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法治社会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课程 标准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核心 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增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2.科学精神:通过案例和老师讲授、学习,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更需要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和推动。 3.法治意识: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社会。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落实良法善治、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 法治社会的内涵以及具体的要求难点 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及其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讲授新课 总议题:如何治理“舌尖上的浪费” 议题一:剖“追星”浪费, 解法治社会之义 议学情境一:阅读荒唐的“追星” 、明目张胆的浪费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近日,一段倒牛奶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没有过期也没有变质的乳制品,刚一拆封就被大量倒入沟渠,白白浪费了,实在令人心痛。 这些被倒掉的奶制品,其实都是粉丝为了给某综艺节目选手“打投”应援用的。所谓“打投”指的是“打榜”+“投票”,就是在一些选秀节目中,票数最高的几位选手可以“成团出道”。(附加两张图片) 材料二 5月6日23点46分,爱奇艺致歉称,对于此次“倒奶视频”所造成的影响,感到非常的内疚自责,在此,深深表达歉意。同时,爱奇艺重申,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食品浪费。 5月7日上午,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真果粒发布致歉声明称,完全支持并积极配合爱奇艺及节目组的整改措施,确保妥善处理。对于由此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深表歉意,并将深刻反思,积极整改,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附加两张微博图片) 议学任务1:1.你“追星”吗?你的偶像是谁?他/她做了什么事情让你崇拜? 2.你认为应当怎样如何规范娱乐圈从业人员的行为? 3.谈谈你对“娱乐圈不是法外之地”的认识。 议学小结1:法治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1)法治社会的内涵: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法治社会的特征: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信法)--只有全社会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识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守法)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用法)才能达到公平正义的实施效果 议题二:思浪费之可耻,建法治社会之园 议学情境二:观看《反食品浪费法》落实情况视频。 议学任务2:如何推进《反食品浪费法》的落实,治理“舌尖上的浪费”? 议学小结2: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1.过程: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2.具体措施:(1)深入普法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共同参与、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法治教育、法治观念)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部门行业依法治理、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社会规范起积极作用。)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知识拓展:[和解、调解、仲裁、申诉]) 议学小结3:重大意义 (1)法律: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 (2)秩序: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3)利益: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本课时板书设计 课后实践作业:《反食品浪费法》中有不少关于”校园光盘“的规定,例如: 第九条:学校应当对用餐人员数量、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估,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管理;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应当精细化管理,按需供餐,改进供餐方式,科学营养配餐,丰富不同规格配餐和口味选择,定期听取用餐人员意见,保证菜品、主食质量。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开展国情教育,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时间、体验劳动等形式,开展翻视频浪费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习惯。 学校应当建立防止食品浪费的监督检查机制,制定、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 活动:做光盘“干饭人” 1.观察食堂中食物浪费现象的程度,浪费是否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哪个年级,男生或女生?) 2.访谈、问卷调查:出现浪费的原因(打多了?不好吃或其他) 3.校园光盘行动方案。 当堂检测 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花 ②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③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对医院治疗不满意,于是揪着医生不放;劳动纠纷商议无果,就采取极端方式示威;发生事故不走法律程序,聚众大吵大闹……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人遇事就靠“闹”来解决,似乎不闹就得不到合理解决。靠“闹”解决问题( ) ①是生活中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维权方式 ②缺乏法治观念和思维,不能理性表达诉求 ③说明法律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启示需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阅读材料,引申思考。 观看 视频 知识 拓展 构建 体系 实践 作业 做检 测题 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真实情境中体会到法律在社会中无处不在,并且提炼出法治社会的内涵。 通过观看视频,引领学生针对事实提炼出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和重大意义,增强建设法治社会的信心。 不断增加专业知识 提升知识总结和概括能力 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并且增强学生对本框知识的掌握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