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第07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学案 2025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近代史 第07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学案 2025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核心素养要求
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军事斗争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结合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结合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区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等,理解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考点一 内战爆发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 谈判 时间 1945年8月—10月10日 地点 重庆
双方 目的 (1)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结果: 签署 “双十 协定” 概况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
主要 内容 (1)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后续:召 开政治 协商 会议 召开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
主要 内容 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影响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国民党发动内战
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本质 反映了国民党反共反人民、建立独裁政府的本质
战略防御: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背景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作战原则 和方针 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表 现 粉碎 全面 进攻 各个解放区的军队,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与作战方针,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粉碎 重点 进攻 背景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概况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考点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进攻: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概况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
影响 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949年1月
背景 (1)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2)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基本 情况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 11月 1948年11月—1949年 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员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
部队 东北野战军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华北人民解放军
概况 先后攻占辽宁锦州、长春、沈阳 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 分割包围国民党军,并攻占张家口、天津,威逼北平。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结果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续表
影响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战争结束:南京解放
渡江 战役 概况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结果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建设: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解放 区的 土地 改革 时间 1947年开始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法律 依据 概况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主要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 革开展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结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影响 (1)对解放区: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对人民解放战争: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中共 七届 二中 全会 时间 1949年3月 地点 河北西柏坡
目的 为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
主要 内容 (1)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2)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3)制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及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全面评价“双十协定”的签订。
表明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争取和平的诚意,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双方在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没有解决多少实质性问题。
   青化砭战役和沙家店战役的具体作用。
青化砭战役是解放军撤出延安后,给予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歼灭性的打击,大大提高了解放区军民继续坚持战斗的信心;沙家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西北战局,成为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解放区土地改革和争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关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不可能彻底实施土地改革的历史任务;而普遍地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又是革命向前发展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关键所在。
  注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是为了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所实行的特殊土地政策;但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已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可以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方面: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平建国,受到广大人民拥护;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赢得了人民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战略得当,人民解放军英勇
善战。
  中国国民党方面:要实行内战和独裁统治,遭到人民的反对,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国民党在战略策略方面乏善可陈,国民党军内部派系矛盾重重,军心涣散。
  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国人民在美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联合进攻下,将要受到长时间的苦难,但是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
斯特朗的谈话》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毛泽东说,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设问:据所学列举内战全面爆发前国民党反动派代表反动和中国共产党代表进步的典型事件,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事件中“进步”的基本含义。
答案:事件:重庆谈判。含义: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主要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这一做法同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想法一致。
(2021·河北)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气壮山河的号召,中国革命的高潮到来了。“宣言”发布于 (  )
A.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
C.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期间   D.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期间
(2018·河北)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
A.人心的向背    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 D.外部势力的介入
(2016·河北)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  )
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B.国统区人民开始厌倦战争
C.共产党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2015·河北)下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
(2023·河北)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一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1)据材料一,指出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
材料二 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谢大军完成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9月,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南下,完成了豫皖苏的战略展开。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反攻,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2)据材料二,指出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哪些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详解答案】
河北中考·真题体验
1.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8月至10月,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发生在1947年3月,解放军战略决战发生于1948—1949年。故答案为C。
2.C 解析: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是“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和“指挥不当”造成了国民党军队被消灭或被俘,由此可见,这一结局同“决策者的作用”联系紧密。故选C。
3.D 解析:从材料内容来看,作者是从国民党的角度判断当时的战争形势,“转折点”对应的是“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该“问题”就是“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故答案为D。
4.C 解析:图片内容关键词为“人民日报”“我军收复张家口”。由“人民日报”(1948年创刊)可以排除A、B两项;由“我军收复张家口”可以排除D项。人民解放军在平津战役中收复了张家口。故选C。
5.(1)对象:日军。
史实: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取得平型关大捷;发动百团大战;开展反“扫荡”斗争;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率先发起局部反攻;等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背景: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
作用: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建立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前进基地;为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3)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