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残酷的战争与英勇的抗争 学案 2025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河北)(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4 残酷的战争与英勇的抗争 学案 2025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河北)(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四 残酷的战争与英勇的抗争
河北中考考情分析
专题解读: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列强侵略战争,战争的惨烈给中国及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世界近现代史上,发生了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多起战争,这些战争同样给参战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回顾历史,在和平与发展的今天,从战争中汲取教训弥足珍贵,它将提醒世人:珍爱和平,和平可贵。
核心素养要求:
结合“2024年周年类大事记”重点梳理中外历史上的战争。
对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整合。
面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总结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民众英勇的抗争。
考点一 “距2024年整十周年”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事件 概况
甲午 中日 战争 (结束 距2024 年130 周年) 背景 (1)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后对外侵略扩张 (2)清朝当时基本状况是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3)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得到西方列强的默许和观望 (4)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开始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了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基本特点是日本准备充分、突然袭击,而清政府被迫宣战、仓促迎敌)
过程 (1)第一阶段:主要战役包括平壤战役(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和黄海海战(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基本特点是规模大、战斗时间久),中日舰队均有损失,但日本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2)第二阶段:战争主要在辽东半岛进行,战役地点主要有旅顺、大连;日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3)第三阶段:主要战役是威海卫战役,这是保卫北洋舰队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日军从海、陆进攻威海卫,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
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第二 次世 界大 战 (结束 距2024 年80 周年) 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3)其他原因:德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开始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主要 战役 (1)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5)柏林战役——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启示 和平来之不易,战争的悲剧不能重演,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考点二 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战争 发动国家 结果 影响 侵华方式
鸦片战争 英国 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军事:由各自为战到联合侵略 经济: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政治:政治威胁与胁迫、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
第二次 鸦片战争 英国、法国是主凶,俄国、美国是帮凶 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英国、美国、俄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日本法西斯 侵华战争 日本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造成中国人民大量伤亡;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军事:发动战争侵占中国领土 经济:走私倾销、全面封锁、抢掠物资等 政治:军事占领,直接统治;扶植汉奸,实行“以华治华”
考点三 近代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
阶层 典型史实 影响
地主阶级 林则徐虎门销烟 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邓世昌血战黄海等 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和丁汝昌等英勇战斗,体现出为国家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高昂斗志
中国国民党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面对强敌,在正面战场上同敌人展开激战,是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等 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四 近代中国的国防
近代国防的发展
时期 表现
两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旧时国防全面崩溃
洋务运动时期 (1)中国近代国防探索的开始 (2)创办了多项军事工业;创建了近代海军;创办了军事学堂;组织人员赴国外学军事方法;等等
戊戌变法时期 提出训练新式海陆军,但变法失败未能实施
清末时期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定了建军方案,编练新军,这是中国近代新式陆军创建的先河,也为袁世凯后来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和建立北洋军阀统治创造了条件
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建立黄埔军校,培养了一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建设 (1)土地革命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29年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顽强的斗争,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人民军队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改编为解放军,在党中央领导下,先后完成粉碎敌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任务,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与国防的发展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2)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国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冷战格局对新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际冲突不断 (4)我国并没有完全统一,需要强大的国防
概况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3)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和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后,人民解放军分别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履行防务职责 (4)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5)进入21世纪,我国的国防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航空母舰“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相继交接入列;中国自主研发的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和大型歼击机——歼-20相继列装、亮相 (6)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考点五 反侵略斗争的英雄人物
代表人物 主要事迹
中 国 林则徐 领导虎门销烟,反抗侵略,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关天培 在鸦片战争中,领导虎门战役,英勇牺牲
陈化成 在鸦片战争中,领导吴淞战役,英勇牺牲
邓世昌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率北洋舰队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最后与同舰官兵壮烈牺牲
