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穿亚麻的古埃及人穿羊毛的古希腊人导入: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片,请同学们指出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的服饰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古埃及人的衣服属于紧身、半裙样式,而古希腊则是宽松的长袍。)同样是白色系,位于地中海南北两岸的两个国家服饰却明显不同。是因为尼罗河流域盛产亚麻,气候炎热,古希腊畜牧业发展,气候较冷地域文化某一地域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地区文化风貌的一种文化形态,就叫做地域文化。前面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有(一块回答):政局、地理环境、经济,人类为了求生存、谋发展迁徙到不同的地域,互通有无的进行着商品贸易,随着人口和商品的流动,地域文化也相应发生变化。但人类文化并不总是以和平的途径进行交流,还有战争,当帝国与帝国的迎头相撞,那必定是地动山摇的战争,而战争之后,文明与文明的较量,又会产生何种后果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11课某一地域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地区文化风貌的一种文化形态古埃及人苏美尔人古波斯人古印度人古日本人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第11课学习目标1.通过识读地图,使学生知道亚历山大东征和蒙古西征的区域;2.通过史料研读,指出希腊化世界中各地区地域文化的变化,并运用时空观念解读“希腊化”的含义;3.通过史料分析及地图标注,使学生分析出蒙古西征对地域文化的影响;4.通过学习亚历山大东征和蒙古西征,让学生对战争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新航路开辟前,能够让地域文化发生比较明显变化的战争有很多,我们这节课就以亚历山大东征和蒙古西征这两场战争作为典型案例来了解战争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地域文化演变我们先来看亚历山大东征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亚历山大远征及其帝国的建立。阿利亚亚历山大城阿拉霍亚历山大城高加索亚历山大城极远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帖撒罗尼卡卡山德利亚埃及亚历山大城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地域文化演变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 塞琉古王国托勒密埃及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了马其顿处于希腊文明北部边缘,马其顿武力上征服了希腊,希腊却在文化上征服了马其顿。亚历山大建立起了庞大帝国,包含了古希腊文明,犹太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印度文明。为了彰显自己的文韬武略,亚历山大建立了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亚历山大死后,帝国被手下将军分裂为三个王国,各王国继业者们也相继建成了许多新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亚历山大建立的第一座城市,也是最大的一座,他的面积是雅典城的三倍。这座以亚历山大名字命名的城市直到托勒密时期才竣工,并取代孟菲斯,成为埃及的首都。今天我们以埃及亚历山大城为例来探寻东征后埃及地域文化的演变。埃及亚历山大城托勒密时期穿羊毛披肩的城市妇女穿羊毛的古希腊人穿亚麻的古埃及人我们再来看这几幅服饰图片,与古埃及时期比较,托勒密时期妇女的服饰,有什么变化?(埃及贵族的服饰原料由亚麻变为了羊毛)。服饰的变化是外在表现,在这座新建的城市里,还有什么新现象。亚历山大埃及政治民族宗教语言、文字科技、文艺阿蒙神、缪斯女神法老制,奴隶制象形文字、埃及语希腊文字、希腊语《荷马史诗》、新的科技成就、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埃及人、马其顿人、希腊人(一)地域文化的演变——埃及文化的演变习俗喝葡萄酒、穿羊毛问题一: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城的文化现象,并完成表格。托勒密一世时期建立了“缪斯(希腊文艺女神)宫”在这里收藏了古希腊大量文化典籍。还有诸多希腊学者前往此处,其中埃拉托斯提尼就根据亚历山大港与埃及阿斯旺之间不同的正午时分的太阳高线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亚历山大城也因此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李若宝《希腊化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托勒密三世时,颁布敕令允许奴隶买卖,一位有名望的埃及祭司说这在原来的埃及是不会出现的,他还介绍到:当时亚历山大率35000名步兵中,有12600名南部希腊人,远征期间至少有36000人留在当地。亚历山大死后,他的继任者继续从希腊招募士兵和殖民者。他还自己抱怨,因为他不会讲希腊语而遭到住在他家的一位军人的嘲笑。……在这里,上层贵族的生活习俗也从喝啤酒穿亚麻变为了喝葡萄酒,穿羊毛。 —崔丽娜《跨文化互动与希腊化文明》刻有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的罗塞塔石碑带上法老王冠的托勒密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亚历山大城的文化现象并完成表格,学生回答(政治上是允许奴隶买卖,实行奴隶制;马其顿人托勒密带上法老王冠,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马其顿人成为埃及统治者。法老是神的化身,所以,宗教上埃及神和希腊纽斯女神,语文文字,科技文艺上新的成就,亚历山大成为文化中心,希腊人的习俗。)问题二:据材料一、二和表格,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埃及地域文化相比,埃及亚历山大城的文化特征并作合理解释。