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末 易错点分类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末 易错点分类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易错点分类练习
易错点1:水的组成的描述
学生常误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直接组成的混合物,实际上宏观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微观上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 模型是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 . 水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C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①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②生命活动离不开水;③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是无限丰富的;④水的沸勝属于物理变化;⑤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⑥矿泉水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⑦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其中正确的有( )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④⑦ C . ①②④⑦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
易错点2:浮力和压强
通过观察多个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我们可以综合判断各液体密度的相对大小。例如:若同一物体在A液体中漂浮而在B液体中下沉(或者在A液体中漂浮而在B液体中悬浮),则A液体的密度大于B液体的密度。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液体压强公式去分析液体压强。
3.两个质量、底面积均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甲、乙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B. 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C. 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 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4.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A、B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_____小球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此时A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均选填:>/=/<)
易错点3:浮力与液面升降
这类问题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进行分析,当容器中各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大时,G排也大,进而得出V排也大,而液面的升降即由V排决定。(特别注意这个分析的前提是液体密度不变的前提下)
5. 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水,在一试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下沉至容器底部,试管仍浮在水面上,则 ( )
A . 液面下降 B . 液面上升 C . 液面不变 D . 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小
6. 郭同学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底的一铁沙球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易错点4: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在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学生易忽略物质的溶解度对溶质质量的影响。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若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限,则实际溶解的溶质质量可能小于理论值。因此,在计算质量分数时,需考虑物质的溶解度,避免计算结果偏大。
7. 食盐在20℃时溶解度为36g,下列操作可以实现目的的是( )
A . 将100g1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50g水,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30%
B . 向50g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5g食盐,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10%
C . 向100g1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0g食盐,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25%
D . 将50g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25g水,使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达到10%
8.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钠固体,则加入氯化钠的质量(m)与溶质的质量分数(a%)的变化关系是( )
A . B . C . D .
易错点5:蒸发结晶相关计算
在处理溶液蒸发结晶计算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溶液的状态:①不饱和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溶剂减少,溶质浓度增加,直至达到饱和状态后继续蒸发才会析出晶体。②饱和溶液在蒸发时,溶质会立即析出,因为溶液已处于最大溶解度状态。显然饱和溶液状态下蒸发相同溶剂,结晶量大一些,且结晶比例确定,由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决定。
9.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A . 小于3g B . 等于3g C . 大于3g D . 大于或等于3g
10. 现对某物质A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若蒸发10g水析出ag固体,若蒸发20g水析出bg固体,若蒸发30g水析出cg固体。则下列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c=a+b B . c=2b-a C . c=2b+a D . c=2a+b
易错点6:大气压强的粗测误差分析
在使用注射器进行大气压粗测的实验中,我们通常会通过测量注射器活塞被拉动的力的大小F,以及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一般用注射器刻度体积V除以刻度长度L表示),来计算大气压的值。然而,实际操作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误差。
①注射器内的空气不可能完全排尽,残留的空气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测量值偏小。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存在的摩擦力也会阻碍活塞的移动,使得测量到的力偏小,进而使得计算出的大气压值偏小。
③此外注射器的气密性如果不好,也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尽量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减小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以及确保注射器的气密性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准确地测量大气压的值。
11.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强为 .
(2) 小浙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浙与同学们总结了下列几种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小浙对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推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该实验步骤,这是为什么? .
