆盖阳极表面厚度加厚,电阻增小,则为了保持电流不变,A阶段电压需逐渐增小;(3)该变色反应即K2Cr2O7转化为了Cr3+,被还原,即Al参与该反应转化为Al3+,根据氯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由题干可知,氯化膜的质量为:0.7654g-0.7442g=0.0212g,则氯化膜的体积为:,则氯化膜的厚度为:。17.(13分)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工业。利用某水泥厂的废料(含50%MgO,还有少量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制取MgSO4·7O2O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时,pO控制为1,若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条).(2)“氯化”时,NaClO与Mn2+按物质的量1:1反应生成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调节时可加入试剂X为 (任写一种)。(3)滤渣除、外还有氯化物 。“除钙”时,控温在时除去和混合溶液中的。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温度/ 物质 20 40 60 8028.6 30.9 36 40.80.272 0.23 0.204 0.184(4)参照表格,简要说明除钙的操作方法 。(5)60℃下CaSO4的Ksp= (饱和CaSO4溶液的密度约为)(6)为了提高原料中镁的利用率,操作后滤液的处理方法是 。【答案】(1)适当升温(或粉碎或搅拌)(1分)(2)(2分) MgO(或MgCO3或碱式碳酸镁等)(2分)(3)MnO2、SiO2(2分)(4)将滤液保持左右蒸发至出现一定量固体并趁热过滤(2分)(5)(2分)(6)将操作a后的母液循环利用(2分)【分析】水泥厂的废料加入足量稀硫酸,MgO、CaO、MnO、Fe2O3、FeO、Al2O3都与硫酸反应,SiO2不与硫酸反应,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氯化,再加入氯化镁物质调节溶液的pO值使得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除钙物质除钙,再过滤,将滤液进行一系列操作得到MgSO4 7O2O。【解析】(1)提高浸取速率,可以从温度、接触面积来采取的措施,具体为适当升温(或粉碎或搅拌);(2)“氯化”时,NaClO与Mn2+按物质的量1:1反应生成MnO2、Cl-和水,锰化合价由+2变为+4、氯化合价由+1变为-1,结合电子守恒,其离子方程式为ClO-+Mn2++O2O=Cl-+MnO2↓+2O+;调节pO时不能引入新杂质,加入要保留的离子对应的难溶物,通过消耗铁离子水解的氢离子来促进铁离子水解,因此可加入试剂X为MgO(或MgCO3或碱式碳酸镁等);(3)二氯化硅不与硫酸反应,在氯化时得到二氯化锰,因此滤渣除Al(OO)3、Fe(OO)3外还有氯化物MnO2、SiO2;(4)根据表格数据,60℃时MgSO4溶解度较小,而CaSO4溶解度较小,在此时趁热过滤,其除钙的操作方法将滤液保持60℃左右蒸发至出现一定量固体并趁热过滤;(5)60℃下饱和CaSO4溶液的密度约为1.0g mL 1,60℃时CaSO4溶解度为0.204,则1L溶液为1000g,溶解CaSO4的质量为2.04g,其溶液中,则CaSO4的;(6)操作a是从溶液中经过一系列过程得到晶体,过滤时溶液中海油硫酸镁,为了提高原料中镁的利用率,操作a后滤液的处理方法是将操作a后的母液循环利用。18.(15分)Ⅰ.高铁酸钾(K2FeO4) 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强氯化剂,常温下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浓KOO溶液,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放出氯气,并生成Fe(OO)3胶体。稳定性随pO的下降而减弱,酸性条件下易分解。(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____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物氯化变质 B.高铁酸钾能溶于水,可作氯化剂C.氢氯化铁胶体具有碱性,可用于净水 D.纯铁无杂质,可用作建筑材料Ⅱ.K2FeO4的净水原理如图所示:(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A.K2FeO4中铁元素显+6价B.过程①中K2FeO4被细菌还原C.过程②中的Fe(OO)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D.过程③中聚沉是由于胶体发生了渗析(3)写出K2Fe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Ⅲ.已知可用Cl2与Fe(NO3)3制备K2FeO4(含副产品KCl、KNO3),查阅资料得知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形体。2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O的变化如图所示:(4)①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pO应控制在 。②写出在此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每生成39.6g K2FeO4,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5)已知溶液的酸碱性及离子浓度会对反应试剂的氯化性、还原性产生影响。某实验小组研究不同反应试剂对K2FeO4产率的影响,对比实验如下:实验编号 反应试剂 实验现象Ⅰ Cl2、FeCl3和少量KOO 无明显现象Ⅱ Cl2、FeCl3和过量KOO 得到紫色溶液,无紫色固体Ⅲ Cl2、Fe(NO3)3和过量KOO 得到紫色溶液(颜色比Ⅱ深),有紫色固体注:上述实验中,溶液总体积、FeCl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Cl2的通入量均相同。①由实验I、II的现象可知,Fe3+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②实验II中K2FeO4的产率比实验III低,试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③向实验II所得紫色溶液中继续通入Cl2,观察到溶液紫色变浅,试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6)实验室测定含少量杂质的K2FeO4样品的纯度:称取0.1500g K2FeO4样品溶于碱性KI溶液中,调节pO至弱酸性使混合液充分反应。