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复习 一轮复习 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历史复习 一轮复习 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线索梳理
【阶段特征】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方人口南迁与江南地区开发。
大概念整合单元
【发展趋势】中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与丰富;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6年1考)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6年2考) 人口南迁(6年2考)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6年1考)
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素养提升】
1. 官渡之战: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州牧割据的局面,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200年,    通过官渡之战歼灭袁绍军队主力,为以后统一    打下基础。
2.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在   用火攻击败曹军,曹操带兵北撤。为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3. 三国鼎立
形成 国号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形势图政权分布特点:魏统治北方地区;蜀汉控制西南地区;吴控制东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魏 220年     洛阳
汉(蜀汉) 221年 刘备    
    229年 孙权 建业(今南京)
统治措施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2)孙吴:开发  ,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  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三国鼎立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新课标教材)
4.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6年1考)
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政权更迭频繁
5.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6年2考)
·概况:(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不断内迁。先后建立政权,形成十六国局面。(2)前秦苻坚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使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2022.5)(3)各族人民错居杂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北朝后期出现了各民族大交融。·影响:部分内迁少数民族首领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形成十六国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2021.31(1)]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要点信息:西晋都城洛阳分布区域:氐、羌——陕西关中;匈奴、羯——山西一带;鲜卑——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6. 人口南迁(6年2考)
·概况[2022.31(1)、2021.3]:西晋八王之乱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部分流民继续南下。
·影响: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7.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1)政治因素: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2)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表现 (1)农业:①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②推广和改进犁耕,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先进生产技术。③实行农业    (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2)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3)商业:南朝时的都城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影响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8.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1)439年,    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方各族杂居交融,拓跋部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影响:(1)对北魏: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2)对民族关系: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新课标教材),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3)对城市发展:使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9.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6年1考)
·趋势: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各民族的大交融。
·表现(2020.7):(1)生产、生活方式: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生活。内迁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向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2)政治制度: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经济上:各民族经济往来密切。
(4)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5)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意义:(1)对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   。(2)对后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解读】
北魏陶俑历史价值:三位女乐俑都头戴十字髻,上穿交领短衣,下着长裙,呈跪坐姿态。印证了北魏人民学习汉族生活方式,反映了北方民族交融 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引入内地,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素养提升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家国情怀)
设问:根据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领域多;地域分布广;方式多样化。历史意义: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和相互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大加强了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中华民族自身物质及精神文化,为隋唐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 《齐民要术》 祖冲之(6年1考) 书法、绘画与雕塑
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素养提升】
【教材史料】《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强调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素养提升
◆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家国情怀)
设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的特点。
在继承秦汉时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吸收了异域文化元素等。
学史方法提素养
◆运用史料说明问题
2022年版课标·教学提示P16:尝试运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有根据地说明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命题导向
导向:结合史料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问 结合史料对某一事件、人物、现象进行评价
作答方向 (1)历史事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审视事件,在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事件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等(2)历史人物:深入了解人物所处时代、立场、事迹、思想、成就、影响等,评价时一定坚持全面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即看其行为思想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解决当时主要矛盾)、是否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3)历史现象:深入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等,作出正面或负面评价
