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国际秩序: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主要战略力量之间,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运行的机制,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思考:20世纪上半叶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国际秩序的演变产生过重要影响呢?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重点难点】一战爆发的背景与战后国际新秩序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利西普枪杀。一战就此爆发。导火索背后一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壹滑向倾斜的世界——探战争之源壹 · 滑向倾斜的世界——探战争之源(一)时代背景思考:真的是萨拉热窝事件点燃的世界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场帝国主义国家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政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1884-1900年英、法、德掠夺殖民地统计表殖民面积(万平方英里) 殖民地人口(万)英国 370 5700法国 360 3650德国 100 1470帝国主义是……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P85史料阅读)(二)根本原因国家 英 美 德 法1870年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1 2 3 4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3 1 2 420C初殖民地面积位次 1 5 4 3——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材料1:德国重工业19世纪90年代超过英国,20世纪初生产总值增速为英国2倍,英国从19世纪60年代占世界工业产量25%下降到1913年10%,德国1911年制定“特皮茨计划”,建立世界第二大海军,成为世界性强国。材料2: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末的演说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所占位次与殖民地面积 所占位次出现倒挂现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壹 · 滑向倾斜的世界——探战争之源思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后会有哪些影响?壹 ·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二)根本原因意大利俄国法国奥匈帝国突尼斯问题领土争端与殖民地争夺德国英国争夺世界与欧洲霸权贸易摩擦巴尔干半岛问题协约国同盟国火药桶世界霸权:英德剑拔弩张西欧霸主:法德零和博弈巴 尔 干:德俄奥塞角逐三大矛盾焦点永恒的国家利益与暂时的集团组合德国和平协会在1914年8月宣布:“对战争期间有关和平主义者的义务是没有什么怀疑的。我们德国和平主义者一贯承认国家自卫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和平主义者必须像其他所有德国人一样对履行他对祖国的共同职责。”——詹姆斯·乔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皇威廉二世壹 ·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三)决策者与民众贰没有赢家的较量——观战争之局贰 · 没有赢家的较量——观战争之局(一)时间梳理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地区性战争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法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8月10日法国对奥匈帝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对奥匈帝国宣战欧洲战争世界大战日本、美国、中国等33国参战普林西普被逮捕如果你向我动手,我就...你要是动一下,我就...你要是向那小孩动手,我就...老兄,你要是出手,我就...你要是打他,我就...你要是不行的话,有我塞尔维亚奥匈帝国俄国德国法国英国(二)战争进程贰 · 没有赢家的较量——观战争之局西线东线南线1914马恩河战役1915意大利倒戈1916凡尔登战役1916索姆河战役1916日德兰海战1914日本对德宣战,占领山东1917美国、中国参战1918俄国退出战争,同盟国投降第一阶段:1914第二阶段:1915-1916第三阶段:1917-1918(二)战争进程一战美国征兵海报材料3:大战开始时,美国宣布中立……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大做生意,仅向协约国就提供了约200亿美元的物资和贷款……当时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为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霸权,此时参战正是好时机。于是便利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攻击了美国商船为理由,在维护公海航行自由的旗帜下,于2月3日宣布对德断交,4月6日对德宣战。——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思考:同样在第三阶段参战,中美有何异同?华工“虽死犹生”墓碑华工在欧洲战场修铁路、挖战壕贰 · 没有赢家的较量——观战争之局(二)战争进程思考:同样在第三阶段参战,中美有何异同?中国 美国相同点 都是以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提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不同点 (1)通过军事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废除不平等条约; (2)最终目的并未达到,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外政治矛盾,引发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1)通过军事活动和商业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2)基本达到目的,稳居全球第一工业大国的位置,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贰 · 没有赢家的较量——观战争之局(三)战争特点贰 · 没有赢家的较量——观战争之局叁建构与解构: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思战争之果叁 ·建构与解构: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一)定义国际秩序: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主要战略力量之间,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运行的机制,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1919年:巴黎和会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二)内容1. 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责任,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移交日本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建立国际联盟叁 ·建构与解构: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北非的统治秩序(二)内容1. 凡尔赛体系思考:为什么列宁和福熙如此判断?材料5: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福熙在和约签订后说:“这不是和平,是二十年的休战。”叁 ·建构与解构: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废除普遍义务兵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等;德国的赔偿马克2260亿,并且在42年内必须赔偿完,后改为1320亿马克,66年还清。(二)内容2. 华盛顿体系参会国: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目的: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以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成果:废除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控制中国的共同原则叁 ·建构与解构: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美 英 日 意 法美:抑制了日本,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地位;日:海军扩张受到抑制;英:开始丧失海上优势。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二)内容3. 国际联盟思考:为什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的实质为何?实质:英法操控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叁 ·建构与解构: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漫画: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漫画:国际联盟的弱点“桥樑中的缺口”(三)评价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体现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哪些祸根?将世界战争的责任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无视弱小民族利益英法操纵国际联盟强权政治英、法、美、日、意像五头怪兽将德国踩在脚下,吞噬它的心脏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引起德国的强烈复仇情绪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新独立国家的民族矛盾:“民族自决”原则实际是战胜国按自身利益处理领土问题分赃不均引发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祸端叁 ·建构与解构:战争走向战争的怪圈委任统治是指在那些所谓还没有能力建立独立国家的地方,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对其进行治理。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评价:① 积极:构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②消极: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趣味思考:老虎、百灵鸟、狐狸、沉默的小伙伴分别指代哪个国家?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态度强硬,力图重创德国-----“老虎”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百灵鸟”。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老谋深算,想要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狐狸”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沉默的小伙伴”在巴黎和会上,有人形象地把影响大会的几个大国形容为“老虎”、“百灵鸟”、“狐狸”和“沉默的羔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国主动塑造当今国际秩序.mp4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mp4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