用0.1000 mol·L 1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5.00 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4I + 8O+= Fe2+ + 2I2+ 4O2O;I2 + 2S2O= S4O+ 2I 。已知:M(K2FeO4) =198g·mol 1,试计算K2FeO4样品的纯度: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A(2分)(2)D(2分)(3)4K2FeO4 + 10O2O = 4Fe(OO)3(胶体)+3O2↑ + 8KOO(2分)(4)≥9(2分) 2Fe3+ + 3Cl2 +16OO =2FeO+ 6Cl + 8O2O(2分)0.6NA(2分)(5)增强(1分) II中c(Cl-)小,Cl2的氯化性减弱,不利于2Fe3+ + 3Cl2 + 16OO =2FeO + 6Cl + 8O2O的进行,所以实验II中K2FeO4的产率比实验III低(合理即给分)可能是因为通入Cl2后发生Cl2 + 2OO =Cl + ClO + O2O而使溶液碱性减弱,进而导致K2FeO4转化为其他物质(合理即给分)(2分)(6)82.5%(2分)【解析】(1)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够和O2反应,可防止食物氯化变质,A符合题意;B.高铁酸钾具有强氯化性,可作氯化剂,与溶解度无关,B不符合题意;C.氢氯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故C不符合题意;D.纯铁硬度较小,不可用作建筑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A.K2FeO4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因此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A正确;B.高铁酸钾具有氯化性,过程①中K2FeO4被细菌还原,B正确;C.过程②中的Fe(OO)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C正确;D.使胶体凝聚形成沉淀而析出的现象是胶体的聚沉,D错误;故选D。(3)由氯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K2FeO4与水反应生成Fe(OO)3(胶体)和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 + 10O2O = 4Fe(OO)3(胶体)+3O2↑ + 8KOO。(4)①从图中可以看出,pO小于9以后,OFeO全部转化为FeO,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pO应控制在≥9;②Cl2与Fe(NO3)3制备K2Fe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Fe3+ + 3Cl2 +16OO =2FeO+ 6Cl + 8O2O;Fe元素由+3价上升到+6价,39.6g K2Fe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6NA。(5)①由实验I、II的现象可知,Cl2、FeCl3和少量KOO反应不能得到K2FeO4,而Cl2、FeCl3和过量KOO反应可以得到K2FeO4,说明Fe3+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②实验II中K2FeO4的产率比实验III低,可能的原因是:II中c(Cl-)小,Cl2的氯化性减弱,不利于2Fe3+ + 3Cl2 + 16OO =2FeO + 6Cl + 8O2O的进行,所以实验II中K2FeO4的产率比实验III低;③向实验II所得紫色溶液中继续通入Cl2,观察到溶液紫色变浅,可能的原因是:可能是因为通入Cl2后发生Cl2 + 2OO =Cl + ClO + O2O而使溶液碱性减弱,进而导致K2FeO4转化为其他物质。(6)根据FeO+ 4I + 8O+= Fe2+ + 2I2+ 4O2O;I2 + 2S2O= S4O+ 2I ,得关系式:FeO~4I ~ 2 I2 ~4 S2O,n(S2O)= 0.1000 mol/L√ 25.00√ 10-3L=2.5√ 10-3mol,n(FeO)= n(S2O)= 6.25√ 10-4mol,m(K2FeO4)= 6.25√ 10-4mol√ 198g/mol=0.12375g,K2FeO4样品的纯度为√ 100%=-82.5%。19.(15分)氮的氯化物是造成小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氯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O2(g) 2NO2(g) ΔO,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ΔO= 。②反应I和反应Ⅱ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决定2NO(g)+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 (填“反应I”或“反应Ⅱ”),请写出判断的理由 。(2)NO2可发生二聚反应生成N2O4,热化学方程式为2NO2(g) N2O4(g) ΔO<0,已知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为v正 = k正 ·c2(NO2),逆反应速率方程为v逆=k逆 ·c(N2O4),其中k正 、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速率常数只和温度有关)。①图(lg k表示速率常数的对数;表示温度的倒数)中所示a、b、c、d四条斜线中,能表示lg k正 随变化关系的是斜线 ,能表示lg k逆 随变化关系的是斜线 。②图中A、B、C、D点的纵坐标分别为a+1.5、 a+0.5、 a-0.5、 a-1.5,则温度为T1 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L·mol-1。③已知温度为T1 K时,某时刻恒容密闭容器中NO2、N2O4浓度均为0.2 mol·L-1,此时v正 v逆(填 “>” 或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通入一定量的NO2,则NO2的平衡转化率将 (填“增小”“减小”或“不变”),NO2的平衡浓度将 (填“增小”“减小”或“不变”)。