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分值: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2.敲打铝片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与铝片琴的铝片 有关。3.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设计一个初步的 ,再寻找合适的 。4.鼓膜很薄而且有 ,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5.我们周围的声音可分为 、 和 三种。6.大量事实证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 。振动停止,声音 。7.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选填“强”或“弱”)9.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 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10.人的 收集、传送声音; 接收声音、产生振动,且传递振动到内耳; 能把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 )2.外耳主要是通过振动传播声音的。 ( )3.夜晚,正在睡觉的小明被倾盆大雨声吵醒了,吵醒小明的声音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 )4.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 )5.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 )6.有一位同学在探究尺子音高变化的实验时,不小心把塑料尺弄断了,用断尺继续实验,实验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 )7.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量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 ( )8.琴弦的粗细不同,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 )9.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 )10.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用力弯曲钢尺,钢尺没有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 )。A.没有受到力 B.没有振动 C.弯曲幅度不够2.下面声音听上去能使人心情愉悦的是( )。A.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声B.演奏乐器的声音C.集贸市场的喧哗声3.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A.不再敲了B.马上用手按住锣面,使它不再振动C.继续轻轻地敲4.如果想制作一个小排箫,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A.纸杯 B.橡皮筋 C.吸管5.关于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6.用嘴向装有水的瓶口水平方向吹气,我们听到了声音,是因为( )。A.水振动发声 B.空气振动发声 C.瓶子振动发声7.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A.耳道——听小骨——耳蜗——大脑B.耳道——鼓膜——听小骨——大脑C.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8.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调松琴弦 B.调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9.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B.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强C.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强10.在下面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量拨动相同的钢尺,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四、连线题。(每线2分,共6分)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外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鼓膜 传递声音到中耳听小骨 将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 将声音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医生经常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想一想,听诊器是怎样把声音传到医生耳朵里的 2.把三根长度不同的钢条分别固定在木板上。拨动钢条,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为什么 六、实验探究题。(15分)下面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与声音的高低之间关系的记录表,填表并解决问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振动的快慢 声音的高低5~6厘米 快10~11厘米 较快15~16厘米 较慢20~21厘米 慢(1)用“高、低、较高、较低”四个词语完成表格。(4分)(2)从记录表中看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由短变长时,声音的高低也发生了变化,其变化规律是 。(2分)(3)对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尺长),把声音的高低(音高)部分涂成阴影,制成柱形图。(2分)(4)分析柱形图,发现尺长越短,振动得越 (选填“快”或“慢”),音高越 (选填“高”或“低”);尺长越长,振动得越 (选填“快”或“慢”),音高越 (选填“高”或“低”)。 (4分)(5)由以上结论可以推测,用同样的力量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两块铝片,长铝片发出的声音 ,短铝片发出的声音 。 (选填“高”或“低”)(3分)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卷一、1.气体 液体 固体 2.长短 3.制作方案 材料4.弹性 振动 5.动物的叫声 自然界的声音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6.产生 消失 7.水的振动8.音量 强 弱 9.弦的振动 10.外耳 中耳 内耳二、1. 2.× 3.× 4.× 5. 6.× 7.× 8. 9. 10. 三、1. B 2. B 3. B 4. C 5. B 6. B 7. C 8. B 9. A 10. C五、1.听诊器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当用听诊器的胸件贴近一个人的脏器时,脏器工作时的声音引起听诊器胸件中震动片的振动,进而引起胶管中空气以及耳件金属管中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医生就感受到了声音。将这些声音与脏器正常工作时的声音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这个人是否患病了。2.发出的声音不同。钢条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钢条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六、1.由上到下依次填:高较高 较低 低2.由高到低3.略4.快 高 慢 低5.低 高第3页,共4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页,共4页第1页,共4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