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简答题·考点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简答题·考点分析

资源简介

小说阅读·简答题·考点分析
难度:一在审题时看全要点,看透难点;
二在概括时角度得当,用词精当;
三在分析时字句简短,适当概括。
一、小说阅读备考要求:强化两个意识
1、强化文本意识:读懂文本(泛读)、结合文本答题(精读)
2、强化规范意识:审题规范(认真审题,熟悉考点和题型);答题规范(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格式正确,语言简练、准确);书写规范;
二、小说阅读考查要点——围绕着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命题
1.环境
“一景三考” ,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写法和作用。有时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与深刻寓意。
2.情节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探究情节安排的作用。
3.人物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探究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主题
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评价小说主题,探究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探究情感取向。
5.构思:分析小说构思的特色
6.理解标题含义及作用。
情节类三大题型
1情节梳理(心理变化)
概括情节的4种方法
思考角度 分 析
线索连贯法 线索贯穿情节发展全过程,它可以是某个人、物、情感、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要根据文本内容确定具体的线索。
结构连贯法 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握这些关键点即可梳理情节。同时还要注意在具体作品中,出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时不一定按照现实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
场所连贯法 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会有不同的情节。抓住场所的变换,也可概括出情节。
情感(情绪、看法)连贯法 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物的心理情感会有所变化。情感连贯法就是要依托情节的发展变化,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而按照人物情感变化梳理出情节脉络。
(2022新高考一卷)《江上》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思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答案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
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
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的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分析:审题要全面:“舟行江上”划定了相关区间;“所见所感”须有所概括;“思绪”文中有则摘取,无则概括。作答时,语言须简洁,啰嗦会使得分点不突出。所以平时简答题答案的升格也是个要务,但我们都不够重视。
(2021全国一卷)《秦琼卖马》9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答案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
②然后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
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分析:“买卖过程中”划定了相关区间;“心理”能指情绪,也能指想法,这里指的是想法,《江上》中指的是情绪;“哪些变化”表明要找出体现想法变化的部分,6分的分值也是有效的限制。从答案中的分析部分看,有想法变化的原因,也有变化的表现,作答时要概括以简洁。
(2018全国三卷)《微纪元》2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答案①着陆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答案分析:答案构成:什么情况下·感知到什么·什么心理变化。作答时,可以先根据分值大致确定分几条,然后在文中先检索后取舍。文字要在语意明确的基础上做好概括。
2情节手法
叙述特征答题角度有
(2019浙江卷)3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答案分析:一要知道常见角度有哪些,二要知道文中出现的角度有哪些,三要立足全文,先选重要的。从答案看,先写角度,后简述作用。
3情节作用
1.小说开头段情节的作用

2.小说中间段情节的作用

3.小说结尾段情节的作用
出人意料的情节 ①结构安排上,使平淡的情节陡然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令人伤感的悲剧情节  ①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表现人物性格上,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令人喜悦的大团圆情节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情节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戛然而止的情节 留下空白,给读者留有无穷回味的余地。
(2021全国一卷)《秦琼卖马》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的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借唱《秦琼卖马》抒发胸中郁闷之情。因为王超杰和秦琼都是迫于生计,走投无路而出卖自己心爱之物,同为沦落,遭遇相似;
②借唱《秦琼卖马》,委婉暗示杨成岳,能像单雄信买下秦琼的马那样买下自己的瓷器;
③唱得壮气不足,更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身处困境、生计所迫、英雄气短的心理感受。
分析:从题干看,有两个问题,而且这不是概括分析题,就是原因分析。从答案看:要先写出角度,再分析;关于选择秦琼卖马的原因,要想全。
(2019全国三卷)《到梨花屯去》3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
第二问:①首尾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②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③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小说环境类3大题型
1环境特点概括
(2018江苏卷)1小哥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①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
②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
③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洽等。
分析:从题干看,这是一个概括分析题。概括时,要语言简洁,也要分条清晰,不同侧面,各有特点。分析时尤其注意,分析是在概括基础上的分析。本题答出不
难,答好不易。
2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思考角度
角度 作 用
环境本身 ①交代时令;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人物方面 ①烘托人物心情;②衬托人物形象特点;③暗示人物命运。
情节方面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主题方面 ①象征或暗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思考角度
角度 作 用
环境本身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关系,渲染特定氛围。
人物方面 ①引导人物出场;②交代人物身份;③揭示人物心境;④表现人物性格。
情节方面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题方面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显示主题。
(2021浙江卷)1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
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