古埃及 古希腊 埃及亚历山大城政治民族宗教语言文字科技文艺习俗喝啤酒、穿亚麻太阳历法老制古埃及人喝葡萄酒、穿羊毛城邦民主政治法老制、奴隶制希腊人宙斯为首的希腊众神阿蒙神为首的多神象形文字、埃及语、希腊文字、希腊语希腊文字、希腊语象形文字、埃及语关注人的哲学、《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新的科技成就、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埃及人、马其顿人希腊人、阿蒙神、缪斯女神喝葡萄酒、穿羊毛战后埃及战前埃及(一)地域文化的演变——埃及文化的演变多元,融合希腊文化为主导的古希腊文化与古埃及文化融合那我们通过这些文化现象来看,与战前埃及比较,埃及亚历山大城具有了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并做合理解释,学生回答(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并存,融合;而这种融合,从当时的文化地位上看,是以希腊文化为主导的,希腊语成为了埃及的官方语言,征服者马其顿-希腊人是埃及的统治者)(为什么亚历山大城会出现这种文化特征呢?学生回答:亚历山大东征征服了埃及,为了统治需要,在埃及推广希腊文化,马其顿人推广的是希腊文化是为什么?希腊文化先进。马其顿王室对希腊文化的推崇亚历山大东征及帝国建立推广希腊文化统治需要希腊文化先进性东征之始即是希腊文明与其他古代诸文明的大规模碰撞之始。帝国的建立为文化渗透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武力上征服了希腊的马其顿人,在文化上却接受了希腊文化,并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了帝国各处。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帝国内其他地域文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文化融合(二)地域文化的演变—西亚、印度文化的演变耶路撒冷的贵族青年在圣山上一座希腊风格的运动场进行裸体训练。古巴比伦宙斯神庙中修建了巨大宙斯神像,印度佛教徒们朝拜之物因希腊文化的到来,从菩提树变成了穿着希腊大袍的佛陀。从尼罗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从两河流域到印度河流域,马其顿-希腊远征军所到之处,也是希腊文化的落地生根之处。宙斯神庙巨大宙斯脚掌雕塑菩提树耶路撒冷的希腊风格体育场犍陀罗艺术19世纪30年代,德国史学家德罗伊森,首次提出了“希腊化”概念,将具有这有这种文化特征的文化定义为希腊化文化。19世纪30年代,德国史学家德罗伊森,首次提出了“希腊化”概念,将具有这有这种文化特征的文化定义为希腊化文化。那么,同学们,你来给希腊化下个定义。一探希腊化内涵:希腊文化主导,与西亚、北非、印度文化融合,产生的新文化亚历山大东征前334年前1世纪30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同学们,你来给希腊化下个定义。(融合、希腊文化主导产生的新文化)——我们也要看到,文化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有一个时间的长度,是从亚历山大东征到罗马征服最后一个继业者王国托勒密,将近三百年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有一个空间的维度,也就是亚历山大及继任者的帝国内,史学界称之为希腊化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仅西亚北非印度文化发生了变化,主导者地位的希腊文化同样发生了变化时间:希腊化时代空间:希腊化世界希腊文化吸收了波斯文化和埃及文化(三)地域文化的演变——希腊文化的演变穿波斯风格衣服的希腊女人亚历山大穿波斯服装迎娶波斯公主穿羊毛的古希腊人我们再来观察这三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希腊人穿波斯风格衣服还兼具了埃及紧身半裙装)从文化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希腊文化吸收了埃及和波斯文化,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希腊文化已经变成了具有东方文化因素的希腊化文化。具有东方文化因素的希腊文化城邦文化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三)地域文化的演变——希腊文化的演变这种包含了一定的东方因素希腊文化,是对那个扩大了的、变化了的世界的反映。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战后的希腊文化已经发展成走向帝国的带有亚、非、欧文化因素的世界性的文化。从文明本身来说, 当不同文明遭遇后, 不可能只是单方面的吸收,而往往是双向的交流,即使优势文化主观上没有吸收的意愿,也存在着无意识的同化。 ——杨巨平二探希腊化内涵:希腊文化主导,与西亚、北非、印度文化融合,产生的新文化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托勒密时间:希腊化时代空间:希腊化世界具有东方文化因素的希腊文化;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过渡:在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之下,前边我们学习的希腊化是不是多了一层含义?什么是希腊化呢?内涵上,希腊文化主导的,融合西亚北非文化的希腊化文化;是具有东方文化因素的希腊文化;是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过渡:那希腊化是不是就这些含义了呢?我们来看在希腊化世界,还存在这种现象 。托勒密时期的农村人托勒密时期穿羊毛披肩的城市妇女请同学们来看这两幅图片,他们同样是托勒密时期的埃及人,但服装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一个是——希腊长袍和披羊毛肩式,一个是传统埃及服装,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写出材料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四)另一种视角看希腊化阅读教材p62第3自然段,p63第2自然段,写出材料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学生回答,(犹太人和埃及人抵制马其顿希腊人的统治,犹太文化继续发展)我们看到的是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政策上的反抗,对于下层百姓,这种政策对他们的影响是有限的,政策上的冲突,更多的反映的是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希腊文化在广泛传播和渗透的同时,是存在一种程度(广度和深度),这种文化的渗透大多是发生在了殖民城市以及社会上层,广大的乡村人民仍然坚守着固有的文化传统。埃及人原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固有矛盾;希腊化文化的影响有限;固有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犹太人马其顿--希腊人(四)另一种视角看希腊化历史纵横 马卡比起义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推行希腊化政策,向当地犹太人征收重税,引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公元前168年,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以灵活的战术与塞琉古周旋,同时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与罗马结成同盟。