12. 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如图甲所示,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 Pa。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5N。
易错点7:大气压与天气
大气压与天气密切相关。例如,在晴朗天气下,大气压通常较高;而在阴雨天气下,大气压则较低。这是因为晴朗天气下气流下沉、地面大气密度大,不易成云致雨;而阴雨天气下气流上升、密度小,易成云致雨。因此,通过观察大气压的变化,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
13. 下表是今年11月1日金华的天气预报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空气质量
28℃ 12℃ 晴 南风1级 优
(1) 这天的28℃的气温通常出现在时 左右。
(2) 天气的变化与大气压密切相关,11月1日金华的大气运动示意图与图中 (选填“甲地”或“乙地”)相似。
14. 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学知识,其中一期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红墨水。小方在家里仿制了一个,发现很灵验。在冬天时,A管中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是天气 (填“阴雨”或“晴朗”)。该“预报瓶”在外界大气压变化不大时液面高度变化不明显,为了使现象更明显的改进方法是 。
易错点8:天气图的分析
在天气图上可以分析冷暖锋、高低压系统以及风。
①冷暖锋的判断主要依据锋的符号、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锋面坡度和雨区范围等。冷锋符号为三角形,暖锋为半圆形,三角形与半圆形指向的方向即为锋面的移动方向。同时,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常伴随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而暖锋过境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降水多为连续性。
②高低压系统可以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多晴朗;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云雨天气。
③风向与风力结合等压线图和风向标进行判断
15. 如图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d四地都为阴雨天气
B.a、c为晴朗天气
C.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D.b、c将出现阴雨天气
16. 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朗干燥”,下同),而乙地天气则 。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3)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在丁地过境时,丁地的主要天气状况是 (至少写出两点)。
易错点9:植物生长素的特点
学生常忽视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即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因此,在了解植物生长素时,需明确其两重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17. 如图所示,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B点以下的范围内,则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 在OB段范围内 B. 在BD段范围内 C. 在CD段范围内 D. 在DA段范围内
18. 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作用效果不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比较敏感,而单子叶植物较不敏感,如图所示为两种植物的生长情况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关系图像。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农田中的杂草都可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
B. 曲线②代表双子叶杂草
C. b点时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杂草起抑制作用,对单子叶农作物起促进作用
D. 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控制在d点
易错点10:反射弧异常状况的判断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任何一个部分受损就不能形成反射。学生易混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受损具体表现。具体的说:①若感受器受损,则无法产生神经冲动;②若传入神经受损,则神经冲动无法传递到神经中枢;③若神经中枢受损,则无法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反应;④若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则反应无法执行(能感觉,不能做出反应)。
19. 在膝跳反射的实验中,如果因某种原因④部位受损,叩击②处,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反射能完成,④受损对反射没有影响
B. 反射不能完成,④受损不能传导神经冲动到神经中枢
C. 反射能完成,反射弧少一个环节没有影响
D. 反射不能完成,因为④处受损,③处也会受损
20. X,Y,Z三人在一宗交通意外中不同程度地受伤,经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运作正常,但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它部位是否受损,医生为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其结果如下: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测试 测 试 结 果
X 以针刺X的指尖 X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Y 以针刺Y的指尖 Y不觉痛也不缩手
指令Y移动本人的手 Y可以移动自己的手
Z 以针刺Z的指尖 Z立刻缩手但完全不能感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X,Y,Z三人的神经系统,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X Y Z 。
易错点11:体温调节
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学生易忽略多方面的协调作用。例如,在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会扩张以增加散热面积,升高皮肤温度,同时汗腺分泌汗液以蒸发散热;而在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会收缩以减少散热面积,并通过骨骼肌战栗等方式增加产热量。此外,体温调节还受到神经系统的精确调节。
21. 如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图中空格: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
(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战”)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应属于________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__调节。
22. 如图表示的是人和鳄鱼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
(1)人和鳄鱼之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
(2)在寒冷环境中,恒温动物能够继续保持体温恒定的奥秘在于其体内的产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速度。
(3)表示鳄鱼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的是图中的________曲线。
易错点12: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我们可以依据摩擦起电现象以及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来进行。
①首先是摩擦起电现象。如果观察到物体在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如纸屑、头发等,那么这表明该物体已经带电。
②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利用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而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来验证物体的带电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将待测物体靠近已知带电的物体,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果互相排斥,那么就可以确定待测物体也带同种电荷。但与已知电荷相互吸引还不能明确一定带异种电荷(需排除不带电的可能性)
23. 甲、乙、丙、丁四个泡沫塑料小球,已知丁带正电,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是:丁吸引乙,乙排斥丙,丙吸引甲。那么甲物体( )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 C. 可能带负电 D. 可能带正电
24.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 物件一定不带电