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护荒漠土地的顽强精神。
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分析:题干中“用意”等同于“作用”。从答案看,先答要点,再作分析:要点都是常规角度,①也叫自身作用;分析概括得当,且结合具体环境描写,更有针对性。
(2019全国二卷)3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分析:题干可以简化为”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因为问的是”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所以不能笼统地分几方面作答,应该找出相关内容,具体分析相应的作用。从答案看,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但要答出具体作用,有难度。
(2019全国三卷)《到梨花屯去》2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
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
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答案分析:从题干看,“功能”即作用,“多处景物描写”需要具体找出来分析相同或不同的作用。怎么“分析”?概括加分析,还是角度加分析?从答案看是后者,只是没有点出角度,写出来应该是环境、人物和主旨角度。如果问题改为“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作品做分析”,作答时一般先概括,后分析。
3环境描写的手法(无)
1.环境描写常用的手法
描写技巧 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也称工笔);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③烘托、映衬、象征等; ④借助修辞手法来描写。
描写角度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2.赏析环境描写手法“3注意”
(1)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有些环境描写题题干要求不是特别明显,就需要根据题干关键词审清是要求“分析作用”还是要求“赏析手法”,以防答题走偏。
(2)注意综合分析。将描写手法与环境特点和作用结合起来分析,即具体分析描写手法是如何表现环境特点的,有何作用。
(3)注意规范答题。常见答题模板为:描写手法+具体分析+手法效果。
小说形象类3大题型
1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1.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作用阐释
直接(正面描写) 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其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1)刻画性格,反映心理活动,促进情节的发展; (2)描摹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和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间接(侧面描写) 借助他人衬托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表现人物形象。
借助物象衬托
借助环境烘托
2.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从细致描写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另一种说法。细节描写有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肖像(神态)细节描写以及环境细节描写等。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与上表中的“作用阐释”是一致的。
(2019全国一卷)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外貌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刻画了朴素、艰苦卓绝的实干家的形象。
②语言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刚毅果敢、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
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刻画其脚踏实地、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
答案分析:本题问人物塑造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描写手法,格式为:手法·具体语句·作用。较为简单。
从答案看,先答角度(对比改为衬托,属于侧面描写,更好一些),再作分析。分析时,结合内容的具体分析,可概括,可摘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表现的形象特征,因为各点都不同,所以都写上。
(2019全国二卷)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一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答案分析:先答手法,再作分析。手法的表述很恰切,我们一般简化为: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在文中的表现采用的都是概括方式。
2形象的概括和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
概括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的6个角度
思考角度 分 析
从交代的人物身份、经历等入手 这些方面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
从分析情节入手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鲜明个性。。
从分析环境入手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从人物关系、作者议论(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①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②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点的直接体现。
从分析主题入手 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来表现主题的,反过来说,小说的主题也是分析人物的最重要的依据。
(二)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心理的“2要”
一要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揣测出人物内心活动。
二要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厘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
(2022全国甲卷)8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意志坚强:为了继续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②处事果断:一旦决定"手术",坚决实施;
③善于做思想工作:为了说服战友,或说理,或命令,或请求,切实有效。
④信念坚定:环境的艰苦和身体的痛苦都不能改变他革命的信念。
分析:这是一个概括分析题,概括形象特点,分析文中表现。概括要有针对性,文章的不同部分展现人物的不同侧面,具体分析时,有的侧重思想方面,有的侧重思维方面,有的侧重习惯或爱好方面。怎么写分析?可以只直接概括写出相关表现,也可以用“由……可见”表示。
(2020全国二卷)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①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②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
③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答案分析:这是概括·分析题。概括是分析基础上的概括,”匠人精神“是思考角度,三条是数量限制,言行和事件是依据。分析是有概括的分析,根据概括的精神进行分析,分析实际就是精神的表现。
所谓”分析“,一般不是问原因,就是问表现。
(2019年浙江卷)2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
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
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
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答案分析:答案先分析后概括,这样写不是不行,但前提是分析必须很简短。即便如此,仍然是先概括后分析更容易得分。本题言行的分析中有引用,有概括。