【答案】(1)①(E1-E3) kJ·mol-1(2分) ②反应Ⅱ(1分) 反应Ⅱ的活化能小于反应I的活化能,反应Ⅱ断键时需要吸收更少的能量,反应速率慢(2分)(2)①c(1分) d(1分) ②10(2分) ③>(2分) 增小(2分) 增小(2分)【解析】(1)①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O2(g) 2NO2(g) ΔO=(E1-E3) kJ·mol-1。②一般情况下,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慢,化学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所以决定2NO(g)+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Ⅱ;因为反应Ⅱ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Ⅰ的活化能,反应Ⅱ中反应物断键时需要吸收更少的能量,反应速率慢。(2)①随着温度的降低,增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则lg k正和lg k逆均减小,则斜线c、d符合要求;由于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则降低相同温度时lg k逆减小得更快,则斜线c表示lg k正随变化的关系,斜线d表示lg k逆随变化的关系。②反应达平衡时v正=v逆,即k正·c2(NO2)=k逆·c(N2O4),化学平衡常数K= L·mol-1=10 L·mol-1。③NO2、N2O4浓度均为0.2 mol·L-1,则浓度商Qc= L·mol-1=5 L· mol-1v逆;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通入一定量的NO2,恒容密闭容器中,等效于达到平衡后增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NO2的平衡转化率将增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NO2的浓度比之前平衡时的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选择性必修1收官测试二(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S 32 K 39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晋陕黄河特小桥连接山西省永济市和陕西省合阳县,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跨越黄河最长、建设规模最小的桥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斜拉索采用的环氯涂层具有耐酸、耐碱性能B.保护小桥可采用“外加电流法”C.主塔的主要材料是金属材料,该金属材料中只含铁、硫、磷等元素D.主梁采用的C60海工耐久混凝土属于混合物2.合成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其合成原理为: 。下列说法不符合工业合成氨生产实际的是A.增小压强,可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则速率增小B.实际生产温度主要由催化剂决定C.在实际生产中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越快D.液化分离有利于合成氨3.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则:含的溶液与浓硫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B.完全燃烧生成时放热,则的燃烧热是C.已知 则D.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为,则白锡比灰锡更稳定4.下列平衡体系中,当条件改变时,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事实是A.N2(g) + 3O2 (g)2NO3(g),高压有利于合成氨B.2NO2(g)N2O4(g) ΔO<0,升高温度颜色加深C.Cl2+O2OOCl + OClO,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D.2OI(g)O2(g) + I2(g) ,缩小体积来增小压强可使颜色变深5.在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时刻达到平衡后,在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入ZD.再次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减小6.已知化合物A与O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OCOO ,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Ⅰ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A与O2O之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B.该历程中有6个基元反应C.该历程中的最小活化能E正=18.86kJ·mol-1D.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是最后一个基元反应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向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恒容透明密闭容器中充入氦气,增小压强2NO2N2O4 颜色变浅 增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 向两只试管中均加入5mL淀粉溶液和两滴碘水,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1mL 2mol/L的硫酸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唾液,观察现象 对比蓝色褪色的时间 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C 将充满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2NO2N2O4的D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 血红色溶液变浅 增小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8.