C. 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 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易错点13:电阻的理解
学生易将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混淆。实际上,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电阻并不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而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在理解电阻时,需明确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5. 关于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才有电阻
B . 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
C. 导体中的电流越小,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D. 导体的电阻越小,表明该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26.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 导体的电阻为零
B. 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二倍时, 它的电阻增大为原来二倍
C.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所以温度无论如何变化, 它的电阻也不可能变为零
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易错点14:串联电路故障分析
串联电路的故障无非断路和短路两种,可以通过电流表有无示数来区分。
①电路断路(电流表无示数):根据电压表是否测到电压判断是否为电压表所测电路断路。
②电路短路(电流表有示数):根据电压表是否被短路(测不到电压)来判断是否为电压表所测电路短路。
2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出现这种故障的可能原因是 ( )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示数为零,灯泡L1、L2均不亮,如果把电压表改接在L1两端,示数为2.8V,如果把电压表改接在电源两端,示数也为2.8V,则该电路的故障是( )
A. L1断路 B. L2断路 C. L1短路 D. L2短路
易错点15:串联电路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
在确定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时,学生易忽略电路安全的前提。例如,在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需满足电流表和电压表以及用电器的安全要求;①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值对应着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会受到电流表量程制约,有时还会受到电压表量程的制约(若电压表与电流表同大同小),此时优先考虑对电流制约大的元件。②需注意的是,如果电压表连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那电压表将与滑动变阻器同大同小,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由电压表量程制约。
29. 小亮运用所学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1=6Ω,电源电压恒为4.5V,R2的规格为“20Ω0.3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了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 0Ω~20Ω
B. 1.5Ω~12Ω
C. 9Ω~12Ω
D. 6Ω~20Ω
30.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1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端移到右端,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A. 6~2.4伏 0.12~0.3安
B. 6~2.4伏 0.3~0.12安
C. 0~2.4伏 0~0.12安
D. 6~3.6伏 0.2~0.12安
易错点16: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连接。然而,在实际电路中,由于电源、用电器和导线等元件的复杂连接关系,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可能并不直观。在分析电路图时,可以从电压表一端向另一端画圈,经过的用电器即为测量对象。注意电压表不能同时测量电源的总电压和用电器的分电压,若同时圈到电源和用电器,则应反向再圈一次。
31. 小明在实验室里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此电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B. 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
C. 若灯L1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零
D. 若灯L2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3V
3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当开关S闭合后, 电压表的示数表示( )
A. 灯L1两端的电压 B. 电源电压 C. 灯L2两端的电压 D.L1和L2两端的电压
易错点17:真假滑动变阻器
在电路中,真正的滑动变阻器可以通过滑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移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进而调节电流和电压。相比之下,假的滑动变阻器虽然外观上与真正的滑动变阻器相似,但其整个电阻都接入电路,无法通过滑动触点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常常出现的题境是滑片端连着电压表,滑动时并没有改变电路的阻值,而是改变了电压表测得的滑动变阻器上的部分分压。
33. 如图是同学们设计的汽车油量表电路,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跟金属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当油量增多时,油量表的示数变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B. R0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去掉R0后电路不会出现短路故障
C. 当油量增多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这就是油量表的表盘
D. 当油量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变大,这就是油量表的表盘
34. 如图的滑动变阻器R1的电阻变化范围是0~200Ω,电阻R2=400Ω,电源的电压是6V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A. 6V~4V B. 6V~2V C. 6V~0V D. 4V~2V
易错点18:电路图像分析
在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中,I-U图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当电路中包含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时。在I-U图像中,如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
那么:R滑↑→R总↑→I↓→U定↓→U滑↑
这些变化都会在I-U图像上得到反映,表现为滑动变阻器的I-U图像斜向下,定值电阻的I-U图像斜向上。理解这些,可以帮组我们更好的看懂图像。
此外,I-U图像还可以用于求解电路中的未知量,如定值电阻值(根据I-U图像取点计算),滑动变阻器阻值(算出总电阻-定值电阻)、电源电压(同电流下图像时两电压相加)。
因此,在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中,I-U图像分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35.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
36.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 U I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的信息可知__________(选填EF或MN)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像,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V。
参考答案
1、B 2、C 3、D 4、=, > 5、A 6、变大,不变
7、D 8、A 9、D 10、B
11、;,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2、9.5×104,小于,大于
13、下午2时,甲 14、阴雨;玻璃管A做的更细一些 15、B 16、(1)低,阴雨,晴朗干燥 (2)B (3)升温、降水 17、B 18、D 19、A 20、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脊髓 21、(1)收缩 舒张 散热 产热 产热和散热(2)下丘脑(3)神经效应器(4)激素
22、(1)人(2)等于(3)乙
23、D 24、D 25、D 26、D 27、C 28、A 29、C 30、B 31、B 32、C 33、C 34、A 35、9 ,12 36、变大 EF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