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传统的犹太文化继续发展。史料阅读托勒密埃及经常让士兵借用埃及人的房屋。埃及人则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反抗:在鳄鱼城,我们发现原来用来安置军队的一些房屋,房顶已经被揭掉,门被墙封住了,那个地方修起了祭坛。他们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这些房子不致被占。 ——摘译自[美]威廉.弗格森《希腊帝国主义》学思之窗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这个希腊人写信向托勒密埃及的国王控告说:国王啊,我请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请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理地侮辱我,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 ——摘译自《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纸文献》英文版三探希腊化内涵:希腊文化主导,与西亚、北非、印度文化融合,产生的新文化通过这种视角,希腊化又增加了含义,什么希腊化?(学生)总结: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在剑与火的战争中,异质文化在碰撞中交流、融合、重构和传承。过渡:时间:希腊化时代空间:希腊化世界希腊化文化的影响有限,广大乡村延续固有文化。具有东方文化因素的希腊文化;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托勒密16世纪西装马甲的欧洲人元朝察必皇后发明的比甲明朝穿比甲的汉族人我们继续来看这几幅图片,成吉思汗的孙媳妇察必皇后发明了比甲,16世纪的欧洲和中国的明朝汉人服装上都有了蒙古比甲的改良版,亚欧大陆的两端在同一时期出现了同样的服饰,这又是源于蒙古西征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亚历山大的东征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欧亚大陆的联系顺利了十个世纪之多,而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使路上丝绸之路一度中断,正是蒙古西征再一次揭开欧亚大陆的帷幕,他的西征对世界的影响不逊于亚历山大远征。观察两幅地图,说出蒙古西征前后亚欧政治格局的变化。欧亚诸国纷争统一帝国建立同学们观察两幅地图,你发现蒙古西征前后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政权并立纷争,到统一帝国建立。)统一帝国的建立对欧亚大陆的地域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一)蒙古西征——政治格局的演变阅读教材64页一、二自然段,从图中提取信息,用史实说明蒙古西征对欧亚大陆两端的地域文化产生的影响。请同学们从这两幅地图中提取信息,并结合教材64页1.2段,用史实说明蒙古西征对亚欧大陆两端的地域文化产生的影响。(二)地域文化的演变——欧亚大陆两端文化的演变欧亚帝国建立,东西方畅通无阻蒙古西征民族迁徙、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西欧社会转型改变中华民族构成(学生:蒙古西征推动了中西地域文化的演变。西征,统一帝国,打通亚欧大陆交流的通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对欧洲航海和探险产生了重大影响,民族迁徙,民族分布,落后面貌。)老师:当东西方交通畅通无阻后使东西方文化进行了直接的交流,东西方文化流动到对方的地域后,对这个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东方的三大发明,传播到西方后,欧洲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血腥的殖民扩张运动,开始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伴随着民族迁徙和宗教传播,东方中国地域文化也发生了变化,色目人的迁入产生了新的族群回族,成为了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这壮大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力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丰富了华夏文明的文化内涵。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两场战争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根据所学,从战争对地域文化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观点一:“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巴顿 观点二:“相对于战争结束来说,我们更希望所有的战争本就没有爆发。” —— 富兰克林·D·罗斯福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战争往往为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碰撞提供了契机,也是彼此交互的前奏,甚至就是渗透融合的开始。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不仅使物质财产遭到巨大破坏,而且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文化的毁损和断裂,甚至民族文化的失忆。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历山大东征和蒙古西征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根据所学,从战争对地域文化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我们应该反对战争作为文化传播的方式,积极创造平台,以和平方式进行文化的交流,同时保护好本国传统文化。后记:人类文明走了多远,战争就存在了多久。文明与野蛮同在,流血与辉煌相随。战争激起的火花,照亮了文明前进的路。文化催生文明,文明呼唤和平。每一个生命都该敬仰,每一个灵魂都该敬畏。摒弃战争,友好交流。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