徐邦道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辽东之战中,在旅顺孤军奋战
丁汝昌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战役中,自杀殉国
赵登禹、 佟麟阁 七七事变时,指挥第二十九军浴血奋战,壮烈殉国
李宗仁 1938年指挥台儿庄战役并取得重大胜利
彭德怀 1940年指挥百团大战,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战果辉煌
黄继光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英勇牺牲
邱少云 抗美援朝战争中,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世 界 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玻利瓦尔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他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章西女王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战斗中身先士卒,最后壮烈牺牲
甘地 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纳赛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独立运动的领导人,1952年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1956年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卡斯特罗 1959年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考点六 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侵略与抗争
史事 侵略 抗争
西班牙、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掠夺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在美洲建立大片殖民地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英国的对外掠夺与侵略 对美洲 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掠夺了大量原料,加剧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压迫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对非洲 掳获黑奴,建立殖民地 进入20世纪,非洲国家反抗包括英国在内的殖民统治,纷纷赢得了独立
对印度 工业革命完成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章西女王领导印度军民同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被誉为印度“民族女英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强征物资、军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对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扎格鲁尔等人发起华夫脱运动,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
拿破仑对外战争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拿破仑在打败反法联盟的同时对欧洲大陆国家进行了侵略,对所扩张的地区进行压榨和掠夺 激起了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强烈反抗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意大利同经济大危机下的德、日建立起法西斯政权并对外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对亚、欧、非等洲多个国家发动野蛮的侵略 1942年,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法西斯,于1945年取得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据所学归纳近代列强侵华的特点。
(1)从时间看,列强侵略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上半期;侵略时间最长、破坏程度最大的是日本侵华战争。(2)从侵略国家来看,既有老牌强国英国、法国,又有新兴强国日本、俄国等。(3)从侵略方式看,前四次侵略战争经历了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从战争侵略到“以华治华”的变化。(4)从影响看,前四次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因素。
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思想观念的进步;民族英雄的引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等等。
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内涵、阶段特征。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是指反封建反侵略的各类斗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主要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自发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爱国官兵进行的一系列英勇抵抗、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主要以反侵略为目标;太平天国运动主要以反封建为目标,同时具有反帝的性质。
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斗争侧重于反封建。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第三阶段: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反帝反封建更加彻底。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
晚清中国国防发展的基本特点。
(1)被动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政府认识到发展现代国防的重要性,洋务运动中的现代海军和海军衙门等标志着中国建起了海上方向战略防御体系,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有效阻遏了战略对手的侵华野心。(2)渐进性:在这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中,清廷决策圈逐渐摆脱传统国防观念的束缚,从初步认识近代国防需求兼有内陆与沿海的双重特征,到承认海防重于陆防的现实;从决策西北与东南两个战略方向并重,到调整国防方略基本架构全力注重海防。(3)“个人色彩”成为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晚清国防力量的建设与发展,是在封建传统体制之下展开并推进的,因此个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发展进程。
如何理解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殖民抗争的正义性决定了殖民抗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走向胜利。反抗殖民压迫、反对霸权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以来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民族反抗的斗争精神是民族自强和崛起的推动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从世界历史的进程角度归纳列强侵略下的中国。
(1)英国工业革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鸦片战争;(2)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于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最终战败;(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波及日本,为转嫁危机,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了中国东北。
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日本的手下。日本人和中国人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1894年,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轻易被击溃,1895年4月,北京被迫接受了《马关条约》。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西方国家还将中国作了适当的划分,它们建立了“势力范围”,在这些势力范围内,列强的政治和经济最高权力得到承认。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840年以来,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因失败而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更是让国人感到极大的耻辱,因为在这次战争中中国战败在日本的手下。战争的过程是悲壮的,战争的结果是屈辱的。列强对中国掀起了瓜分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设问:(1)材料认为“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请写出相关理由。(2)据材料,归纳此次战争带来的具体影响。
答案:(1)败在邻近小国日本的手下;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列强对中国作了适当的划分,建立了“势力范围”,并且列强的政治和经济最高权力得到了承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