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核心素养要求 以1915年、1919年和1921年系统梳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等史实。 结合具体史实分析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意义。 理解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背景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青年杂志》封面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思想 《新青年》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主要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内容 (1)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2)文学革命: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提倡白话文代表人物 陈独秀 掀起新文化运动;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917年,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胡适 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鲁迅 1918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蔡元培 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使得北京大学成为全国最高学府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续表评价 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局限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考点二 五四运动时间 1919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 《五四运动》(绘画)地点 北京、上海背景 国内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2)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国际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即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爆发 北京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口号及要求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过程 阶段 时间 斗争中心 主力 主要斗争方式第一阶段 1919年6月5日以前 北京 学生(先锋) 集会、游行示威、罢课第二阶段 1919年6月5日以后 上海 工人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结果 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特点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性质 (1)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意义 (1)对社会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2)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4)对中国革命进程: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5)对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考点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 国际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国内 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史实 (1)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 (2)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李大钊影响 (1)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全国各地建立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立标志: 中共一大 召开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海会址地点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主要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意义 宣告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精神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共二大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中共二大 概况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主要内容 (1)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续表全国工人 运动的 高涨 机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概况 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顶峰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结果 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启示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从近代化的角度审视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从近代抗争史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是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改变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 多角度归纳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新思潮的传播是五四运动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的主权遭到践踏,长期压抑在国人心中的爱国情怀终于爆发,学生率先奋起斗争,并得到工商界的大力支持。工人阶级的参与对五四运动的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全国多个城市工人阶级的罢工触及政府和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核心利益,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强大最终迎来了五四运动的胜利。 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影响。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展现出的伟大力量,给予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真切的教育。于是,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他们发挥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工人阶级的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顺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具备了创建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上海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唯物史观的宣传……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伟大的作用。设问: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的必然性并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答案: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推动;等等。 (2024·河北)下面是一份某年5月23日发出的电文。据此判断,“某年”应是 ( ) 外交失败,举日愤激,贵会救国薄(博)海同钦,垦速电政府迅筹国策,勿丧国权,并电巴黎专使,毅力坚持,争还国土。同深感祷。直隶甲种工业学校一百八十二人泣叩A.1917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4年 (2023·河北)下表是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著作的汇总表(部分)。他撰写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是 ( )著作名称 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7月《言治》季刊第3册《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7月《言治》季刊第3册《庶民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A.揭露清朝黑暗统治 B.阐述实业救国思想C.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D.记述五四运动史实 (2022·河北)1920年7月,一些日本议员针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留日学生问题,在向国会提出的《关于中华民国留日学生之质询书》中说:“来日之中华民国留学生们归国之后,多成为排日论者……对此现状,政府将采何种方针 ”由以上材料可见,五四运动 ( )A.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B.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抵制C.引发了留日学生的归国浪潮D.激发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情感 (2020·河北)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 )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黄兴 D.陈独秀、李大钊 (2015·河北)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局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它”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详解答案】河北中考·真题体验1.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外交失败”“勿丧国权,并电巴黎专使,毅力坚持,争还国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B项正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2.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俄国革命与文学家》《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李大钊积极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未涉及揭露清朝黑暗统治、阐述实业救国思想,排除A、B两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在这些著作发表之后,排除D项。3.D 解析: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是“1920年7月”“多成为排日论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激发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情感。故答案为D。4.D 解析:题干强调了这些人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而陈独秀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故答案为D。5.D 解析: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是“青年学生”“知识分子阶层”和“中国的政治已不再局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由“中国的政治已不再局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可排除A、B两项,由“青年学生”可排除C项。故答案为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