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核心素养要求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事迹及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影响。 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知道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通过孙中山等革命者的事迹体会其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考点一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人物 简介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名文,号逸仙。他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早年 革命 活动 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改革建议,遭到拒绝,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1894年11月,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广州起义失败后,断发改装,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中国 同盟会 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3)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4)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续表中国 同盟会 目的 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成立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会议 内容 (1)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2)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3)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地位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三民 主义 内容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意义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考点二 辛亥革命革命 志士 的奋斗 主要 史事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发动萍浏醴起义,该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失败遇难;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 (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最终失败 秋瑾(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仍然决定举事,因众寡悬殊,最终失败。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意义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辛亥 革命 目的 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武昌 起义 组织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同盟会力量 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概况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成果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果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失败意义 (1)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民主法制的进程 (2)经济: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思想: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考点三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中华民国 的建立 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概况 (1)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3)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地位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影响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颁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主要 内容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部分条文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评价 进步性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局限性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考点四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袁世凯 窃取革 命果实 背景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过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5日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4月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建立起北洋军阀政府二次革命 背景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组成国民党,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袁世凯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都督,并派兵南下概况 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续表袁世凯 复辟 帝制 背景 (1)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2)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护国战争 背景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与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爆发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军阀 割据 背景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目的 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手段 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割据混战影响 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综合所学归纳武昌起义成功的因素。武昌起义成功是革命形势成熟的结果。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进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使新军中很多人倾向革命;同时革命党人尤其是同盟会成立之后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在一定程度上锤炼了革命力量,动摇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清政府的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奠定了革命的群众基础,封建王朝专制统治的末日终于来临。 对“民主”“共和”历史概念的基本理解。“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共和”是指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相对于帝国及王国,共和的特色是国家元首并非世袭,若元首是以民主选举方式选出的,则是民主政体。 如何全面理解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从斗争目标来看,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从斗争结果来看,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打倒了皇帝,并且从舆论上对皇权思想进行了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另外,它还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护国运动的胜利说明复辟逆历史潮流,不能成功;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北洋军阀的崛起和形成,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和强大的封建势力有着密切关联。从总体上讲,根本原因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两点:一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即地方农业提供了经济基础;二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即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了军阀的兴起、割据和混战。材料 关于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评述,学术界产生了很多看法。如章开沅先生指出: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亚、非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产生了不同影响。而陈旭麓先生则认为:辛亥革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张岂之、金冲及则认为: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政治上表现为完全打乱了中国旧社会千百年来建立的统治网络;在思想上的影响则是民主精神的高涨和思想的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对于重大史实的评述由于角度不同而导致了侧重点的不同。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亚洲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设问: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据材料指出评价史实的具体做法。答案:性质: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做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024·河北)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指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扶清灭洋”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2022·河北)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 ”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2021·河北)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推断,这次革命 (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是一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2019·河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 )A.武昌起义 B.袁世凯独裁统治C.尊孔复古的逆流 D.北洋军阀混战【详解答案】河北中考·真题体验1.C 解析:根据材料“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纲领。1905年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排除A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民主与科学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C。2.A 解析:题干突出了辛亥革命把皇帝等所谓的绝对权威都打倒了,那么一切陈腐的东西也可被怀疑、被抛弃,说明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答案为A。3.B 解析:题干“共和政体”“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等说明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故选B。4.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为进步奠定了基础,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故“痛苦与失序”不包括武昌起义,A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开始独裁统治,为了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故民国时期的“痛苦与失序”包括B、C、D三项。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