(2018全国一卷)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
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分析:审题时要看出是两问,作答时先写角度;分析时,一要既有言行,又有品质,二要简化概括。
(2018江苏卷三)2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①外貌憨态可掬; ②注意力易转移;
③言行稚拙,爱模仿;④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
分析:要分类合理,概括得当,不能分析;一般文章的一个部分对应一个特点;
物象的意蕴
(2021新高考一卷)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
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
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答案分析: 可以先提取出”木门“”石头门“”国门“”家门“,然后分析。分析什么?概括它们在文中的表现。此题较简单。
(2020浙江卷)4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试加以分析。
①心理创伤的修复。受伤的心灵就像小说中架走了调的钢琴,钢琴修复寓有人们的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并重新奏响心灵的美好乐章之意。
②爱情的修复。战争背景下被冲淡的爱情乐章重新奏响。
③战后家园与生活的重建。战后家园重建与美好生活的乐章重新奏响。
答案分析:关于寓意的概括,1要从“修复”的角度去找,2采用与“钢琴的修复”相同的句式更简洁也更利于得分,3“心理创伤”“爱情”等关键词的选取需要平时多积累实际经验。答案中的分析不是原因,是表现。
人物心理(2020全国一卷)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能够再次一起滑雪有强烈的愿望;
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
③但又感觉到这一愿望可能无法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形象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一)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对小说情节的作用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往往情节也会发生变化。
对小说主题的作用 主要人物形象多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意义就是反映社会现实或寄托情感。
(二)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一般有三种关系。
关 系 作 用
身份、特征相同(相似) 用次要人物的特征正衬主人公的特征。
身份、特征相反 在对比中突出或反衬主人公的特征。
次要人物是主要人物经历的旁观者 以旁观者的所见所闻体现主人公的身份、特征。
2.对小说情节的作用
次要人物形象在小说情节中一般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作为小说的线索性人物贯穿小说的始终,如《祝福》中的“我”;另一种是出现在小说的局部,起到一定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柯瓦连科。
3.对小说主题的作用
次要人物形象也是小说塑造的重要人物形象,也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小说主题。
(1)次要人物形象直接表现小说主题。如《祝福》中的“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鲁四老爷的憎恶就直接表现了小说主题。
(2)次要人物形象间接表现小说主题。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柯瓦连科战胜了别里科夫,间接地表现出新生力量必将战胜旧势力的主题。
4.对小说其他要素的作用
次要人物形象有时也对小说的环境(社会环境)描写起一定的暗示作用,也能对小说的氛围和感情基调起一定的奠定作用。
(三)物象的作用
1.对人物的作用:烘托人物性格或情感。
2.对情节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②做线索,串联故事情节,使结构更严谨。
3.对环境的作用:①揭示或暗示时代特色氛围;②具体刻画人物活动环境。
4.对主题的作用:物象往往具有象征、隐喻意味或特殊的文化内涵,能够揭示或深化主题。
(四)“我”的作用
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小说中的“我”可能是主要人物,也可能是次要人物,因此在分析“我”的作用时,要结合文本做出准确判定并分析,区别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参考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但因为“我”是第一人称,故“我”还有“故事讲述者、见证人、参与者、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这一点在分析时不要忽略。
2021浙江卷四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
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
答案分析:答案从情节(线索)、人物、主题三个角度分析。角度先写出来更利于得分。
2020新高考二卷《大师》3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者这里板凳的用意。
①细节真实:板凳作为家常用品,与父亲形象、身份及街头下棋场景相符,写出了日常生活气息;
②以板凳反映心理:"我"给父亲背着板凳跟他去下棋,既是儿子又像徒弟,包含着"我"对父亲的跟从心理;
③含有一定寓意:雪夜学棋后背着两个板凳出去,意味着"我"得到了父亲认可。
(四) 小说语言类2大题型
1体会重要词语含义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3抓”挖掘语句深层含意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意,又要挖掘其深层含意。在挖掘其深层含意时,需要“三抓”:
1.抓句中关键词
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也可以修饰、限制成分。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抓住了它们,就等于拿到了开启理解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
理解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在文首或段首,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下文的内容;如果是在文中或段中,要密切关注上下文的内容;如果是文末或段末,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中的手法
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进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2020新高考二卷四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样理解,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①父亲这话既是说给"眼镜"听,以拒绝对方馈赠,也是说给儿子听,含有言传身教的意味;
②父亲追求的是下棋的纯粹,恪守君子之交,绝不拿棋艺换取世俗利益,这既关乎下棋之道,更关乎个人尊严。
2品味语言艺术
品味语言艺术
1.小说语言艺术特点分析
语言风格概括常规术语 平实、朴素、简洁、明快、清新、华丽、典雅、幽默、含蓄等。
遣词特点分析方向 ①语言的褒与贬的感彩特点;②口语、方言与书面语的运用特点;③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使用特点。
句式特点分析方向 ①整散句的搭配特点;②长短句的结合特点。
表达技巧分析方向 ①比喻、夸张等常见修辞的运用特点;②描写人物形象的技巧特点。
2.品味语言艺术题思考角度
角度一: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品味语言特点,其中又可以分别从作者叙述语言特点、作品中人物的语言特点两个小角度品味。
角度二:从表达形式的角度品味语言运用的修辞、表达技巧以及句式的运用特点。
人物语言
2021浙江卷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安于清贫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答案分析:从题目看,要答出语言、品格、分析三部分。语言要写出表风格的词。品格要写出特点和表现。分析可概括,可引用。
叙事语言
(2021新高考一卷)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次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式有何效果?