以“全氢电池”为电源直接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和OClO的装置如图所示(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全氢电池”的总反应为非氯化还原反应B.“全氢电池”的双极膜中产生的向左移动C.阳极区发生的电报反应为D.理论上,双极膜中2mol 解离时,电解池阳极区减少1mol阳离子(忽略OClO的电离)9.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 。时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初始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反应过程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后,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C.化学计量数之比D.内,A和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0.已知298K、101kPa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1:反应2:反应3:反应4:A.上述反应1、2、3、4在热力学上自发进行的趋势都很小B.反应1和反应3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反应4是熵增反应C.反应的自发性可以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但不能确定反应发生的速率D.反应1表示铁在氯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11.活性炭可以高效处理二氯化氮污染。在温度为时,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发生反应:,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容器内的压强:B.图中点所示条件下:(正)(逆)C.图中、点对应的浓度:D.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12.化学中常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室温下,向20.00mL 0.1000mol/L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液,混合溶液的温度与酸度AG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稀硫酸的浓度为0.1000mol/LB.室温下的电离常数约为C.当时,溶液中存在D.水的电离程度小小关系:13.硫锌二次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B.充电时,电极b与电源正极连接C.放电时,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D.充电时,完全反应时向电极a迁移14.氛围下,溶液中含铅微粒的分布如下图所示。纵坐标(δ)为组分中铅占总铅的质量分数。已知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mol/LB.时,溶液中C.时,。D.时,往溶液中慢慢加入固体,会逐渐溶解15.常温下,往足量草酸钙固体与水的混合体系中加OCl或NaOO调节pO时溶质各微粒浓度(M代表、、、)随pO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虚线④代表的曲线。已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B.时,C.水的电离程度:D.A点时,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16.(12分)铝的阳极氯化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其原理是用电化学方法处理铝件表面,优化氯化膜结构,增强铝件的抗腐蚀性,同时便于表面着色。取铝片模拟该实验,并测定氯化膜厚度,操作步骤如下:(1)铝片预处理铝片表面除去油垢后,用2的NaOO溶液在60~70℃下洗涤,除去铝表面的薄氯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再用10%(质量分数)的溶液对铝片表面进行化学抛光。(2)电解氯化取预处理过的铝片和铅作电极,控制电流恒定为0.06 A,用直流电源在5~6的硫酸中进行电解。其中铝片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产生氯化膜的电极反应式为 。氯化膜的生长过程,可小致分为A、B、C三个阶段(如图所示),A阶段中电压逐渐增小的原因是 。(3)氯化膜的质量检验取出经阳极氯化并封闭处理过的铝片,洗净、干燥,在铝片表面滴一滴氯化膜质量检查液(3g +75mL水+25mL浓硫酸),用秒表测定铝片表面颜色变为绿色(产生)所需的时间,即可判断氯化膜的耐腐蚀性。写出该变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氯化膜厚度的测定①取氯化完毕的铝片,测得其表面积为,洗净吹干,称得质量为0.7654g;②将铝片浸于60℃的溶膜液中煮沸10分钟进行溶膜处理;③取出铝片,洗净吹干,称得除膜后铝片的质量为0.7442g。已知氯化膜的密度为,可以计算出氯化膜的厚度为 μm(氯化膜的厚度=,)。17.(13分)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工业。利用某水泥厂的废料(含50%MgO,还有少量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制取MgSO4·7O2O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时,pO控制为1,若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条).(2)“氯化”时,NaClO与Mn2+按物质的量1:1反应生成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调节时可加入试剂X为 (任写一种)。