【好题精练】(2020省卷31题,12分)袁崇焕,明末著名军事将领。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进士题名碑和《袁崇焕年谱》
袁崇焕年谱(节选)……万历四十七年 己未 1619年 36岁春,袁崇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后授福建邵武县知县。……
材料二 袁崇焕研究资料选编
时间 评价 参考文献
崇祯三年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明季北略》
明末清初 史学家谈迁评价袁崇焕“才非周公,使骄且吝”,又受到后金引诱,岂能不败。 《国榷》
乾隆四十七年 乾隆披阅明史,认为袁崇焕“能忠于所事”,只因“彼时主昏政暗”被杀。 《清高宗实录》
嘉庆元年 广东巡抚陈大文等呈请“(袁崇焕)入祀乡贤祠”,朝廷准奏。 《清仁宗实录》
材料三 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关系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袁崇焕)其人也。
——梁启超《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1903年)
材料一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4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至少两个)。(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4分)
随堂练
1. 魏晋时期,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大量引进《论语》《史记》《汉书》等儒家经典和史学名著,当地人不仅能诵读汉文著作,还能使用汉文写作。这体现了(  )
A. 儒家学说的包容性 B. 鉴真东渡的影响力
C.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D.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2. 513年,鲜卑贵族拓跋显去世后并未归葬鲜卑旧地,而是葬于中原。另外,在他的墓志铭中,其姓为“元”而非“拓跋”。与上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 周平王东迁洛邑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北宋王安石变法 D. 忽必烈定都大都
3. (2023广州6题)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七十万人从北方迁移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君主专制的实行 C. 北方政局的稳定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4.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A. 张仲景 B. 贾思勰 C. 王羲之 D. 祖冲之
5. (2022省卷5题)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
A. 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 体现“无为而治”
C. 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 有利于民族交融
6. (2021省卷3题)东晋初期,大量避乱南迁的北方贵族定居浙东,他们主要参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经济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这表明北方贵族(  )
A. 缺乏生产工具和技术 B. 可支配的劳动力不足
C. 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 D. 排斥南方的本地贵族
7. 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商业贸易繁荣 C. 政治清明稳定 D. 中外交流频繁
8. [2021省卷31(1)题,4分]
材料一 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为北族通称,以其形貌相同,不可无以为别,故以方位冠之。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胡……其居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根据材料一,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分析“胡”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
互补练
1. 东汉末年,曹操在诗句中描写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状况,而到了曹魏时期,社会出现“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情景,这说明三国时期(  )
A. 民族关系实现缓和 B. 江南地区获得开发
C. 诗词创作取得进步 D. 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2. (2024中山模拟)南朝统治者把广辟农田、劝课农桑的情况作为地方官吏奖惩的依据;政府设立学校,教化民众;一些地方官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维护地方稳定。据此推测,当时江南经济开发得益于(  )
A. 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社会安定 C. 北方民众南迁 D. 政府施政得法
3. (2024广州模拟)据文献记载,北魏孝文帝因“群书南徙……文风北缺”而主张向南齐借书,以完备典籍。在访求书籍的同时,孝文帝还组织了对图籍的整理、校勘。这体现出孝文帝(  )
A. 自身学养深厚 B. 消除了改革阻力
C. 注重文教事业 D. 完善了政治制度
4. (2024广州模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很多农谚,如“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这强调了农业生产(  )
A. 要挖掘土地潜力 B. 要重新选育良种
C. 要改进生产技术 D. 要顺应天时地利
5. (2024广东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膨胀,把持政权,寒门子弟靠读书入仕困难重重。因此,重武轻文观念甚嚣尘上,有人认为“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而不是“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B. 时局影响社会观念
C. 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D. 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时期,三国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同时,也重视改善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根据材料一,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4分)
材料二 东晋南朝以前,南方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西晋末年以来大规模移民迁徙大多以原籍或宗族为单位,常常一次移民潮就“以十万计”,在二百多年间给当地提供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其农业、手工业与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南贫北富的情形逐渐转变。南迁人口及其后裔,与南方土著长期杂居、联姻,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变北为南。
——摘编自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人南迁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当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起政权之后,他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笼络占据人口大多数的汉族成员,于是,推行汉化政策就成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儒家经典所体现的文明程度使少数民族首领大为折服,他们之中不乏汉学修为精深的人物,在统治中原地区的过程中,逐渐抛弃“胡汉分治”政策,重用汉族士人,缓和矛盾。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画线的内容。(4分)
巩固练习
1.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曹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诸葛亮这些分析被应用于(  )
A. 长平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2.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方的战争仅限于彼此交界的局部,不再波及全国并持续多年,魏蜀吴又纷纷在其统治境内采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等措施,社会经济和人口逐渐开始恢复。这表明(  )
A. 三国纷争阻碍了国家统一 B. 局部统一促进社会发展
C. 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 D. 经济实力决定政权命运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西晋仍实现了短暂统一,前秦、北魏也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孝文帝改革也使民族间的交往频繁。这共同反映了(  )
A.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B. 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 民族交往日趋频繁 D. 社会秩序渐趋稳定