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
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答案分析:
(2021新高考二卷)《放猖》文本一中划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①照应前文对"猖"的解释,即"'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
②跑是放猖的高潮,文章使用多个"跑",写出了这一过程的喧闹和纷乱;
③连用多个"跑",节奏较为急促,写出了参与者的兴奋感,表现孩子对自由自在奔跑的羡慕之情。
(2020浙江卷)1赏析文中划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①使用叠词、拟声词。如用"簌簌""沙沙"等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
②语言具有暗示性(或具有象征色彩)。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或象征)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
③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的拟人化描写,表现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情景交融,充满诗意。
五、小说探究类5大题型
主旨类探究
主旨类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不是要求直接概括主题,而是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它可以分为思想意蕴探究和情感意蕴探究两种。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文本给读者的思考认识和启示。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
总起来说,主旨类探究即借助主题探究作品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主旨类探究须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合理阐释,其思考角度有:
1.从标题入手:有些小说的标题具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引申义,深挖这些意义是探究主旨的重要手段。
2.从情节和人物入手:从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挖掘小说意蕴。
3.从思想倾向入手:抓住文本中作者表达思想倾向的关键词句,理解意蕴。
4.从时代背景和典型环境入手: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小说的历史意义。
5.从现实生活入手: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小说的现实意义。
(2018江苏卷)4小说叙述了小哥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①对童真童趣的欣赏;②对母爱的颂扬;③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④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⑤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标题类探究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好。常见的探究侧重点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后两种侧重标题作用的探究)。
(一)标题意蕴理解题解答“3步骤”:

(二)标题作用探究思考“6角度”
思考角度 作用分析
环境角度 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情节角度 ①设置悬念;②贯穿始终,是线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④衔接照应。
形象角度 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主题角度 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表现手法角度 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达到了×××的效果。
读者角度 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9浙江卷)4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
选"磨房里外"。
理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
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
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
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
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人物形象类探究
2022新高考一卷九渔夫巨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貌似就他渡江巨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至今本文将与父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①渔夫拒剑并自杀的历史故事,体现了渔夫的侠肝义胆,与普通人的生活较远,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人,更有人情味,更接地气。
②作者通过写渔夫的歌声、平坦疏散的心境和淡泊名利的性格对伍子胥的影响,表现了伍子胥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
④渔夫不仅摆渡伍子胥过江,还摆渡了他的灵魂,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渡人者"的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⑤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
情节类探究
(2020全国一卷)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1/8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露出水面的1/8,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①小说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答案分析:本题问“情节安排”的特点,什么特点?不用你想,题干已经点明,就是冰山理论。
这是一个类型,诗歌鉴赏中也有这种题。从答案看,前两点是冰山理论在文中的表现,第三点是这样写的好处。
艺术特点类探究
(2022全国甲卷)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
②文本一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望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采访、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
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2021新高考二卷)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①选题为童喜欢的放猖;
②鬼神祭祀之事在成年人眼中郑重严肃,作者却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纯真而敏感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非理性的直觉来体验,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
(1)觉得"放猖"的猖兵很神奇,内心羡慕;(2)"放猖"的习俗简直就是一场快乐的闹剧:(3)"放猖"后要面对热闹后的寂寞;(4)再见昨日猖兵时有偶像破灭之感。
2020浙江卷三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
①情节前后照应。小说开头以悬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觉得和对方似曾相识,结尾进行呼应。
②利用景物进行前后勾连。雪、钢琴、蜡烛等景物反复出现并前后勾连、照应。
③场景相对集中。通过压缩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到老人的花园小屋。
④利用书信来加快小说的叙述节奏。通过书信,将男女主人公的心灵迅速拉近。
六、分析文本特征题
探究小说的虚构性与真实性
(2019全国一卷)《理水》3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①"故事":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借古讽今,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答案分析:问题指向明确,不用再想有什么特征,已经点明角度。从答案看,三点分别从“故事”“新编”“故事新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每一点都从表现和作用两方面作答。
关系:"故事(历史)"是"新编(虚构)"的基础,"新编(虚构)"是在"故事(历史)"之上的创新。效果:①保留下的"故事(历史)",富有历史韵味、传奇(神话)色彩或浪漫色彩等;②"新编
(虚构)"的方式(三要素及叙述方式),充满想象力、创造性,思想上赋予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
作用:①合理安排"历史"与"虚构",可以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②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
探究小说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2018全国一卷)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
③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答案分析:本题和上面的“故事新编”是一个类型。答案的三点分别从历史、现实、历史与现实的穿插三个方面作分析,最后又落到了真实、人物、主题上。人物、主题是常规角度,而真实是文献的特征。
关系: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效果:①拓展(补充)情节,丰富(完善)内容;②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③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④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⑤拉近历史(等)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等)故事更具艺术真实,故事更具张力。
探究小说的科学性与文学性
(2018全国三卷)3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
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