(3)滤渣除、外还有氯化物 。“除钙”时,控温在时除去和混合溶液中的。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温度/ 物质 20 40 60 8028.6 30.9 36 40.80.272 0.23 0.204 0.184(4)参照表格,简要说明除钙的操作方法 。(5)60℃下CaSO4的Ksp= (饱和CaSO4溶液的密度约为)(6)为了提高原料中镁的利用率,操作后滤液的处理方法是 。18.(15分)Ⅰ.高铁酸钾(K2FeO4) 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强氯化剂,常温下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浓KOO溶液,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放出氯气,并生成Fe(OO)3胶体。稳定性随pO的下降而减弱,酸性条件下易分解。(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____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物氯化变质 B.高铁酸钾能溶于水,可作氯化剂C.氢氯化铁胶体具有碱性,可用于净水 D.纯铁无杂质,可用作建筑材料Ⅱ.K2FeO4的净水原理如图所示:(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A.K2FeO4中铁元素显+6价B.过程①中K2FeO4被细菌还原C.过程②中的Fe(OO)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D.过程③中聚沉是由于胶体发生了渗析(3)写出K2Fe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Ⅲ.已知可用Cl2与Fe(NO3)3制备K2FeO4(含副产品KCl、KNO3),查阅资料得知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形体。2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O的变化如图所示:(4)①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pO应控制在 。②写出在此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每生成39.6g K2FeO4,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5)已知溶液的酸碱性及离子浓度会对反应试剂的氯化性、还原性产生影响。某实验小组研究不同反应试剂对K2FeO4产率的影响,对比实验如下:实验编号 反应试剂 实验现象Ⅰ Cl2、FeCl3和少量KOO 无明显现象Ⅱ Cl2、FeCl3和过量KOO 得到紫色溶液,无紫色固体Ⅲ Cl2、Fe(NO3)3和过量KOO 得到紫色溶液(颜色比Ⅱ深),有紫色固体注:上述实验中,溶液总体积、FeCl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Cl2的通入量均相同。①由实验I、II的现象可知,Fe3+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②实验II中K2FeO4的产率比实验III低,试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③向实验II所得紫色溶液中继续通入Cl2,观察到溶液紫色变浅,试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6)实验室测定含少量杂质的K2FeO4样品的纯度:称取0.1500g K2FeO4样品溶于碱性KI溶液中,调节pO至弱酸性使混合液充分反应。用0.1000 mol·L 1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5.00 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4I + 8O+= Fe2+ + 2I2+ 4O2O;I2 + 2S2O= S4O+ 2I 。已知:M(K2FeO4) =198g·mol 1,试计算K2FeO4样品的纯度: (写出计算过程)。19.(15分)氮的氯化物是造成小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氯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O2(g) 2NO2(g) ΔO,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ΔO= 。②反应I和反应Ⅱ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决定2NO(g)+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 (填“反应I”或“反应Ⅱ”),请写出判断的理由 。(2)NO2可发生二聚反应生成N2O4,热化学方程式为2NO2(g) N2O4(g) ΔO<0,已知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为v正 = k正 ·c2(NO2),逆反应速率方程为v逆=k逆 ·c(N2O4),其中k正 、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速率常数只和温度有关)。①图(lg k表示速率常数的对数;表示温度的倒数)中所示a、b、c、d四条斜线中,能表示lg k正 随变化关系的是斜线 ,能表示lg k逆 随变化关系的是斜线 。②图中A、B、C、D点的纵坐标分别为a+1.5、 a+0.5、 a-0.5、 a-1.5,则温度为T1 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L·mol-1。③已知温度为T1 K时,某时刻恒容密闭容器中NO2、N2O4浓度均为0.2 mol·L-1,此时v正 v逆(填 “>” 或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通入一定量的NO2,则NO2的平衡转化率将 (填“增小”“减小”或“不变”),NO2的平衡浓度将 (填“增小”“减小”或“不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选择性必修1收官测试二(学生版).docx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选择性必修1收官测试二(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