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核心素养要求 结合重大事件建立殖民地人民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大事件的时空观念。 通过工业革命的深入、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等理解重大史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唯物史观。 通过相关材料加强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特点、影响的史料实证。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 地理范围 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名称由来 这一地区大约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地居民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属于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背景 (1)内因:残酷的殖民统治与掠夺使拉美人民深为不满 (2)外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玻利瓦尔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斗争对象 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物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两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范围 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部队 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进程 北部 1819年,玻利瓦尔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南部 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影响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一些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2)为以后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英国殖民统治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斗争对象 英国殖民者 章西女王代表人物 章西女王人员 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时间 1857—1859年概况 (1)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2)英军攻陷德里,乘势进攻章西,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影响 (1)对印度: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团结了印度人民,唤醒了印度统一国家的意识 (2)对亚洲: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援了亚洲其他国家反侵略的斗争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早 期 俄 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后受拜占庭帝国影响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2)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治彼 得 一 世 改 革 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彼得一世时间 1682年彼得一世即位后(17世纪末—18世纪初)目的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主要 内容 (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选拔人才: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4)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5)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6)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影响 (1)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贵族宣读“解放” 农奴的法令开始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目的 维护地主和贵族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主要内容 及作用 主要内容 作用政治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经济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意义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局限性 (1)掠夺性: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不彻底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但仍然是沙皇专制统治;1917年二月革命后才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考点三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时间 1861—1865年 北方领导者 林肯 林肯背景 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原因 南方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索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他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概况 (1)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2)发展: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3)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结束: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文献内容 及影响 主要内容 影响《宅地法》 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1)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参军作战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解放了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解放黑 人奴隶 宣言》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评价 林肯 1865年,林肯被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性质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影响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背景 内忧:幕府统治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2)根本原因: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患 1853年开始,美国强迫日本打开国门,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前提条件:倒幕运动 背景 (1)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 (2)日本黄金大量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3)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力量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形成倒幕派过程 (1)1868年,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 (2)1868年,倒幕派粉碎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推行者 明治天皇目的 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开始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主要 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维新时 期的课堂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 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特点 “除旧”和“布新”同时进行;政府大力扶持;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保持自身特点,未全盘西化;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作用 (1)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 之列 (2)促进了日本城市化的发展局限性 (1)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具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二者的目的都是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因此具有正义性;但因为殖民地经济、武器装备、人员的落后和敌人的异常强大以及不具备实现独立的环境等导致了他们的斗争充满艰巨性。 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1)改革以实现俄国强大为根本出发点;(2)改革以全面学习西方为方向;(3)改革带有一定的强制性;(4)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特点。(1)改革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2)改革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3)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进步性、掠夺性和不彻底性共存。 全面理解美国内战的影响。(1)完善了美国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使之更加适应美国工农业资本主义发展;(2)加强了联邦的统一,保证了工业资本主义对国家的统治地位;(3)有力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4)是美国的第一场现代化战争,但造成的人员伤亡更大,给国民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也更大。 理解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这次改革是在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后,由明治政府实行的,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的政治立场。(2)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废除了全国所有藩国及藩主,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使日本经济力量迅速增强;提倡欧美资产阶级文明,接受西方思想观念,打破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促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这些改革措施也使日本社会由传统走向了近代化。 1868年,刚刚成立的明治政府宣布了它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其内容未能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甚至还具有一些军国主义的色彩,但却表明了新政府改革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然而,对于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步骤,仍然是模糊的。于是决定到西方去考察。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赴欧美考察。使节团通过考察加深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为了日本的独立富强必须实行全面的改革,并找到了一条在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切实可行的道路。归国后,这些人于1873年掌握了政府实权,进一步推进了资产阶级改革。——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首先介绍了日本明治政府颁布了施政纲领性文件,并且对这一文件进行了特点说明。随后叙述了明治政府怎样进行改革——派出使节团向西方学习。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一做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经过考察、学习,日本找到了一条恰当的道路并最终完成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设问:(1)据材料指出日本明治政府宣布的政治纲领,并指出其特点。(2)据材料归纳为了实现独立富强,刚刚成立的明治政府的具体举措。答案:(1)政治纲领:《五条誓文》。特点:没有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还具有一些军国主义色彩,但却表明了改革的决心;等等。(2)举措主要是派大型使节团赴欧美全面学习考察;使节团成员找到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切实可行的道路;掌握实权后大力推行改革;等等。 (2023·河北)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人。仅1879年外聘专家开支就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 B.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C.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 D.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2021·河北)下图反映的史实 (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福A.体现了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开始 B.标志着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C.激起了印度人民前赴后继的抗争 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2020·河北)幕府统治结束前的3个世纪中,日本人口停滞在2 600万人左右。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增加到5 000万人以上。工厂林立,到处是冒着黑烟的烟囱。身份等级和职业限制被打破,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里普及了电车,近郊电车也相继开通。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材料主要表述了明治维新的 ( )A.背景 B.经过 C.特征 D.结果 (2019·河北)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局 D.影响 (2024·河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83年独立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新国家的建成,因为在北美这片土地上从未存在过一个统一的国家。在邦联条例控制下的脆弱的中央政府,甚至缺乏满足国家最低需要的权力支持……直至1789年——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了联邦政府,这一中央政府凌驾于各州之上,它有足够的力量建立并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摘编自詹姆斯·柯比·马丁《美国史》等材料二 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所面对的危机。他刚当选,南部一些州纷纷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他还未就任,叛乱分子组织的“美利坚联众国”即已推举了自己的正、副总统。他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仍寄希望于南部各州回心转意,一再表示他的政府无意于干涉南部的特殊制度,也不会首先发动攻击。他同时严正地警告说,他决不会对分裂联邦的行为坐视不管。但他期望的“联邦大团结的合唱”,却并未因他这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而响起,而是经过整整4年血战后方才重新“响彻云霄”。——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材料三 美国内战前,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3%,190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达到61%。内战后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世界制造业巨头。——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的意义。(2)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府遭遇的危机,并概括林肯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3)综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上述问题,谈谈你从美国的发展中得出的认识。【详解答案】河北中考·真题体验1.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时期的日本重视教育发展,官方和民间都大量聘请外籍专家以培养本土人才,A项正确;材料体现重视聘请外籍专家,“完全依赖”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官方和民间都培养人才,排除C项;“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而不是仅被用于人才培养方面,排除D项。2.C 解析:本题为图片型选择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读懂相关内容。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福,导致了印度人民的抗争。故答案为C。3.D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由此可见,题干材料所述现象出现在明治维新以后,是明治维新的结果,因此D项正确。4.D 解析:据题干信息“1859年后”“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结束后的影响,即必须团结起来,D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经过、结局,A、B、C三项不符合题意。5.(1)确立了联邦政府的权威性,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等等。(2)危机:美国面临分裂的风险。应对: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取得胜利。(3)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杰出领导人推动社会进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