4. 据记载,东晋初年,江淮一带在水稻种植中采用了烤田法,即在耕耘之后,排水晒田,以使稻根发达,不易倒伏,并且稻穗大、颗粒多。材料说明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
A. 优越的环境条件 B. 人民的辛勤劳作 C. 北方人口的南迁 D. 生产技术的改进
5. (2024山东模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山西南部的羯人,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商业繁荣 B. 对外交往 C. 民族交融 D. 国家统一
6. (2024北京)以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
A.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 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
C. 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D. 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7. (2024湖北模拟)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治国理政直接关系到王朝兴衰。下表中的政策(  )
统治者 统治政策
前秦苻坚 重用汉官;立学校修学宫,传授汉文化;废除胡汉分治
北魏孝文帝 改汉服,禁北语,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A. 体现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 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 反映了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 D. 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8. (2024重庆A卷)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  )
A. 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 B. 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C.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D. 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
9. (2024福建)据下表可知,《齐民要术》(  )
时期 农书 内容主要来源
东汉 《四民月令》 日常农事活动
北魏 《齐民要术》 收集整理的百余种古书
明朝 《农政全书》 大量引用《齐民要术》
A.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B. 强调因地制宜
C. 开创农书撰写的先河
D. 注重工具革新
10. 祖冲之在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运用开密法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材料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传统文化(  )
A. 在交流中互鉴 B. 在互鉴中发展 C. 在实践中检验 D. 在继承中创新
11. [小切口综合·农谚]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农谚包括关于耕作、选种、锄地等内容,绝大多数简洁明了。我国农谚起源也相当久远,如《诗经》中的“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且流传至今。同时,农谚类型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别,如河北等地的“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江苏等地的“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费洁心《中国农谚》
材料二 中国占比较高的农谚类型数量分布统计表
气象类农谚 水稻类农谚 麦类农谚 棉花类农谚 蚕桑类农谚
25.16% 14.56% 11.45% 3.95% 1.13%
——游修龄《论农谚》
材料三 农谚不仅描绘着中国作为农业古国和大国的灿烂文化图景,更是我们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持续汲取营养的重要文化源泉。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农谚的特点。(4分)
任选材料二中两类农谚,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占比较高的原因。(4分)
(3)农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可从农谚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现实价值等角度思考,4分)
12. [小切口综合·饮食](2024广东模拟)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透过它可以管窥我国古代的社会风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周天子与其他高级贵族都是“肉食者”,盘中有时也能见到葱韭之类的蔬品,不过那多是调味用的。一般平民的饮食,蔬果野菜占相当大的比重,与周王有天壤之别,正如《礼记·王制》所云“庶人无故不食珍”,不逢祭祀大典,庶民是难以吃到肉食的。
——摘编自王仁湘《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
材料二 汉代从域外引进的食物(部分)
食物种类 食物名称 引进地
蔬菜 胡瓜(黄瓜)、胡芹(旱芹)、葫(大蒜)、苜蓿苗、胡豆(蚕豆)、豌豆 西域
调味品 胡椒、胡麻(芝麻)、沙饧(麦芽糖)等 西域
水果 蒲桃(葡萄)、胡桃(核桃)、安石榴(石榴) 西域
椰子 东南亚
——摘编自刘朴兵《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一)》
材料三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迁徙,畜牧业等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使烹饪原料如蔬菜、家禽、野味、海鲜等更加丰富,也为华北地区带来了“食肉饮酪”的生活习惯。……随着胡汉融合程度的逐渐加深,汉族对胡人的“貂炙”的方法已经习以为常,但食用方法上却带有汉族的文化色彩,胡族“炙”以牛羊肉为主料,汉族炙法中牛羊肉占1/3,其他家畜、家禽、水产类要占2/3。
——摘编自刘岩松《魏晋南北朝胡汉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饮食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引进域外食物的主要途径及引进的影响。(6分)
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饮食交融的表现。(4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曹操 北方 赤壁 三国鼎立 曹丕 成都 吴 江东 卫温 劳动力 多种经营 建康 北魏 洛阳 汉语 汉姓 精神文化
知识点2 贾思勰 农书 民生 圆周率 大明历
楷书 书圣 兰亭集序 顾恺之 云冈 佛教
学史方法提素养
(1)袁崇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4分)
(2)历史人物所处时代背景的变化;统治者的政治立场;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3)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实业救国”思潮下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随堂练
1. C 2. B 3. D 4. D 5. D 6. C 7. A
8. 民族:匈奴、乌丸、鲜卑。(2分)原因:北方民族内迁,与汉人交融;西域人容貌不易改变,故保留“胡”名。(2分)
互补练
1. D 2. D 3. C 4. D 5. B 
6. (1)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展了民族之间的关系。(4分,任答两点即可)
(2)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增加了南方地区的劳动力;推动了民族交融。(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4分)
巩固练习
1. D 2. B 3. A 4. D 5. C 6. D 7. D 8. D
9. A 10. D
11. (1)服务于农业生产;具有继承性;涉及的内容丰富;有地域差异;口头传承,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4分,任答两点即可)
(2)【示例】棉花类、蚕桑类农谚:棉花、蚕桑是主要经济作物和农业社会的纺织原料。气象类农谚:农耕文明时代,生产顺应天时才能丰收;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实践中注重总结。水稻类、麦类农谚:麦和水稻逐渐成为主要粮食作物。(4分,任选两类即可)
(3)【示例】科学价值: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指导农业生产。历史价值:农谚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文化和价值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价值:农谚至今依然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气象预报的参考,也可以促进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与思考。
(评分说明:4分,任选两个角度进行作答)
12. (1)特点:等级分明(贵族饮食以肉类为主;平民饮食以蔬果野菜为主,肉类很少)。(2分)原因: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等级森严;西周经济相对落后,物资匮乏。(2分,任答一点即可)
(2)途径: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交通引进。(2分)影响:丰富了我国的饮食结构;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推动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3)烹饪原料日益丰富;饮食习惯的趋同;烹饪技法的交融。(4分,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